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8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中带状组织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53
1
作者 纪元 闵云峰 +2 位作者 李鹏善 刘华松 张家泉 《中国冶金》 CAS 2016年第4期1-9,共9页
带状组织是铸坯热轧过程中形成的常见组织缺陷,严重影响钢材后续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对常见亚共析钢带状组织的形成机制、危害、控制措施和评级方法等研究现状与认识进行系统评述。分析认为,合金元素微观偏析是形成带状组织的根本原因... 带状组织是铸坯热轧过程中形成的常见组织缺陷,严重影响钢材后续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对常见亚共析钢带状组织的形成机制、危害、控制措施和评级方法等研究现状与认识进行系统评述。分析认为,合金元素微观偏析是形成带状组织的根本原因,合理地控制合金成分、枝晶形态和热加工工艺也是抑制带状组织的重要途径。由微观偏析导致的枝晶内和枝晶间Ar3转变温度差异越大,带状组织越易形成。奥氏体分解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奥氏体晶粒尺寸是形成带状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较高的冷却速率、较大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均会抑制带状组织发生。还分别阐述一次、二次碳化物对过共析钢带状组织形成的主要作用。同时,提出促进合金元素均匀扩散、减少连铸坯凝固组织微观偏析是减轻或消除带状组织的主要途径。带状组织中可能存在长条状夹杂物,然而,钢中夹杂物的大小、形貌和分布对带状组织的影响程度至今还不清晰。精细地表征与定量评价带状组织及其危害程度是亟待开展的重要工作。此外,铸坯加热制度对消除带状组织和控制组织晶粒度的综合影响也有待深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组织 冷却速率 奥氏体晶粒尺寸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多孔吸声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0
2
作者 何冬林 郭占成 +3 位作者 廖洪强 岳昌盛 巴特尔 余广炜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2年第1期303-306,333,共5页
采用多孔吸声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吸声降噪手段,简单介绍了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吸声性能的评价参数及吸声材料的种类及特点。综述了多孔吸声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应用现状,介绍了工业固废在吸声材料方面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吸声材料的研究... 采用多孔吸声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吸声降噪手段,简单介绍了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吸声性能的评价参数及吸声材料的种类及特点。综述了多孔吸声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应用现状,介绍了工业固废在吸声材料方面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吸声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吸声材料 制备工艺 炉渣 粉煤灰 煤矸石
下载PDF
低硅含镁球团矿抗压强度及冶金性能 被引量:42
3
作者 青格勒 王朝东 +3 位作者 侯恩俭 刘洪松 马丽 吴铿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2,共6页
提高入炉原料品位降低硅含量,改善冶金性能是高炉精料的主要方向。研究了低硅球团矿的还原膨胀率及MgO对低硅球团矿抗压强度和冶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低硅球团矿虽然具有品位高,脉石含量低等优点,但随着SiO2含量的降低球团矿还... 提高入炉原料品位降低硅含量,改善冶金性能是高炉精料的主要方向。研究了低硅球团矿的还原膨胀率及MgO对低硅球团矿抗压强度和冶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低硅球团矿虽然具有品位高,脉石含量低等优点,但随着SiO2含量的降低球团矿还原膨胀率恶化,影响高炉冶炼。低硅球团配加含镁添加剂可以有效控制还原膨胀率,同时改善球团矿的还原度和熔滴性能。球团矿SiO2的质量分数低于2%时,还原膨胀率在60%以上;当MgO的质量分数提高到2.15%以上时,还原膨胀率能降到20%以下,但随着MgO含量的增加低硅球团矿抗压强度下降,需要提高焙烧温度,才能形成稳定的铁酸镁,改善抗压强度。MgO的质量分数为2.15%时,焙烧温度要提高到1 270℃,MgO的质量分数超过2.8%以上时,焙烧温度需要提高到1 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硅球团矿 MGO含量 抗压强度 冶金性能
