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林洁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49-450,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9月呼吸内科所医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人员,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平均分成两组(A、B),每组50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B组患者给... 目的分析并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9月呼吸内科所医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人员,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平均分成两组(A、B),每组50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B组患者给予单纯性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均经过不同程度的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及并发症发生率(8.0%)和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0%、并发症发生率20.0%)相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内科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栾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均为心血管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比索洛尔(对照组,n=50)与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均为心血管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比索洛尔(对照组,n=50)与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室性早搏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据心律失常临床特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使预后最大程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特征 治疗
下载PDF
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鄢卫民 黄海燕 +1 位作者 冉玲华 魏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308-5309,共2页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 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杓型48例,非杓型76例,24 h平均心率≤70次/min 57例,>70次/min 67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是否为杓型及24 h心率分为低危32...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 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杓型48例,非杓型76例,24 h平均心率≤70次/min 57例,>70次/min 67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是否为杓型及24 h心率分为低危32例,中危52例,高危40例三组,比较血管、心脏、肾脏损害的相应指标胫股脉搏传导速度(cf PWV),左室质量指数(LVMI),肌酐比值(ACR)的变化。结果血压非杓型患者与杓型患者比较,ACR、LVMI有显著差异(P<0.05),cf PWV无显著差异(P>0.05),低、中、高危三组ACR、LVMI有显著差异(P<0.05),cf PWV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原发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存在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昼夜节律 心率 原发性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尿酸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俊 周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尿酸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怀疑存在左心房血栓的NVAF患者3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食管心脏超声检... 目的探讨尿酸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怀疑存在左心房血栓的NVAF患者3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食管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45例)和非血栓组(345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分析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尿酸对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组患者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非血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病程、CHADS_2评分、CHA_2DS_2-VASc评分及尿酸浓度是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栓组患者尿酸浓度与CHADS_2评分、CHA_2DS_2-VASc评分呈正相关(CHADS_2评分:r=0.618,P=0.036;CHA_2DS_2-VASc评分:r=0.646,P=0.032)。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浓度曲线下面积(ACU)为0.895(95%CI:0.825~0.966),其最佳工作点为459.8μmol/L,此时预测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85.0%。结论血清尿酸浓度在NVAF并发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患者中明显升高,其可作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评估左心房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尿酸 左心房血栓 CHADS2评分 CHA2DS2-VASc评分
下载PDF
左心房容积及应变参数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李馨 蒲鹏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34-436,共3页
目的 分析左心房容积及应变参数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105例AAMI患者纳入研究,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检测其左心房容积[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 目的 分析左心房容积及应变参数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105例AAMI患者纳入研究,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检测其左心房容积[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及应变参数[左心房存储应变(LASr)、左心房通道应变(LAScd)、左心房收缩应变(LASct)],随访3个月,以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发生影响因素。结果 37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率为35.24%;不良组> 65岁和高血压史占比、LAVmin、LAVmax及LAVpre水平明显更高,LASr、LAScd及LASct水平明显更低(均P <0.05);> 65岁、高血压史、左心房容积增大及左心房应变参数水平较低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左心房容积增大、左心房应变参数水平较低可增高AAMI患者术后MACE发生风险,与其预后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左心房容积 左心房应变参数 预后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刘俊 李馨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外周血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病情,160例VMC患者(VMC组)被进一步分为轻度组(61例)、中度组(52例)及重度组(47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外周血单...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外周血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病情,160例VMC患者(VMC组)被进一步分为轻度组(61例)、中度组(52例)及重度组(47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II)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LVEF、LVEDd和LVESd。分析Beclin-1和LC3-II mRNA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PBMCs中Beclin-1 mRNA和LC3-II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重度组的显著低于中度组的;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且重度组的显著高于中度组的,P均=0.001。LVEF: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LVEDd和LVESd: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eclin-1 mRNA和LC3-II mRNA表达水平与IL-1β、TNF-α、LVEDd和LVESd呈显著负相关(r=-0.416~-0.178,P<0.05或<0.01),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233,0.203,P=0.003,0.010)。ROC曲线分析显示Beclin-1 mRNA和LC3-II mRNA诊断VMC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816和0.821,敏感性分别为76.19%和86.36%,特异性分别为70.27%和68.7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自噬水平显著降低,有助于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自噬 RNA 信使
下载PDF
家庭氧疗及呼吸锻炼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4
7
