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包长斌 刘明涛 +2 位作者 蒋林 李宜云 周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424-3425,共2页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于腹腔干或肝总动脉造影,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给予灌注化疗...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于腹腔干或肝总动脉造影,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给予灌注化疗和栓塞。结果 TACE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生存时间0.5、1、2、3、4年分别为77.3%(102/132)、55.3%(73/132)、37.1%(49/132)、24.2%(32/132)、11.3%(15/132)。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能明显延长患者带癌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生存时间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万宁 林丽立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8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EVS治疗组(n=29)、EVL治疗组(n=39)及二者联合治疗组(n=30)。通过观察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EV复发率及再出血率等...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8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EVS治疗组(n=29)、EVL治疗组(n=39)及二者联合治疗组(n=30)。通过观察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EV复发率及再出血率等指标,比较三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EVS、EVL组和联合治疗组的EV消失率分别为86.2%、87.1%和90%;EV复发率分别为37.9%、35.9%和16.7%;随访3年再出血率为44.8%、35.9%和22.2%(P<0.05)。结论 EVS、EVL均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但二者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套扎术和硬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硬化剂治疗 内镜套扎术 联合治疗
下载PDF
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倩 吴小翎 罗红春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62-1264,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人类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微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92例胃癌组织及2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 目的观察人类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微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92例胃癌组织及2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检测微血管密度(MVD),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以检测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 92例胃腺癌组织标本中,MMP-2、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75/92)、75.0%(69/92);MVD值为(47.29±7.6)个/视野。2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MP-2、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8%(5/21)、33.3%(7/21);MVD值为(18.33±8.4)个/视野。结论 MMP-2与胃癌微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联合检测MMP-2、MVD及VEGFR-3的表达对评价胃癌病理特征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淋巴结 肿瘤转移 微血管生成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清清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5期2379-2380,共2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还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ST、ALT、TBIL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ST、ALT、TBI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磷脂酰胆碱类 肝/损伤 肝功能试验 药用制剂
下载PDF
瑞巴派特辅助治疗老年胃溃疡的可行性及对溃疡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杨瑛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2期1824-1825,共2页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辅助治疗老年胃溃疡的可行性及对溃疡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98例老年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辅助治疗老年胃溃疡的可行性及对溃疡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98例老年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中性黏液含量、黏膜形态结构评分及胃溃疡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44/49),高于对照组的73.5%(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中性黏液含量、黏膜形态结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中性黏液含量、黏膜形态结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巴派特辅助治疗老年胃溃疡效果好,能有效改善胃溃疡症状,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投药和剂量 丙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胃溃疡 老年人 奥美拉唑
下载PDF
某制鞋企业苯作业工人职业危害调查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贺炜 罗东 +2 位作者 王永义 汤艳 尹雅江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0期3205-3207,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制鞋企业苯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状况,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重庆市某制鞋企业接触苯作业的200名工人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企业未接触苯作业的200名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职员开展职业健康调查,对比两组... 目的调查分析制鞋企业苯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状况,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重庆市某制鞋企业接触苯作业的200名工人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企业未接触苯作业的200名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职员开展职业健康调查,对比两组职工神经衰弱症状发生情况、血常规、心电图、肝脾B超检查结果。按照接触苯时间的长短,将观察组工人分为1~<3组和大于或等于3年组,比较不同苯接触时间工人的职业危害情况。结果 (1)观察组职工头晕、头痛、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等减少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肝脾B超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年组工人的神经衰弱症状发生率、血常规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肝脾B超异常率均高于1~<3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鞋企业中接触苯作业的工人受到的职业危害相对较严重,且随着接触苯时间的延长,其职业危害越严重。制鞋企业应针对该类职工加强职业防护和健康宣教,尽可能保护其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危害 制鞋企业 职业防护
