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麦4个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倩文
徐延浩
+3 位作者
王容
张文英
华为
吕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41-1953,共13页
穗部性状是大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良好的穗部结构应有一定的穗长基础、适合的小穗密度和每穗小穗数。以137份来源广泛的大麦材料为关联群体,利用224对SSR标记获取群体基因型,在2个环境试点下对穗粒数、小穗密度、小穗数、穗长...
穗部性状是大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良好的穗部结构应有一定的穗长基础、适合的小穗密度和每穗小穗数。以137份来源广泛的大麦材料为关联群体,利用224对SSR标记获取群体基因型,在2个环境试点下对穗粒数、小穗密度、小穗数、穗长进行性状观察,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两种模型进行4个穗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供试大麦群体的4个穗部性状差异显著,穗粒数与小穗数、穗长与小穗密度显著相关。224对SSR标记共检测出479个等位变异,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 s指数和PIC分别为1.765、0.612和0.327。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486~0.891,并在GS值为0.580时,将材料分为2个类群。群体结构分析也将供试材料分为2个亚群。GLM分析显示,与穗粒数、小穗密度、小穗数、穗长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数量分别有33、13、34、6,这些标记遍布大麦7条染色体,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8.65%~50.08%(P<0.001);MLM分析显示,与上述4个性状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数量分别为4、3、4、1,这些标记位于大麦1H、2H和4H染色体,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3.12%~16.95%(P<0.001)。Ind 1003、Ind 2030、Ind 2055、Ind 4012这4个标记在2个环境中都能被2种模型检测到,且同时与穗粒数和小穗数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SSR
穗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TR-FTIR技术在小麦籽粒识别上的探索
被引量:
2
2
作者
曾玉婷
李博
+5 位作者
王容
王炳锐
赵林姝
张文英
刘录祥
徐延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22-1531,共10页
为探索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在小麦籽粒品种(系)识别和籽粒性状突变体鉴别上的应用,本研究采集了91个小麦品种(系)和576个小麦M5突变体及235个对照株系籽粒的ATR-FTIR光谱,其中71个小麦品种(系)用于建立小麦籽粒A...
为探索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在小麦籽粒品种(系)识别和籽粒性状突变体鉴别上的应用,本研究采集了91个小麦品种(系)和576个小麦M5突变体及235个对照株系籽粒的ATR-FTIR光谱,其中71个小麦品种(系)用于建立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20个小麦品种(系)用于外部验证;对建模光谱数据进行7种预处理,在3 600~1 000 cm-1波段内建立小麦籽粒品种(系)识别模型,外部验证检验该模型的准确性;并应用该模型从M5突变株系中鉴定籽粒性状突变体。结果表明,使用多元散射矫正+Norris平滑(MSC+ND)预处理方法建立的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能完全鉴别71个小麦品种(系)的籽粒,且外部验证也证实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应用建立的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从突变株系中鉴定了4个籽粒性状潜在突变体,突变率为0.69%。本研究建立了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实现了对不同小麦品种(系)籽粒的区分,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突变体鉴别,拓宽了ATR-FTIR光谱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领域,同时为筛选小麦籽粒性状突变体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籽粒
突变体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
识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籽粒粒型的影响及耐高温性评价
3
作者
王红盼
熊肖
+6 位作者
蔡海亚
刘刚
张硕
何永刚
焦春海
徐乐
徐延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8-85,共8页
探究在南方湿热背景下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粒型的影响,并对粒型的耐高温性进行评价,为该地区的小麦耐热育种研究提供更多信息。以来源广泛并在长江流域种植后正常结实的234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生长室模拟高温[较室...
