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2009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沈志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74-1775,共2页
目的调查医院近3年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和细菌学检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和横断面调查方法 ,每季度抽取临床各科室住院、出院病历各1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学检查进行调... 目的调查医院近3年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和细菌学检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和横断面调查方法 ,每季度抽取临床各科室住院、出院病历各1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学检查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8%,细菌标本送检率为38.5%,其中,内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3%,细菌标本送检率为55.5%,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6.2%,细菌标本送检率为25.1%;在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单用的1334例(62.4%),二联773例(36.2%),≥三联30例(1.40%)。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细菌标本送检率较低,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特别是需关注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使用率 菌检率
原文传递
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东升 鲍凤 +1 位作者 林荣 沈志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状况,查找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为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ICU 2008年7-12月发生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对其环境进行大面积卫生... 目的了解医院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状况,查找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为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ICU 2008年7-12月发生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对其环境进行大面积卫生学监测,并用肠杆菌属基因间保守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结果 2008年7-12月,在ICU共23例患者发生了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共采得标本86份,其中在门把手、监护仪、听诊器、医护人员手、呼吸机及患者床头用品等54处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污染率达62.8%;DNA图谱显示23株菌均为同一克隆菌株。结论医院ICU有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同一克隆株的暴发流行,环境污染严重可能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大力加强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鲍氏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鲍氏不动杆菌产碳青酶烯酶基因型检测及其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东升 沈志君 +2 位作者 林荣 潘晓龙 唐吉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851-3855,共5页
目的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ABA)产碳青酶烯酶基因型分布及其与碳青酶烯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1-12月临床分离的100株ABA,PCR检测所有菌株I MP、VI M-1、VI M-2、SI M-1、OXA-23、OXA-24、OXA-51、OXA... 目的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ABA)产碳青酶烯酶基因型分布及其与碳青酶烯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1-12月临床分离的100株ABA,PCR检测所有菌株I MP、VI M-1、VI M-2、SI M-1、OXA-23、OXA-24、OXA-51、OXA-58等碳青酶烯酶基因型;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其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E-test法检测产不同碳青酶烯酶基因型ABA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MIC值。结果 100株ABA有78株产OXA-66型碳青酶烯酶、31株产OXA-23型碳青酶烯酶、其中30株同时产OXA-66型和OXA-23型碳青酶烯酶;21株非产碳青酶烯酶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头孢哌酮为38.1%外,其余均〈10.0%;单产OXA-66型碳青酶烯酶菌株除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0、10.4%、33.3%和47.9%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而同时产OXA-23、OXA-66型碳青酶烯酶菌株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53.3%外,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95.0%;非产碳青酶烯酶菌株对IPM、MEM的MIC值均在0.19~0.5μg/ml,而单产OXA-66型碳青酶烯酶菌株则在2~4μg/ml,所有产OXA-23型碳青酶烯酶菌株则均〉32μg/ml。结论 OXA-66型碳青酶烯酶在医院ABA中广泛存在,产碳青酶烯酶菌株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碳青酶烯酶菌株;OXA-66型碳青酶烯酶对碳青酶烯类药物呈低水平耐药;OXA-23型碳青酶烯酶水解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能力可能强于OXA-66型;同时产OXA-23型和OXA-66型碳青酶烯酶可能是导致ABA对碳青酶烯类药物高度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碳青酶烯酶 基因型 耐药率 亚胺培南
原文传递
铜陵地区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洪洲 潘晓龙 林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434-4435,4444,共3页
目的研究铜陵地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铜陵地区的1 200例住院患者,分别采集其痰液、脓液、伤口分泌物、尿液、血液等进行细菌培养,并用全自动分析仪鉴定菌种,采用纸片... 目的研究铜陵地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铜陵地区的1 200例住院患者,分别采集其痰液、脓液、伤口分泌物、尿液、血液等进行细菌培养,并用全自动分析仪鉴定菌种,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83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62株占55.66%,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68株占44.3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普遍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普遍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耐药率均为0,而对其他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铜陵地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除少数抗菌药物外,病原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因此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地区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检测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吉斌 周东升 +1 位作者 沈志君 林荣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分布及其对碳青霉烯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PCR检测所有菌株IMP、VIM-1、VIM-2、SIM-1、OXA-23、OXA-24、OXA-51(66)、OXA-58等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其...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分布及其对碳青霉烯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PCR检测所有菌株IMP、VIM-1、VIM-2、SIM-1、OXA-23、OXA-24、OXA-51(66)、OXA-58等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其对16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单产OXA-66型碳青霉烯酶菌株除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在50%以下外,对其它抗生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而同时产OXA-23、OXA-66型碳青霉烯酶菌株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53.3%外,对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超过95%。