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结石的B超诊断(附2568例报告) 被引量:22
1
作者 万里亚 何玉梅 +1 位作者 赵云 曾开远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75-477,共3页
为了提高输尿管结石的确诊率,1985年6月~1995年12月应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2568例。结果显示:结石位于上下两段占935%;无积水者占213%,且多为下段结石。认为肾绞痛发作是扫描最佳时机,下段扫描须降低... 为了提高输尿管结石的确诊率,1985年6月~1995年12月应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2568例。结果显示:结石位于上下两段占935%;无积水者占213%,且多为下段结石。认为肾绞痛发作是扫描最佳时机,下段扫描须降低仪器增益,膀胱以不影响探头加压的良好充盈为宜,寻找结石可以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超声检出输尿管结石诊断可以确立,未检出结石不能否定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超声学 超声波诊断
原文传递
儿童低剂量头颅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龚凤 梁京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低剂量 头颅 CT 扫描技术
下载PDF
CT在腰椎间盘手术后椎间隙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常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1749-1750,1758,共3页
目的探讨CT在腰椎间盘手术后椎间隙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确诊、手术和随访证实的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CT资料。结果 9例可见椎间盘密度减低,7例示腰大肌与椎体间的脂肪间隙消失,4例可见椎体骨质破... 目的探讨CT在腰椎间盘手术后椎间隙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确诊、手术和随访证实的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CT资料。结果 9例可见椎间盘密度减低,7例示腰大肌与椎体间的脂肪间隙消失,4例可见椎体骨质破坏,1例椎间隙残留气体。结论 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隙感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诊断(附29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汪永平 万里亚 +1 位作者 罗家斌 耿文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300-301,共2页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由缺氧、产伤引起,是导致新生儿严重后遗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临床易误诊〔1〕已引起重视。CT扫描能提供重要诊断依据,正确认识CT征象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对指导治疗、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材料...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由缺氧、产伤引起,是导致新生儿严重后遗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临床易误诊〔1〕已引起重视。CT扫描能提供重要诊断依据,正确认识CT征象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对指导治疗、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收集近3年经CT平扫发现的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颅内出血 CT 诊断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与影像学检查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健 梁京印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期91-91,93,共2页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和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及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86例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及影像学资料。86例患者均进行了螺旋CT扫描检查,并接受了手术治疗。结果 8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全部康复出院。病理...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和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及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86例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及影像学资料。86例患者均进行了螺旋CT扫描检查,并接受了手术治疗。结果 8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全部康复出院。病理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为腺癌,86例患者中管状腺癌共51例,乳头状腺癌共25例,黏液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3例。影像学检查最常见的CT征象表现为肠腔部分狭窄或环形狭窄,肠管壁僵硬,局部肠管壁可明显增厚,呈环形、半环形或不规则形;其次可见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结论 随着螺旋CT的广泛应用,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与影像学检查治疗可进一步指导确定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进行,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治疗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螺旋CT在踝关节及跗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兆立 梁京印 潘志峰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9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踝关节及跗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分析43例踝关节及跗骨骨折,所有病例均行普通X线摄影和螺旋CT薄层扫描,35例螺旋CT扫描后选择性应用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多平面重组(M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重建。结果在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踝关节及跗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分析43例踝关节及跗骨骨折,所有病例均行普通X线摄影和螺旋CT薄层扫描,35例螺旋CT扫描后选择性应用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多平面重组(M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重建。结果在43例骨折病例中,28例(65.1%)普通X线检查报告为阳性的病例经螺旋CT扫描又发现其他部位骨折,15例(34.9%)普通X线检查报告为阴性的病例经螺旋CT确诊为阳性;螺旋CT上骨折线表现为长度、宽度、走行及数量不同的线状低密度影,对粉碎性和撕脱性骨折病例再行SSD和MPR图像重建,进一步明确骨折线的空间走向和碎骨片的形状、大小及空间位置。结论螺旋CT薄层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及跗骨骨折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跗骨 骨折 普通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门胆管癌的CT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常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CT表现,评价其对病灶的显示情况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14例均有延迟强化;增强检查能更清楚显示...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CT表现,评价其对病灶的显示情况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14例均有延迟强化;增强检查能更清楚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和胆管壁增厚。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区 胆管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X线胸片在小儿恙虫病诊断中的意义
