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色彩隐喻和嬗变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江苹 《视听纵横》 2011年第1期63-65,共3页
红、绿、蓝是电视三原色。如果用色彩来象征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会有意思的发现,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正在经历"红"、"蓝"到"绿"的嬗变。本文试图结合红、蓝、绿三种色彩的隐喻,分析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嬗变历程。
关键词 电视新闻节目 色彩隐喻 中国 嬗变 三原色
原文传递
新闻现场采访“六忌”
2
作者 蔡文耀 吴静 《视听纵横》 2005年第3期111-112,共2页
现场采访是随着电子媒体的诞生而派生出来的采访手段,它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当今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类电视节目中。现场采访是指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伴随着事态的发展进程而同步进行的采访方式,它通过对现场的直观反映,... 现场采访是随着电子媒体的诞生而派生出来的采访手段,它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当今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类电视节目中。现场采访是指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伴随着事态的发展进程而同步进行的采访方式,它通过对现场的直观反映,对观众形成最具生动性、最具说服力的感官冲击力,较好地体现了电视的特性。这种边观察、边叙述、边提问、边倾听的采访方式,往往在一条新闻或整档新闻节目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现场采访 新闻价值 采访方式 传播规律 语言形式 电视节目制作
原文传递
从黑尼希、张丹红事件看西方“新闻自由”
3
作者 张德平 蔡文耀 《视听纵横》 2008年第6期60-61,共2页
8月26日,“德国之声”电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女士因“没有维护德国之声所一贯坚持的维护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有“亲华言论”被停职。据德国《柏林日报》记者与张丹红本人取得联系证实,“德国之声”电台26日下午对她召开了“... 8月26日,“德国之声”电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女士因“没有维护德国之声所一贯坚持的维护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有“亲华言论”被停职。据德国《柏林日报》记者与张丹红本人取得联系证实,“德国之声”电台26日下午对她召开了“批判会”,并正式通知她无限期停职反省,要求她在停职期问不得对外接受媒体采访,也不能上“德国之声”电台的节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自由” “德国之声” 事件 自由民主 价值观 电台
原文传递
新闻编辑在提高传播效果中的能动作用
4
作者 徐设星 周英 《视听纵横》 201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随着电视媒体市场竞争的加剧,各档新闻栏目都力求在新闻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努力实现个性化的传播效果。我们认为一档新闻栏目要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除了强调新闻的时效性、贴近性,加大新闻信息量之外,科学创新的编排也是需要十分用... 随着电视媒体市场竞争的加剧,各档新闻栏目都力求在新闻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努力实现个性化的传播效果。我们认为一档新闻栏目要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除了强调新闻的时效性、贴近性,加大新闻信息量之外,科学创新的编排也是需要十分用心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效果 新闻编辑 能动作用 新闻栏目 科学创新 新闻信息量 市场竞争 电视媒体
原文传递
努力实现重大主题报道的“这一个”
5
作者 何瑞棠 《视听纵横》 2009年第2期48-51,共4页
重大主题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主题报道真正出彩好看,入眼、入脑、入心,一直是新闻管理者殚精竭虑,一线新闻记者煞费苦心寻求突破的课题。多年来,各地各级电视台推出的大量主题报道,突破思想框框,从不同视角关照我国政... 重大主题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主题报道真正出彩好看,入眼、入脑、入心,一直是新闻管理者殚精竭虑,一线新闻记者煞费苦心寻求突破的课题。多年来,各地各级电视台推出的大量主题报道,突破思想框框,从不同视角关照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主题报道 “这一个” 新闻报道 新闻记者 人民生活 社会发展 管理者 电视台
原文传递
主题性报道在可视性中提升影响力
6
作者 徐设星 周英 《视听纵横》 2009年第5期116-117,共2页
