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长沙 李攀 +4 位作者 李恩贤 李让贤 夏兴平 刘超 涂国能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在上颈椎损伤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性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Jefferson骨折5例,齿状突骨折11例,Hangman骨折9例。结果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1例暴露时损伤静脉丛,予以压...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在上颈椎损伤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性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Jefferson骨折5例,齿状突骨折11例,Hangman骨折9例。结果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1例暴露时损伤静脉丛,予以压迫即能止血;1例寰枢椎骨折不完全复位。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年。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年行X线及CT检查,显示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固定可靠及骨折愈合率高等特点,为上颈椎损伤提供了坚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复杂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攀 李让贤 +3 位作者 夏兴平 刘超 段春辉 邓声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临床治疗复杂Pilon骨折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临床上复杂的19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医学数字成像与通讯(digital l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临床治疗复杂Pilon骨折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临床上复杂的19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医学数字成像与通讯(digital l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中,采用Mimic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三维模型。在3D打印模型上确定手术入路并进行骨折准确复位及钢板放置的选择等模拟手术。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足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疗效。结果 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21.2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2个月。无一例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踝与足评分及疼痛VAS评分,优16例,良3例,优良率100%。重建的三维模型能准确的反映出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可准确的进行骨折的判断,初步实现Pilon骨折的术前手术设计。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Pilon骨折的治疗,临床可行性良好,可提高基层医师的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PILON骨折 模拟手术
下载PDF
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形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恩贤 李攀 +1 位作者 吴长沙 李让贤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8期451-453,共3页
85%的脊柱结核伴有寒性脓肿形成,脊柱结核寒性脓肿是相当多的病人首诊的原因,亦是脊柱结核传统的手术指征之一。鉴于目前大部分书刊对这一问题未详细描述或是零散地分布在相关章节内,未能引起读者足够的重视,故本文拟对脊柱结核寒... 85%的脊柱结核伴有寒性脓肿形成,脊柱结核寒性脓肿是相当多的病人首诊的原因,亦是脊柱结核传统的手术指征之一。鉴于目前大部分书刊对这一问题未详细描述或是零散地分布在相关章节内,未能引起读者足够的重视,故本文拟对脊柱结核寒性脓肿的发生、发展、危害、转归、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作一详细论述,将其来龙去脉彻底地弄清楚,以扩大临床医生的思维和视野,提高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诊断的准确率,避免误诊和随意切开,致治疗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寒性脓肿 脓肿形成 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手术指征 临床医生 准确率
原文传递
初次膝关节置换胫骨骨缺损处理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攀 杨阳 +2 位作者 鲁宁 吴长沙 李让贤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4期416-418,共3页
全膝关节置换是比较成熟的手术,能够改善膝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膝关节置换中胫骨伴有骨缺损的处理对骨科医师有一定挑战性,近年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对骨缺损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供临床医师借鉴。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胫骨 骨缺损
原文传递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长沙 李攀 +1 位作者 李让贤 李恩贤 《颈腰痛杂志》 2011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8月-2011年2月选择性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60例。其中,T5以上采取后路固定经病椎肋横突切除胸膜外入路;T5-T11采用常规开胸入路;T12-L4采取经腹膜外肾切口入路;L...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8月-2011年2月选择性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60例。其中,T5以上采取后路固定经病椎肋横突切除胸膜外入路;T5-T11采用常规开胸入路;T12-L4采取经腹膜外肾切口入路;L5采取前后联合入路。均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60例术后随访4~36个月,平均17个月。56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延期愈合。2例愈合后再次复发,切口处流脓,窦道形成(其中1例换药后愈合,1例失访)。无脑脊液漏及死亡病例。无结核扩散病例。后凸角从术前平均21°纠正到10°。根据改良PROLO功能评分,术后疗效优良率为94%。VAS评分显示,术前平均7.6分,术后平均2.8分,有显著差异。结论正规抗结核有效的前提下,选择性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在病灶彻底清除的基础上使用内固定,不仅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还能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避免二期手术,大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