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匿性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言 罗偶 黄红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临床上,医生通过非诊室血压(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和诊室血压这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来识别4种类型的血压状态:(1)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均正常为血压正常;(2)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均高于正常为持续性高血压;(3)诊室血压... 临床上,医生通过非诊室血压(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和诊室血压这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来识别4种类型的血压状态:(1)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均正常为血压正常;(2)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均高于正常为持续性高血压;(3)诊室血压高于正常,动态血压正常为白大衣高血压;(4)诊室血压正常,动态血压高于正常为隐匿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而隐匿性高血压最早是在1991年由Devereux和Pickering提出的“白大衣正常血压”,并定义为诊室血压正常而24 h动态血压监测异常的高血压.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诊断标准为:隐匿性高血压是指诊室血压正常(血压(140/90 mmHg)而24 h动态血压监测显示血压高于正常(日间平均血压≥135/85 mmHg,24 h平均血压≥130/80 mmHg)[1].大量研究证实隐匿性高血压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作为一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不良预后,对个人和公共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动态血压监测 心血管学进展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化酶2信使核糖核酸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水平 邓平 +2 位作者 吴洁 周宏年 聂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检测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20mg/d,21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不服用任何调脂药... 目的:检测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20mg/d,21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不服用任何调脂药物,21例),治疗前和1周后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24h,采用RTPCR检测COX2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同时选择健康自愿者18例作为健康对照(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OX2表达(0.96±0.1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31±0.08,P<0.05)。阿托伐他汀组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信使核糖核酸表达(降低66%)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降低2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表达明显增强,阿托伐他汀能较快速地抑制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炎症 环氧化酶2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关贤颂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6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CS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8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前1周20 mg/d阿托伐他汀口服,62例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CS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8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前1周20 mg/d阿托伐他汀口服,62例观察组患者于PCI术前1周开始口服40 mg/d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服药前及PCI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心肌灌注分级(TMPG)和不良反应。结果 PCI术后12 h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及IL-8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心肌灌注分级(TMPG)Ⅱ、Ⅲ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0%和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ACS患者PCI术后急性炎症反应,显著改善心肌灌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邓平 赵水平 +3 位作者 黄红光 吴洁 李江 周宏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典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2例,分离和培养单核细胞,并采用不同浓度的选择性COX-2抑制药(塞来昔布)体外干预。采用RT-PCR法半定...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典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2例,分离和培养单核细胞,并采用不同浓度的选择性COX-2抑制药(塞来昔布)体外干预。采用RT-PCR法半定量COX-2mRNA的表达,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结果: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OX-2mRNA表达(0.61±0.17)较健康对照组(0.11±0.09)明显增强(P<0.05);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浓度[(97.24±11.21)ng/L]较健康对照组[(22.15±6.30)ng/L]显著升高(P<0.05),MMP-9浓度[(41.20±8.41)μg/L]较健康对照组[(11.76±4.23)μg/L]显著升高(P<0.05);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塞来昔布干预后,塞来昔布以浓度依赖性方式降低培养上清液中IL-6和MMP-9浓度分别达48%和50%(均P<0.05)。结论:COX-2可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症 白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后TIMI血流Ⅲ级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机 被引量:8
5
作者 叶国红 关贤颂 +1 位作者 戴海鹰 蒋路平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564-568,共5页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溶栓后TIMI血流Ⅲ级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择期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53例在外院行溶栓治...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溶栓后TIMI血流Ⅲ级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择期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53例在外院行溶栓治疗成功后转入长沙市中心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示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Ⅲ级的STEMI患者,根据处理措施分为早期PCI组(即溶栓后24 h内行PCI者,74例)和择期PCI组(起病7~9 d后行择期PCI者,79例)。比较两组患者30 d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肌缺血症状、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心源性休克,6个月和12个月再发心肌梗死、死亡,以及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PCI组行PCI的患者共70例(70/74,94.6%),择期PCI组行PCI的患者共67例(67/79,84.8%),两组患者PCI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早期PCI组血栓抽吸[17.1%(12/70)比6.0%(4/67),P=0.024]、PCI术中及术后使用替罗非班[81.4%(57/70)比64.2%(43/67),P=0.003]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择期P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中慢血流无复流[8.6%(6/70)比1.5%(1/67)]患者比例在早期PCI组中亦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早期PCI组和择期PCI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在随访30 d[12.2%(9/74)比13.9%(11/79),P=0.747]、6个月[8.1%(6/74)比7.7%(6/78),P=0.924]、12个月[10.8%(8/74)比11.5%(9/78),P=0.887]时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期PCI组住院期间出血事件较择期PCI组[17.6%(13/74)比12.7%(10/79)]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6)。结论 STEMI溶栓成功后CAG示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Ⅲ级的患者,早期PCI不能降低30 d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对长期死亡率及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亦无明显改善,且可能增加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硫化氢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邓平 赵正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关键词 硫化氢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缺 再灌注 高血压 肺性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梗死心肌中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林楚伟 周胜华 +4 位作者 戴海鹰 邓平 尹芝兰 关贤颂 夏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7期5039-5045,共7页
