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饲料对育肥肉牛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彭忠利 郭春华 +3 位作者 严锦秀 柏雪 蒋兴德 范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7-70,共4页
为了探讨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育肥肉牛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质的影响,试验将90头西杂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精料,试验1,2组分别用25%、40%发酵饲料替代基础精料,各组饲喂相同重量的精料和玉米秸秆颗粒,自由... 为了探讨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育肥肉牛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质的影响,试验将90头西杂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精料,试验1,2组分别用25%、40%发酵饲料替代基础精料,各组饲喂相同重量的精料和玉米秸秆颗粒,自由采食鲜酒糟;试验结束时屠宰,取肉样测定肉质指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鲜酒糟采食量分别增加13.24%和4.46%,日增重提高7.89%和8.77%,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2组分别增加收入0.77,1.41元/(头·d)。2)试验组有提高粗蛋白消化率的趋势(P>0.05),粗纤维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3)试验组有增加肌肉嫩度、减少蒸煮损失、增加肌肉红度和亮度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肉牛精料中添加发酵饲料能增加肉牛粗饲料采食量和消化率,提高日增重,改善肉质,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肉牛 生产性能 消化率 肉质
原文传递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瘤胃液pH值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光吉 严锦绣 +5 位作者 郭春华 彭忠利 柏雪 张正帆 黄艳玲 蒋兴德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瘤胃液微生物(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数量的影响,将90头育肥肉牛[体重为(373.40±42.53)kg]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牛,对照组饲喂...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瘤胃液微生物(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数量的影响,将90头育肥肉牛[体重为(373.40±42.53)kg]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牛,对照组饲喂100%基础精料,试验1,2组分别用25%和40%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基础精料。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3头牛屠宰后取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 H值,并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瘤胃内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菌和牛链球菌数量。结果表明:1)各组瘤胃液p H值差异不显著(p H值为6.24-6.29,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牛链球菌数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肉牛精料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瘤胃p H值无显著影响,能增加瘤胃内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数量,且随着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饲料 肉牛 瘤胃p H值 瘤胃微生物 纤维降解菌 乳酸产生菌
原文传递
初加工方式对槐米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金亮 李隆云 +3 位作者 何光华 宋旭红 谭均 廖尚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13-1719,共7页
目的:探索初加工方式对槐米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新鲜槐米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槐米干燥前蒸汽杀青和干燥前不杀青2种方式,副区为晒干、105℃烘干和微波干燥3种干燥方式... 目的:探索初加工方式对槐米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新鲜槐米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槐米干燥前蒸汽杀青和干燥前不杀青2种方式,副区为晒干、105℃烘干和微波干燥3种干燥方式,考察总黄酮、芦丁、槲皮素、染料木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等质量标志物含量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羟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脂质过氧化抑制率等抗氧化能力。