作者 姜婷 傅铁军 周学群 《中国医药》 2017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氧疗、呼吸锻炼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1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目的探讨家庭氧疗、呼吸锻炼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1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联合长期家庭氧疗及配合呼吸锻炼治疗,均连续治疗6个月。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血常规指标及BODE指数;通过圣·乔治呼吸问卷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后的疾病改善情况(包括评定自觉症状、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记录患者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52±6)%比(41±5)%、(71±6)%比(62±6)%、(65±5)mmHg(1mmHg=0.133kPa)比(57±4)mmHg、(165±14)g/L比(128±11)g/L、(54±6)mmHg比(63±6)mmHg,对照组:(46±5)%比(41±6)%、(68±7)%比(62±5)%、(61±5)mmHg比(56±4)mmHg、(158±15)g/L比(126±14)g/L、(56±5)mmHg比(64±6)mmHg];且观察组FEV1%、FVC%及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ODE指数分级及疾病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期间COPD急性加重的例数及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呼吸锻炼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以提高肺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家庭氧疗 呼吸锻炼 沙美特罗替卡松 BODE指数
下载PDF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韩容 曹小琴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10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10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干预。分别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量表(SWAL-QOL)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记录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评估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洼田氏饮水试验干预后(Ⅳ级+Ⅴ级)发生率、评分及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小体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9
作者 欧海燕 段娅娟 陈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qRT⁃PCR、Western⁃Blot检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LRP3、Caspase⁃1的mRNA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qRT⁃PCR、Western⁃Blot检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LRP3、Caspase⁃1的mRNA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18)水平并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及预后组间的差异,评价NLRP3水平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严重程度APACHEⅡ和LIPS评分、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Caspase⁃1表达水平及外周血IL⁃1β及IL⁃18水平比较,高危组上述指标水平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P<0.05)。死亡组患者NLRP3和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和外周血IL⁃1β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3 mRNA水平曲线下面积为0.877(95%CI:0.808~0.946),其最佳工作点为2.68,此时预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05%和78.87%,均显著优于LIP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指标。结论NLRP3炎性小体参与了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炎症级联放大,对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半胱氨酸蛋白酶1
下载PDF
阿拉坦五味丸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梁英 万晓强 +1 位作者 石钢 李显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阿拉坦五味丸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疗效及对血清人表皮生长因子(EGF)、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80例CSG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 目的探讨阿拉坦五味丸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疗效及对血清人表皮生长因子(EGF)、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80例CSG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90)和研究组(n=19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血清EGF、GAS、SS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6.32%(164/19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22%(149/190)(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EGF、GAS水平降低,SS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血清EGF、GAS水平低于对照组,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6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拉坦五味丸联合泮托拉唑治疗CSG,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并改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坦五味丸 泮托拉唑 慢性浅表性胃炎 疗效 人表皮生长因子 胃泌素 生长抑素
下载PDF
自噬相关蛋白在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1
作者 何子纯 张佳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蛋白在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 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PBMCs)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p62)的mRNA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关细...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蛋白在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 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PBMCs)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p62)的mRNA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IL-10)水平,分别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评价自噬相关蛋白对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非ARDS组比较,ARDS组PBMCs中Beclin-1、LC3-II mRNA及蛋白表达和外周血IL-10水平显著降低,而p62 mRNA及蛋白表达和外周血IL-1β、TNF-α及IL-6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PBMCs中Beclin-1、LC3-II mRNA及蛋白表达和外周血IL-10水平显著降低,而p62 mRNA及蛋白表达和外周血IL-1β、TNF-α及IL-6水平显著升高(P <0.05)。ARDS组患者Beclin-1和LC3-II mRNA分别与外周血IL-1β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而p62 mRNA与外周血IL-1β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Beclin-1 mRNA、LC3-IImRNA和p62 mRNA区分存活和非存活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8(95%CI:0.743~0.913)、0.829(95%CI:0.738~0.921)和0.794(95%CI:0.705~0.883),其敏感性分别为75.96%、81.82%和71.19%,特异性分别为80.49%、75.61%和71.23%。结论自噬水平的降低参与了脓毒症并发ARDS的发生及发展,检测自噬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相关蛋白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预后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黏膜剥离术后并发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祝沛沛 刘梁英 +1 位作者 彭雷 范才波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807-810,813,共5页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胃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9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奥美拉唑联合康复新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ESD术后...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胃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9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奥美拉唑联合康复新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ESD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术后溃疡面积情况,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两组术后第3、7天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第1天,术后第3、7天试验组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反酸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术中、术后72h内、术后72h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试验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术后8周时两组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8周VEGF较术后1d水平有显著升高。