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美定隆乳注射患者术后取出的手术方式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匡远黎 谭智明 +3 位作者 张鹏 赵运平 唐华明 杜波 《现代临床医学》 201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奥美定隆乳注射患者术后取出的手术方式。方法:对我科收治的奥美定注射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B超和MRI检查分成包膜硬结型、散在团块型、液态游走型及混合型,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比较其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奥美定隆乳注射患者术后取出的手术方式。方法:对我科收治的奥美定注射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B超和MRI检查分成包膜硬结型、散在团块型、液态游走型及混合型,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比较其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乳腔镜手术在伤口愈合时间上显著短于乳晕切口包块取出术。液态游走型或混合型患者行乳腔镜下包块取出术,术后伤口感染、疾病复发率显著高于乳腺切除组。结论:包膜硬结型、散在团块型可行乳腔镜包块取出术、乳晕切口包块取出术或乳腺部分切除术,以尽量保留乳腺的完整,液态游走型或混合型应行乳腺全切术以彻底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定 隆乳 取出 乳腔镜 乳腺全切
下载PDF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谭清亚 张春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181-183,共3页
目的: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治疗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01~2019-01我院就诊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则予... 目的: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治疗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01~2019-01我院就诊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气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相比于氨茶碱在治疗慢阻肺疾病上,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索茶碱 氨茶碱 慢阻肺 肺功能指标 动脉血气指标
下载PDF
PDCA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程玲 程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0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循环体系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6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以比较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循环体系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6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以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下床时间、引流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模式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模式 结肠癌并肠梗阻 术后护理
下载PDF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云峰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5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则...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为93.48%,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局部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乳房重建术治疗能使早期乳腺癌患者获得较好的乳房外观,且不会增加肿瘤复发或转移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危险性,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保留乳头乳晕 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术治疗良性乳腺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云峰 唐华明 +1 位作者 周赟 严艳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1896-189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聚桂醇组(观察组)和硬无水乙醇组(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聚桂...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聚桂醇组(观察组)和硬无水乙醇组(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术,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术,对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囊腔体积变化,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水乙醇比较,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术可有效缩小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囊腔体积,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聚桂醇硬化术 单纯性乳腺囊肿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机维修率及患者等候时间和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双 程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0期14-15,8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机维修率及患者等候时间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机的维护管理进行改进,明确血液透析机的维护管理流程与目的。比较活动前后血液透析机维修率及患者等候时间和满意度。结果:活动后...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机维修率及患者等候时间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机的维护管理进行改进,明确血液透析机的维护管理流程与目的。比较活动前后血液透析机维修率及患者等候时间和满意度。结果:活动后,本院血液透析机维修次数下降,达到目标值;血透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与活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血液透析机维修次数,缩短血透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缩短,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利于建立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血液透析机维修率 等候时间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云峰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研究组则行腹腔镜下...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研究组则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患者的手术创伤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穿孔 腹腔镜 穿孔修补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术前胆道减黄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云峰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减黄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9例。参照组患者直接行肝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患...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减黄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9例。参照组患者直接行肝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先给予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减黄治疗再行肝切除术。观察实验组患者在减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情况,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内的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减黄治疗后的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酸氨基转移酶(γ-GT)以及碱性磷酸酶(ALP)等肝功能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胆道减黄能有效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的肝功能,但并不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死亡率,对于术前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可综合考虑情况进行选择性减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肝胆管引流 减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注意训练与常规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付开敏 李仪 +1 位作者 王芳 刘小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究注意训练和常规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失语症患者40例,所有患者经头部CT确诊为脑卒中。发病时间为数周至1年。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注意训练和常规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失语症患者40例,所有患者经头部CT确诊为脑卒中。发病时间为数周至1年。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同时进行1个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语言训练,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常规语言训练的同时增加注意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语言功能和注意力水平;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检测得分。