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浙江北部及上海天蛾科昆虫COI基因的分类系统研究
1
作者 杨行健 胡懿 +2 位作者 顾妍 蒋卓衡 何祝清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5期63-69,共7页
采集并测序了浙江北部及上海市天蛾科Sphingidae昆虫31种94个个体的COI基因片段,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天蛾科是个单系群,同种同属全部各自聚在一起,后验概率全部>95%(平背天蛾Cechetra minor除外);天蛾科分为2大支A和B。... 采集并测序了浙江北部及上海市天蛾科Sphingidae昆虫31种94个个体的COI基因片段,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天蛾科是个单系群,同种同属全部各自聚在一起,后验概率全部>95%(平背天蛾Cechetra minor除外);天蛾科分为2大支A和B。A支包括六点天蛾属Marumba,鬼脸天蛾属Acherontia,大背天蛾属Meganoton,白薯天蛾属Agrius,霜天蛾属Psilogramma,锯翅天蛾属Langia,星天蛾属Dolbina,鹰翅天蛾属Ambulyx,豆天蛾属Clanis,构月天蛾属Parum,锤天蛾属Neogurelca,盾天蛾属Phyllosphingia,其中,大背天蛾属、白薯天蛾属、霜天蛾属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余属的相互关系不明确。B支分为2小支,一支包括长喙天蛾属Macroglossum,缺角天蛾属Acosmeryx;另一支包括葡萄天蛾属Ampelophaga,灰天蛾属Acosmerycoides,背线天蛾属Cechetra,斜纹天蛾属Theretra,白肩天蛾属Rhagastis,红天蛾属Deilephila。Kawahara和朱弘复等提出的两种分类系统各有利弊,有部分类群表现为非单系群,不能很好地与本研究结果相吻合。后续研究应采用多基因建树,或者应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对天蛾科的演化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北部 上海 天蛾科 系统发育 COI基因 分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金线侧褶蛙种群的潜在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景观连通性
2
作者 董廷玮 黄美玲 +9 位作者 韦旭 马硕 岳衢 刘文丽 郑佳鑫 王刚 马蕊 丁由中 薄顺奇 王正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5-55,共11页
城市化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和丧失是全球范围内威胁野生动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两栖动物是受城市化威胁最严重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研究城市化区域两栖动物空间分布格局,探究影响其片断化小种群间基因交流的景观连通性等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 城市化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和丧失是全球范围内威胁野生动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两栖动物是受城市化威胁最严重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研究城市化区域两栖动物空间分布格局,探究影响其片断化小种群间基因交流的景观连通性等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城市化对野生动物种群的作用机制及造成的影响,能够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上海地区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plancyi)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8卫星影像,获取上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地表温度等景观、环境数据。结合野外种群调查,通过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得到金线侧褶蛙在本地区的潜在空间分布格局;基于电路理论(Circuitscape)计算各小种群间的扩散阻力距离;结合微卫星位点(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计算各小种群间的遗传距离(FST),通过Mantel相关性检验探讨地理距离和阻力距离对各小种群间遗传分化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1)金线侧褶蛙栖息地适宜性随城市化水平的增高而显著降低;(2)NDVI是影响其潜在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金线侧褶蛙更倾向于栖息在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3)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随着景观扩散阻力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因此,保护和维持郊区连续栖息地以及市区仍然保留的斑块化栖息地是现阶段保护以金线侧褶蛙为代表的本土两栖动物的首要措施。而通过优化城市景观结构,加强针对不同野生动物类群的廊道建设,促进野生动物小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则是实现城市化区域野生动物多样性自维持和长期保护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最大熵模型 电路理论 阻力隔离模型 金线侧褶蛙 上海