结果:干燥前蒸汽杀青和干燥前不杀青2种方式下晒干、105℃烘干和微波干燥处理对槐米组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影响显著;如果以总黄酮为主要目标,在槐米干燥前进行蒸汽杀青或不杀青均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晒干、105℃烘干和微波干燥3种干燥方式中的任意1种即可;如果以芦丁为主要目标,应在槐米干燥前进行蒸汽杀青处理,杀青后选择105℃烘干或微波干燥任意1种方式干燥即可;如果以槲皮素、染料木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组分主要目标,应在槐米干燥前不进行蒸汽杀青,直接在105℃下烘干为佳。如果综合考虑所有组分和抗氧化能力以及槐米当前主要用途,应在槐米干燥前进行蒸汽杀青处理,杀青后在105℃下烘干。结论:在槐米干燥前进行蒸汽杀青处理、杀青后在105℃下烘干比传统晒干方式节省了反复晒晾管理的劳动成本,节约了建设晒场的成本,增加了能源消耗,但提高了初加工效率,提升了槐米品质,克服了阴雨天气给种植农户或基地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方式的烘烤设备价格适中,利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 初加工 组分含量 抗氧化能力 品质
原文传递
施用氮磷钾肥对渝丘陵地区槐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金亮 李隆云 +2 位作者 何光华 廖尚强 邱如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312-3319,共8页
以盛产期双季米金槐为研究对象,考察氮磷钾肥用量对渝丘陵山区槐米的产量(包括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施用量对槐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影响显著,施用尿素1.0~2.0 kg/株时可显著增加花枝上的圆锥... 以盛产期双季米金槐为研究对象,考察氮磷钾肥用量对渝丘陵山区槐米的产量(包括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施用量对槐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影响显著,施用尿素1.0~2.0 kg/株时可显著增加花枝上的圆锥花序、总状花序、花蕾数、单株产量及品质(总黄酮、芦丁、槲皮素、染料木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过磷酸钙1.0~1.5 kg/株时也可显著增加花蕾数、单株产量和品质,氯化钾施用量处理没有表现出显著增加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现象,但是施用氯化钾0.6~0.9 kg/株处理的各指标均优于低钾或不施钾的处理。从槐米高产和优质角度综合考虑,确定在渝丘陵山区槐米规范化生产上施尿素1.5~2.0 kg/株、过磷酸钙1.5~2.0 kg/株和氯化钾0.6~0.9 kg/株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 尿素 过磷酸钙 氯化钾 施用量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与抗氧化能力评价不同产地槐米的品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金亮 李隆云 +4 位作者 何光华 张雪 宋旭红 崔广林 廖尚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644-4652,共9页
目的以连续2年收集于不同产地的槐米样品为材料,建立槐米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5种黄酮类组分含量,结合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评价不同产地槐米的品质。方法采用HPLC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已收集54份槐米样品的芦丁、槲皮素、... 目的以连续2年收集于不同产地的槐米样品为材料,建立槐米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5种黄酮类组分含量,结合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评价不同产地槐米的品质。方法采用HPLC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已收集54份槐米样品的芦丁、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和总黄酮组分含量及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等指标进行测定,运用相似度、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不同产地槐米的品质。结果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样品组分分离良好,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共有峰28个,确定了峰面积之和占共有峰总峰面积80%以上的5个组分;以总黄酮和5个黄酮类组分的含量以及4个抗氧化能力指标为依据,将54份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者结果一致,不同产地的样品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地域特性。结论 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及抗氧化能力可准确、综合地对槐米进行品质评价,通过分析表明不同生产年度同一产地间的样品品质有差异,同一生产年度不同产地间样品品质有差异,说明槐米品质受气候的影响;还表明同一生产年度同一产地的不同样品品质也有差异,充分说明了槐米的品质也受关键生产技术环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 H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抗氧化能力 芦丁 槲皮素 染料木素 山柰酚 异鼠李素 总黄酮
原文传递