8
作者 汪永平 何雨 耿文华 《云南医药》 CAS 1999年第S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恙虫病 X线 支气管肺炎 大叶性肺炎 临床表现不典型 肺门感染 支气管气相 支原体肺炎 呼吸音 铁路医院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80例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梁京印 刘易强 潘志峰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早期X射线、CT表现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收集具有典型X射线平片、CT表现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80例成人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的X射线平片和CT片,分组对比分析其征象及变化。结果CT表现:股骨头完整组40例,62...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早期X射线、CT表现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收集具有典型X射线平片、CT表现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80例成人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的X射线平片和CT片,分组对比分析其征象及变化。结果CT表现:股骨头完整组40例,62个关节,出现高密度硬化股骨头49个,在高密度周围出现囊性变伴低密度区者26个,12个股骨头内出现气体密度影;股骨头塌陷组40例,71个关节,其中8个股骨头显示单纯高密度硬化,63个在硬化区周围还伴有低密度区,有22个股骨头内出现气体密度影。结论股骨头内出现单纯高密度硬化、气体密度影及囊性变为本病的早期影像征象,其特殊的CT表现比X射线平片具有更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体层摄影术 X线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枪的应用体会
10
作者 万里亚 刘乔建 +1 位作者 赵云曾 何玉梅 《云南医药》 CAS 2001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自动活检术 超声引导 取材成功率 组织学诊断率
下载PDF
两种不同类型造影剂在IVP检查中作用的调查报告
11
作者 赵桂玖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2年第10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造影剂 IVP 检查 调查报告
原文传递
胃肠造影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侯恩常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1年第4期308-309,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造影对消化不良的功能性改变的观察指标及诊断价值;方法用双对比造影对1224例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按胃液潴留量、胃形态类型、返流现象、蠕动功能、排空功能5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胃肠造影方法简便,效果好。潴留液增多为25... 目的探讨胃肠造影对消化不良的功能性改变的观察指标及诊断价值;方法用双对比造影对1224例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按胃液潴留量、胃形态类型、返流现象、蠕动功能、排空功能5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胃肠造影方法简便,效果好。潴留液增多为25.16%,形态改变为29.82%,返流达18.64%,蠕动乏力达79.57%;结论胃肠造影足可观察胃肠排空情况。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仍然是首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造影 功能性消化不良 诊断价值 返流 观察 功能性改变 双对比造影 结论 动功 情况
下载PDF
14例Abernethy畸形患者多层螺旋CT及MRI影像学表现分析
13
作者 唐源 王兰菁 +1 位作者 冯志学 张楠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9期17-21,共5页
目的分析Abernethy畸形患者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T,MSCT)及MRI影像资料,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韶州人民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l4例具有完整MSCT或MRI影像资料的Aberneth... 目的分析Abernethy畸形患者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T,MSCT)及MRI影像资料,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韶州人民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l4例具有完整MSCT或MRI影像资料的Abernethy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14例患者中,4例Ⅰ型Abernethy畸形患者影像学表现为肝门静脉缺如,1例Ⅰa型门静脉缺如脾静脉-左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腔静脉,3例Ⅰb型Abernethy畸形患者中,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左肾静脉2例,门脉缺如,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腔静脉;肝动脉增粗1例;10例Ⅱ型Abernethy畸形患者影像学特点为门静脉主干或分支细小,部分分支缺如,其中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左肾静脉7例,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汇入肠系膜下静脉再分支并与双侧髂内静脉沟通1例,门脉右支-腔静脉2例。结论Abernethy畸形是较罕见的先天性疾病,MSCT及MRI增强扫描是诊断本病的主要影像学手段,对疾病的分型及确定门体分流途径起到重要作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实现准确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ERNETHY畸形 门体静脉分流 多层螺旋CT MRI 三维后处理
下载PDF
鼻窦炎的CT检查在功能性内窥镜外科技术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瑞明 张进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探讨鼻窦炎CT检查在功能性内窥镜外科技术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了 2 0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的鼻窦炎患者的影像表现 ,对其中 8例经内窥镜外科手术治疗者进行术前CT表现和术中所见对比 ,探讨其相同点及异同点 ,并评价术前CT... 目的 :探讨鼻窦炎CT检查在功能性内窥镜外科技术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了 2 0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的鼻窦炎患者的影像表现 ,对其中 8例经内窥镜外科手术治疗者进行术前CT表现和术中所见对比 ,探讨其相同点及异同点 ,并评价术前CT扫描的意义 ;结果 :术前CT表现炎症的范围、程度、骨质改变与术中所见全部符合 ,但CT对筛房息肉、蝶窦及额窦粘膜增厚与脓性分泌物不能鉴别 ;结论 :鼻窦炎CT扫描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外科手术前必不可少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CT 内窥镜 功能性