结果 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水平和注意力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比对照组在语言功能水平和注意力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语言训练能有效治疗失语症,但常规训练联合注意训练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训练 语言训练 脑卒中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对脑血栓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勇 付德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2例脑血栓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设作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措施,另外一组设作...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2例脑血栓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设作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措施,另外一组设作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配合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血小板参数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组PLT、MPV、PDW、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等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PLT、MPV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DW、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血栓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效果理想,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抗血小板药 治疗 脑血栓 疗效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在重症脑功能损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11
作者 王彬 陈勇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期183-185,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在重症脑功能损害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该医院住院重症脑功能损害患者84例,采用动态脑电图监测,进行脑电图分级,采用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动态脑电图Ⅰ级者GOS5级、4级、3级、... 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在重症脑功能损害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该医院住院重症脑功能损害患者84例,采用动态脑电图监测,进行脑电图分级,采用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动态脑电图Ⅰ级者GOS5级、4级、3级、2级、1级分别占32.3%、48.3%、16.1%、3.2%、0.0%,Ⅱ级者分别占30.0%、40.0%、25.0%、5.0%、0.0%,Ⅲ级者分别占11.1%、33.3%、44.4%、5.6%、5.6%,Ⅳ级者分别占0.0%、26.7%、40.0%、20.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脑电图分级对临床预后的灵敏度80.65%(25/31),特异度50.94%(27/53),符合率61.90%(52/84)。GOS4-5级别的功率FP1(2.56±1.21)、F3(2.63±1.65)、C3(2.83±1.85)低于GOS1-3级FP1(3.63±1.36)、F3(3.26±1.12)、C3(4.19±2.10),功率FP1(3.51±2.13)、F3(2.60±1.14)、C3(3.11±1.24)高于GOS1-3级FP1(4.63±2.63)、F3(3.92±2.13)、C3(4.7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可作为重症脑功能损伤预后评估方法 ,但其特异度较低,可能存在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损伤 重症 动态脑电图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价值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新文 程瑶 龚建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40-1643,共4页
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胆道良性疾病。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很困难,一些复杂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经历反复多次手术治疗仍难以获得满意效果,如何提高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是胆道外科医生所面临的重大难题。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肝胆管结石... 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胆道良性疾病。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很困难,一些复杂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经历反复多次手术治疗仍难以获得满意效果,如何提高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是胆道外科医生所面临的重大难题。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段。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受到不少胆道外科医生和肝胆管结石患者的青睐,并且逐渐占据肝胆管结石治疗的一席之地。对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碎石术 精准医学
下载PDF
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杜俊义 李铁军 +2 位作者 王佾 陈雄 宋建宁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及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应用腹腔镜下治疗成人腹股沟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及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应用腹腔镜下治疗成人腹股沟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TAPP组68例,TEP组54例。比较二种手术方式的近期结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恢复时间;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二组手术均成功,TAPP组手术时间为(82±12)min,TEP组(49±10)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61,P=0.000);TAPP组住院总费用(12 476±1643)元,TEP组(5 479±45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962,P=0.012)。但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17、0.024、0.115,P=0.251、0.681、0.685)。二组术后阴囊气肿、血清肿、阴囊及腹股沟区血肿、肠梗阻、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51、1.162、1.124、0.008、0.019,P=0.498、0.517、0.452、0.169、0.312)。结论 TAPP及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各有优势,但TEP较TAPP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的优点,临床可上根据二者的优劣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平 康继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451-1452,1455,共3页
目的分析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CBI)患者胆汁中的病原菌分布、构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行胆道手术的CBI患者180例,采集胆汁标本,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74.24%... 目的分析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CBI)患者胆汁中的病原菌分布、构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行胆道手术的CBI患者180例,采集胆汁标本,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74.24%)、革兰阳性菌31株(23.49%)、真菌3株(2.27%)。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1株(38.64%),肠球菌属23株(17.43%),肺炎克雷伯菌22株(16.67%),阴沟肠杆菌14株(10.60%),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属各7株(5.30%)。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仅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00%,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而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也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其中葡萄球菌属对左氧氟沙星亦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 CBI患者胆汁中的病原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胆道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卫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A02期349-350,共2页
