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榨菜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明春 李正国 +3 位作者 王心宇 杨迎伍 王国民 邓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8-120,123,共4页
为了检测榨菜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榨菜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榨菜挥发性的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确定了其中的34种化学成分,占总质量分数的97.15%。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 为了检测榨菜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榨菜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榨菜挥发性的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确定了其中的34种化学成分,占总质量分数的97.15%。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榨菜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异硫氰酸烯丙酯(40.1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4.35%)、异硫氰酸苄酯(10.01%)、异硫氰酸环丙酯(9.30%)、(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3.09%)、二甲基三硫醚(2.80%)、十六酸乙酯(1.53%)等,这七种成分质量分数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 挥发性风味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3种致病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伟 杨迎伍 +1 位作者 邓伟 李正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2-136,共5页
金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LM)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C)是食品中重要的致病菌,建立其多重PCR的快速检测体系,对开发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试剂盒具有重要意... 金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LM)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C)是食品中重要的致病菌,建立其多重PCR的快速检测体系,对开发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试剂盒具有重要意义。根据SA的nuc基因、LM的hly基因和BC的hemolysin基因,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然后进行单基因PCR反应特异性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种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并应用于食品检测中,同时以国标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 cfu/mL,整个检测时间在16 h以内,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以及临床检验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 食品 检测
下载PDF
植物生长素受体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应红 李正国 +1 位作者 宋红丽 杨迎伍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8-172,共5页
扼要介绍了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和泛素-蛋白酶体SCFTIR1作为生长素受体研究的新进展,并以这2种受体为基础初步分析了植物生长素受体体系的内容和范围。
关键词 生长素受体 ABP1 TIR1 AFB
下载PDF
肉制品中志贺氏菌DNA的快速提取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伟 李正国 +2 位作者 杨平 杨迎伍 王国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5,共4页
肉制品中致病菌DNA的提取对PCR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以污染志贺氏菌的猪肉为材料,比较了沸水浴法、裂解液煮沸法、CTAB/SDS法、改良的碱性异硫氰酸胍法4种提取方法对志贺氏菌DNA的提取效果,并以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改... 肉制品中致病菌DNA的提取对PCR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以污染志贺氏菌的猪肉为材料,比较了沸水浴法、裂解液煮沸法、CTAB/SDS法、改良的碱性异硫氰酸胍法4种提取方法对志贺氏菌DNA的提取效果,并以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改良的碱性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志贺氏菌DNA的效果较好,猪肉中志贺氏菌的PCR最低检出限为5×100CFU/g,整个检测时间<8h。经改良的碱性异硫氰酸胍法操作简便、经济省时,可用于肉类的PC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志贺氏菌 DNA 提取 PCR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苗青 李正国 杨迎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5-590,共6页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遗传转化体系对其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基因工程育种有重要影响,对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影响番茄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如番茄的基因型、外植...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遗传转化体系对其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基因工程育种有重要影响,对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影响番茄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如番茄的基因型、外植体状态、预培养和侵染过程、分化培养基中的激素和抗生素配比以及不同的外源基因等问题。并对今后的番茄遗传转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遗传转化 农杆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肉品中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及固相化试剂盒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伟 李正国 +3 位作者 杨平 杨迎伍 邓伟 王国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5-258,共4页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是肉品中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建立其快速检测方法对肉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以及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基因,分别设计出三对特异性引物,通...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是肉品中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建立其快速检测方法对肉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以及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基因,分别设计出三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多重PCR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建立多重PCR检测体系,并集成快速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且灵敏度高,在肉品中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CFU/g,整个检测时间在24h以内。集成的试剂盒检测性能良好,具有较强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以及临床检验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 试剂盒