寡日照地区大棚草莓LED补光栽培效果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况觅 董鹏 +1 位作者 雷永忠 宋东升 《中国园艺文摘》 2016年第4期25-26,共2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草莓LED补光灯对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LED补光灯的应用可使草莓茎粗、株高、果实大小显著提高,缩短生育期,提前上市,每667 m2较对照增产19.0%、净增产值19.0%,是寡日照条件下一项增产增收的实用...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草莓LED补光灯对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LED补光灯的应用可使草莓茎粗、株高、果实大小显著提高,缩短生育期,提前上市,每667 m2较对照增产19.0%、净增产值19.0%,是寡日照条件下一项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草莓 补光栽培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肉牛精料的饲喂效果及配方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光吉 郭春华 +4 位作者 娄超 彭忠利 张正帆 柏雪 蒋兴德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39-42,共4页
为拓宽肉牛的饲料来源、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及为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选择240头体质量(316.43±18.81)kg健康且体况毛色一致的西杂牛,采用4×5随机区组设计,根据体质量相近原则,分为5个处理(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 为拓宽肉牛的饲料来源、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及为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选择240头体质量(316.43±18.81)kg健康且体况毛色一致的西杂牛,采用4×5随机区组设计,根据体质量相近原则,分为5个处理(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和试验Ⅳ组),对照组饲喂商品精料,试验Ⅰ组用微生物发酵饲料以37.50%的比例替代商品精料,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分别以37.50%、42.86%和50.00%的比例替代由玉米和预混料组成的试验精料,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精料的饲喂效果,并筛选出对肉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皆优的精料配方,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Ⅳ组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34%(P<0.05)和16.71%(P<0.05),各试验组日增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每头每天分别比对照组多增收0.49、0.07和0.42元。结果表明:在商品精料中添加37.5%及在试验精料中添加50.00%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饲料 肉牛 配方筛选
下载PDF
一种腊牛舌产品的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丹丹 韩玲 +4 位作者 余群力 李文东 曹晖 韩广星 李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3-279,共7页
为增加牛副产物的利用,选取优质牛舌为原料,采用均匀试验方法及正交试验方法对腊牛舌注射腌制配方、滚揉腌制工艺及干制工艺的最佳参数进行研究筛选,为腊牛舌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腊牛舌最佳腌制配方、腌制工艺及干制工艺... 为增加牛副产物的利用,选取优质牛舌为原料,采用均匀试验方法及正交试验方法对腊牛舌注射腌制配方、滚揉腌制工艺及干制工艺的最佳参数进行研究筛选,为腊牛舌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腊牛舌最佳腌制配方、腌制工艺及干制工艺参数(质量分数)为2. 0%食盐、0. 04%红曲红、0. 1%姜汁、0. 5%花椒汁、0. 9%草果汁、0. 6%五香汁、0. 7%胡椒汁;滚揉时间60 min、腌制时间60 h;干制温度40℃、干制时间12 d、干制湿度80%。经验证,腊牛舌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及口感,符合GB 2730—2015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制品 牛舌 滚揉腌制 均匀试验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嫁接和修剪对渝丘陵地区‘双季米金槐’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金亮 何光华 +2 位作者 李隆云 宋旭红 廖尚强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索渝丘陵山区双季米金槐的最佳嫁接时期、修剪时期和重截程度,制定嫁接和修枝技术方案,为槐米精细化和规范化生产提供指导。方法:试验以盛产期双季米金槐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考察不同嫁接时期对渝丘陵山区金槐嫁... 目的:探索渝丘陵山区双季米金槐的最佳嫁接时期、修剪时期和重截程度,制定嫁接和修枝技术方案,为槐米精细化和规范化生产提供指导。方法:试验以盛产期双季米金槐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考察不同嫁接时期对渝丘陵山区金槐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修剪时期和重截程度对槐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11月初嫁接的接穗萌发早,成活后长势旺、枝条长、枝条干物质积累量多、结米率高,但成活率低,仅为35%;12月初、翌年1月初和2月初嫁接的接穗萌发时间均比头年11月初嫁接的晚10 d左右,成活后的新生枝条长、枝条粗、枝条干物质积累量、结米率等均比头年11月初嫁接的差,但成活率更高,可达60%以上,此3个嫁接时期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3月初嫁接的接穗在刚嫁接后7 d左右开始萌发,较其他几个嫁接时期的接穗萌发晚,成活后新萌发枝条长度、粗度、干物质积累量和结米率等均较低,但成活率高达96%。单株产量、复总状花序和总状花序数随着修剪时期推迟而降低,11月底和12月底修剪的槐米单株产量、复总状花序和总状花序数差异不显著,但与翌年1月底修剪的差异显著;当年生新枝的扩增率随着重截留桩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留桩长10 cm处理下的当年生新枝扩增率最低,留桩长15 cm处理下的新枝扩增率居中,留桩长20 cm处理下的新枝扩增率最高。结论:渝丘陵地区双季米金槐最适嫁接时期为3月份,修剪时期为12月初至12月底,重截时留桩长10~15 cm(约4~5个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米金槐 嫁接时期 修剪时期 重截程度 生长 产量及其构成