原文传递
钢铁工业烧结过程二噁英的产生机理与减排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4
作者 苍大强 魏汝飞 +1 位作者 张玲玲 柏媛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共8页
铁矿石烧结是目前一个重要的二噁英(PCDD/Fs)产生工业源,烧结过程二噁英的生成机理复杂,主要由前驱体化合物经有机化合反应生成和碳、氢、氧和氯等元素通过"从头合成"生成,其中以"从头合成"为主,二噁英在烧结机上... 铁矿石烧结是目前一个重要的二噁英(PCDD/Fs)产生工业源,烧结过程二噁英的生成机理复杂,主要由前驱体化合物经有机化合反应生成和碳、氢、氧和氯等元素通过"从头合成"生成,其中以"从头合成"为主,二噁英在烧结机上不仅在干燥带中产生,而且在燃烧带和烧结带的排烟道中也产生。烧结过程二噁英的减排主要方法分为源头控制、过程与操作控制以及末端治理3种,源头控制是烧结过程抑制二噁英产生的最佳选择,现行工艺往往选择末端治理。烧结烟气成分复杂,单一的二噁英减排技术减排幅度未必奏效,而且投资比较大。针对烧结工序的技术特点和烧结烟气的特征,烧结污染物协同减排是烧结工序节能减排的最佳途径,如烧结烟气循环不但可以减少二噁英产生,还可以同时减少NOx和粉尘量的排放,这是今后烧结协同减排发展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烧结 二噁英 形成机理 减排方法
原文传递
第3代汽车用中锰钢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6
5
作者 宋丽娜 兰鹏 +2 位作者 刘春秀 杜辰伟 张家泉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共8页
概述了第3代汽车用中锰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介绍了已开发的中锰钢的化学成分及其设计依据,分析了不同合金元素对中锰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中锰钢的高强度、高塑性和高加工硬化率的形成机制,讨论了逆相变退火工艺与拉伸行为的关系,... 概述了第3代汽车用中锰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介绍了已开发的中锰钢的化学成分及其设计依据,分析了不同合金元素对中锰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中锰钢的高强度、高塑性和高加工硬化率的形成机制,讨论了逆相变退火工艺与拉伸行为的关系,并对中锰钢的未来应用领域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化学成分 合金元素 逆相变退火 强韧机制
原文传递
钢渣的胶凝活性及其激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6
作者 孙朋 郭占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30-2235,共6页
本文对钢渣的胶凝性能进行了介绍,综述了钢渣机械活化、化学活化和热力活化等主要方法的研究现状,进一步介绍了通过重构钢渣提高其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深入研究钢渣胶凝成分形成和水化机理,掌握其控制过程和条件,在现有激发技术研究... 本文对钢渣的胶凝性能进行了介绍,综述了钢渣机械活化、化学活化和热力活化等主要方法的研究现状,进一步介绍了通过重构钢渣提高其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深入研究钢渣胶凝成分形成和水化机理,掌握其控制过程和条件,在现有激发技术研究基础上,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激发手段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胶凝性能 活性激发
下载PDF
高炉煤气循环耦合富氢对中国炼铁低碳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广 王静松 +1 位作者 左海滨 薛庆国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共6页
中国钢铁工业规模巨大,主要由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其能源结构中90%为煤炭,是国家兑现2030年降低碳排放强度承诺的主战场之一。基于当前低碳炼铁技术的研发进展、中国面临的碳减排任务、中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模式、中国钢铁工业碳排放现... 中国钢铁工业规模巨大,主要由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其能源结构中90%为煤炭,是国家兑现2030年降低碳排放强度承诺的主战场之一。基于当前低碳炼铁技术的研发进展、中国面临的碳减排任务、中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模式、中国钢铁工业碳排放现状等基本事实,提出了以高炉为主体、以炉顶煤气循环耦合富氢还原为技术特征的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的可行路径,分析了该工艺研发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以期引起钢铁行业的重视,为中国钢铁工业进一步深度降低碳排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 低碳发展 高炉炼铁 炉顶煤气循环 富氢还原
