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宏磊 丁文斌 +3 位作者 张磊磊 金绍林 周明 童绪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置钉方式的不同将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经皮组(40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组(40例,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与疗效。结果患...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置钉方式的不同将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经皮组(40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组(40例,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与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9(19.14±6.37)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经皮组短(少)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VAS评分经皮组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两组术后1周、1年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1周、1年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可有效减少患者疼痛,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 微创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明 丁文斌 +3 位作者 刘全 金绍林 江建平 白鹏程 《骨科》 CAS 2019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人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及对照组(14例)进行队列分析比较。观察组胫骨平台经Mimics软件处理,3D打印成1...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人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及对照组(14例)进行队列分析比较。观察组胫骨平台经Mimics软件处理,3D打印成1∶1骨折模型,将骨折及健侧模型进行镜像对比,设定手术方案;对照组常规参照术前X线片及CT制定修复方案。术后观察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关节塌陷纠正情况、术后12个月膝关节Rasmussen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29例病人的随防时间为(12.55±2.46)个月。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关节塌陷纠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7,P=0.029;t=2.674,P=0.013;t=2.658,P=0.020);术后12个月两组膝关节Rasmuss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78.57%)。结论针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折模型,通过模拟手术操作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纠正关节面塌陷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3D打印 内固定
下载PDF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明 金绍林 +4 位作者 江建平 张媺 吉海波 张敏 白鹏程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9例(58足)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Ⅲ、Ⅳ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关节面复位后跟骨外侧放置跟骨锁定接骨板。手术前后测量Bhler角...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9例(58足)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Ⅲ、Ⅳ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关节面复位后跟骨外侧放置跟骨锁定接骨板。手术前后测量Bhler角和Gissane角,评价跟骨骨折的复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8个月。患者切口均无严重感染和广泛的皮肤坏死;骨折均愈合,时间3.5~4.5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Bhler角和Gissane角分别为28.3°±6.1°和125.7°±8.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价系统评分:优40足,良14足,差4足,优良率93.1%。结论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接骨板 切开复位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4
4
作者 童绪军 丁文斌 金绍林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AO分型B2、C2型的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双钢板组(21例,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单钢板组(23例,采用单一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AO分型B2、C2型的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双钢板组(21例,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单钢板组(23例,采用单一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范围。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9个月。骨痂开始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双钢板组均优于单钢板组(P<0.001)。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1、3、6个月双钢板组均优于单钢板组(P<0.001),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双钢板组优于单钢板组(P<0.001),前屈、内收、后伸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术后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情况发生,单钢板组2例螺钉松动、1例钢板断裂、1例骨折延迟愈合。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及愈合,患者可早期恢复肩关节功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双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8
5
作者 焦庆丰 江建平 +5 位作者 金绍林 吴健 周明 童绪军 张昌奕 郑宏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4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40~12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4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40~12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断钉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优3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7.8%。结论闭合复位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48 h绿色通道单元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6
作者 丁文斌 郑宏磊 +2 位作者 江建平 杨民 金绍林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51-555,共5页
目的探讨在48 h绿色通道单元下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术前沟通知情同意的方式,以入院48 h为界限将6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48 h组(入院≤48 h在48 h绿色通道单元下采用闭合复... 目的探讨在48 h绿色通道单元下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术前沟通知情同意的方式,以入院48 h为界限将6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48 h组(入院≤48 h在48 h绿色通道单元下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手术治疗,31例)和常规组(入院48 h后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手术治疗,3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6(11.12±3.93)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48 h组均短于常规组(P<0.05)。疼痛VAS评分术后1个月48 h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术后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48 h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 h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48 h绿色通道单元下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期离床进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时机 并发症 老年人
下载PDF
高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国产InterTan髓内钉治疗的效果、功能恢复与远期预后分析
7
