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干预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彭晶蕊 许晓菲 刘汉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3期375-377,380,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钦州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行骨科内固定取出术的患者139例,其中干预前(2015年1—6月)45例,干预后第1阶段(2016年1—6...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钦州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行骨科内固定取出术的患者139例,其中干预前(2015年1—6月)45例,干预后第1阶段(2016年1—6月)27例,干预后第2阶段(2017年1—6月)25例,干预后第3阶段(2018年1—6月)42例。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为依据,比较干预前后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预防用药不合理率。结果:我院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干预前的44.4%(20/45)降至干预后第3阶段的14.3%(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用药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95.0%(19/20)降至干预后第3阶段的66.7%(4/6);干预后第3阶段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包括无指征用药(2例)和品种选择不适宜(2例)。结论:通过干预,我院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预防用药不合理率均明显降低,但仍存在个别无指征用药及品种选择不适宜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监管,持续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干预 内固定取出术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下载PDF
补肾祛瘀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卢婉妃 顾超群 +1 位作者 马佳丽 袁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建立补肾祛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补肾祛瘀颗粒中的金樱子、菟丝子、制何首乌、紫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补肾祛瘀颗粒中总多糖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补肾祛瘀颗粒中芦丁、槲... 目的:建立补肾祛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补肾祛瘀颗粒中的金樱子、菟丝子、制何首乌、紫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补肾祛瘀颗粒中总多糖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补肾祛瘀颗粒中芦丁、槲皮素、金丝桃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BDS C_(18),流动相为乙腈-0.08%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7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4种药材的TLC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在相应位置上呈现相同斑点或荧光。葡萄糖、芦丁、槲皮素、金丝桃苷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03~0.018 mg/mL、0.225~7.20μg/mL、0.07~2.24μg/mL、1.25~39.88μg/mL(r=0.999 5或0.999 9,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3.80%(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2%、101.2%、100.9%、101.0%(RSD=1.28%、2.93%、2.41%、1.59%,n=6),平均含量分别为0.46 g/g、5.48μg/g、8.18μg/g、102.88μg/g(n=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补肾祛瘀颗粒的质量标准准确可靠,可为补肾祛瘀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祛瘀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多糖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芦丁 槲皮素 金丝桃苷
下载PDF
1例多种可疑药物致重型药疹患者的药学监护
3
作者 彭晶蕊 许晓菲 彭瑾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年第2期76-78,共3页
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师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症药疹患者的治疗,体现了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治疗及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患者的既往用药史,寻找出可疑致敏药物,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 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师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症药疹患者的治疗,体现了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治疗及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患者的既往用药史,寻找出可疑致敏药物,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实施全程药学监护,患者重症药疹得到良好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药疹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复方氨基比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