下载PDF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参与宰后牛肉AIF介导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佳莹 余群力 +3 位作者 韩玲 李航 殷元虎 韩明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360,共7页
为研究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AIF)介导细胞凋亡及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参与AIF活化机制,选取6头西门塔尔杂交牛进行屠宰,取其背最长肌于4℃条件下成熟,在不同成熟时间点(0、6、12、24、72、120、168 h)进行活性氧(ROS)相对含量、... 为研究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AIF)介导细胞凋亡及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参与AIF活化机制,选取6头西门塔尔杂交牛进行屠宰,取其背最长肌于4℃条件下成熟,在不同成熟时间点(0、6、12、24、72、120、168 h)进行活性氧(ROS)相对含量、溶酶体膜稳定性、组织蛋白酶活性、线粒体膜通透性、AIF表达及细胞核形态的测定。结果表明,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ROS相对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溶酶体膜稳定性逐渐降低(P<0.05);组织蛋白酶B、D和L的活性逐渐升高(P<0.05);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大(P<0.05);AIF在线粒体中的表达量于宰后12 h显著升高,在之后的成熟时间降低(P<0.05),AIF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P<0.05),与线粒体中的下降趋势相一致;细胞核体积逐渐增大、部分核溶解,并伴随细胞间隙变大的现象。表明牛肉在宰后成熟过程中生成ROS,ROS的累积导致溶酶体膜稳定性失衡,使组织蛋白酶被释放,作用于线粒体,之后线粒体膜通透性发生变化,释放AIF,活化的AIF进入细胞核内诱导凋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宰后成熟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 凋亡诱导因子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金龙鳅养殖技术要点
11
作者 蒋明健 王涛 《植物医生》 2018年第8期32-34,共3页
重庆渔业总产量不大,养殖规模有限,集约化程度不高,受特殊地理、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限制,只能因地制宜依靠发展名特优水产来弥补先天不足和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涌现出不少特种水产养殖成功的优秀典型,特别是重庆市梁平区金龙鳅的面市... 重庆渔业总产量不大,养殖规模有限,集约化程度不高,受特殊地理、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限制,只能因地制宜依靠发展名特优水产来弥补先天不足和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涌现出不少特种水产养殖成功的优秀典型,特别是重庆市梁平区金龙鳅的面市,引起了业内业外强烈的反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重点介绍金龙鳅的开发过程、养殖技术、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供渔民和爱好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技术 特种水产养殖 经济效益 集约化程度 名特优水产 养殖规模 自然因素
下载PDF
高颜值金龙泥鳅养殖技术
12
作者 蒋明健 王涛 《农家科技》 2018年第7期44-45,共2页
一、金龙鳅的优势特征 说起泥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大家心目中都是黑不溜秋、灰头土脸、嘴小体短、又尖又滑毫无颜值可言的家伙;但说起穿龙袍的金色泥鳅就鲜为人知了,吃过的人更是屈指可数。重庆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 一、金龙鳅的优势特征 说起泥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大家心目中都是黑不溜秋、灰头土脸、嘴小体短、又尖又滑毫无颜值可言的家伙;但说起穿龙袍的金色泥鳅就鲜为人知了,吃过的人更是屈指可数。重庆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培育出了颜色基因稳定的穿“龙袍”的金黄带红色泥鳅,使泥鳅实现了华丽转身和质的蜕变,乌鸡变凤凰,面世以来一下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一举成名、声名远扬,被中央电视台7频道的《科技苑》栏目和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远销美国、新加坡等地,市场供不应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金色 养殖技术 中央电视台 农业开发 新闻媒体 供不应求 新加坡
下载PDF
金钗、金钗石斛的名实考证 被引量:22
13
作者 明兴加 李博然 +4 位作者 赵纪峰 张植玮 袁良琛 王刚 罗毅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56-1964,共9页