下载PDF
亚甲蓝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冯业全 陈雪 +2 位作者 陈万宁 杨清清 刘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626-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94例,根据不同内镜检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04例行亚甲蓝色素内镜检查的为实验组,对照组90例行普通胃镜检查,比较亚甲蓝色...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94例,根据不同内镜检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04例行亚甲蓝色素内镜检查的为实验组,对照组90例行普通胃镜检查,比较亚甲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腺上皮肠化、不典型增生及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腺上皮增生和腺瘤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更高,有助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及诊断,具有方法简单、安全、实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胃肿瘤 癌前状态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与并发的胃肠道病变 被引量:5
8
作者 罗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3期93-96,共4页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Degos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多系统病变综合征,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它不仅存在皮肤病变,还可累及人体其他器官,如肺脏、肾脏、心脏、肝脏等,其中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往往是致死性的,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Degos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多系统病变综合征,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它不仅存在皮肤病变,还可累及人体其他器官,如肺脏、肾脏、心脏、肝脏等,其中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往往是致死性的,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将概述Degos病与其并发的胃肠道病变相关知识,以期为探寻这种致死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途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萎缩性皮丘疹病 胃肠道 多系统病变
下载PDF
蓝激光成像技术联合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性病变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雪 文保钢 +2 位作者 任益 赵伦 高志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蓝激光成像技术(BLI)联合碘溶液染色在诊断食管早期癌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通过问卷调查筛查出食管早癌高危人群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白光内镜组(30例)、蓝激光成像技术组(30例)、碘... 目的探究内镜下蓝激光成像技术(BLI)联合碘溶液染色在诊断食管早期癌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通过问卷调查筛查出食管早癌高危人群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白光内镜组(30例)、蓝激光成像技术组(30例)、碘染色组(30例)、BLI联合碘染色组(30例),以病检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4组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对于食管早期癌性病变的筛查,白光组、蓝激光成像技术组、碘染色组以及蓝激光成像联合碘染色组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80.00%、83.33%、86.67%、93.33%,灵敏度分别为:75.00%、80.00%、81.82%、90.91%,特异度分别为:83.33%、85.00%、89.47%、94.7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72.73%、81.82%、90.9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89.47%、89.47%、94.74%,以及Kappa值分别为:0.583、0.634、0.713、0.856。蓝激光与碘染色联合组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均高于白光内镜、蓝激光成像组及碘染组。结论蓝激光成像技术联合碘染色有助于内镜医生提高对食管早期癌性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激光成像技术 碘染色 食管癌性病变
下载PDF
蓝激光成像及碘染色技术对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雪(综述) 文保钢(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010-1013,共4页
随着全球食管癌发病率逐渐上升,提高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已刻不容缓。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蓝激光成像及碘染色技术这两种方法均有助于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 随着全球食管癌发病率逐渐上升,提高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已刻不容缓。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蓝激光成像及碘染色技术这两种方法均有助于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和诊断。该文主要介绍蓝激光成像及碘染色技术两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为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激光成像技术 碘染色技术 食管早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内镜下不同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杨清清 高志芳 +2 位作者 潘慧 任益 赵伦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8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接冷圈套切除(间接CSP)组、直接冷圈套切除(直接CSP)组和...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接冷圈套切除(间接CSP)组、直接冷圈套切除(直接CSP)组和热圈套切除术(HSP)组。比较三组手术情况及出血情况。结果:直接CSP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间接CSP组和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止血夹使用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间接CSP组与直接CSP组,迟发性出血率高于间接CSP组与直接C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即刻出血率低于间接CSP组和直接C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可减少即刻出血,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但迟发性出血率较高;直接CSP可缩短息肉切除时间,迟发性出血率低,但即刻出血较间接CSP高;间接CSP具有即刻出血率和迟发性出血率低的优势,是一种简单、有效且安全的结直肠息肉切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 冷圈套 热圈套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相关的胃黏膜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6期196-198,共3页
