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海防 范志伟 +3 位作者 颜培栋 杨章旗 零天旺 覃富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0-323,共4页
对广西横县镇龙林场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增大,地表凋落物量逐渐增多,到16年生林分达到最高,此后,凋落物量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与凋落... 对广西横县镇龙林场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增大,地表凋落物量逐渐增多,到16年生林分达到最高,此后,凋落物量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与凋落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指标随林龄增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总持水量及综合水源涵养力随林龄增大也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马尾松人工林 水源涵养能力
下载PDF
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输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鹏 陈璇 +4 位作者 杨章旗 颜培栋 陈虎 零天旺 陆绍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8-377,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输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分生长影响,选择适宜的人工林经营措施提供参考。以2500,3300,4500,6000株/hm^(2)(分别记为M1、M2、M3和M4)4种造林密度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探究不同密度马... 为研究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输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分生长影响,选择适宜的人工林经营措施提供参考。以2500,3300,4500,6000株/hm^(2)(分别记为M1、M2、M3和M4)4种造林密度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探究不同密度马尾松林枯落物输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枯落物和土壤理化性质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枯落物总蓄积量和持水量表现为M2密度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同时M2密度中枯落物碳、氮、磷、钾养分储量最大,以有机碳为主,占总储量的96.98%。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减少,枯落物层对土壤表层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土壤持水性、孔隙度、pH、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均在M2中最大,有机质和全氮呈现M4>M2>M3>M1,渗透性、全钾和速效钾在M1中最大。枯落物蓄积量和养分储量与土壤粉粒、持水性、孔隙度、有机质、全磷和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显示,枯落物总蓄积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均具有显著正相关,而持水性对土壤化学性质具有显著负相关;土壤化学性质对林分蓄积量具有显著正相关,而枯落物养分储量对林分蓄积量具有显著负相关。综上,M2密度下马尾松林枯落物总蓄积量和养分储量较多,能够起到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持水性和孔隙度,并减少速效养分流失,促进根系伸展和延伸,是比较科学的马尾松营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枯落物 土壤理化性质 结构方程
下载PDF
不同林龄和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凋落叶养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潘复静 梁月明 +5 位作者 马姜明 杨章旗 零天旺 李明金 陆绍浩 钟凤跃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该文选择广西南宁市横县镇龙林场的4种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和4种密度(低密度林、中低密度林、中高密度林和高密度林)马尾松人工林共8种林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未破碎和破碎两个不同降解阶段的凋落叶C、N、P含量及其... 该文选择广西南宁市横县镇龙林场的4种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和4种密度(低密度林、中低密度林、中高密度林和高密度林)马尾松人工林共8种林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未破碎和破碎两个不同降解阶段的凋落叶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中,凋落叶初始C、N含量在过熟林和成熟林中较高,P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且C∶N比值和C∶P比值从幼龄林到成熟林逐渐升高,说明较高林龄马尾松对N和P重吸收较低,而较低林龄马尾松对N和P重吸收较强,需要较大。(2)不同密度林中,随着林木密度的增加,凋落叶初始C含量逐渐升高,N含量无显著变化,P含量降低;高密度林凋落叶的初始C∶P比值和N∶P比值较高,说明高种植密度下马尾松可能对N和P养分的需求较大,P重吸收较强。(3)不同林龄和不同密度马尾松林的破碎凋落叶C含量、C∶N比值、C∶P比值和N∶P比值比未破碎凋落叶的低,N和P含量较高,说明凋落物在降解过程中出现N和P养分的富集现象。(4)中林龄和较高种植密度的马尾松破碎凋落叶与未破碎凋落物的C含量差值最大,C∶N比值和C∶P比值较低,说明这两种林分的凋落叶C的降解速率可能较大。上述结果说明,中龄林和中高、高密度林的马尾松可能对N和P养分的需求较大,重吸收效率较高,且凋落叶C的潜在分解速率较高,可能利于有机碳较快进入土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林龄 密度 凋落叶 生态化学计量 养分
下载PDF
广西不同气候条件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模型构建及分配格局 被引量:10
4
作者 秦佳双 李玉凤 +4 位作者 马姜明 蓝创造 李海星 唐生森 李明金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为科学地理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及随气候带的变化,以广西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不同气候条件下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和过熟林为研究对象,构建生物量模型,并基于所得的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气候... 