原文传递
高炉碱金属富集区域钾、钠加剧焦炭劣化新认识及其量化控制模型 被引量:34
8
作者 赵宏博 程树森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341,共9页
碱金属对高炉内焦炭的破坏大多通过研究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影响,从而得出钾、钠破坏性相近,在控制碱金属入炉时也基本不对二者进行区分;但高炉调研表明在碱金属富集明显加剧的区域碱金属碳酸盐已分解且焦炭中钾含量均大于钠.... 碱金属对高炉内焦炭的破坏大多通过研究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影响,从而得出钾、钠破坏性相近,在控制碱金属入炉时也基本不对二者进行区分;但高炉调研表明在碱金属富集明显加剧的区域碱金属碳酸盐已分解且焦炭中钾含量均大于钠.本文通过热力学计算得知在碱富集区域碱金属主要以单质蒸气而非碳酸盐或氧化物形式存在,据此设计了模拟此区域有无CO2时钾、钠单质蒸气在焦炭上的自主吸附和破坏实验,结合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发现钾蒸气和焦炭中灰分大量结合形成钾霞石后体积膨胀、裂纹扩展导致碱金属富集区域钾在焦炭上的吸附和破坏能力均远大于钠,因此建议尽量采用低灰分焦炭并严格控制入炉钾负荷.进一步研究体系中不同钾蒸气含量对气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得出当钾蒸气与焦炭的气固质量比率超过3%后焦炭反应性陡升.依据碱金属富集区域钾、钠在焦炭上的不同吸附和破坏性,建立了钾、钠各自入炉上限及总量上限的量化控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碱金属 蒸气 焦炭 灰分 劣化
原文传递
我国冶金固废大宗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宇 刘月明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13-1724,共12页
我国钢渣、赤泥、铜渣和部分铁合金渣年排放量在千万吨甚至亿吨级,难以大量用于传统的水泥、混凝土或道路工程领域,是难利用的大宗冶金固废.本文分析了以上典型冶金固废大宗资源化利用的现状,指出了制约大宗资源化利用的瓶颈问题;进一... 我国钢渣、赤泥、铜渣和部分铁合金渣年排放量在千万吨甚至亿吨级,难以大量用于传统的水泥、混凝土或道路工程领域,是难利用的大宗冶金固废.本文分析了以上典型冶金固废大宗资源化利用的现状,指出了制约大宗资源化利用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提出砂石骨料、陶瓷材料、人造石材在我国具有年亿吨级乃至百亿吨级的市场需求,适合作为冶金固废利用的大宗量出口,并综述了这一领域冶金渣低成本制备烧结陶粒、冶金渣制备陶瓷和烧结砖、熔渣调质制备骨料以及熔渣人造石材制备等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包括在新建年10万吨基于带式焙烧机原理的固废陶粒生产线上进行了赤泥掺加质量分数50%~65%的烧结陶粒工业化生产试验;分别掺入质量分数40%~60%的赤泥,30%~50%的钢渣,50%~80%的铜渣,先后完成了陶瓷砖和烧结砖的工业化中试以及工业化生产实验;加入质量分数12.96%的砂子对熔融电炉渣进行调质并制备砂石骨料、基于“Petrurgic”工艺的利用熔渣制备石材技术也完成了工业化和中试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固废的大宗量利用、协同利用、节能减碳利用和与智能化结合的资源化利用是这一领域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固废 大宗利用 钢渣 赤泥 铜渣 铁合金渣
下载PDF
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材料表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0
作者 余锦涛 郭占成 +1 位作者 冯婷 支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通过阐述XPS测试原理及工作特点,讨论其在材料表面研究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光电子谱峰位置、形状和强度,可以分析元素价态、含量。角分辨XPS可以检测超薄样品表面的化学状态,成像XPS可以显示样品表面的元素和价态分布,从而进行微区分析... 通过阐述XPS测试原理及工作特点,讨论其在材料表面研究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光电子谱峰位置、形状和强度,可以分析元素价态、含量。角分辨XPS可以检测超薄样品表面的化学状态,成像XPS可以显示样品表面的元素和价态分布,从而进行微区分析。利用氩离子刻蚀进行深度剖析,可以研究样品化学状态随深度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表面分析 材料研究
下载PDF