结论康复新联合奥美拉唑较单用奥美拉唑对于改善ESD术后患者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反酸症状的效果更明显,同时能更快缩小溃疡面积,同时增加血清VEGF水平,但对于术后出血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奥美拉唑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胸腺五肽联合连花清瘟胶囊对AECOPD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白容 杨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连花清瘟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该院门诊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连花清瘟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该院门诊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胸腺五肽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腺五肽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免疫功能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内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血氧分压(pO_2)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D4^+、CD8^+、CD4^+/CD8^+、IgG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AECOPD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有效降低机体炎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五肽 连花清瘟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首发症状性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成国 李光勤 +1 位作者 张瑜 麦健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06-408,共3页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患者首发症状性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1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50例合并SCI,纳入SCI组,其余136例未合SCI,纳入非SCI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患者首发症状性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1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50例合并SCI,纳入SCI组,其余136例未合SCI,纳入非SCI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SCI的首发症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重,梗死面积大,预后较差;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缺血性心脏病是SCI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其中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缺血性心脏病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SCI的首发症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重,梗死面积大,预后较差,疾病进展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临床医师应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症状性急性脑卒中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探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唐月红 石钢 郑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773-774,778,共3页
目的探讨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的标准和影像学检查已确诊。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的标准和影像学检查已确诊。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的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的治疗4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脑出血量、偏瘫恢复时间情况、病死率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脑出血量、偏瘫恢复时间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定位精确和疗效确切等优点,而且能够突出临床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六味安神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梁英 石钢 官建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25期3346-3348,共3页
目的评价六味安神胶囊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状态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安神胶囊治疗... 目的评价六味安神胶囊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状态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安神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消化道症状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总有效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总有效率和失眠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3%vs.78.75%,88.75%vs.51.88%,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安神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焦虑 抑郁 功能性消化不良 六味安神胶囊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与预防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陶利洪 徐维凤 +2 位作者 李馨 秦宗磊 曹纪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403-3405,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的分布特点...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例,感染率为4.00%;共检出4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7.09%,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6.67%、真菌占6.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心功能分级、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及住院时间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相应危险因素制定对应干预措施并积极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干预对策
原文传递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障碍1例的报道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2,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岁,汉族。2011年11月4日以“双上肢震颤1年,加重伴全身无力1d”入住本院神经内科。5年前,患者出现双上肢静止性震颤,伴动作笨拙、迟缓,步态异常,步距小,越走越快,言语吞吐,说话时表情呆滞,喝水及饮食...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岁,汉族。2011年11月4日以“双上肢震颤1年,加重伴全身无力1d”入住本院神经内科。5年前,患者出现双上肢静止性震颤,伴动作笨拙、迟缓,步态异常,步距小,越走越快,言语吞吐,说话时表情呆滞,喝水及饮食无吞咽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 凝血功能障碍 静止性震颤 临床资料 上肢震颤 神经内科 全身无力 步态异常
下载PDF
金咳息胶囊联合班布特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白容 刘俊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5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金咳息胶囊联合盐酸班布特罗片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金咳息胶囊联合盐酸班布特罗片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于睡前口服盐酸班布特罗片,初始剂量为1片/次,1次/d,治疗1周后可增加到2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咳息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炎性因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34%、91.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用力肺活量(FVC)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呼吸症状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α1-抗胰蛋白酶(α1-AT)水平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咳息胶囊联合盐酸班布特罗片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咳息胶囊 盐酸班布特罗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肺功能 生活质量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肾血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德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66-868,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肾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组(观察组)各34例,将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的血脂及肾血流参...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肾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组(观察组)各34例,将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的血脂及肾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观察组的血脂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流阻力指数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肾血流参数具有显著影响,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疾病状态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阿托伐他汀 血脂 肾血流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