为科学地理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及随气候带的变化,以广西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不同气候条件下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和过熟林为研究对象,构建生物量模型,并基于所得的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灌木层立木生物量模型中,干和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拟合效果较好,且模型Ⅱ:W=a×D b×H c的各项评价指标最好;(2)马尾松中龄林的群落及乔木层各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均表现为南亚热带>北热带>中亚热带,灌木层的叶和枝生物量积累均表现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干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热带;幼龄林和过熟林(除叶生物量外)群落各部分生物量积累分别均为南亚热带最少;(3)中龄林叶生物量表现为南亚热带>北热带>中亚热带,枝、干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马尾松各部分生物量(除叶生物量外)在群落中占比以及乔木层马尾松各部分生物量占比均表现为北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幼龄林和过熟林生物量积累分别均为南亚热带最少,马尾松各部分占比均为南亚热带最低。气候条件变化对马尾松不同阶段各部分均有着明显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马尾松生物量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生物量 分配格局 估测模型 气候条件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被引量:12
5
作者 秦佳双 李明金 +6 位作者 宋尊荣 零天旺 马姜明 杨章旗 颜培栋 菅瑞 陆绍浩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245-251,共7页
本研究以广西横县镇龙国有林场内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旨在为马尾松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采用环刀法对4种不同种植年限马尾松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容重随林龄的增长呈减小的趋势,土壤饱和持... 本研究以广西横县镇龙国有林场内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旨在为马尾松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采用环刀法对4种不同种植年限马尾松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容重随林龄的增长呈减小的趋势,土壤饱和持水量、土壤毛管持水量和土壤渗透率随林龄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大,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量以及土壤渗透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小。总体上,马尾松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长对土壤改善起到促进作用,且表层土壤处于较好状态,深层土壤改善效果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土壤持水量 土壤渗透率
下载PDF
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分布格局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尊荣 秦佳双 +4 位作者 李明金 马姜明 钟凤跃 杨章旗 颜培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6,共8页
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广西南亚热带4种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而为探究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和养分流动,以及评价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状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0~60 cm的... 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广西南亚热带4种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而为探究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和养分流动,以及评价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状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0~60 cm的3个土壤层中,根系大部分集中在0~40 cm的土壤层中,分别为幼龄林(88.6%)、中龄林(92.56%)、成熟林(93.67%)、过熟林(86.24%)。其中在0~20 cm深的土壤层中根系生物量最大,在20~60 cm土壤层中,由成熟林(0.34 t/hm^2)到过熟林(1.08 t/hm^2)的过程根系生物量增幅最大。(2)4种林分不同径级根系分布格局有所不同,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细根(0~2 mm)与小根(2~5 mm)的占比较大,其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87.43%和79.32%,而根系径级越大所占比例越小;而在成熟林和过熟林中,中根(5~10 mm)与粗根(>10 mm)生物量占比相较于幼龄林和中龄林开始增大,中根生物量在由成熟林(0.75 t/hm^2)到过熟林(1.94 t/hm^2)的过程中增幅最大,粗根生物量在由中龄林(0.32 t/hm^2)到成熟林(2.72 t/hm^2)的过程中增幅最大。总体来看,根系总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根系生物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土壤深度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极显著(F=13.903,P<0.01),林龄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F=1.530,P=0.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生物量 分布格局 马尾松人工林 广西南亚热带
下载PDF
广西南亚热带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小梅 李明金 +3 位作者 杨章旗 马姜明 零天旺 颜培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6-143,共8页
为揭示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动态变化规律,通过样方法对广西4种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到的128种植物分别隶属于58科93属,科的分布主要集中在... 为揭示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动态变化规律,通过样方法对广西4种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到的128种植物分别隶属于58科93属,科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单属科和小科,属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小属和单种属;(2)林下植物区系均以热带成分为主;(3)通过不同林龄植物属区系结构示意图发现:热带成分>亚洲成分>温带成分>世界广布成分,且热带性质成分远多于其他的性质成分;(4)科与属的R/T值显示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的科和属均为热带性质,且R/T值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马尾松人工林 R/T值 广西南亚热带
下载PDF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叶片–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鹏 零天旺 +5 位作者 杨章旗 陈虎 颜培栋 陆绍浩 凌金燕 唐生森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8,共11页