该文考证中药材"金钗"、"金钗石斛"的植物基原,以正本清源。结合本草描述,查阅湖北、四川、重庆、河南和陕西等5省市部分地方志及文史资料,对老河口、利川、房县、西峡、内乡、安康、万源等20余个县市的老药工和老... 该文考证中药材"金钗"、"金钗石斛"的植物基原,以正本清源。结合本草描述,查阅湖北、四川、重庆、河南和陕西等5省市部分地方志及文史资料,对老河口、利川、房县、西峡、内乡、安康、万源等20余个县市的老药工和老中医进行走访调查,并采集调查区域的少量金钗植株进行活体保存和鉴定。"金钗"和"金钗石斛"之名在川东北、渝东、鄂西、鄂北、陕东南、豫西的民间应用广泛,地方志及文史资料多有记载,在民间歌谣和故事传说中亦有体现;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历史上中药材名称"金钗"和"金钗石斛"为中国特有种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并有龙头金、人字金、环字金、龙头凤尾金等别名,所加工的干燥金钗药材称金耳环。中药材"金钗"、"金钗石斛"的植物来源为曲茎石斛D.flexicaule,而不是《中国植物志》(19卷)和《中国植物志》(英文版)(25卷),以及自1977年以来历版《中国药典》中所使用的名称石斛(D.nobile,别名金钗石斛)。尽管植物的中文名称不受植物分类学者对植物命名所必须遵循的规章《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的制约,但为避免中文名称使用混乱,特别是中药材行业药材名称的混乱,建议将石斛D.nobile的中文别名更改为扁草石斛,而D.flexicaule的中文名改为金钗石斛,别名中增加金钗、曲茎石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 金钗石斛 曲茎石斛 名实考证
原文传递
基于形态学的金钗、金钗石斛名实续考 被引量:11
14
作者 明兴加 赵纪峰 +2 位作者 米本中 王刚 罗毅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96-2401,共6页
金钗石斛简称金钗,是复杂的石斛类药材中较早被明确记载的名称,可追溯至唐·卢道元之《太上肘后玉经方》,并被其后历代医药学家所推崇。形态学特征是中药命名的规律之一,该文从形态学角度,采用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文字学等多... 金钗石斛简称金钗,是复杂的石斛类药材中较早被明确记载的名称,可追溯至唐·卢道元之《太上肘后玉经方》,并被其后历代医药学家所推崇。形态学特征是中药命名的规律之一,该文从形态学角度,采用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文字学等多学科证据,考证"金钗""金钗石斛"植物基原。结果表明,"单股为簪,双股为钗",金质发钗(金钗)具有2根钗股是其显著特征,钗股通常为圆柱形,中上部粗细均匀,钗脚渐尖。金质发钗由钗股和钗头2部分组成,钗股装饰简单,钗头样式较多。根据本草记载,"金钗""金钗石斛"具有"色黄如金、茎如钗股、无歧、旁枝如钗、股短中实"的形态特点。通过10种石斛属植物形态对比结果表明,本草所述"金钗""金钗石斛"的植物基原应为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而曲茎石斛独特的人字形生长特性可能是其被称为金钗的主要原因。同时,明代出现"金钗花"可能源于花钗钗头花朵装饰的缘故,即"金钗""金钗石斛"源于钗股,"金钗花"源于钗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饰 发钗 金钗 金钗石斛 曲茎石斛 形态学
原文传递
秦巴山区石斛资源的调查发掘与应用——兼论产业扶贫模式 被引量:3
15
作者 明兴加 张艳 +5 位作者 王勇德 王刚 赵纪峰 王昌华 廖光平 瞿显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4-618,共5页
石斛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其附生生长特性增加了资源调查发掘的难度。通过文献查考、药工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秦巴山区及渝鄂交界地石斛资源(含文化资源)进行了发掘,发现秦巴山区石斛文化底蕴深厚。调查发掘基础上,立足文... 石斛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其附生生长特性增加了资源调查发掘的难度。通过文献查考、药工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秦巴山区及渝鄂交界地石斛资源(含文化资源)进行了发掘,发现秦巴山区石斛文化底蕴深厚。调查发掘基础上,立足文化资源、植物资源和岩石资源的优势条件,以重庆市万州区罗田镇为试点开展了石斛岩壁贴石生态栽培;结合对口帮扶需求,积极开展了科技扶贫,初步构建"资源调查发掘+科技创业企业入驻+示范基地建立+扶贫带动"的资源调查成果应用与产业扶贫模式。该应用案例可为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挖掘及转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普查 中药文化 石斛 生态栽培 精准扶贫
原文传递
乳酸菌接种发酵对大头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洪冰 曾许珍 +2 位作者 李阿敏 杨蕊莲 蒋和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7-153,共7页
对大头菜进行乳酸菌接种发酵,研究乳酸菌对大头菜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并探讨接种发酵大头菜的硬度与果胶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对产品的感官性质和微生物指标具有显著的影响,可以改善产品的香气和滋味并... 对大头菜进行乳酸菌接种发酵,研究乳酸菌对大头菜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并探讨接种发酵大头菜的硬度与果胶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对产品的感官性质和微生物指标具有显著的影响,可以改善产品的香气和滋味并有效降低大肠菌群含量;对产品的总酸、亚硝酸盐、咀嚼性、黏性、还原糖、氨基酸态氮、VC、硬度和果胶含量都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产品的色泽、弹性和内聚性影响不大。因此,通过添加乳酸菌,3个月即达到出坛标准,感官评分达到94.0分,亚硝酸盐和大肠菌群含量分别为1.43 mg/kg和<30 MPN/100 g。可以明显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产品品质及安全性。乳酸菌接种发酵大头菜过程中硬度与原果胶成显著正相关,与水溶性果胶成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说明其质构特性的变化机理更加多样和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接种发酵 大头菜 品质 硬度 果胶