探究在南方湿热背景下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粒型的影响,并对粒型的耐高温性进行评价,为该地区的小麦耐热育种研究提供更多信息。以来源广泛并在长江流域种植后正常结实的234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生长室模拟高温[较室外对照高(8±1.6)℃],在小麦花后1周高温处理10 d,收获后利用万森自动考种仪测量对照和高温处理下小麦籽粒的粒长、粒宽、直径、圆度、周长以及面积。高温处理导致参试小麦6个粒型指标整体下降,下降程度为粒宽>圆度>面积>直径>粒长>周长。根据耐高温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评价参试小麦的耐高温性,建立基于6个粒型指标的耐高温评价函数方程。高温处理对小麦不同粒型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粒宽受影响程度最大;不同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高温性,其中北京12、偃大25、徐麦27号等多个品种(系)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浆期
湿热
粒型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麦籽粒抗性淀粉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魏霞
陈功海
+3 位作者
龙周锴
范小峰
张文英
徐延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5-1193,共9页
为探索快速高效测定大麦籽粒中抗性淀粉含量的方法,利用衰减全反射中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ATR-MIR)和近红外(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光谱技术,分别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预处理,建立大麦...
为探索快速高效测定大麦籽粒中抗性淀粉含量的方法,利用衰减全反射中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ATR-MIR)和近红外(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光谱技术,分别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预处理,建立大麦样品的抗性淀粉含量快速测定红外模型,通过不同预处理预测模型的校正和内部交叉验证结果的比较,依据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筛选出基于ATR-MIR和NIR光谱的最佳预测模型,再对最佳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经基线位移校正+范围归一化(BOC+RN)预处理后的PLS模型为最佳ATR-MIR预测模型;经标准正态变换+Savitzky-Golay法一阶求导(SNV+1thD)的预处理模型为最佳NIR预测模型。用验证集材料对BOC+RN和SNV+1thD最佳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外部验证,光谱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两种方法均可以用于大麦籽粒抗性淀粉含量测定;ATR-MIR光谱比NIR光谱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ATR-MIR)
近红外光谱(NIR)
预测模型
大麦籽粒
抗性淀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麦4个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倩文
徐延浩
王容
张文英
华为
吕超
机构
长江
大学
农学院
浙江
省
农业
科
学院
作物
与
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江苏
省
作物遗传生理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41-1953,共13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20C130005)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YCSL201910)。
文摘
穗部性状是大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良好的穗部结构应有一定的穗长基础、适合的小穗密度和每穗小穗数。以137份来源广泛的大麦材料为关联群体,利用224对SSR标记获取群体基因型,在2个环境试点下对穗粒数、小穗密度、小穗数、穗长进行性状观察,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两种模型进行4个穗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供试大麦群体的4个穗部性状差异显著,穗粒数与小穗数、穗长与小穗密度显著相关。224对SSR标记共检测出479个等位变异,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 s指数和PIC分别为1.765、0.612和0.327。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486~0.891,并在GS值为0.580时,将材料分为2个类群。群体结构分析也将供试材料分为2个亚群。GLM分析显示,与穗粒数、小穗密度、小穗数、穗长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数量分别有33、13、34、6,这些标记遍布大麦7条染色体,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8.65%~50.08%(P<0.001);MLM分析显示,与上述4个性状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数量分别为4、3、4、1,这些标记位于大麦1H、2H和4H染色体,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3.12%~16.95%(P<0.001)。Ind 1003、Ind 2030、Ind 2055、Ind 4012这4个标记在2个环境中都能被2种模型检测到,且同时与穗粒数和小穗数相关联。
关键词
大麦
SSR
穗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Keywords
barley
SSR
spike trait
genetic diversity
associ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TR-FTIR技术在小麦籽粒识别上的探索
被引量:
2
2
作者
曾玉婷
李博
王容
王炳锐
赵林姝
张文英
刘录祥
徐延浩
机构
长江
大学
农学院
涝
渍
灾害
与
湿地
农业
湖北省
重点
实验室
华中
农业
大学
植物科学技术
学院
中国
农业
科
学院
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22-1531,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2101)。
文摘