质子泵抑制剂(PPI)广泛应用于治疗与酸有关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以及防止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等。PPI因其有效性和低毒性,是目前最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药。但是长期使用PPI会引起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 质子泵抑制剂(PPI)广泛应用于治疗与酸有关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以及防止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等。PPI因其有效性和低毒性,是目前最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药。但是长期使用PPI会引起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如壁细胞突入腺腔、胃底腺囊性扩张和小叶上皮增生。这些变化在内镜下的表现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多发性白色扁平状病变、鹅卵石样黏膜及黑点。临床医生需要了解长期使用PPI患者的内镜特征,以指导下一步治疗。近年来,钾离子竞争性抗钾酸阻滞剂(P-CAB)作为一种新型的抑酸剂被应用于临床,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比PPI更强。对于使用PPI或P-CAB所致患者的胃黏膜改变,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以调查其与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胃黏膜 内镜检查 胃酸
下载PDF
PCR技术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洪 李琼 +1 位作者 袁伟 喻容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PCR技术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CR技术对64例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患者进行检测,对比治疗前后不同部位的PCR阳性率和治疗后不同胃溃疡愈合及疼痛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不同部位的PCR阳性率均降低... 目的:探讨PCR技术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CR技术对64例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患者进行检测,对比治疗前后不同部位的PCR阳性率和治疗后不同胃溃疡愈合及疼痛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不同部位的PCR阳性率均降低,溃疡愈合及疼痛水平均改善,且不同部位之间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时,细菌培养阴性患者中仍可检测到胃活检和胃液PCR阳性,但后者阴性患者中仍可检测到细菌培养阳性。结论:PCR检测阳性率可反应患者治疗情况及恢复情况,但不同部位的检出率不同,与细菌培养相比,胃活检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诊断 胃螺菌属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PCR检测技术在幽门螺杆菌诊断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洪 袁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9期2430-2431,2433,共3页
目的探寻聚合酶联反应(PCR)检测技术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该院消化内科疑是患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或胃窦炎、胃癌患者于胃镜下取其病变部位组织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PCR体外扩增,患者同时做尿素酶试验... 目的探寻聚合酶联反应(PCR)检测技术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该院消化内科疑是患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或胃窦炎、胃癌患者于胃镜下取其病变部位组织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PCR体外扩增,患者同时做尿素酶试验、血清学抗体检查,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0份病例标本中,分离培养67例、尿素酶试验82例、Hp抗体检查152例、PCR扩增144例阳性。阳性率分别为39.4%、48.2%、89.5%、84.7%。以细菌培养为金标准,则尿素酶试验、抗体检查、PCR灵敏度分别为88.1%、89.5%、98.5%,特异性分别为94.6%、77.4%、81.7%。这4种检测方法中,灵敏度最高的为PCR基因扩增法,其次为抗体检查和尿素酶试验;特异性最高的为尿素酶试验,其次为PCR扩增和抗体检查。结论 PCR试验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高,可以用作Hp感染的确诊、基因分型、流行病学调查、微量取材等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PCR 尿素酶试验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联合人参皂苷Rg3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2
15
作者 聂娜 吴小翎 +2 位作者 罗红春 刘波 刘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5-FU联合Rg3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MKN-2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构建体外肿瘤球模型研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肿瘤球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5-FU联合Rg3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MKN-2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构建体外肿瘤球模型研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肿瘤球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MKN-28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构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5-FU组、Rg3组和5-FU+Rg3组(联合给药组);研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统计各组肿瘤的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结果 MGC-803胃癌细胞和MKN-28胃癌细胞给药48 h后,联合给药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GC-803胃癌细胞肿瘤球和MKN-28胃癌细胞肿瘤球给药7 d后,联合给药组肿瘤球体积显著小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联合给药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能力显著强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荷瘤裸鼠实验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给药显著延长荷瘤裸鼠的中位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5-FU与Rg3均具有抗胃癌细胞的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是一种潜在的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RG3 胃癌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雪 文保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950-952,共3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lP)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发病率约占慢性胰腺炎的5%-6%。