下载PDF
智慧农业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6
17
作者 付少华 兰壬庚 +2 位作者 李伟 熊尤炜 易林凤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4,共4页
为了改进农业灌溉系统的硬件配置、网络速度及实现客户端功能的多样化,达到实时远程监测与管理的目的,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灌溉系统。该系统根据收集到的土壤温湿度、pH值等农场环境参数,然后与预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做出相应... 为了改进农业灌溉系统的硬件配置、网络速度及实现客户端功能的多样化,达到实时远程监测与管理的目的,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灌溉系统。该系统根据收集到的土壤温湿度、pH值等农场环境参数,然后与预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4G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远程监测控制端设计了APP,制作农场生产环境和灌溉的可视化数据界面,为系统提供了更友好的管理方式;测试表明本灌溉系统网络稳定、响应快,经济效益提高了3.5%,总体达到了智慧喷灌的目的,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智能化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农业灌溉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灌溉 智能灌溉 物联网 灌溉系统 嵌入式系统
下载PDF
中药渣在农业上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陆景伟 王远会 +4 位作者 张远陵 陶伟林 刘吉振 张敏 陈媛 《南方农业》 2013年第12期64-67,共4页
介绍中药渣内剩余的有效成分,综述中药渣在农业上的综合利用现状,指出中药渣在农业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中药渣 农业 综合利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大头菜挥发性成分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洪冰 曾许珍 蒋和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75-80,共6页
对大头菜分别进行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运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发酵大头菜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大头菜中挥发性成分有酯类、醇类、酸类、腈类、酮类、醛类、硫化物、杂环化合物等,其中酯类比例最高... 对大头菜分别进行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运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发酵大头菜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大头菜中挥发性成分有酯类、醇类、酸类、腈类、酮类、醛类、硫化物、杂环化合物等,其中酯类比例最高。2种发酵的大头菜中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48种,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大头菜中分别检测出47、3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相同的成分有34种。与自然发酵相比,接种发酵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发酵 自然发酵 大头菜 同时蒸馏萃取(SDE) 气相色谱-质谱(GC-MS)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大头菜发酵菌株比例及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玲 曾许珍 +2 位作者 张静 张碧莹 蒋和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90,共6页
选择合适的发酵条件对大头菜发酵过程中的产酸和感官评价至关重要,首先进行菌株的组合优化,通过优势菌群的构建和发酵菌株的配比优化实验确定适合大头菜发酵的菌种比例为鼠李糖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短乳杆菌=3∶2∶3;然后以大头菜为... 选择合适的发酵条件对大头菜发酵过程中的产酸和感官评价至关重要,首先进行菌株的组合优化,通过优势菌群的构建和发酵菌株的配比优化实验确定适合大头菜发酵的菌种比例为鼠李糖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短乳杆菌=3∶2∶3;然后以大头菜为原料进行乳酸菌接种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大头菜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乳酸菌(鼠李糖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短乳杆菌=3∶2∶3)接种量2%,食盐浓度8%,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9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菜 乳酸菌 发酵 菌种比例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