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压外固定在胫腓骨开放骨折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宝钢 吴梅英 +2 位作者 宋国庆 余胜全 杨吉祥 《实用骨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57-159,共3页
:1992年~ 1998年 ,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 31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其中 19例早期行半环槽式外固定 ,12例因早期内固定失败造成骨感染及感染性骨不连 ,二期行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固定 ,使创面及骨感染得到控制。骨愈合时间 2~ 8个月。... :1992年~ 1998年 ,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 31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其中 19例早期行半环槽式外固定 ,12例因早期内固定失败造成骨感染及感染性骨不连 ,二期行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固定 ,使创面及骨感染得到控制。骨愈合时间 2~ 8个月。且对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在早晚期感染的预防及控制中的作用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显示 :半环槽式外固定器能给骨折端提供牢稳固定 ,且钢针远离骨折端及感染病灶 ,对骨折端血运干扰小 ,有利于创面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固定 感染 胫骨 骨折
下载PDF
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的力学性能及对局部血流量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远思 陈锡秋 +1 位作者 吴雪晖 李起鸿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5-191,共7页
为了比较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的力学性能及对局部皮质骨微循环的影响,采用材料、尺寸完全一致的模拟骨,分别用两种接骨板固定,进行三点弯曲实验和扭转实验比较二者的力学性能。另用14只山羊,4只正常对照,10只行胫... 为了比较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的力学性能及对局部皮质骨微循环的影响,采用材料、尺寸完全一致的模拟骨,分别用两种接骨板固定,进行三点弯曲实验和扭转实验比较二者的力学性能。另用14只山羊,4只正常对照,10只行胫骨中段横行截骨后分别用两种接骨板固定。术后3天、2周、4周和9周处死动物,用放射性微球局部血流量测定法评价接骨板下和对侧皮质骨血流量。结果发现:两种接骨板的抗弯能力无显著差异;当转角大于18时,普通接骨板的抗扭能力要高于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普通接骨板板下皮质骨持续缺血,而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板下皮质骨血循环明显好于普通接骨板组,术后2周、4周、9周时分别是后者的2.5倍、9.9倍和2.8倍。接骨板对侧皮质骨缺血是短暂的,术后2周就已恢复。因此,尽管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的抗扭能力稍低于普通接骨板,但它在保护接骨板下血运方面明显优于普通接骨板,因而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 骨接骨板 生物力学 微循环
下载PDF
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3
作者 白玉树 翟骁 +29 位作者 陈自强 魏显招 杨明园 杨操 周许辉 李危石 李利 吴继功 许建中 赵建华 王达义 钱邦平 朱泽章 胡勇 孙武权 房敏 郑召民 王征 李淳德 丁文元 夏磊 沈建雄 仉建国 孙天胜 罗卓荆 海涌 吕国华 郝定均 邱勇 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常见于老年患者,通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加速康复外科(ERAS)要求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身体状况和骨质量等因素,以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干... 退变性脊柱侧凸常见于老年患者,通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加速康复外科(ERAS)要求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身体状况和骨质量等因素,以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干预措施,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和康复十分重要。经全国多位脊柱外科专家多次讨论,在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针对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ERAS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制定本共识意见,供临床工作参考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外科学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髋臼骨折ABC损伤变数定位系统的设计与1122例多中心研究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32 位作者 禹宝庆 纪方 付青格 刘欣伟 章云童 牛云飞 王攀峰 苏佳灿 曹烈虎 徐永清 阮墨 陈庄洪 黄继峰 蔡贤华 沈惠良 刘利民 王继芳 王岩 唐佩福 梁雨田 王家让 王愉思 王振昊 刘文德 李文锐 李文虎 王序全 周东生 张鹏 王仁 王刚 陈育岳 丛永健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设计髋臼骨折ABC损伤变数定位系统并通过1122例髋臼骨折多中心分析研究,探索该系统的可行性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根据髋臼三柱壁概念,参考髋臼骨折多米诺骨牌效应所致的骨盆环损伤方向和股骨近端关节损伤程度,设A类为髋臼任何一... 