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然产卵间断以来中华鲟幼鱼抵达与离开长江口时间及其生长的年际变化观察
1
作者
吴建辉
陈锦辉
徐嘉楠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8-636,共9页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间断给中华鲟种群保护和恢复带来巨大挑战。为了探究该间断现象对中华鲟生活史特征产生的可能影响,根据2004—2020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资源调查数据...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间断给中华鲟种群保护和恢复带来巨大挑战。为了探究该间断现象对中华鲟生活史特征产生的可能影响,根据2004—2020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间断前后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监测数量、生长特征和行为习性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2014、2016、2018—2020年长江口水域未监测到中华鲟幼鱼,自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间断后,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出现中断的情况;中华鲟幼鱼习性发生显著变化,抵达长江口的时间提前(提前至4月中旬),离开长江口的时间延迟(延迟至10月下旬),出现时间延长(延长118 d)的趋势;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生长规格低于历史同期,最小体长和最小体质量分别为7.0 cm和4.9 g。研究结果将为中华鲟保护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鲟幼鱼
生长特征
行为习性
原文传递
2020-2022年长江口夏季水生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
2
作者
贾泽华
丁玲
吴兴华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11期9-14,49,共7页
于2020—2022年,对长江口夏季水生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20—2022年采集物种数分别为8种、26种和24种,物种数量显著增加;优势种更替明显,整体由中低营养级底栖虾类为主导的群落,向以中高营养级的混合鱼类及底栖生物为...
于2020—2022年,对长江口夏季水生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20—2022年采集物种数分别为8种、26种和24种,物种数量显著增加;优势种更替明显,整体由中低营养级底栖虾类为主导的群落,向以中高营养级的混合鱼类及底栖生物为主导的群落转变;长江口水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指出,随着“长江禁捕”政策的实施,长江口水生动物资源有所恢复。提出,应进一步完善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提升长江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水生动物
生物多样性
优势种
年际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南支长江江豚栖息地水生生物群落结构
3
作者
吴建辉
丁玲
赵修江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187-193,共7页
为探究长江口长江江豚的栖息地选择偏好性,根据2022年夏季和秋季长江口南支长江江豚栖息地的水生生物调查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多样性指数以及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等方法,研究分析了该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结...
为探究长江口长江江豚的栖息地选择偏好性,根据2022年夏季和秋季长江口南支长江江豚栖息地的水生生物调查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多样性指数以及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等方法,研究分析了该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2022年夏季共采集水生生物9种,优势种为长吻鱼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安氏白虾(Palaemon annandalei)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秋季共采集水生生物13种,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长吻鱼危和安氏白虾;(2)通过多样性指数发现,秋季该水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整体高于夏季,夏季东风西沙水域的多样性水平高于青草沙水域,秋季则相反;(3)ABC曲线结果表明,夏季水生生物群落处于未干扰状态(W=0.196),秋季水生生物群落则处于严重干扰状态(W=-0.069)。结果表明:长江口南支长江江豚栖息地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仍较低,群落结构特征和优势种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群落稳定性较低。水域内可供长江江豚选择的饵料种类较少且资源量较低,建议加强对该区域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南支
长江江豚
水生生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产卵间断以来中华鲟幼鱼抵达与离开长江口时间及其生长的年际变化观察
1
作者
吴建辉
陈锦辉
徐嘉楠
机构
上海
市
水生
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长江
口
水生
生物资源
监测
与保护联合实验室
长江流域
水生
生物资源
监测
上海站
上海
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出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8-63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2372)
上海市科委高校地方能力建设项目(21010502200)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创字2022第2-1号)。
文摘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间断给中华鲟种群保护和恢复带来巨大挑战。为了探究该间断现象对中华鲟生活史特征产生的可能影响,根据2004—2020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间断前后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监测数量、生长特征和行为习性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2014、2016、2018—2020年长江口水域未监测到中华鲟幼鱼,自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间断后,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出现中断的情况;中华鲟幼鱼习性发生显著变化,抵达长江口的时间提前(提前至4月中旬),离开长江口的时间延迟(延迟至10月下旬),出现时间延长(延长118 d)的趋势;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生长规格低于历史同期,最小体长和最小体质量分别为7.0 cm和4.9 g。研究结果将为中华鲟保护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鲟幼鱼
生长特征
行为习性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stuary
juvenile Chinese sturge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migration habits
分类号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020-2022年长江口夏季水生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
2
作者
贾泽华
丁玲
吴兴华
机构
上海
市
水生
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长江
口
水生
生物资源
监测
与保护联合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
长江流域
水生
生物资源
监测
上海站
上海
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
长江
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
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11期9-14,49,共7页
基金
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技术创新项目(沪农科创字2022第2-1号)。
文摘
于2020—2022年,对长江口夏季水生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20—2022年采集物种数分别为8种、26种和24种,物种数量显著增加;优势种更替明显,整体由中低营养级底栖虾类为主导的群落,向以中高营养级的混合鱼类及底栖生物为主导的群落转变;长江口水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指出,随着“长江禁捕”政策的实施,长江口水生动物资源有所恢复。提出,应进一步完善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提升长江生命力。
关键词
长江口
水生动物
生物多样性
优势种
年际变化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stuary
Aquatic organism
Biodiversity
Dominant speices
Interannual variation
分类号
X8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南支长江江豚栖息地水生生物群落结构
3
作者
吴建辉
丁玲
赵修江
机构
上海
市
水生
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上海
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
长江
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
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长江
口
水生
生物资源
监测
与保护联合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
长江流域
水生
生物资源
监测
上海站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187-193,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项目(21010502200)
上海市科委项目(20dz1204703)
+1 种基金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1903173)
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技术创新项目(沪农科创字2022第2-1号)。
文摘
为探究长江口长江江豚的栖息地选择偏好性,根据2022年夏季和秋季长江口南支长江江豚栖息地的水生生物调查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多样性指数以及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等方法,研究分析了该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2022年夏季共采集水生生物9种,优势种为长吻鱼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安氏白虾(Palaemon annandalei)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秋季共采集水生生物13种,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长吻鱼危和安氏白虾;(2)通过多样性指数发现,秋季该水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整体高于夏季,夏季东风西沙水域的多样性水平高于青草沙水域,秋季则相反;(3)ABC曲线结果表明,夏季水生生物群落处于未干扰状态(W=0.196),秋季水生生物群落则处于严重干扰状态(W=-0.069)。结果表明:长江口南支长江江豚栖息地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仍较低,群落结构特征和优势种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群落稳定性较低。水域内可供长江江豚选择的饵料种类较少且资源量较低,建议加强对该区域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管理。
关键词
长江口南支
长江江豚
水生生物
群落结构
Keywords
south branch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aquatic organisms
community structure
分类号
S931.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然产卵间断以来中华鲟幼鱼抵达与离开长江口时间及其生长的年际变化观察
吴建辉
陈锦辉
徐嘉楠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2
2020-2022年长江口夏季水生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
贾泽华
丁玲
吴兴华
《水产养殖》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口南支长江江豚栖息地水生生物群落结构
吴建辉
丁玲
赵修江
《水产科技情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