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境中体验 探究中生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1
作者 王其柏 沈春桃 《福建教育》 2005年第01A期17-18,共2页
在生活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 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 一年级下册 探究 教学设计 生活情境 人教版 进位 生成 角度
下载PDF
经历建模过程 提高应用意识——以人教版五年级《因数和倍数》一课教学为例
2
作者 王其柏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79-80,共2页
模型思想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新增的核心概念之一。数学模型,就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去抽象、概括地表征所研究的现实问题的主要特征、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数学结构。模型思想的建... 模型思想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新增的核心概念之一。数学模型,就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去抽象、概括地表征所研究的现实问题的主要特征、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数学结构。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过程 应用意识 因数和 人教版 数学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 教学 倍数
下载PDF
对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其柏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05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教师 学生学习 解决问题 应用知识 建构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 探究精神 探究能力 学习方式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实践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永标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4期159-160,196,共3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为学生深度探索数学知识作出积极地引导。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训练空间。本文将以培养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为学生深度探索数学知识作出积极地引导。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训练空间。本文将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切入点,系统地探究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强化小学生的数学综合探究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空间观念
下载PDF
在建立数学模型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其柏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3年第2期136-137,共2页
为了使描述的一个实际现象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常常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语言就是数学。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 为了使描述的一个实际现象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常常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语言就是数学。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对数学思想的体会和感悟必须融入到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之中,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想 数学模型 可重复性 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现实世界 思维活动 本质认识
下载PDF
引导主体参与,构建开放的品德与社会教学
6
作者 黄福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0年第7期81-82,共2页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一定要树立大思品观,要追求开放的教学时间、教学方式、教学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构建开放性课堂教学,真正实现让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促进道德...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一定要树立大思品观,要追求开放的教学时间、教学方式、教学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构建开放性课堂教学,真正实现让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促进道德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课堂教学 品德与生活课 学生主体参与 社会教学 引导学生 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时间 教学方式
下载PDF
发挥评价本质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7
作者 俞长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6年第1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学生个性发展 评价功能 本质功能 数学教育 学生学习 新课程标准 全体学生 构建主义
下载PDF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8
作者 范根秀 《教师》 2017年第3期35-35,共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获取知识、丰富语言、培养语感、训练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阅读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正如叶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获取知识、丰富语言、培养语感、训练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阅读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正如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 自主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获取知识 训练思维
下载PDF
回归生活 注重实践
9
作者 黄福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7年第3期61-61,共1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显然,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年龄特...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显然,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过程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课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创设生活情境 综合课程 年龄特点 体验生活
下载PDF
关爱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校园
10
作者 王博文 《教师》 2016年第12期117-117,共1页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最需要关爱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目前,福建省长汀县城关中心校(以下简称"我校")共有留守儿童1625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失教、亲情缺失、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校园 关爱 社会转型时期 特殊儿童 亲情缺失 心理失衡 中心校
下载PDF
“该怎样读就怎样读”——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漫谈
11
作者 董梅梅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6年第11期21-21,共1页
朗读是体会文章情感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能以特有的声与情表达人的内心感受,还具有传情动人的功效。朗读方式,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等,如能再采用其他一些具有特色的新形式,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提高读的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 阅读课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