目的:设计髋臼骨折ABC损伤变数定位系统并通过1122例髋臼骨折多中心分析研究,探索该系统的可行性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根据髋臼三柱壁概念,参考髋臼骨折多米诺骨牌效应所致的骨盆环损伤方向和股骨近端关节损伤程度,设A类为髋臼任何一柱、壁骨折;B类为任何二柱、壁骨折;C类为髋臼前、中(臼顶)、后柱/壁混合骨折。小写英文字母a、m、p,分别代表前、中、后柱/壁骨折。采取损伤变数分型:髋臼损伤变数,1系简单移位骨折;2系粉碎骨折;3系压缩性缺损。盆环损伤变数:α系骶髂关节/骶髂处骨折呈水平位分离变位;β系前者垂直方向分离变位;γ系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变位;δ系αβγ综合性的浮动损伤。股近端关节损伤变数:Ⅰ系股骨头骨折;Ⅱ系股骨颈骨折;Ⅲ系股骨转子部骨折;Ⅳ系Ⅰ~Ⅲ混合性骨折。应用上述构成的髋臼骨折ABC损伤变数定位系统,统计1997年3月至2010年2月,1122例髋臼骨折,其中18例双侧髋臼骨折,共1140例髋。分析研究骨盆前后位片,髂骨、闭孔斜位片及2/3DCT资料。结果:1140例组别各损伤变数构成比:A类骨折237例(20.8%),B类骨折605例(53.1%),C类骨折298例(26.1%)。涉及前柱壁骨折808例,发生率为70.9%,中柱壁骨折507例,发生率为44.5%,后柱壁骨折1026例,发生率为90%。涉及髋臼变数1,即简单移位骨折203例(17.8%);变数2,即粉碎性骨折516例(45.3%);变数3,即压缩性骨折缺损421例(36.9%);涉及骨盆环损伤249例,占总数21.8%;涉及股骨近端骨折75例,占总数的6.6%;双侧髋臼骨折与相关盆环、股骨近端变数组18例(1.6%)。1140例髋臼骨折之关键部位与疗效要素:涉及髋臼中(臼顶)柱/壁骨折507例(44.5%);压缩性缺损421例(36.9%);盆环变数249例(21.8%);股近端关节变数75例(6.6%);而相对简单的Aa/p1/2、Bap1/2型髋臼骨折486例(42.6%)。结论:研究表明髋臼损伤变数中粉碎压缩,尤其是压缩缺损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盆 骨折 创伤与损伤 分类法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对脊柱椎间融合的影像学评价策略 被引量:14
5
作者 高志强 李洋 罗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8期7825-7830,共6页
背景:椎间融合是脊柱外科常用的修复方式,融合失败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对融合的正确判断非常重要。目前临床常使用影像学方法对融合情况进行判断。在评价融合时,X射线片、CT、MRI等检查手段拥有各自特殊的方法、特点,从而导致了其在敏感... 背景:椎间融合是脊柱外科常用的修复方式,融合失败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对融合的正确判断非常重要。目前临床常使用影像学方法对融合情况进行判断。在评价融合时,X射线片、CT、MRI等检查手段拥有各自特殊的方法、特点,从而导致了其在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目的:综述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脊柱椎间融合评价中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英文关键词"lambar fusion,cervical fusion,interbody fusion,evaluation method"为检索词,在Pub 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筛选出对椎间融合方法进行详细描述的文献进行综述,包含影像学手段的多种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与结论: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入选40篇文献进行综述。X射线片和CT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判定手段,CT的判断结果更加可靠。MRI、骨扫描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无法准确、直接的对脊柱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综合判断症状、体征和各种影像资料是更为合理的脊柱椎间融合评价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颈椎 腰椎 磁共振成像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脊柱融合 椎间融合 颈椎融合 腰椎融合 评价方法
下载PDF
阳和汤联合西药抗结核药物治疗骨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国强 张靳 +3 位作者 廖伟 周强 谢肇 吴雪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3期6487-6490,共4页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联合西药抗结核治疗骨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确诊的骨结核患者6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阳和汤加减联合西药抗结核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抗结核治...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联合西药抗结核治疗骨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确诊的骨结核患者6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阳和汤加减联合西药抗结核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抗结核治疗组)32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名患者于治疗过程中查肝肾功异常,自动退出治疗,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在分别经过阳和汤加减联合西药抗结核治疗以及单纯西药抗结核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显著好转,体温、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好转更显著,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好转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消失、血沉恢复正常、脓肿吸收以及骨质密度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6.43±5.78天)明显短于对照组(38.17±8.91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骨结核较常规单纯西药治疗有较大优势,可有效提高患者好转率,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以提高患者预后水平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和汤 骨结核 治疗