作者 汪俊协 郑宏磊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4年第8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国产InterTan髓内钉的治疗效果、功能恢复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高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高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国产InterTan髓内钉的治疗效果、功能恢复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高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28例)和国产InterTan髓内钉组(3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包括住院及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透视次数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疼痛情况和髋关节Harris评分,并记录术后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国产InterTan髓内钉组透视次数及术中失血量高于PFNA组[(24.36±2.62)次比(19.57±2.94)次、(183.09±20.55)ml比(171.25±22.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国产InterTan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PFNA组[(72.23±16.47)min比(91.43±12.65)min、(13.97±4.52)d比(16.43±4.31)d、(4.31±0.63)d比(5.38±0.72)d、(11.96±2.51)周比(13.35±2.7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国产InterTan髓内钉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PFN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4.58±1.54)分比(5.56±1.73)分、(64.63±8.36)分比(58.29±7.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InterTan髓内钉和PFNA对高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国产InterTan髓内钉治疗的抗旋转作用及稳定性更佳,但对于身体条件差且存在诸多合并症的患者而言,PFNA治疗能有效减少术中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髓内 股骨粗隆间骨折 InterTan髓内钉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翔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整理实施优质护理后收治的的43例锁骨骨折患者(观察组)与实施优质护理前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43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整理实施优质护理后收治的的43例锁骨骨折患者(观察组)与实施优质护理前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43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随访,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95.3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模式 锁骨骨折 功能恢复
下载PDF
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吴健 金绍林 +4 位作者 焦庆丰 张磊磊 张敏 余苗 丁文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置入导针方式不同将7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方式置入导针行PFNA固定治疗,38例)和徒手组(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行PFNA固定治... 目的探讨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置入导针方式不同将7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方式置入导针行PFNA固定治疗,38例)和徒手组(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行PFNA固定治疗,36例)。记录两组术中透视次数及时间、手术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术中透视次数及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徒手组均少(短)于常规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徒手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行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便于调整进针点,有效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和缩短透视时间,更利于患者早期负重,且能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徒手置钉 微创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功能康复护理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林慧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功能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功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功能康复护理的实施可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关节置换术 早期功能康复护理
下载PDF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数字虚拟手术的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健 江建平 +3 位作者 冯孝志 张昌奕 焦庆丰 丁文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742-1747,共6页
[目的]评价初次全髋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前数字影像虚拟的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8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行初次THA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术前虚拟THA,30例采用常规THA。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 [目的]评价初次全髋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前数字影像虚拟的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8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行初次THA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术前虚拟THA,30例采用常规THA。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虚拟组手术时间[(97.3±20.5)min vs(131.2±19.3)min,P<0.05]、术中失血量[(245.2±20.4)ml vs(322.1±25.6)ml,P<0.05]、下地行走时间[(5.2±4.4)d vs(9.2±3.7)d,P<0.0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随访时间平均(14.2±3.6)个月,虚拟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10.3±2.2)周vs(14.2±4.2)周,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末次随访时,虚拟组在Harris评分[(93.2±10.9)vs(81.2±8.5),P<0.05]、髋伸-屈ROM[(84.5±11.2)°vs(71.6±11.4)°,P<0.05]显著优于常规组。影像方面,虚拟组术后髋臼假体外翻角[(45.6±3.6)°vs(40.1±3.3)°,P<0.05]和前倾角[(14.1±2.5)°vs(10.1±2.1)°,P<0.0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此外,术后虚拟组纵向HCOR[(2.2±1.7)mm vs(5.2±3.1)mm,P<0.05]和横向HCOR[(3.3±1.6)mm vs(4.9±3.1)mm,P<0.05]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但LL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虚拟组股骨柄假体位置[中置/偏置,(28/2)vs(21/9),P<0.05]及大小[适当/偏小,(29/1)vs(23/7),P<0.05]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术前数字影像虚拟规划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有效提高假体匹配的准确性,促进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术前规划 数字影像虚拟 临床结果
原文传递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伴恐动心理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章昕 张恒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0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伴恐动心理患者术后早期行功能康复锻炼的体验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铜陵市立医院骨科收治并行全膝关节置换且术后有恐动症的9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伴恐动心理患者术后早期行功能康复锻炼的体验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铜陵市立医院骨科收治并行全膝关节置换且术后有恐动症的9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恐动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恐动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术后恐动原因调查,分析其对早期功能锻炼的体验和感受。结果出院时及出院1、3、6个月,观察组的恐动程度比对照组轻(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时,膝关节功能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恐动体验调查显示,疼痛恐惧、对早期锻炼不确定感、压力大及支持系统薄弱是影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主要原因。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恐动症,临床上在有效恐动评估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医护人员及家庭的支持对减轻患者疼痛的恐惧感及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恐动症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护理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春桃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1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现状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铜陵市立医院骨科收治入院并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10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现状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铜陵市立医院骨科收治入院并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10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康复锻炼益处及障碍量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R)对患者进行现况调查。结果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SER得分为(65.88±18.36)分,处于中等水平。年龄、术后开始坚持锻炼、锻炼益处及锻炼障碍评分均为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在开展针对性的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时,应以对术后康复锻炼的益处认识不足、锻炼障碍感受较多者及高龄患者为重点关注人群,以提高术后患者整体的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康复锻炼 自我效能 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开窗复位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
14