为探索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在小麦籽粒品种(系)识别和籽粒性状突变体鉴别上的应用,本研究采集了91个小麦品种(系)和576个小麦M5突变体及235个对照株系籽粒的ATR-FTIR光谱,其中71个小麦品种(系)用于建立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20个小麦品种(系)用于外部验证;对建模光谱数据进行7种预处理,在3 600~1 000 cm-1波段内建立小麦籽粒品种(系)识别模型,外部验证检验该模型的准确性;并应用该模型从M5突变株系中鉴定籽粒性状突变体。结果表明,使用多元散射矫正+Norris平滑(MSC+ND)预处理方法建立的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能完全鉴别71个小麦品种(系)的籽粒,且外部验证也证实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应用建立的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从突变株系中鉴定了4个籽粒性状潜在突变体,突变率为0.69%。本研究建立了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实现了对不同小麦品种(系)籽粒的区分,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突变体鉴别,拓宽了ATR-FTIR光谱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领域,同时为筛选小麦籽粒性状突变体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小麦籽粒
突变体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
识别
Keywords
wheat grains
mutant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
discriminant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籽粒粒型的影响及耐高温性评价
3
作者
王红盼
熊肖
蔡海亚
刘刚
张硕
何永刚
焦春海
徐乐
徐延浩
机构
长江
大学
农学院
/
涝
渍
灾害
与
湿地
农业
湖北省
重点
实验室
湖北省
农业
科
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8-85,共8页
基金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1BBA225)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21-620-000-001-01)。
文摘
探究在南方湿热背景下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粒型的影响,并对粒型的耐高温性进行评价,为该地区的小麦耐热育种研究提供更多信息。以来源广泛并在长江流域种植后正常结实的234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生长室模拟高温[较室外对照高(8±1.6)℃],在小麦花后1周高温处理10 d,收获后利用万森自动考种仪测量对照和高温处理下小麦籽粒的粒长、粒宽、直径、圆度、周长以及面积。高温处理导致参试小麦6个粒型指标整体下降,下降程度为粒宽>圆度>面积>直径>粒长>周长。根据耐高温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评价参试小麦的耐高温性,建立基于6个粒型指标的耐高温评价函数方程。高温处理对小麦不同粒型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粒宽受影响程度最大;不同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高温性,其中北京12、偃大25、徐麦27号等多个品种(系)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性。
关键词
小麦
灌浆期
湿热
粒型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分类号
S512.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麦籽粒抗性淀粉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魏霞
陈功海
龙周锴
范小峰
张文英
徐延浩
机构
长江
大学
农学院
涝
渍
灾害
与
湿地
农业
湖北省
重点
实验室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
湖北省
协同创新中心
荆州市
农业
科
学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5-119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2101)。
文摘
为探索快速高效测定大麦籽粒中抗性淀粉含量的方法,利用衰减全反射中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ATR-MIR)和近红外(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光谱技术,分别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预处理,建立大麦样品的抗性淀粉含量快速测定红外模型,通过不同预处理预测模型的校正和内部交叉验证结果的比较,依据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筛选出基于ATR-MIR和NIR光谱的最佳预测模型,再对最佳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经基线位移校正+范围归一化(BOC+RN)预处理后的PLS模型为最佳ATR-MIR预测模型;经标准正态变换+Savitzky-Golay法一阶求导(SNV+1thD)的预处理模型为最佳NIR预测模型。用验证集材料对BOC+RN和SNV+1thD最佳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外部验证,光谱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两种方法均可以用于大麦籽粒抗性淀粉含量测定;ATR-MIR光谱比NIR光谱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ATR-MIR)
近红外光谱(NIR)
预测模型
大麦籽粒
抗性淀粉
Keywords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ATR-MIR)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
Prediction model
Barley grain
Resistant starch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麦4个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胡倩文
徐延浩
王容
张文英
华为
吕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ATR-FTIR技术在小麦籽粒识别上的探索
曾玉婷
李博
王容
王炳锐
赵林姝
张文英
刘录祥
徐延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籽粒粒型的影响及耐高温性评价
王红盼
熊肖
蔡海亚
刘刚
张硕
何永刚
焦春海
徐乐
徐延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麦籽粒抗性淀粉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魏霞
陈功海
龙周锴
范小峰
张文英
徐延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