以桂中5年生、13年生、23年生、30年生、40年生、6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分析了叶片和土壤C、N、P含量,探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C、N、P含量均表现为叶片>土壤,且C、N、P含量和化学计量在... 以桂中5年生、13年生、23年生、30年生、40年生、6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分析了叶片和土壤C、N、P含量,探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C、N、P含量均表现为叶片>土壤,且C、N、P含量和化学计量在不同林龄间及叶片与土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随林龄增加,叶片C、N含量呈上升趋势,过熟林(40年生和60年生)显著高于其他林龄,P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0年生显著高于其他林龄;土壤中C、N、P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幼龄林(5年生)和过熟林(40年生和60年生)中C、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龄,60年生中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龄。根据叶片中N∶P值,马尾松林主要受到P素限制。马尾松对于环境适应性表现出更强的植物稳定性,但对于系统内N∶P养分平衡状态的敏感性较强,同时土壤N、AP、AN含量及C∶N是马尾松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关键决定性因素。因此,马尾松生长过程中,尤其要注意N∶P养分平衡,为提高其生产力,建议在抚育管理过程中合理施用N、P肥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提高植物养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林龄 化学计量特征 叶片 土壤
下载PDF
不同林龄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和根系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梁月明 潘复静 +5 位作者 马姜明 杨章旗 零天旺 李明金 陆绍浩 钟凤跃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97-1508,共12页
为了解不同林龄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和根系的养分变化特征,该文在广西南宁市横县镇龙林场选择了四种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和四种密度(低密度林、中低密度林、中高密度林和高密度林)马尾松林共八种林分,分析了马尾松... 为了解不同林龄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和根系的养分变化特征,该文在广西南宁市横县镇龙林场选择了四种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和四种密度(低密度林、中低密度林、中高密度林和高密度林)马尾松林共八种林分,分析了马尾松针叶和根系的C、N、P含量和比值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所有龄林与密度林的马尾松针叶N∶P比值均大于16,表明该地区马尾松明显受P限制,幼龄林更加明显。(2)马尾松针叶C含量随着林龄增长逐渐增大后下降,N与P含量呈微弱下降趋势,导致C∶N比值、C∶P比值和N∶P比值呈微弱上升趋势,但没达到显著水平;根系C含量、P含量和C∶N比值逐渐增大,N含量、C∶P比值和N∶P比值呈U字型且都在幼龄林最大;针叶和根系在成熟林阶段均具有较高的P含量和最高的C含量。(3)中密度林的马尾松针叶的C和N含量较高且P含量最高,C∶N比值较低且C∶P比值和N∶P比值最低;根系的C、N和P含量较高,而C∶N比值、C∶P比值和N∶P比值较低。(4)马尾松的根系养分尤其是P含量在不同龄林和不同密度林之间的变化比针叶更加剧烈,且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比针叶更强。综上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受P限制,在低龄林加强P肥管理和选择合适的林分密度(中等密度)则有利于缓解马尾松受P限制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林龄 密度 针叶 根系 养分限制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中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海防 黄勇 +4 位作者 范志伟 杨章旗 零球 零天旺 覃富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
以广西横县国有镇龙林场马尾松2年生、11年生、13年生、16年生、24年生和50年生人工林替代其演替进程,对马尾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中物种数量的变化是伴随着阳性先锋物种的衰退和中生... 以广西横县国有镇龙林场马尾松2年生、11年生、13年生、16年生、24年生和50年生人工林替代其演替进程,对马尾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中物种数量的变化是伴随着阳性先锋物种的衰退和中生性顶级植物的发展,物种数量在演替前期(2~16年)迅速增加,在16年生林分达到高峰,随后(16~50年)逐步降低。(2)在乔木层,马尾松纯林首先演替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再演替为针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林下灌草层首先被阳性植物占据,其后逐步被常绿植物替代;在50年生马尾松林,藤本植物物种数明显增高。(3)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林龄的增大呈升高的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先升高(2~13年)后降低(13~50年)。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演替前期逐渐升高,到16年生马尾松林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优势度指数在幼龄林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均匀度指数则随着演替进程呈升高的趋势。(4)草本层各项指数变化规律都不明显。本研究为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生态功能量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马尾松人工林 演替 生物多样性 变化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潘复静 陈英倩 +5 位作者 梁月明 马姜明 杨章旗 颜培栋 零天旺 李明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3-1243,共11页