1961年,Sarles等首先报道了1例伴有高γ球蛋白血症的非酒精性慢性胰腺炎,推测其病因与自身免疫有关。1995...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lP)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发病率约占慢性胰腺炎的5%-6%。1961年,Sarles等首先报道了1例伴有高γ球蛋白血症的非酒精性慢性胰腺炎,推测其病因与自身免疫有关。1995年,Yoshida等将这类慢性胰腺炎命名为A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作为表位肽载体体外诱导HBV特异性免疫应答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莉 何松 +1 位作者 罗娜 彭明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在体外研究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TB.HSP70)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原(HBcA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肽载体,诱导HBV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应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HSP70(P1)、HSP70-HBcAg(18-27)(P2)、HSP70-PreS2B(18-24)-PreS2Th... 目的在体外研究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TB.HSP70)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原(HBcA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肽载体,诱导HBV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应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HSP70(P1)、HSP70-HBcAg(18-27)(P2)、HSP70-PreS2B(18-24)-PreS2Th(37-53)-HBcAg(18-27)(P3),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免疫印迹法鉴定各重组蛋白的表达。体外考察重组蛋白(P1、P2、P3)对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的作用,流式细胞术评估树突状细胞的成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p7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分泌情况,TdR-3H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经典51 Cr法检测重组蛋白诱导HBV特异性细胞毒活性。结果重组蛋白P1、P2、P3构建成功,P1、P2、P3能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上调CD1a、CD40、CD86表达,释放Th1型细胞因子IL-12p70、IL-1β和TNF-α,P3最能有效激活自体淋巴细胞成为细胞毒活性细胞,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IFN-γ的释放,而单独的HSP70无杀伤活性。结论 TB.HSP70可作为HBV HBcA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肽载体,提高T淋巴细胞表位肽的免疫原性,且含有B、Th表位的P3能更好地激活HBV特异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热休克蛋白 T淋巴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树突细胞
下载PDF
6S管理模式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冉柳 李娅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3期21-23,共3页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症,临床表现取决于患者的出血部位与性质、出血量与速度,并与患者的年龄及循环代偿功能密切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缓解过程,及时、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是关键。除传统的护理模式外,6S管理模式的出现...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症,临床表现取决于患者的出血部位与性质、出血量与速度,并与患者的年龄及循环代偿功能密切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缓解过程,及时、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是关键。除传统的护理模式外,6S管理模式的出现为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缓解带来了更高的效率、更高的质量和更高的满意度。本文整理了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应用的相关文献,为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患信任度提供新的管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6S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乳果糖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万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3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乳果糖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口服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 目的观察乳果糖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口服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及血氨值的变化;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氨和改善肝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肝性脑病分级计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可明显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是目前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乳果糖 门冬氨酸鸟氨酸
下载PDF
国内急性肠系膜缺血临床特点文献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清清 詹俊 +2 位作者 于钟 何艳 周慧敏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31-32,35,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国内急性肠系膜缺血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检索2005~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急性肠系膜缺血的有效文献,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男性占65.6%,女性占34.4%。临床表现以突发腹痛最常见(... 目的:总结分析国内急性肠系膜缺血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检索2005~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急性肠系膜缺血的有效文献,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男性占65.6%,女性占34.4%。临床表现以突发腹痛最常见(92.6%)。临床分型有肠系膜动脉栓塞(33.0%)、肠系膜动脉血栓(5.0%)、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2.0%)、肠系膜静脉血栓(61.0%)。心房颤动、肝硬化、腹部手术史、高血压为急性肠系膜缺血常见高危因素。腹部B超、腹部C/CTA在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46.2%、76.5%。结论:国内文献报道的急性肠系膜缺血男性多于女性,临床分型中以肠系膜静脉血栓为主。腹部CT/CTA可作为急性肠系膜缺血的重要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 文献分析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