目的 方法 以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内于本院行普外科手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年龄不同将之分为4组(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对比四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基于患者性别将之分为2组(男性组、女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 方法 以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内于本院行普外科手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年龄不同将之分为4组(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对比四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基于患者性别将之分为2组(男性组、女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基于护理方式(综合护理、常规护理)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的疼痛发生(14.3%、18.6%、19.1%、29.6% )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发生(7.0% )明显低于对照组(35.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疼痛感伴随年龄增长提高,年纪越高疼痛感越强.结论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和护理情况,综合护理有益于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手术 术后疼痛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动脉瘤夹闭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康睿 陈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动脉瘤夹闭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28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AH)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先行腰大池置管引流,而后再行动脉瘤夹闭术。在剪开硬脑膜前,打开腰大池引流阀,缓慢释放脑脊液约50mL后关闭。腰大池引...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动脉瘤夹闭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28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AH)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先行腰大池置管引流,而后再行动脉瘤夹闭术。在剪开硬脑膜前,打开腰大池引流阀,缓慢释放脑脊液约50mL后关闭。腰大池引流管在术后7d内拔除。结果术前头痛患者231例,引流5d后,头痛明显减轻者219例,占94.8%,术前意识障碍者108例,其中105例意识明显好转,占97.2%,术后7d内出现脑梗死和脑积水的患者分别为33例(11.6%)和6例(2.1%);术后颅内感染51例,全部治愈。恢复良好252例,中残者27例,重残者3例,死亡3例。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能防治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等并发症,缓解患者头痛症状,并发颅内感染时可经腰大池并行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颅内动脉瘤 血管外科手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丙胺酰-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应用及按模型的卫生经济学推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雯 李红樱 +1 位作者 陈玉英 鄢立辉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97-204,共8页
目的对胃肠肿瘤限期手术患者不同时期应用丙胺酰-谷氨酰胺(Ala-Gln)双肽强化肠外免疫营养支持方案进行短期卫生经济学评价,为临床营养支持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从费用支付者的角度调查比较术后早期与围手术期... 目的对胃肠肿瘤限期手术患者不同时期应用丙胺酰-谷氨酰胺(Ala-Gln)双肽强化肠外免疫营养支持方案进行短期卫生经济学评价,为临床营养支持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从费用支付者的角度调查比较术后早期与围手术期应用Ala-Gln双肽免疫肠外营养对患者临床结局和短期生命质量的影响;构建决策树模型,比较两种方案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并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107例患者纳入分析,围手术期应用组(A组)与术后早期应用组(B组)比较,术后第8天患者体质量减少≥5%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1%比78.1%,χ2=0.509,P=0.498;2.32%比4.69%,χ2=0.060,P=0.806);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营养相关住院时间(LOSNDI)和平均直接医疗成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208.19±56.92)mg/L比(187.97±62.05)mg/L,t=2.283,P=0.039;Alb:(33.82±3.91)×109比(31.96±4.57)×109,t=2.184, P=0.036;TLC:(1.19±0.55)×109比(0.89±0.66)×109,t=2.461, P=0.01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06±0.28)d比(3.39 ± 0.34)d,t=-3.675, P=0.000;LOSNDI:(16.84±2.92)d比(18.52±3.47)d,t=-2.613, P=0.011;平均直接医疗成本:(17 029.05±317.28)元比(15 610.64±292.56)元,t=23.764, P=0.000];以LOSNDI作为效果测量指标,A组的增益成本效果为844.3元;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作为效用测量指标,A组的增益成本效用为70 920.5元,净货币效益B组高于A组;在敏感度分析范围内,成本效用分析结果并未受到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结论以当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支持意愿评判界值时,术后早期应用Ala-Gln双肽免疫肠外营养是兼顾临床效果和成本费用的相对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决策树 谷氨酰胺双肽 胃肠道肿瘤 卫生经济评价
原文传递
消痔灵注射液联合TST对混合痔患者的效果及肛肠动力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施兴峰 邓露曦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消痔灵注射液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对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其肛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混合痔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 目的研究并探讨消痔灵注射液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对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其肛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混合痔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2组,50例/组,观察组采取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外剥内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肛周瘙痒评分、肛周出血评分、肛肠动力学指标、复发率。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肛周瘙痒评分、肛周出血评分等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直肠-肛管静息压差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其直肠感觉阈、直肠耐受量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采用消痔灵注射液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改善术后肛缘、肛周情况,还可改善患者肛肠动力学,有利于改善预后,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肛肠外科 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 消痔灵注射液
下载PDF
术前AGR、NLR、FOXQ1联合检测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臻 李铁军 +2 位作者 高源泽 潘永鹏 王迎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9期1754-1759,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叉头框蛋白Q1(FOXQ1)联合检测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拟行低位直肠癌根治... 目的:探讨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叉头框蛋白Q1(FOXQ1)联合检测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拟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110例,术前均检测血清AGR、NLR、FOXQ1水平。随访3~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5个月,失访9例,101例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6)和未复发组(n=8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定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术前血清AGR水平低于未复发组,术前血清NLR、FOXQ1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患者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糖链抗原19-9(CA19-9)阳性占比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术后化疗占比低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期、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术前血清AGR降低、NLR升高、FOXQ1升高均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及三者联合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38、0.747、0.731、0.842。结论:术前检测血清AGR、NLR、FOXQ1水平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后复发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叉头框蛋白Q1 术后复发
原文传递
肝细胞核因子4α在肝脏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新文 伍悦 龚建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3期1940-1942,共3页
肝细胞核因子4(HNF4)是从大鼠肝脏中发现的,属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其DNA结合活性与α1-抗胰蛋白酶、载脂蛋白A1和丙酮酸激酶基因转录调控有关。HNF4α与大鼠肝脏提取物中transthyretin (TTR)和apolipoprotein CⅢ(APOCⅢ)转录所... 肝细胞核因子4(HNF4)是从大鼠肝脏中发现的,属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其DNA结合活性与α1-抗胰蛋白酶、载脂蛋白A1和丙酮酸激酶基因转录调控有关。HNF4α与大鼠肝脏提取物中transthyretin (TTR)和apolipoprotein CⅢ(APOCⅢ)转录所需要的位点结合。在小鼠肝脏发育过程中,HNF4α在胃泌素分泌前的原发性和胚胎外内脏内皮细胞中表达,在肝、胰腺和肠形成初期的上皮细胞中表达。HNF4包括HNF4α、HNF4β、HNF4γ和变异剪切体,与肝脏疾病相关的HNF4分子主要是HNF4α,本研究对HNF4α在肝脏再生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核因子4Α 肝脏 肝脏再生 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