下载PDF
番茄NAM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春文 唐宁 李正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60-1465,共6页
为了研究番茄NAM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番茄cDNA中分离了NAM(GenBank登录号:FJ435163.1)基因,该基因ORF全长1 053 bp,共编码351个氨基酸,N端含有NAC结构域。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番茄的根、茎、叶、花和果实中均有较... 为了研究番茄NAM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番茄cDNA中分离了NAM(GenBank登录号:FJ435163.1)基因,该基因ORF全长1 053 bp,共编码351个氨基酸,N端含有NAC结构域。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番茄的根、茎、叶、花和果实中均有较强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番茄NAM基因的功能,构建了NAM基因的超表达载体pLP100-35S-NAM,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番茄,并获得抗性植株。经表型分析,转基因番茄植株矮小,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形态异常,表明NAM基因影响番茄顶端分生组织(SAM)的形成和叶片形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NAM 克隆 遗传转化
下载PDF
番茄EBF2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与遗传转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玉 杨迎伍 +1 位作者 邓伟 李正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0-494,共5页
为研究番茄EBF2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番茄果实cDNA中扩增了全长EBF2基因,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在烟草原生质体中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内。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 为研究番茄EBF2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番茄果实cDNA中扩增了全长EBF2基因,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在烟草原生质体中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内。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构建成由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启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EBF2,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MicroTom番茄。经PCR及GUS组织染色检测,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F2基因 亚细胞定位 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 番茄
下载PDF
脐橙CsCA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苏丽艳 李正国 +4 位作者 樊晶 高雪 杨迎伍 邓伟 郝彦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3,共4页
从脐橙果皮褐变相关基因的cDNA抑制差减文库中,获得了一个CAB基因家族的同源EST序列,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方法成功克隆得到984bp的CsCAB全长基因(GenBank登录号EF01085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sCAB包含一个621bp的开放阅读框(ORF)... 从脐橙果皮褐变相关基因的cDNA抑制差减文库中,获得了一个CAB基因家族的同源EST序列,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方法成功克隆得到984bp的CsCAB全长基因(GenBank登录号EF01085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sCAB包含一个621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07个氨基酸;CsCAB蛋白与钙结合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且具有钙结合蛋白的保守结构域EF-hand。并构建了脐橙CsCAB基因的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CABs和pCAMBIA1301-CABas,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CsCAB 克隆 表达载体 构建
下载PDF
传统分离培养结合DGGE法检测榨菜腌制过程的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李正国 付晓红 +3 位作者 邓伟 杨迎伍 崔英双 赵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1-376,共6页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基于16S rRNA作为分子标记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的方法,分析榨菜腌制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用传统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获得7...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基于16S rRNA作为分子标记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的方法,分析榨菜腌制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用传统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获得7个属的细菌类群,其中乳杆菌属(Acidobacterium)是优势菌群,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是次优势菌群。对通过DGGE方法得到的11条16S rRNA优势条带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的丰度最高,是腌制过程中主要的优势菌群,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是次优势菌。传统分离法与DGGE法结合能够更有效的分析榨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获得更全面的微生物多样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Brassica JUNCEA coss var.tsatsai) 16S rRNA 传统分离培养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群落多样性
原文传递