电视主题性报道因其服务政府中心工作的有效性和强大的正面舆论引导力,而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每年都要给新闻栏目下达有关主题性报道的任务。这是媒体发挥喉舌作用的职责所在,也是媒体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有利契机。为了做活主题... 电视主题性报道因其服务政府中心工作的有效性和强大的正面舆论引导力,而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每年都要给新闻栏目下达有关主题性报道的任务。这是媒体发挥喉舌作用的职责所在,也是媒体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有利契机。为了做活主题性报道,各级电视媒体这几年都在努力创新,使主题性报道更加入耳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性报道 可视性 政府中心工作 电视媒体 舆论引导力 新闻栏目 喉舌作用 有效性
原文传递
创新时政新闻栏目的实践
7
作者 徐设星 《视听纵横》 2009年第1期82-83,共2页
不少城市台的同行感叹时政新闻栏目难做,收视率老是上不去,观众总是不喜观看时政新闻栏目。有的城市台见民生类新闻栏目广受当地观众青睐,也将一些民生类内容放到时政栏目中,想用这样的手法来增强时政新闻栏目的吸引力,导致整档时... 不少城市台的同行感叹时政新闻栏目难做,收视率老是上不去,观众总是不喜观看时政新闻栏目。有的城市台见民生类新闻栏目广受当地观众青睐,也将一些民生类内容放到时政栏目中,想用这样的手法来增强时政新闻栏目的吸引力,导致整档时政新闻栏目不伦不类,节目的平衡性被打破,风格难以统一,给人以杂乱无序的感觉,收视率还是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栏目 实践 城市台 收视率 吸引力 平衡性 观众 民生
原文传递
公益行动,给力时政栏目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设星 杨林聪 《南方电视学刊》 2011年第2期110-111,共2页
从中央到省、市、县级电视台,都有一档报道当地时政消息的新闻栏目,由于长期以来,时政栏目过多程式化、过多宣教色彩,新闻“三贴近”不如民生栏目,所以有权威性,但缺少影响力和美誉度,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收视率不理... 从中央到省、市、县级电视台,都有一档报道当地时政消息的新闻栏目,由于长期以来,时政栏目过多程式化、过多宣教色彩,新闻“三贴近”不如民生栏目,所以有权威性,但缺少影响力和美誉度,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收视率不理想,特别是在如今民生新闻栏目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栏目 时政 有效策略 公益 县级电视台 “三贴近” 新兴媒体 收视率
下载PDF
公益行动如何为时政栏目增色
9
作者 徐设星 杨林聪 《新闻世界》 2011年第4期16-18,共3页
时政新闻栏目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传播理念的影响,存在着模式化、程式化、宣教色彩浓等问题,缺乏影响力和美誉度,在当下民生栏目和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增强时政栏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本文提出了... 时政新闻栏目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传播理念的影响,存在着模式化、程式化、宣教色彩浓等问题,缺乏影响力和美誉度,在当下民生栏目和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增强时政栏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本文提出了时政栏目开展公益行动的策略,就时政栏目开展公益行动的优势、如何开展公益行动以及开展公益行动要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政栏目 公益行动
下载PDF
电视问政:传播价值链范式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仲龙 杨亚初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1,共3页
在当前中国电视传媒的竞争格局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每一步变革性动作,落脚点都在价值坐标之上,无不具有鲜明的“范式效应”。
关键词 电视传媒 范式 价值链 传播 《新闻联播》 中央电视台 竞争格局 价值坐标
原文传递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
11
作者 徐璐科 《视听纵横》 2016年第3期73-73,共1页
亲和力是拉近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距离的关键,也是播音员主持人获得受众喜爱的重要素养。一方面,亲和力是播音主持工作者魅力中最重要的内容,有了亲和力,才能使自身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目前,从央视到地方的播音主持工作者,亲和力... 亲和力是拉近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距离的关键,也是播音员主持人获得受众喜爱的重要素养。一方面,亲和力是播音主持工作者魅力中最重要的内容,有了亲和力,才能使自身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目前,从央视到地方的播音主持工作者,亲和力几乎成为其发展和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获得观众好评和支持的有效方法。如现阶段央视康辉、海霞等新生代主持人,其形象的打造都以亲民风格为主,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主持 播音员主持人 康辉 新闻主播 主持风格 现场氛围 江苏卫视 新闻节 新闻资讯 杨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