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察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才新 王敬涵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1期23-24,27,共3页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急性牙髓炎的患者实施治疗,并分析临床改善效果,提升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疼痛度。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急性牙髓炎,而...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急性牙髓炎的患者实施治疗,并分析临床改善效果,提升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疼痛度。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急性牙髓炎,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10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髓疗法,而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并针对治疗情况进行统一分析。结果从治疗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82.7%,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患者的VAS疼痛度分析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为(5.1±0.5)分,对照组则为(6.2±0.9)分,而在治疗的次数上,观察组为(2.1±0.6)次,少于对照组,说明其措施更具成效。最后,在患者治疗满意度的评价分析中,观察组患者也得到了更高的认可,即得分为(93.6±2.1)分,对照组则为(87.5±2.7)分。结论采用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提升疾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疼痛度,并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与认可,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 急性牙髓炎 疼痛度 有效率
下载PDF
不同材料高嵌体修复大面积缺损的上颌第一前磨牙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魏振辉 孙贺婷 +4 位作者 高志银 王薇 张娇 张鹏 王金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探讨4种材料高嵌体修复大面积缺损上颌第一前磨牙后,材料及牙体结构受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1颗完整的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通过锥形束CBCT扫描技术、Mimics19.0、Hypermesh、Ansys19.0等逆向工程软件,建立大面积缺损的上... 目的:探讨4种材料高嵌体修复大面积缺损上颌第一前磨牙后,材料及牙体结构受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1颗完整的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通过锥形束CBCT扫描技术、Mimics19.0、Hypermesh、Ansys19.0等逆向工程软件,建立大面积缺损的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用金合金、氧化锆、复合树脂、玻璃陶瓷四种不同材料做高嵌体修复,来观察在垂直向与侧向加载时,修复体及剩余牙体组织的所受最大主应力大小变化和分布情况。结果:对于剩余牙体组织来说,垂直加载时的最大主应力从大到小为:复合树脂>璃陶瓷瓷>氧化锆=金合金;侧向加载时为:复合树脂>氧化锆>金合金>玻璃陶瓷;对于修复材料来说,垂直加载时最大主应力从大到小为:金合金>氧化锆>玻璃陶瓷>复合树脂;侧向加载时为:氧化锆>玻璃陶瓷>复合树脂>金合金。结论:综合受力分析,大面积缺损的上颌第一前磨牙,首选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但建议减低牙尖斜度,给予适当调[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嵌体 上颌第一前磨牙 有限元法 大面积缺损 不规则洞形 最大主应力
下载PDF
对比2%碳酸氢钠溶液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分别联合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明宇 雷珂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1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口腔念珠菌病患者接受2%碳酸氢钠溶液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分别联合氟康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0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我院接诊的78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另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全部病例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口腔念珠菌病患者接受2%碳酸氢钠溶液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分别联合氟康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0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我院接诊的78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另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全部病例分为对照组(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氟康唑治疗,纳入39例)、研究组(行2%碳酸氢钠溶液+氟康唑治疗,纳入39例),对组间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2例无效,整体疗效为94.87%,对照组9例无效,整体疗效为76.92%,组间总有效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 2%碳酸氢钠溶液+氟康唑对于改善口腔念珠菌病患者烧灼不适、口干等症状有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碳酸氢钠溶液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氟康唑 口腔念珠菌病
原文传递
二矽酸锂陶瓷高嵌体修复不同垫底厚度的下颌第一磨牙等效应力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志银 魏振辉 +4 位作者 孙贺婷 王金海 张鹏 王薇 谭乃文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671-676,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二矽酸锂陶瓷高嵌体修复不同垫底厚度的下颌第一磨牙修复体、剩余牙体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粘接剂的等效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一颗完整的离体下颌第一磨牙,通过锥形束CT(CBCT)扫描技术,Mimics19.0、Hypermesh、ANS... 目的探讨应用二矽酸锂陶瓷高嵌体修复不同垫底厚度的下颌第一磨牙修复体、剩余牙体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粘接剂的等效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一颗完整的离体下颌第一磨牙,通过锥形束CT(CBCT)扫描技术,Mimics19.0、Hypermesh、ANSYS Workbench 15.0等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牙合]面不同垫底厚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垫底厚度(h)0 mm、1 mm、3mm、5mm为变量,分别记为h0、h1、h3、h5,观察静态垂直向加载300N或斜向加载180N时修复体、剩余牙体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粘接剂的等效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结果(1)垂直向加载时各结构不同垫底厚度等效应力大小比较,修复体:h5>h3>h1>h0,剩余牙体组织:h5>h3>h0>h1,牙釉质:h3>h5>h1>h0,牙本质:h0>h1>h3>h5,粘接剂:h5>h0>h3>h1;斜向加载时各结构不同垫底厚度等效应力大小比较,修复体:h5>h3>h1>h0,剩余牙体组织:h1>h3>h5>h0,牙釉质:h3>h5>h1>h0,牙本质:h0>h1>h3>h5,粘接剂:h5>h3>h0>h1.(2)同一垫底厚度时,各部结构等效应力分布范围不同;不同垫底厚度时,同一结构等效应力分布基本相同.结论垫底厚度是影响修复体及牙体各结构等效应力大小及分布的重要因素;根据等效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当采用二矽酸锂陶瓷材料作为高嵌体修复下颌第一磨牙时,1 mm的垫底厚度有利于修复体及牙体各结构稳定,但需注意调[牙合]时应减小侧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高嵌体 下颌第一磨牙 有限元分析 垫底厚度
原文传递
运载紫杉醇的干细胞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5
作者 裴奕浩 陈思遥 +2 位作者 宿玉音 茅怡铭 李笨 《军事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9期708-714,共7页
间充质干细胞因归巢性、低免疫原性、抗血管生成活性、抗炎性、旁分泌效应等特性,使其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细胞疗法之一。紫杉醇作为抗肿瘤药已应用30余年,其广谱抗肿瘤特性是上述细胞疗法所不具备的,但仍存在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消... 间充质干细胞因归巢性、低免疫原性、抗血管生成活性、抗炎性、旁分泌效应等特性,使其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细胞疗法之一。紫杉醇作为抗肿瘤药已应用30余年,其广谱抗肿瘤特性是上述细胞疗法所不具备的,但仍存在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近年许多研究聚焦于将细胞疗法与化疗两种疗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进而催生了以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载体呈递化疗药物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该文综述了间充质干细胞运载紫杉醇的干细胞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药物递送系统 紫杉醇 肿瘤靶向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 化学疗法 细胞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