结论同时产OXA-23型和OXA-66型碳青霉烯酶可能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高度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基因型 耐药性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东升 林荣 +2 位作者 沈志君 唐吉斌 潘晓龙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对耐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同源性研究,结合病史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流行特点,为加强其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到的31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肠杆菌基因间保守重复序列(ER... 目的对耐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同源性研究,结合病史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流行特点,为加强其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到的31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肠杆菌基因间保守重复序列(ERIC)-PCR方法对其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对患者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1株鲍曼不动杆菌ERIC-PCR方法分为3个基因型:A型1株,B型29株,C型1株;其中B型主要集中分离自本院ICU病房(23株)及其相关科室。结论该院有耐流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同一克隆株的流行,以ICU最为严重,并有向外扩散的趋势。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杜绝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 基因分型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血液透析液配制过程中细菌污染的调查与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志君 《临床护理杂志》 2009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寻找血液透析液配制过程中细菌污染的环节,制定和实施控制标准。方法检测反渗水、A液、透析器入口液、透析器出口液、B液、B液配制容器、B液盛装容器的细菌菌落数;将采取措施前后监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透析器入口液平均细菌菌落... 目的寻找血液透析液配制过程中细菌污染的环节,制定和实施控制标准。方法检测反渗水、A液、透析器入口液、透析器出口液、B液、B液配制容器、B液盛装容器的细菌菌落数;将采取措施前后监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透析器入口液平均细菌菌落数1378.57±662.41cfu/ml,B液677.86±244.2cfu/ml,B液配制容器750±218.76cfu/cm2、B液盛装容器10750±4475.36cfu/cm2,污染严重,其余细菌检测均合格;采取措施前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透析液的配制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污染,需制定和实施严格的透析液配制清洁消毒制度,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并对透析液的采样监测部位及监测标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液 细菌污染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裴霞 鲁厚清 潘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798-3800,共3页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临床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性,为控制VA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7年7月-2009年6月确诊的VAP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87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VAP 83例,VAP发...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临床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性,为控制VA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7年7月-2009年6月确诊的VAP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87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VAP 83例,VAP发生率为44.38%;共分离出165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5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20.61%,真菌占7.88%;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 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存在严重的耐药现象,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治疗V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的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裴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11月10日0∶00-24∶00全部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66%;感染部位依次...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11月10日0∶00-24∶00全部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66%;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20例、皮肤与软组织4例、泌尿道3例;抗菌药物使用率51.27%;其中一联用药占71.11%、二联用药占25.96%;年龄、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等是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偏高,使用抗菌药物共32种。结论现患率调查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可以基本反映医院感染情况,提示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预防用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原文传递
碘伏消毒液与丹参粉针剂联合外用治疗压疮感染性创面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美田 吴光辉 +4 位作者 洪州 彭业辉 杜晓桦 何静汝 陈志武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3年第8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碘伏消毒液与丹参粉针剂联合外用对压疮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将44例Ⅲ期、Ⅳ期压疮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实验组(碘伏消毒液联合丹参粉针剂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率(96.66%)明... 目的:观察碘伏消毒液与丹参粉针剂联合外用对压疮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将44例Ⅲ期、Ⅳ期压疮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实验组(碘伏消毒液联合丹参粉针剂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率(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实验组120d治愈28处,平均4.28d/处;对照组120d治愈18处,平均6.67d/处。结论:碘伏消毒液与丹参粉针剂联合外用于压疮感染性创面疗效显著,且疗程短,副作用小,治愈率较高,经济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伏消毒液 丹参粉针剂 压疮 外用
下载PDF
医院5年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效鹏 裴霞 +1 位作者 林荣 张承秀 《淮海医药》 2005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5年我院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近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平均为3.5 2 % ,例次率为4 .37%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致病菌:G- 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 目的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5年我院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近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平均为3.5 2 % ,例次率为4 .37%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致病菌:G- 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G+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 医院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综合措施监控,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结果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监测 控制医院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表皮葡萄球菌 感染发病率 大肠埃希菌 白色念珠菌 医院感染率 病例资料 下呼吸道 感染部位 G^-菌 克雷伯菌 真菌感染 综合措施 致病菌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暴发不动杆菌属感染的调查报告
12
作者 裴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415-2415,共1页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不动杆菌属 感染 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