下载PDF
MRI对诊断大转子疼痛综合征(GTPS)价值研究
15
作者 唐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93-96,共4页
探讨MRI用于诊断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20例大转子综合征患者,给予MRI检查以及常规体格检查。试验选取MRI诊断以及常规体格诊断结果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MRI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 探讨MRI用于诊断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20例大转子综合征患者,给予MRI检查以及常规体格检查。试验选取MRI诊断以及常规体格诊断结果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MRI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以及错诊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可用于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的诊断,通过MRI结果准确判断肌肉的大小和形状、臀肌腱炎、部分或完全的臀肌腱撕裂和臀肌的脂肪浸润,对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转子疼痛综合征 臀肌腱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脊椎转移瘤的CT诊断
16
作者 王志强 潘亚菊 +2 位作者 赵风 姜东虎 冯泽辉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脊椎转移瘤 CT诊断 转移性骨肿瘤 恶性骨肿瘤 回顾性分析 骨转移瘤 CT扫描 分辨力 X线片
下载PDF
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
17
作者 吕晓波 虞登高 +2 位作者 梁静 胡亚兰 牛汝朴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1999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研究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MRI特征及其对病变定性、定位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24例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患者(男12例,女12例,年龄23~67岁,平均29.1岁)均经PHILIPS 1.0NT型MR仪行常规T_1WI、T_2WI磁共振成像,其中6例又经Gd-DTP... 目的:研究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MRI特征及其对病变定性、定位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24例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患者(男12例,女12例,年龄23~67岁,平均29.1岁)均经PHILIPS 1.0NT型MR仪行常规T_1WI、T_2WI磁共振成像,其中6例又经Gd-DTPA增强扫描。全部病例的椎管内占位病变均经病理证实,并对其MR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的病变经病理证实,18例为胚胎源性肿瘤(10例表皮样囊肿,4例皮样囊肿,4例畸胎瘤),4例为神经源性肿瘤(3例神经鞘瘤,1例神经纤维瘤),以及脊膜瘤与脂肪瘤各1例。各种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随其不同的组织学来源而有很大差别。表皮样囊肿多为均质长T_1长T_2信号。皮样囊肿以短T_1,长T_2信号为主。畸胎瘤呈混杂信号。神经鞘瘤为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囊壁均匀强化,偶见强化附壁结节。神经纤维瘤呈均质长T_1、长T_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呈异常对比增强。脊膜瘤呈长T_1、稍长T_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呈异常对比强化,并见局部硬脊膜增厚强化而形成的硬膜尾征。结论:各种病变的MRI表现随其组织学来源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它们在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诊断准确性优于X线椎管造影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胚胎源性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 MRI Gd-DTPA增强扫描
下载PDF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45例影像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京印 李兆立 朱先林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4期112-112,共1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影像学表现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收集具有典型影像表现并经临床确诊的45例患者骶髂关节X射线平片、CT及MRI,分组对照其征象及变化。结果X射线平片骶髂关节可疑异常12例(26.7%),局限性侵蚀硬化、关节间隙无明显...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影像学表现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收集具有典型影像表现并经临床确诊的45例患者骶髂关节X射线平片、CT及MRI,分组对照其征象及变化。结果X射线平片骶髂关节可疑异常12例(26.7%),局限性侵蚀硬化、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15例(33.3%),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的9例(20.0%),骶髂关节部分强直4例(8.9%)。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除3例(6.7%)可疑外余42例(93.3%)关节面均不同程度侵蚀硬化或小囊性变。在其中的10例骶髂关节MRI中,关节软骨均有不同程度病变。结论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面下骨质局限性侵蚀硬化及小囊性变为本病的早期影像征象。应用MRI或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其特殊的影像表现比X射线平片具有更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X射线平片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凤 《中外医疗》 2009年第5期144-144,共1页
肺动脉栓塞又称肺栓塞,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常合并许多疾病,且病死率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致死病因之一。因此,早期及时、准确诊断本病对于临床治疗意义重大。近几年快速的螺旋CT扫描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肺癌空洞的CT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兆立 李玉环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0期129-,共1页
空洞分为炎性空洞和癌性空洞两种,肺癌空洞是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CT征象多种多样,不典型时与炎性空洞不易鉴别。
关键词 肺癌空洞 CT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