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埃希菌O157:H7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蒋小平 邓思敏 +6 位作者 钟巍 李豫皖 胡孝洪 罗海莲 肖海英 扈凤平 高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531-6533,6536,共4页
大肠埃希菌O157:H7可使人发生腹泻、出血性结肠炎,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并发症。通过对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毒力岛、粘附因子、志贺毒素Stx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大肠埃希菌O157:H7的致病机制。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O157:H7 致病因素 致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三黄汤与环丙沙星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娜 闫俊丽 +3 位作者 肖雄 胡思纯 何亚男 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619-621,共3页
[目的]比较三黄汤与环丙沙星对耐药性大肠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差异,探讨二者联合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试管稀释法测定三黄汤和环丙沙星的MIC,采用分批培养法绘制在亚MIC浓度下二者抑菌曲线和组合用药时抑菌曲线。[结果]三黄汤、环丙沙... [目的]比较三黄汤与环丙沙星对耐药性大肠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差异,探讨二者联合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试管稀释法测定三黄汤和环丙沙星的MIC,采用分批培养法绘制在亚MIC浓度下二者抑菌曲线和组合用药时抑菌曲线。[结果]三黄汤、环丙沙星的MIC值分别为450 mg/ml和15.63μg/ml;在亚MIC浓度下三黄汤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曲线一直保持平稳状态;而环丙沙星抑菌曲线在起始3~4 h内呈下降趋势,随后保持较平稳状态。通过转接20次培养后,发现三黄汤的MIC没有明显改变,而环丙沙星MIC增至90.7μg/ml,显著增高;组合药物培养时,FIC指数<0.5,表现为协同作用;通过不同梯度组合培养测出最佳组合浓度为三黄汤112.5 mg/ml、环丙沙星9.38μg/ml,在最佳组合药物的培养下,大肠杆菌的抑菌曲线起初表现环丙沙星的抑菌作用,但随后保持稳定;组合药物中转接20次的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药敏性有所提高,其MIC值降至11.4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汤 环丙沙星 大肠杆菌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3
作者 刘西霞 吴高莉 +1 位作者 冯敏 杨胜辉 《求知导刊》 2018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抽取医学院2015级检验专业50名学生,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PBL教学方法,抽取同级检验专业50名学生,将其设为对照组,选择LBL传统教学方法,比对两种教学方法的实...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抽取医学院2015级检验专业50名学生,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PBL教学方法,抽取同级检验专业50名学生,将其设为对照组,选择LBL传统教学方法,比对两种教学方法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分别教学后,前者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同时问卷调查情况好于后者,数据间经软件对比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选择PBL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可提升实践操作水平,此教学模式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西霞 吴高莉 冯敏 《求知导刊》 2018年第2期115-115,共1页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文章针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传统教学考核的不足,提出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该课程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形成性评价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