森林植被生长普遍受土壤磷素养分限制。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人工林土壤磷素组分特征与磷转化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可为选择合适的人工林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南宁市横县镇龙林场长期定位试验样地的4种密度(低密度(2500株·... 森林植被生长普遍受土壤磷素养分限制。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人工林土壤磷素组分特征与磷转化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可为选择合适的人工林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南宁市横县镇龙林场长期定位试验样地的4种密度(低密度(2500株·hm^(-2))、中密度(3300株·hm^(-2))、中高密度(4500株·hm^(-2))和高密度(6000株·hm^(-2)))马尾松林为对象,利用HiSeq2500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和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结合针叶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马尾松林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针叶P含量在中密度林较高,而土壤碳氮比值、硝态氮、交换性钙含量、6种土壤磷组分和两种土壤磷酸酶以及针叶C∶P值和N∶P值则相反,说明中密度马尾松林的磷素限制程度比其他种植密度低。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和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密度林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中占优势的慢生根瘤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中密度林中最小。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和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密度林分之间的显著差异也受到土壤因子的影响,说明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和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是林分密度和土壤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林分密度的影响更大。上述结果表明,中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受磷素养分胁迫较小,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马尾松人工林营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密度 针叶 土壤磷组分 磷转化功能微生物
原文传递
广西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动态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玉凤 马姜明 +6 位作者 何静桦 秦佳双 零天旺 李明金 杨章旗 王永琪 宋尊荣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638-645,共8页
为了解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碳储量的动态变化,选取广西横县镇龙林场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储量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为了解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碳储量的动态变化,选取广西横县镇龙林场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储量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着林龄递增,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储量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且不同林龄的同一土层之间均差异显著。不同林龄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过熟林(16.82±0.23)g/kg>成熟林(13.47±0.14)g/kg>中龄林(10.91±0.38)g/kg>幼龄林(10.74±0.14)g/kg,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林龄0-6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表现为过熟林(104.92±18.08)t/hm^2>成熟林(100.52±1.18)t/hm^2>中龄林(80.25±5.34)t/hm^2>幼龄林(80.23±4.54)t/hm^2,且差异显著(P<0.05)。各林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储量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现为土壤碳表聚现象,表层(0-20 cm)土壤碳储量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土层,表明不同林龄主要影响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表层的碳含量;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储量与乔木、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凋落物层现存量、总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与根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群落总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均与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20-40,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后两个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均无显著相关。该结果为研究土壤碳储量动态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实现尾松人工林多目标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碳储量 影响因子 林龄 马尾松人工林
下载PDF
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永琪 秦佳双 +5 位作者 马姜明 菅瑞 潘小梅 杨章旗 零天旺 李明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139,共9页
以广西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2012年种植)、中龄林(1999年种植)、成熟林(1986年种植)、过熟林(1960年种植)4种林龄类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为马尾松人工林实现多目标可持... 以广西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2012年种植)、中龄林(1999年种植)、成熟林(1986年种植)、过熟林(1960年种植)4种林龄类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为马尾松人工林实现多目标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经营依据。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4个龄级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130种,隶属48科89属;2)马尾松人工林由幼龄林近自然恢复到成熟林阶段林下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而到过熟林阶段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小;3)随着林龄的增长,林下木本群落Shannon-Winner指数变化趋势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Pieolou均匀度指数与Simpson指数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4)相邻龄级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群落间的物种构成相似程度较高,不相邻龄级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群落间的物种替代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物种组成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下载PDF
