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自主: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2-27,共6页
走向自主是在批判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中根深蒂固的并且至今仍存在于教师教育研究中的观念和行为以及消融个体自我与外在世界的"二重性"基础上提出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个性化实现过程。它既是教师个体在教... 走向自主是在批判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中根深蒂固的并且至今仍存在于教师教育研究中的观念和行为以及消融个体自我与外在世界的"二重性"基础上提出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个性化实现过程。它既是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完善自我的起点,也是在发展与完善自我过程中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厘清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自主的理论界说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当下意义,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自主的实现路径有唤醒自我意识、提升自我认同、强调自我反思、拟定自我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 教师专业发展 主动性 能动性 个性化
下载PDF
高校公选课课堂“沉默”与“低头”现象思考——以“教师技能综合训练”公选课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符淼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5年第4期37-40,共4页
"低头族"与"沉默族"已成为高校课堂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公选课课堂成为"重灾区"。本文以重庆市某高校"教师技能综合训练"公选课为例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自我管理与媒介素养剖析其原因,... "低头族"与"沉默族"已成为高校课堂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公选课课堂成为"重灾区"。本文以重庆市某高校"教师技能综合训练"公选课为例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自我管理与媒介素养剖析其原因,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入手探寻破解策略。其策略路径主要是:高校公选课强化有效管理与引导;主体间思维导向,多元教学方式,还课堂生命色彩;强化学生"三自"教育,提高媒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选课 低头族 沉默族 媒介素养 教师技能
下载PDF
教师数字素养发展逻辑、问题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培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发展,驱动教育变革。教师数字素养攸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我国教师数字素养经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数字素养三个发展阶段,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培养体系缺少系统性、培训缺乏针对性、资源服务欠... 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发展,驱动教育变革。教师数字素养攸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我国教师数字素养经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数字素养三个发展阶段,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培养体系缺少系统性、培训缺乏针对性、资源服务欠缺联动性与数字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要求。为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构建数字教育新生态,须将数字素养课程纳入职前职后培养体系,融通校企社数字学习资源,构建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机制,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培训精准度,强化数字道德和安全,提升教师数字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师 数字素养
下载PDF
一体化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跃文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01-103,共3页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统筹管理是专业发展的组织保证,职前职后相衔接的课程是核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关键,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重要条件,完备的质量考核制度则是效益保障。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专业发展 一体化 路径
下载PDF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围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振华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8-101,176,共4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热点,近几年来备受各方关注,取得了很大进展,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转型发展基本内涵的认识,明确其基本定位,顺应和把握时代的要求,勇于面对困难和危机,在困境中...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热点,近几年来备受各方关注,取得了很大进展,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转型发展基本内涵的认识,明确其基本定位,顺应和把握时代的要求,勇于面对困难和危机,在困境中寻求突围,走出一条具有中国高等教育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与发展 困境与突围
下载PDF
农村学校校长师徒制影子研修的深度参与缺失研究
6
作者 胡术鄂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21-124,共4页
影子研修是以师徒制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校长实践培训模式,农村学校校长的参与深度直接影响影子研修的质量高低。但研修中,农村学校校长的深度参与存在着参与时间不匹配、参与任务偏向表象化、参与内容深度不够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尚未... 影子研修是以师徒制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校长实践培训模式,农村学校校长的参与深度直接影响影子研修的质量高低。但研修中,农村学校校长的深度参与存在着参与时间不匹配、参与任务偏向表象化、参与内容深度不够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尚未成熟构建影子研修基地学校管理模式、农村学校校长缺乏系统反思能力、研修统筹机构缺少实践指导和实质监督能力。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构建完整有效的基地学校管理模式,并建立相应的影子研修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研修 师徒制 农村学校 教师培训
下载PDF
西部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非均衡配置成因与对策探析——以重庆市为例
7
作者 符淼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6年第4期22-25,共4页
衡量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志之一在于师资均衡配置。在西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相关政策的观照下,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差距依然明显。以重庆市为例,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差距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政策价值取向的惯性思维、... 衡量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志之一在于师资均衡配置。在西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相关政策的观照下,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差距依然明显。以重庆市为例,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差距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政策价值取向的惯性思维、经费投入体制欠完善、配置主体责任不明确、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未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自身短板等。重庆市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需要在修正政策取向、确保经费保障、配置主体责任分工明晰、形成"三维一体"师资配置机制、构建"四位一体"的农村全科型师资培养模式、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体间性转向等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师资配置 差距成因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录琴 常宝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7,共4页
小学阶段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启蒙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理想人格的重要阶段。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国学经典教学在中小学的顺利实施,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学理念认知错位、教学内容随意、教学方式刻板... 小学阶段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启蒙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理想人格的重要阶段。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国学经典教学在中小学的顺利实施,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学理念认知错位、教学内容随意、教学方式刻板、教学评价单一、教师国学知识欠缺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有效性,要从整体规划与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坚持知情行合一的教学理念、选择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经典学习的内在自觉和加强国学经典教学的多元支撑等方面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 国学经典 教学改进
下载PDF
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融通整合序化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熊维 朱永永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9-221,共3页
随着重庆外部物流环境发生变化,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笔者在现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引领,序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知识体系;以职... 随着重庆外部物流环境发生变化,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笔者在现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引领,序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知识体系;以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为导向,完善职业竞赛与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范本,细分实践教学环节工作任务;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依托,探索融通整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期利用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融通整合,研究推进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法,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使其能胜任企业岗位能力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竞赛 实践教学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 岗位能力
原文传递
学前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监测预警策略初探
10
作者 朱永永 《特立学刊》 2016年第3期9-12,共4页
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我国学前教育存在区域发展均衡问题。为此,应结合东部、西部以及中部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构建学前教育立法体系,加强政府监管;推行区域政策倾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我国学前教育存在区域发展均衡问题。为此,应结合东部、西部以及中部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构建学前教育立法体系,加强政府监管;推行区域政策倾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结合区域特征制定监测标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促进学前教育机会公平。通过以上措施,从整体上对我国学前教育区域均衡发展进行规划,做好相应监测和预警工作,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公平、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 监测 预警
下载PDF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意蕴、发展现状及可能进路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洲 田振华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4-57,共4页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热点话题。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并厘清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旨趣,明晰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现状,探究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可能进路,是有效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推进统筹优...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热点话题。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并厘清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旨趣,明晰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现状,探究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可能进路,是有效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推进统筹优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集团化办学 教育资源整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