食品中4种致病微生物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杨平 杨迎伍 +2 位作者 陈伟 王国民 李正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4,共5页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性差,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要求,建立和完善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根据其特异基因设计出4对引物...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性差,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要求,建立和完善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根据其特异基因设计出4对引物,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梯度离心处理、改良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基因组DNA和多重PCR(multiplex PCR)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这4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通过人工污染检测和市场样品检测,同时进行传统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只需经过增菌4~8h其最低检出限可达1cfu/mL,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和临床检验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多重PCR 快速检测
下载PDF
5个晚熟柑橘品种果实发育期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阳 唐宁 +1 位作者 李正国 黄涛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267,共5页
本文对产自重庆的5个晚熟柑橘品种(W-默科特、奉节晓橙、鲍威尔、切斯勒特和班菲尔)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品质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品种在各个发育阶段... 本文对产自重庆的5个晚熟柑橘品种(W-默科特、奉节晓橙、鲍威尔、切斯勒特和班菲尔)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品质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品种在各个发育阶段的增幅不同,果实完熟时含量较高的是W-默科特和奉节晚橙;晚熟柑橘果实中的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占总酸含量的72.88% ~87.11%,在果实发育后期,酸含量因品种不同呈先上升后下降或逐渐下降趋势;固酸比和Vc含量也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柑橘 果实发育 可溶性糖 有机酸 维生素C
下载PDF
采后钙处理对奉节脐橙褐变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袁陵 李正国 +3 位作者 杨迎伍 樊晶 王心宇 邓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奉节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是重庆鲜食柑橘的重要品种之一,但容易发生果皮褐变,严重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降低脐橙果皮褐变的发生,提高果实的耐贮性和商品价值,本研究以奉节脐橙果实为材料,分别用1%CaCl2、2%CaCl2、1%Ca(NO... 奉节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是重庆鲜食柑橘的重要品种之一,但容易发生果皮褐变,严重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降低脐橙果皮褐变的发生,提高果实的耐贮性和商品价值,本研究以奉节脐橙果实为材料,分别用1%CaCl2、2%CaCl2、1%Ca(NO3)2、2%Ca(NO3)2配合施保功、2,4-D处理,分析其对果皮褐变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能有效降低褐变指数、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从而降低果皮褐变率;氯化钙处理效果优于硝酸钙处理。1%CaCl2浸果处理的效果最好,贮藏110d后,褐变指数比对照降低了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钙处理 果皮褐变 膜保护性酶 膜脂过氧化作用
下载PDF
重庆6个晚熟柑桔品种果实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宁 杨阳 +1 位作者 黄涛江 李正国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2,共3页
以产自重庆的W·默科特、奉晚脐橙、切斯勒特、鲍威尔、班菲尔和默科特等6个晚熟柑桔品种果实为材料,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果实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晚熟柑桔果实中氨基酸种类齐全,除奉晚脐橙中不合谷氨酸外,其... 以产自重庆的W·默科特、奉晚脐橙、切斯勒特、鲍威尔、班菲尔和默科特等6个晚熟柑桔品种果实为材料,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果实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晚熟柑桔果实中氨基酸种类齐全,除奉晚脐橙中不合谷氨酸外,其余品种均含有测定的17种氨基酸。6个品种果汁中氨基酸总量为237.35-431.93mg/100mL,其中含量最低的是切斯勒特,最高的是奉晚脐橙。不同晚熟柑桔品种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味觉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晚熟柑桔果实中富含精氨酸和脯氨酸,两者可占氨基酸总含量的67.03%~87.7%,奉晚脐橙最高,可达378.81mg/100mL,最低者为默科特,只有172.62m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柑桔 氨基酸 含量 组成
下载PDF
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滕旭 李正国 +1 位作者 杨迎伍 邓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5-69,共5页
柠檬酸合酶与柠檬酸的积累密切相关。为了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进行了克隆,采用半定量PCR法对哈姆林叶片、果肉和果皮中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克隆得到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的cDNA序列,... 柠檬酸合酶与柠檬酸的积累密切相关。为了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进行了克隆,采用半定量PCR法对哈姆林叶片、果肉和果皮中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克隆得到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535bp,ORF区含471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对显示,哈姆林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与其他植物的该基因高度同源。半定量PCR结果显示果肉和果皮中柠檬酸合酶基因在各个时期的表达基本没有变化,而叶片中其表达水平随果实发育成熟不断降低,与果实中柠檬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说明叶片中柠檬酸合酶基因表达与果实酸含量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 柠檬酸合酶 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脐橙CsNAC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果实贮藏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樊晶 李正国 +2 位作者 高雪 杨迎伍 邓伟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03-1808,共6页
从脐橙(Citrussinensis Osbeck)果皮褐变相关基因的cDNA抑制差减文库中,筛选了一个与NAC基因家族同源的EST序列,通过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CsNAC基因全长cDNA序列共1203bp,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sNAC包含一个918bp的开放阅读框(... 从脐橙(Citrussinensis Osbeck)果皮褐变相关基因的cDNA抑制差减文库中,筛选了一个与NAC基因家族同源的EST序列,通过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CsNAC基因全长cDNA序列共1203bp,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sNAC包含一个918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05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5.2kD,等电点为6.72;CsNAC蛋白N端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NAC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CsNAC属于NAC蛋白家族的ATAF亚家族,可能参与胁迫反应。荧光定量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sNAC在果实贮藏过程中,随着果皮褐变的发生,与对照相比褐变果皮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说明CsNAC基因与脐橙果实的果皮褐变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克隆 表达 CsNAC