作者 童绪军 金绍林 +4 位作者 张媺 江建平 冯孝志 周明 白鹏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开窗复位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44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27~83岁,平均年龄53.3岁。按Schatzker分型... 目的:探讨应用开窗复位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44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27~83岁,平均年龄53.3岁。按Schatzker分型,Ⅱ型34例,Ⅲ型10例。均为外伤后2周内的新鲜骨折。应用开窗复位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59~107 min(平均手术时间80 min);术中出血量55~185 mL(平均出血量102 mL)。术中透视结合术后复查X射线片可见骨折复位满意,塌陷的关节面可恢复原有高度。44例胫骨平台骨折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按纽约外科特种医院(HSS)评分标准,优良率91%。无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开窗复位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软组织损伤小,在达到坚强内固定的同时,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复位 锁定接骨板 植骨 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丽琴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6-17,105,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某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出院前统计...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某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4周后,干预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能规避护理风险,还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股骨颈骨折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配合围术期护理的疗效
16
作者 毛阿芬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6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开展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疾病时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收诊入院的60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开展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治疗。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开展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疾病时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收诊入院的60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开展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治疗。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干预期间膝关节功能(即膝关节稳定性、支撑性、灵活性、肿胀、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即深静脉血栓、止血带麻痹、腓神经损伤)、术后4周、12周、24周膝关节位置偏差、疗效水平计入统计学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前三项计分高于对照组,后两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呈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周、12周、24周测得膝关节屈膝、内收、外展位置偏差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用于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中的效果较为可靠,能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7
作者 郑宏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2期118-119,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 目的 探讨分析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愈合时间,出院后随访10~24个月,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分别为(82.2±11.4)min、(145.3±28.7)m L及(8.7±2.8)个月,明显少于对照组(96.7±16.3)min、(204.6±32.6)m L、(10.8±3.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2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6.7±3.2)个月,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7.62%,显著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固定 加压钢板固定 胫骨骨折 效果
下载PDF
应用纳米银敷料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小面积骨外露创面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洁 金绍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银敷料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小面积骨外露创面换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小面积(<5 cm^(2))骨外露创面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18~88岁,中位年龄56岁。均采用纳米银浸透的多层敷料结合表皮生长因子...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银敷料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小面积骨外露创面换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小面积(<5 cm^(2))骨外露创面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18~88岁,中位年龄56岁。均采用纳米银浸透的多层敷料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为其换药,换药过程中均在前、中、后3期送细菌培养,记录细菌培养阳性率。对其创面愈合情况进行随访观察,记录创面最终的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2~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1±1.62)个月。27例患者创面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愈合时间8.62周。愈合后创面外形满意,无骨外露,无红肿渗液,无窦道及骨髓炎发生,达到一期愈合。结论应用纳米银敷料及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换药,在抗感染的同时可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的生长,最终达到创面愈合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小面积骨外露创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表皮生长因子 骨外露创面 换药治疗 普外科 烧伤 骨科
下载PDF
36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健 白鹏程 +3 位作者 江建平 张媺 金绍林 焦庆丰 《安徽医学》 2014年第7期953-955,共3页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三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外踝骨折行解剖型腓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后踝及内踝骨折复位后采用1~2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术后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不采用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所有骨折均一期愈...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三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外踝骨折行解剖型腓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后踝及内踝骨折复位后采用1~2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术后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不采用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采用Baird-Jackson标准进行评定,优20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案治疗三踝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手术治疗关键是恢复距骨的解剖位置和踝穴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三踝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童绪军 白鹏程 +3 位作者 张媺 路友群 金绍林 冯孝志 《安徽医学》 2015年第7期844-847,共4页
目的浅析不同内固定方法对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行内固定手术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6例,采用Gamma钉固定10例为A组,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1例为B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固定15例为C组... 目的浅析不同内固定方法对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行内固定手术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6例,采用Gamma钉固定10例为A组,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1例为B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固定15例为C组。对不同的内固定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半,住院及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C组手术时间较A、B两组短,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最多,愈合时间长,C组出血最少,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发生股骨颈干角变小1例,髋内翻1例;B组发生髋内翻2例,头钉穿出1例,内固定松动1例;C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A、B、C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是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一个很好的选择,手术操作简便,损伤较小,出血少,固定牢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GAMMA钉 动力髋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