背景:大量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促使移植部位大量肌纤维母细胞聚集,分泌大量胶原蛋白,从而使梗死后心脏得到有利修复,并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梗死心肌过程... 背景:大量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促使移植部位大量肌纤维母细胞聚集,分泌大量胶原蛋白,从而使梗死后心脏得到有利修复,并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梗死心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实验:模拟心肌梗死后微环境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其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②体内实验:将大鼠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PBS分别移植到梗死后心肌内,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CR、Wester-blot等方法检测移植后大鼠心肌胶原蛋白Ⅰ、Ⅲ形成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心肌梗死后微环境下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4d可检测到培养基内有高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大鼠心肌部位可检测到肌纤维母细胞的聚集及胶原蛋白Ⅰ、Ⅲ表达。结果显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后,可促进胶原蛋白Ⅰ、Ⅲ的生成,从而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心肌梗死 胶原蛋白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比较
8
作者 吴鹏翠 叶国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2期1-4,共4页
目的 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 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2组均用药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聚集率(ADP)]、血清炎性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微循环功能指标[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FR)、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χ^(2)=5.982,P=0.014)。治疗12个月后,2组APTT、PT及TT长于治疗前,Fib、D-D水平、ADP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长/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TNF-α、IL-6及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CFR及IMR高于治疗前,研究组CFR高于对照组,而IMR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χ^(2)=4.891,P=0.026)。结论 替格瑞洛用于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较氯吡格雷更好,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机体炎性指标及微循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人软骨糖蛋白39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周言 黄红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5期383-386,共4页
心血管疾病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死率而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据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为2.3亿,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患者也有350万。
关键词 YKL-40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与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叶国红 吴鹏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5期44-47,共4页
目的 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与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DCM合并CHF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目的 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与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DCM合并CHF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研究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2组均连续服药4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血清学指标[醛固酮(AL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χ^(2)=5.126,P=0.024)。治疗4周后,2组LVEF、LVSV高于治疗前,LVEDV、LVESV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小于对照组(P<0.01);2组ALD、ICAM-1、NT-proBNP水平及MLHFQ评分低于治疗前,6MWD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长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vs.7.14%,P=1.000)。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老年DCM合并CHF效果明显优于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人 沙库巴曲缬沙坦 比索洛尔 疗效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然 黄红光 +3 位作者 戴海鹰 关贤颂 赵扬程 刘江陵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548-155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APN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程度的作用.方法 疑诊为CHD而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住院男性患者106例,分为4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心肌梗死组(MI)24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脂联素测定用酶联免疫... 目的 探讨血浆APN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程度的作用.方法 疑诊为CHD而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住院男性患者106例,分为4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心肌梗死组(MI)24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脂联素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法),常规操作造影后分别对右冠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管腔内径狭窄程度进行评价.根据1984年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Gensini法对每支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UAP组和AMI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P<0.01),SAP的脂联素水平虽然低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547,P<0.01),提示随着Gensini积分的升高,血清APN水平逐步降低.结论 血清APN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病变程度有关,APN水平对冠心病及其程度具有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代谢 脂联素/代谢
原文传递
吴茱萸次碱对氧化应激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懿 石蓓 +5 位作者 龙仙萍 龚勋 莫颖莉 夏皓 黄兆辉 吴赛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32-635,共4页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对吴茱萸次碱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空白组、二甲基亚砜组、药物A组(吴茱萸次碱0.4μmol/L)、药物B组(吴茱萸次碱1μmol/L)、药物C组(吴茱萸次碱4μmol/L),后4组药物...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对吴茱萸次碱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空白组、二甲基亚砜组、药物A组(吴茱萸次碱0.4μmol/L)、药物B组(吴茱萸次碱1μmol/L)、药物C组(吴茱萸次碱4μmol/L),后4组药物刺激2h后,加入过氧化氢诱导氧化应激损伤,24h后检测细胞增殖率、活性氧、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型NOS(eNOS)、诱导型NOS(iNOS)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二甲基亚砜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104.48±4.89)%vs(94.58±1.87)%,P<0.05],活性氧和丙二醛明显升高,SOD明显下降[(82.55±17.31)U/mg vs(111.76±18.25)U/mg,P<0.05]。与二甲基亚砜组比较,药物A组、药物B组、药物C组细胞增殖率、活性氧和丙二醛明显下降,药物B组、药物C组SOD明显升高(P<0.05);药物A组、药物B组、药物C组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吴茱萸次碱在氧化应激状态下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抗氧化、维持NOS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氧化性应激 肌细胞 平滑肌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诊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13
作者 吴鹏翠 叶国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6期51-53,60,共4页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诊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0例,采用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诊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0例,采用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2组治疗6周后比较效果差异,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临床指标(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心动过速发作次数以及最小QT),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46);治疗6周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较治疗前下降,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最小QT间期延长,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较治疗前缩小,射血分数增加,且观察组诸项变化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57%vs.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P=0.643)。