原文传递
哈姆林甜橙蔗糖合酶Ⅰ和酸性转化酶基因表达与果实糖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滕旭 李正国 +1 位作者 杨迎伍 邓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745-749,共5页
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S)与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是甜橙糖代谢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酶,SS催化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可逆反应,AI则不可逆的催化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它们在甜橙糖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S)与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是甜橙糖代谢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酶,SS催化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可逆反应,AI则不可逆的催化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它们在甜橙糖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以哈姆林甜橙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法,对4个时期哈姆林叶片中的SSI基因和AI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时期哈姆林叶片中均可检测到SSI基因和AI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SSI基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呈"低-高-低-高"趋势。AI基因在哈姆林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表达逐渐减弱,与果实糖累积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林 蔗糖合酶I基因 酸性转化酶基因 半定量RT-PCR 糖代谢
下载PDF
玉米AFB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春文 唐宁 +1 位作者 林东波 李正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8-1072,共5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一条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ZmAFB2(GenBank登录号为NM_001143136.1)。通过特异引物克隆该基因,ZmAFB2全长1 722 bp,编码574个氨基酸。N端含有F-box结构域,属于F-box基因家族,与水稻Os04g3246...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一条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ZmAFB2(GenBank登录号为NM_001143136.1)。通过特异引物克隆该基因,ZmAFB2全长1 722 bp,编码574个氨基酸。N端含有F-box结构域,属于F-box基因家族,与水稻Os04g32460.1同源性很高,属于AFB2亚家族。q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玉米的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但在茎中的表达量最强。为进一步研究玉米ZmAFB2基因的功能,构建玉米ZmAFB2基因的超表达载体pCAMBIA-35S-AFB2,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番茄进行遗传转化,共获得3个转基因株系,对转基因番茄表型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叶片稍厚颜色暗绿,果实较小,无籽或少籽,房室发育不健全,因此,推测AFB2可能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这为进一步阐明AFB2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AFB2 生长素受体 克隆 超表达 QRT-PCR
下载PDF
优化重叠PCR法进行单链抗体基因扩增和点突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符勇耀 李正国 +3 位作者 李泮志 邓伟 杨迎伍 王中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0-155,共6页
利用重叠PCR技术扩增单链抗体基因或位点突变是抗体文库构建或稳定表达的关键和难点,国内外文献未见其方法学的系统报道。以不同VH、VL和Linker基因为拼接模板进行重叠PCR,针对影响重叠PCR扩增的拼接类型,引物设计,反应条件等进行... 利用重叠PCR技术扩增单链抗体基因或位点突变是抗体文库构建或稳定表达的关键和难点,国内外文献未见其方法学的系统报道。以不同VH、VL和Linker基因为拼接模板进行重叠PCR,针对影响重叠PCR扩增的拼接类型,引物设计,反应条件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两段重叠连接比三段更容易实现,且扩增效果好;引物的互补序列长度一般应大于15bp,且在18—24bp时扩增效果最好;退火温度在52—600C,Mg^2+浓度在1.5—2.5mM时对拼接的效果影响较小;直接或间接使用拼接模板均可以实现重叠PCR的扩增。利用优化策略,首次构建了抗除虫菊酯的scFv基因文库并引入抗XAC糖蛋白scFv基因的点突变,为除虫菊酯抗体文库构建和抗XAC重组抗体的稳定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PCR 优化 单链抗体基因 点突变
下载PDF
番茄SlSnRK2s基因表达在促进叶片衰老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阳 唐宁 李正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0-956,共7页
SnRK2(sucrose non-fermenting 1一related protein kinase2)是脱落酸(ABA)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正调控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防御、ABA和非生物胁迫等多种信号的应答反应。从番茄中分离了3个与SnRK2.2、SnRK2.3和SnRK2.6... SnRK2(sucrose non-fermenting 1一related protein kinase2)是脱落酸(ABA)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正调控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防御、ABA和非生物胁迫等多种信号的应答反应。从番茄中分离了3个与SnRK2.2、SnRK2.3和SnRK2.6同源的基因,分别命名为SlSnRK2.2、SlSnRK2.3和SlSnRK2.6,同时构建了SlSlSnRK2.2/2.3/2.6 RNAi载体,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番茄,得到转基因番茄植株。初步表型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植株呈叶片早衰的现象。通过对乙烯信号相关基因的检测可知,转基因植株中除了ERF2表达量低于野生型,其余3个基因(ACO4、ERF1B、ERF1)的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表明SlSnRK2.2、SlSnRK2.3和SlSnRK2.6与叶片衰老有关,可能参与ABA和乙烯信号互作,此结果对揭示植物衰老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RK2s ABA 乙烯 叶片衰老 RNA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