关于高炉炉缸长寿的关键问题解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焦克新 张建良 +1 位作者 刘征建 杨天钧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3-198,共6页
高炉长寿化是大型高炉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高炉长寿的关键在于弄清高炉侵蚀的根本原因。从高炉炉缸侵蚀机理、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原因、高炉炉缸圆周方向侵蚀不均匀性、高炉冷却强度与冷却效率以及高炉炉缸维护技术等5个方面探讨了高炉... 高炉长寿化是大型高炉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高炉长寿的关键在于弄清高炉侵蚀的根本原因。从高炉炉缸侵蚀机理、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原因、高炉炉缸圆周方向侵蚀不均匀性、高炉冷却强度与冷却效率以及高炉炉缸维护技术等5个方面探讨了高炉长寿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出高炉炉缸炭砖损毁的本质是碳不饱和铁水对炭砖的溶蚀。具体结果表明,首先,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最严重部位位于高炉炉缸死料柱的根部位置;其次,阐明了直接导致高炉存在不均匀侵蚀的主要原因在于冷却系统的冷却水量和送风系统的风量在高炉周向方向分配不均匀;然后,阐明了冷却系统的作用本质是降低耐火材料热面温度,并提出了高炉冷却强度指数及高炉冷却效率指数;最后,分析了采用无钛矿护炉和钛矿护炉两种模式的高炉炉缸维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长寿 炉缸 冷却强度 象脚型侵蚀 护炉
原文传递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鼓风高炉综合数学模型 被引量:30
12
作者 韩毅华 王静松 +3 位作者 李燕珍 佘雪峰 孔令坛 薛庆国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80-1286,共7页
为了研究开发炉顶煤气循环μ氧气鼓风高炉炼铁新工艺,建立其综合数学模型.模型由高炉各个区域煤气成分计算方程、高炉上部空区热平衡模型、热化学平衡模型和炉身效率模型组成.用此模型计算了该炼铁工艺的基本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新工艺... 为了研究开发炉顶煤气循环μ氧气鼓风高炉炼铁新工艺,建立其综合数学模型.模型由高炉各个区域煤气成分计算方程、高炉上部空区热平衡模型、热化学平衡模型和炉身效率模型组成.用此模型计算了该炼铁工艺的基本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新工艺的焦比为200 kg.t-1,煤比为200 kg.t-1,相比传统高炉,燃料比降低22.9%;风口循环煤气量对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影响较大,风口循环煤气量每增加10m3.t-1时,风口理论燃烧温度降低17.6K.此外,应用此模型还可以计算任何原料和燃料等条件下的炼铁工艺参数,研究相同原料和燃料条件下的各个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高炉 煤气循环 数学模型 工艺参数
原文传递
中间包冶金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30
13
作者 包燕平 王敏 《连铸》 2021年第5期2-11,33,共11页
中间包是钢水凝固之前的最后一个耐火材料容器,是由间歇操作转向连续操作的衔接点,也是连铸的起点,在连铸过程中起着缓冲、减压、分流、连浇、净化和保护钢液、改善凝固组织、促进钢液均匀性等作用。伴随着高品质钢对洁净度和质量要求... 中间包是钢水凝固之前的最后一个耐火材料容器,是由间歇操作转向连续操作的衔接点,也是连铸的起点,在连铸过程中起着缓冲、减压、分流、连浇、净化和保护钢液、改善凝固组织、促进钢液均匀性等作用。伴随着高品质钢对洁净度和质量要求的提升,中间包冶金的功能越来越重要,中间包冶金技术的发展正是围绕着不断拓展和完善中间包冶金功能展开的,其核心目标是完成对凝固前钢液的充分净化,实现连铸的恒温、低过热度浇注。综述总结了中间包冶金功能实现的技术途径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冶金 控流装置 钢液净化 低过热度 中间包加热 气幕挡墙 电磁净化
原文传递
转炉双渣脱磷一次倒渣温度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周朝刚 李晶 +3 位作者 武贺 蔡可森 吴国平 曹余良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8,35,共6页
为实现复吹转炉双渣吹炼一次倒渣的高效脱磷,从脱磷热力学角度分析计算了一次倒渣的理论指导温度,提出了一次倒渣温度控制新模式。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一倒温度控制下的脱磷情况。结果表明,将一次倒渣温度由1 348℃提高到1 427℃时... 为实现复吹转炉双渣吹炼一次倒渣的高效脱磷,从脱磷热力学角度分析计算了一次倒渣的理论指导温度,提出了一次倒渣温度控制新模式。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一倒温度控制下的脱磷情况。结果表明,将一次倒渣温度由1 348℃提高到1 427℃时,转炉一次倒渣半钢磷质量分数降低0.034%,脱磷率提高28%,磷分配比提高28,实现了半钢磷质量分数脱至0.025%,一次倒渣脱磷率达79%和渣金间磷分配比为61的脱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脱磷 双渣 碳磷选择性氧化温度 一次倒渣温度