林分密度对广西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组成及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永琪 马姜明 +5 位作者 秦佳双 莫燕华 颜培栋 李明金 杨章旗 潘小梅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3期349-353,共5页
以两种林分密度(D1:1156株/hm2和D2:820株/hm2)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林分密度下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物种的构成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密度D1和D2的乔木层木本植物优势种分别为地带性植被群... 以两种林分密度(D1:1156株/hm2和D2:820株/hm2)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林分密度下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物种的构成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密度D1和D2的乔木层木本植物优势种分别为地带性植被群落演替后期的代表性植物和演替前、中期的代表性植物;林分密度D1的乔木层、灌木层和木本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两种密度林下木本群落相异性明显;初步发现造林密度和林分密度相对较大的马尾松人工林更有利于加速其近自然恢复的演替进程,更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和多样性 马尾松人工林 林分密度
下载PDF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巨尾桉生长特性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零天旺 颜培栋 +4 位作者 蒙成杰 覃富健 卢顺熙 陆绍浩 杨章旗 《桉树科技》 2023年第2期73-79,共7页
探讨桉树专用肥对桉树生长与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桉树二代萌芽林为研究对象,选取T1-桉宝、T2-南风、T3-七坡、T4-复混肥、CK-不追肥5个处理,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桉树专用肥能显著提高桉树胸径... 探讨桉树专用肥对桉树生长与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桉树二代萌芽林为研究对象,选取T1-桉宝、T2-南风、T3-七坡、T4-复混肥、CK-不追肥5个处理,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桉树专用肥能显著提高桉树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其中T3效果最佳,分别比CK提高了45.99%、63.77%、56.31%,显著高于T4,而与T1、T2间无显著差异。以T3木材出材量最大(91.46 m^(3)·hm^(-2)),较CK增加了51.21%,其次是T2(91.13 m^(3)·hm^(-2))。结合肥料成本计算,以T2投入产出比最好(1∶2.95),其次是T3(1∶2.88)。桉树林蓄积量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均呈现T4和T1显著高于T2和T3,肥料贡献率与之相反,其中肥料贡献率在施肥后3个月以T2最大,而施肥1年后以T3最大,表明桉树林施肥后短期(3个月)以T2肥料效应最佳,能够更快促进桉树生长,而随着时间延长(第1次施肥后1年)以T3肥料效应最佳,持续时间更久。施肥能有效提高桉树人工林生产力,从经济效益和施肥的短期效应来看建议施用南风桉树专用肥,而结合肥料效应的持续性和保持林分生长优势方面建议施用七坡桉树专用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肥料类型 生长特性 经济效益 肥料效应
下载PDF
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模型构建及分配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玉凤 秦佳双 +4 位作者 马姜明 杨章旗 李明金 陆绍浩 宋尊荣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0-180,共11页
以广西南亚热带横县镇龙林场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近自然恢复过程中,马尾松人工林各层次、器官(按叶、枝、干、整株地上部分计)生物量模型构建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干和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 以广西南亚热带横县镇龙林场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近自然恢复过程中,马尾松人工林各层次、器官(按叶、枝、干、整株地上部分计)生物量模型构建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干和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估测效果较好,叶和枝次之,整体而言模型Ⅱ(W=a×Db×Hc)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和较小的标准误差,模型检验精度均较高,可作为不同恢复阶段灌木层各器官生物量模型拟合的最优模型。2)随着近自然恢复的进行,马尾松人工林木本群落枝、干生物量以及群落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过熟林、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叶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龄林、过熟林、成熟林、幼龄林,各器官生物量在同一群落的不同林龄间均差异显著(P<0.05)。不同林龄木本群落叶生物量大小为(2.65±0.01)~(7.77±0.35)t/hm2,枝生物量大小为(4.24±0.00)~(24.49±0.11)t/hm2,干生物量大小为(24.32±0.01)~(236.51±1.22)t/hm2,不同林龄群落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为(42.73±0.67)~(268.03±1.25)t/hm2,其中树干占主导地位。各林龄马尾松林内,各层次地上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乔木层为马尾松林地上生物量的主体。3)随着近自然恢复的进行,马尾松种群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过熟林、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在群落中占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马尾松种群叶、枝、干生物量在不同恢复阶段木本群落生物量中占比均呈下降趋势。该结果为近自然恢复过程中马尾松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估测模型 不同林龄 马尾松人工林
下载PDF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群落冠层结构及林下草本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登醒 杨章旗 +3 位作者 颜培栋 零天旺 覃富健 李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8,共9页