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诊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临床指标,促进心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美托洛尔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血脂康对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铁 杨柳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血脂康对腹主动脉缩窄(AAC)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大的影响。方法:构建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模型,采用超声心动图、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观察血脂康对大鼠左心室肥大的影响。结果:血脂康显著降低AAC高...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血脂康对腹主动脉缩窄(AAC)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大的影响。方法:构建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模型,采用超声心动图、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观察血脂康对大鼠左心室肥大的影响。结果:血脂康显著降低AAC高血压大鼠心重/体重比(HW/BW)、左心室重指数(LVW/BW)、收缩期心室前壁厚度(AWTd)、舒张期心室前壁厚度(AWTs)和舒张期心室后壁厚度(PWTd);并可显著降低AAC高血压大鼠左心室中脑利尿肽(BNP)和β-心肌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mRNA水平以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水平。结论:血脂康可显著改善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大,其机制与促炎症因子IL-6、CRP和TNF-α的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康 腹主动脉缩窄 高血压 左心室肥大
原文传递
肺腺癌放疗后致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灿 谢益 邓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1期143-144,共2页
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是以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和低钙血症为生化特点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可引发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肾衰竭和癫痫等并发症,病死率高。TLS好发于Brukitt淋巴瘤、急性淋巴细... 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是以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和低钙血症为生化特点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可引发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肾衰竭和癫痫等并发症,病死率高。TLS好发于Brukitt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但在肺腺癌患者中罕见。本文报道1例肺腺癌伴全身多处转移患者,经姑息放疗后出现TLS,最终死亡,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放疗 肿瘤溶解综合征
下载PDF
和肽素及硫化氢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正春 邓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9-261,共3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脏充盈或(和)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已明确神经内分泌因素参与心衰的发病,主要与线粒体损伤、基质重构等有关,B型利...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脏充盈或(和)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已明确神经内分泌因素参与心衰的发病,主要与线粒体损伤、基质重构等有关,B型利钠肽(BNP)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天然拮抗剂,在心衰中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公认,并已经广泛应用指导心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B型利钠肽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硫化氢 神经内分泌因素 心脏结构 临床综合征 功能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然 谢洪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病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147例患者分为稳定心绞痛(9例)不稳定心绞痛(52例)和心肌梗死(86例)3组,对比并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心肌梗死的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对应关系以及危险因...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病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147例患者分为稳定心绞痛(9例)不稳定心绞痛(52例)和心肌梗死(86例)3组,对比并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心肌梗死的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对应关系以及危险因素的评价。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大量吸烟史为其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损伤以左前降支单支病变最多占63.6%,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多占72.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13例C A G无明显狭窄占8.8%,4例系变异型心绞痛,9例系急性心肌梗死。结论中青年C H D患者吸烟为其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以左前降支单支受累为主,狭窄程度重,部分患者C A G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心肌梗死 成年人
下载PDF
微伏级T波电交替及窦性心律震荡对心肌梗死后患者猝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国红 戴海鹰 +3 位作者 夏欣 关贤颂 尹芝兰 李勋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6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评价窦性心律震荡(HRT)和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患者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心梗后患者212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同时检测mTWA;随访2年,... 目的评价窦性心律震荡(HRT)和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患者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心梗后患者212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同时检测mTWA;随访2年,主要终点为心源性猝死(SCD),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死亡各亚组(SCD组及非SCD组)之间HRT及mTWA。结果①死亡组中慢性肾病、心功能Ⅳ及胺碘酮使用率增多;SCD亚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更明显。②死亡组mTWA及HRT2明显升高。其中SCD亚组mTWAmax和HRT2异常较非SCD组明显升高。③LVEF、HRT、mTWA(06:00AM)为最有意义的独立致死因子;LVEF、HRT、mTWA(100次/分)和室性早搏数量为SCD的危险因素。④异常TO/TS联合mTWA(100次/分)大于58.5mcV则显著增加全因死亡率ERR,32.5(95%CI4.2~188.5),P〈0.001]及SCD风险ERR,60.5(95%CI6.2~508.5),P〈0.001]。结论当患者HRT和mTWA异常时总死亡率及SCD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T波电交替 窦性心律震荡 心肌梗死 猝死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半乳凝素-3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亮 戴海鹰 +2 位作者 赵扬程 林楚伟 叶国红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29-731,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半乳凝素-3(Gal-3)的水平动态变化以及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52例及健康体检者(...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半乳凝素-3(Gal-3)的水平动态变化以及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52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MI组发病24h内、第3、7天的血清Gal-3及发病24h内的NT-proBNP、hs-CRP水平,记录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AMI组Gal-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AMI组Gal-3水平24h内高于第3天,第3天高于第7天(均P<0.01);Gal-3与NT-ProBNP、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25、0.492,均P<0.01);NT-ProBNP、hs-CRP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1),且Gal-3、NT-ProBN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 <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Gal-3水平明显升高,并在发病24 h内升高最明显;Gal-3与NT-ProBNP、hs-CRP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代谢 半乳糖凝集素类/代谢 利钠肽 脑/代谢 C反应蛋白质/代谢 冠状动脉疾病/代谢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艳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0期105-107,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对其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并...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对其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所选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30例,发生率为15.00%。随着年龄增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逐渐提高。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男性。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逐渐提高。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主要与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有关,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应对,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深静脉血栓 调查分析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