原文传递
膝周神经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国强 张靳 +3 位作者 廖伟 周强 谢肇 吴雪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2期6272-6274,共3页
目的:探讨膝周神经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疼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予以膝周神经射频热凝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膝周神经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疼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予以膝周神经射频热凝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行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及OK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膝周神经射频热凝辅助治疗顽固性膝关节炎疼痛疗效显著,创伤较小,可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膝周神经射频热凝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副舟骨和副舟骨源性疼痛与平足症患病率及多因素相关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洪辉 张传志 +5 位作者 卢卫忠 唐康来 匡志平 王加俊 代震宇 赵建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的调查研究重庆地区副舟骨发生率和副舟骨源性疼痛与平足症患病率及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设计为现况研究,对重庆市西南医院和重庆市中医院体检患者调查及其足踝X线片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劳动... 目的调查研究重庆地区副舟骨发生率和副舟骨源性疼痛与平足症患病率及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设计为现况研究,对重庆市西南医院和重庆市中医院体检患者调查及其足踝X线片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劳动性质。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副舟骨发生率高危地区和人群及副舟骨源性疼痛与平足症患病率的高危因素。结果 1447例纳入研究分析。其中副舟骨202例,总发生率为13.96%,其中I型副舟骨19例(1.31%),Ⅱ型副舟骨157例(10.85%),Ⅲ型副舟骨26例(1.80%)。女性副舟骨发生率(17.26%)高于男性(10.86%),(2=12.336,<0.01)。副舟骨源性疼痛48例,患病率3.32%,副舟骨源性平足症14例,患病率为0.97%,均为Ⅱ型副舟骨。副舟骨源性疼痛患病率与年龄、地区、教育水平无关,女性及体力劳动为副舟骨源性疼痛患病率的高危因素。结论重庆地区副舟骨发生率和副舟骨源性疼痛与平足症患病率较高,有必要在医护人员及广大群众加强该病的诊治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舟骨 平足症 患病率 数据收集
下载PDF
后装机对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治疗
9
作者 袁恭贵 蒲爱华 王家湖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2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骨肿瘤 后装机 肢体恶性骨肿瘤 治疗
下载PDF
初次全髋、膝关节成形术后切口引流期延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10
作者 郑衍 侯天勇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2期221-222,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初次全髋、膝关节成形术后切口引流期延长的影响因素,探讨人工关节成形术中科学的引流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全髋、膝关节成形术患者资料,对术后引流期正常患者和延长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引... 目的:调查分析初次全髋、膝关节成形术后切口引流期延长的影响因素,探讨人工关节成形术中科学的引流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全髋、膝关节成形术患者资料,对术后引流期正常患者和延长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引流期延长情况资料,对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单因素对延长引流期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根据OR值判断更具有独立作用的高危因素。结果:调查因素中4个因素与延长引流期显著相关,引流管发生堵塞(β=1.205,OR=1.794),引流管放置位置(β=1.443,OR=3.136),引流方式(β=1.392,OR=2.793),引流瓶与引流液更换方法是否正确(β=1.417,OR=1.744),是导致引流期延长因素中的高危因素。结论:对导致初次全髋、膝关节成形术后切口引流期延长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对于术后促进切口愈合及缩短引流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引流时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