为量化林分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群落冠层结构及林下植被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镇龙林场25年生马尾松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林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探讨林分密度对马尾松生长情况、冠... 为量化林分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群落冠层结构及林下植被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镇龙林场25年生马尾松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林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探讨林分密度对马尾松生长情况、冠层结构以及林下草本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造林密度在2500~6000株/hm^(2),随着密度增大,马尾松人工林群落冠层结构LAI先增大后不变,且在DS2(3300株/hm2)时逐渐稳定,林下散射辐射以及直射辐射在林分密度DS2光照适宜。马尾松人工林林下草本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Patrick指数对林分密度变化不明显,群落冠层结构林冠开度与林下草本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林分造林密度3300株/hm^(2)下的马尾松人工林群落冠层结构较好,林下散射辐射以及直射辐射有利于林下草本多样性的维持,是马尾松人工林适宜的营林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林分密度 冠层结构 多样性 光环境
下载PDF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玉凤 李妹珍 +4 位作者 马姜明 宋尊荣 莫燕华 杨章旗 陆绍浩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1期54-59,共6页
以两种林分密度D1(1156株/h^(m2))和D2(820株/h^(m2))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0~6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整体均表现为较高密度林分D1显著高于较低密... 以两种林分密度D1(1156株/h^(m2))和D2(820株/h^(m2))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0~6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整体均表现为较高密度林分D1显著高于较低密度林分D2,D1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分别比D2增加了11.30%和15.78%。两种密度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主要集中在表土层(0~20 cm),具有表聚性特征,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层土壤碳储量分配比例较高(52.31%~54.25%),表明林分密度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有重要影响。D1和D2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储量与土壤容重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D1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储量与土壤含水量和总孔隙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D1和D2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储量与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相对D2而言,D1密度经营下林分可获得较高土壤碳储量,其土壤固碳能力更突出。适当提高林分密度对于增加中龄林分土壤碳储量有积极作用,是提升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储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储量 林分密度 马尾松 碳含量 理化特性
下载PDF
马尾松不同家系施磷肥效应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颜培栋 李鹏 +2 位作者 零天旺 陆绍浩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68-174,共7页
为明确不同家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对磷肥的敏感性,揭示磷肥的施肥效应,以6个马尾松优良无性系半同胞子代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磷肥施入量对马尾松幼树6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家系的保存率影响不显著;各家系在... 为明确不同家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对磷肥的敏感性,揭示磷肥的施肥效应,以6个马尾松优良无性系半同胞子代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磷肥施入量对马尾松幼树6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家系的保存率影响不显著;各家系在施肥前期地径和树高生长量差异显著;随着林龄和郁闭度增加,树高的差异导致林分蓄积量差异。不同施肥量对马尾松92号、99号、110号和104号家系生长特性的影响不显著;5~6年生的91号家系及3~6年生的105号家系,树高和单株材积均差异显著,这两个家系的最佳施肥量均为T2处理;综合分析T2处理对马尾松后期生长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效应 马尾松 磷肥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鹏 零天旺 +3 位作者 杨章旗 陈虎 颜培栋 陆绍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6,共8页
探索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和针叶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为马尾松人工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时空互代法,以桂中不同林龄(4、9、15、19、22、30、56 a)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利用冗余分析和结构方程探讨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和... 探索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和针叶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为马尾松人工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时空互代法,以桂中不同林龄(4、9、15、19、22、30、56 a)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利用冗余分析和结构方程探讨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和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对土壤和叶片养分均具有显著影响,随林龄的增加土壤pH呈先增后减趋势,中龄林中最大,有机碳、全N、全P、碱解N和速效态K、Ca、Mg、Zn和B含量呈先减后增的U形变化,中龄-成熟林阶段最小,全K和有效P含量呈W形变化;针叶养分含量随林龄增加呈波动性变化,C、N、P和K含量在过熟林中最大,Ca、Zn分别在中龄林、成熟林中含量最大,Mg和B均在幼龄林中最大。针叶K、Ca、Mg、Zn和B与土壤对应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全N、有效P和速效K是影响马尾松叶片养分含量变化的敏感因素,土壤速效元素对叶片养分的正向效应显著,而土壤有机碳和全量养分的负向效应显著。综上,不同林龄阶段马尾松土壤和叶片养分存在显著差异,在马尾松15 a后,土壤和叶片养分均有所下降,尤其是受N素和微量元素限制,为此在马尾松中龄林后,建议施用N肥满足其健康生长,并辅以适量微量元素,以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合成及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土壤化学性质 叶片养分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