原文传递
稀土Ce对钎具钢中夹杂物的改质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黄宇 成国光 谢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53-1261,共9页
通过向钎具钢中加入稀土Ce元素,研究了Ce对钎具钢中镁铝尖晶石和硫化物的改质过程和改质机理。结合SEM和EDS对钢中夹杂物的形貌、组成、数量和尺寸进行分析,采用Thermo-Calc和Factsage 6.3热力学软件对Ce改质尖晶石和硫化物的改质机理... 通过向钎具钢中加入稀土Ce元素,研究了Ce对钎具钢中镁铝尖晶石和硫化物的改质过程和改质机理。结合SEM和EDS对钢中夹杂物的形貌、组成、数量和尺寸进行分析,采用Thermo-Calc和Factsage 6.3热力学软件对Ce改质尖晶石和硫化物的改质机理以及钢中合适Ce的质量分数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稀土Ce对Al_2O_3、Mg Al_2O_4和(Ca,Mn)S都具有很好的改质效果。无Ce添加时,钎具钢中夹杂物以Mg Al_2O_4和(Ca,Mn)S为主;当钎具钢中的稀土含量为0.0078%时,Mg Al_2O_4被改质为Ce-O,(Ca,Mn)S被改质为Ce-S,同时还存在一定量的Ce-O和Mg O共生相,钢中夹杂物的尺寸减小。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钢中不同的Ce含量对应不同的稀土夹杂物(Ce Al O_3、Ce-O)类型。稀土Ce对Mg Al_2O_4的改质顺序为:Mg Al_2O_4→Ce Al O_3+Mg O→Ce_2O_3+Mg O→Ce_2O_3,Factsage 6.3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察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Ce 钎具钢 夹杂物 热力学计算
原文传递
采用ASPEX扫描电镜研究钢中总氧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26
16
作者 于会香 邵肖静 +1 位作者 张静 王新华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5-44,共10页
为了弄清钢中总氧(T.O)和非金属夹杂物的量、尺寸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四类钢种正常生产的铸坯,采用能进行大面积试样检测的ASPEX自动扫描电镜系统研究了钢中的T.O、夹杂物及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进行了计算... 为了弄清钢中总氧(T.O)和非金属夹杂物的量、尺寸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四类钢种正常生产的铸坯,采用能进行大面积试样检测的ASPEX自动扫描电镜系统研究了钢中的T.O、夹杂物及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进行了计算和验证.结果表明:夹杂物的主要组成与钢的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随着夹杂物尺寸的增加,单位检测面积上该尺寸范围的夹杂物数量显著减少.与T.O<0.002%的钢种相比,T.O为0.01%的钢中夹杂物的数量、面积均明显增加.当T.O<0.002%时,T.O与夹杂物的面积表现出较好的对应关系.相比于夹杂物的数量来说,T.O更准确的表征夹杂物的面积.大型夹杂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与热力学计算结果、钢中氧硫含量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洁净度 总氧 非金属夹杂物 ASPEX自动扫描电镜 热力学计算
原文传递
转炉炼钢过程工艺控制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光辉 刘青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转炉炼钢过程控制是转炉自动化控制的重要内容。介绍了转炉自动化控制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目前常用的转炉冶炼控制方法,从自动化控制角度分类讨论了转炉冶炼过程中枪位、氧气流量和投料控制的特点,并结合转炉炼钢过程工艺控制的特点,对... 转炉炼钢过程控制是转炉自动化控制的重要内容。介绍了转炉自动化控制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目前常用的转炉冶炼控制方法,从自动化控制角度分类讨论了转炉冶炼过程中枪位、氧气流量和投料控制的特点,并结合转炉炼钢过程工艺控制的特点,对工艺控制的优化途径进行了论述。对转炉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炼钢 过程控制 优化
原文传递