原文传递
上海市城市化梯度上饰纹姬蛙警戒距离的变化
3
作者 刘宁宁 钟淑蓉 +4 位作者 王天厚 赵闪闪 宋宁宁 徐欢 李贲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6,共9页
警戒行为是动物对外界风险的一种行为反应,可以提前探测或避开风险以提高生存率,发生警戒行为时动物距外界干扰源的距离则定义为警戒距离。快速城市化发展引起的栖息地改变和人为干扰会对动物的警戒距离产生影响。本研究以饰纹姬蛙(Micr... 警戒行为是动物对外界风险的一种行为反应,可以提前探测或避开风险以提高生存率,发生警戒行为时动物距外界干扰源的距离则定义为警戒距离。快速城市化发展引起的栖息地改变和人为干扰会对动物的警戒距离产生影响。本研究以饰纹姬蛙(Microhyla fissipes)为研究对象,于2020和2021年的5至7月沿上海市城市化梯度,即市区-近郊-郊区,设置22个研究样点,其中,市区3个、近郊10个、郊区9个,共测量100只饰纹姬蛙的警戒距离,包含市区15只、近郊51只及郊区34只,并基于2 km半径景观中不透水表面(包括建筑和道路)占比定义各研究样点的城市化指数,同时获取各研究样点所在区域的人口密度以定义人类活动强度,探究城市化梯度上两栖动物警戒距离变化与城市化发展引起的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强度改变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饰纹姬蛙的警戒距离与城市化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人口密度也呈负相关,但不显著。本研究认为,两栖动物会通过改变警戒距离适应栖息地城市化过程,研究结果有利于理解两栖类行为对城市化的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尾两栖类 警戒行为 城市化进程 适应
原文传递
滨海湿地消浪服务空间分布特征——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林世伟 马煜曦 +2 位作者 薛力铭 江灿 李秀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90-2200,共11页
全球气候变化增加了滨海地区遭受侵蚀、风暴潮等灾害的风险,利用自然湿地的消浪功能增强海岸防护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对消浪服务的空间分布评估研究相对匮乏。以上海市崇明岛环岛滨海湿地为例,结合GIS与Kobayashi指数形式波高衰减... 全球气候变化增加了滨海地区遭受侵蚀、风暴潮等灾害的风险,利用自然湿地的消浪功能增强海岸防护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对消浪服务的空间分布评估研究相对匮乏。以上海市崇明岛环岛滨海湿地为例,结合GIS与Kobayashi指数形式波高衰减模型评估常规状态下湿地消浪服务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大、小潮升条件下,崇明环岛湿地消波的平均高度分别为0.94、0.54 m与效度分别为83.6%、60.4%,消波高度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南岸小于北岸,消波效度的空间分布在小潮升时与消波高度相似,而大潮升时南岸的消波效度有明显提升。物理环境与生物因素空间分布及其相互作用的异质性,导致消浪服务的空间分布也具有空间异质性。实际参与消波的断面宽度与不同景观消波服务的评估结果表明,一个断面的所有景观并非都参与到消浪过程中,即使在大潮升时期,不同岸段景观的平均参与度不足71%。潮高与波高的增加并不会使参与消波的景观规模成对应比例的增加,说明消波服务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可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空间规划、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自然资本核算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消浪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 非线性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长江口九段沙盐沼湿地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梓涵 黄颖 +6 位作者 唐剑武 田波 沈芳 吴鹏飞 袁庆 周成 王江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53,共12页
通量贡献区分析是基于涡度协方差法进行生态系统碳、水、热通量交换研究的必要环节.根据研究区涡度通量塔上连续观测的2018年全年通量数据,基于FSAM(Flux Source Area Model)对长江口九段沙盐沼湿地芦苇生态系统在不同季节、风向及大气... 通量贡献区分析是基于涡度协方差法进行生态系统碳、水、热通量交换研究的必要环节.根据研究区涡度通量塔上连续观测的2018年全年通量数据,基于FSAM(Flux Source Area Model)对长江口九段沙盐沼湿地芦苇生态系统在不同季节、风向及大气层结状态下的通量贡献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季节通量贡献区各不相同,在大气稳定状态下,通量贡献区的大小关系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在大气不稳定状态下,通量贡献区季节变化不明显;通量贡献区范围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特征,夜间通量贡献区最远点距离大于白天.②非主风向上迎风向通量贡献区的范围大于主风向上迎风向通量贡献区的范围.③各风向上,大气稳定状态下通量贡献区及其峰值所在位置距观测点的距离均大于大气不稳定状态下其对应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段沙 涡度协方差技术 FSAM 通量贡献区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