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实例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赵艺伟 左海滨 +3 位作者 佘雪峰 王广 薛庆国 王静松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9年第1期34-40,共7页
实现钢铁生产中CO_2排放的准确量化和计算是分析评估其环境影响及各种减排技术的基础和保障.基于Y钢厂2015年的实际生产数据,分别利用国内推荐的投入产出法和国际钢铁协会推荐的生命周期法计算了Y钢厂的吨钢CO_2排放量.计算结果表明:生... 实现钢铁生产中CO_2排放的准确量化和计算是分析评估其环境影响及各种减排技术的基础和保障.基于Y钢厂2015年的实际生产数据,分别利用国内推荐的投入产出法和国际钢铁协会推荐的生命周期法计算了Y钢厂的吨钢CO_2排放量.计算结果表明:生命周期法计算的Y钢厂的吨钢CO_2排放量为2.183 t CO_2,明显高于国内推荐的投入产出法计算的Y钢厂的吨钢CO_2排放量1.940 t CO_2,这主要是由于钢铁协会提出的计算方法统计项目更为丰富并且考虑了物料和能源的上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结合《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计算方法和国际钢铁协会所提出的计算方法,从计算边界、排放因子、物料和能源分类以及评价基准线层面提出了一套基于全生命周期方法的符合中国钢铁企业国情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计算方法 钢铁工业 核算边界 排放因子
下载PDF
长寿高炉炉缸保护层综合调控技术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建良 焦克新 +1 位作者 刘征建 杨天钧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共7页
在高炉炉缸砖衬热面形成的稳定的保护层,将铁水与砖衬隔离开,避免直接接触,这是保证高炉炉缸长寿、延缓砖衬侵蚀的必要条件。为了研究高炉炉缸长寿的本质,首先通过高炉破损调查和解剖调研,分析了炉缸保护层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建立了... 在高炉炉缸砖衬热面形成的稳定的保护层,将铁水与砖衬隔离开,避免直接接触,这是保证高炉炉缸长寿、延缓砖衬侵蚀的必要条件。为了研究高炉炉缸长寿的本质,首先通过高炉破损调查和解剖调研,分析了炉缸保护层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建立了高炉炉缸保护层类别体系。从保护层形成机制的角度将保护层分为富铁层、富渣层、富石墨碳层和富钛层。制定了高炉炉缸保护层综合调控技术路线,提出高炉炉缸保护层能否形成的关键在于合理控制炉缸耐火材料热面温度和铁水成分。最后明确,在高炉正常生产过程中,应从设计、铁水质量、生产操作等3个方面采取措施以促进保护层的有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保护层类别体系 石墨碳 调控
原文传递
中高硫钢中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技术 被引量:24
20
作者 谢啸宇 顾超 +3 位作者 王敏 包燕平 罗雄志 彭光健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2-61,共10页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一些用于复杂零部件制造的钢种,为了降低在制造加工过程中的能耗,通常向钢中加入易切削元素(硫、碲、铅)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添加一定的硫是目前最常用的改善手段。...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一些用于复杂零部件制造的钢种,为了降低在制造加工过程中的能耗,通常向钢中加入易切削元素(硫、碲、铅)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添加一定的硫是目前最常用的改善手段。硫在钢中主要以MnS形式存在,其形貌及分布控制水平对钢材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对于中高硫钢,硫化锰属于塑性夹杂,在析出过程中易发生聚集长大,并且容易在轧制过程中沿拉轧方向变形,成为大尺寸长条状,这类大尺寸MnS会严重破坏材料的横向性能。为保证中高硫钢的钢材性能,需要对钢中MnS夹杂的形貌及分布进行控制,目标是避免大尺寸MnS的产生,尽可能得到细小、均匀分布的纺锤状MnS夹杂。MnS夹杂控制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必须联系整个工艺流程进行。总结了部分合金元素、工艺参数对MnS夹杂析出的影响规律,并综述了近年来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的MnS夹杂控制实践,包括精炼过程的改性处理、复合析出控制,凝固过程控制和控轧控冷控制,并指出,对于如非调质易切削钢等中高硫钢中的MnS形貌及分布控制,如何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落实于工业生产是广大研究者未来共同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锰 夹杂物 异质形核 非调质钢 控制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