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税明才 熊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术前进行短程EOF方案化疗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接受短... 目的:研究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术前进行短程EOF方案化疗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接受短程EOF方案静脉化疗。检测两组肿瘤组织中的凋亡细胞的数目及凋亡基因的含量、血清中肝肾功能指标以及cfDNA甲基化程度。结果:(1)有效性指标:观察组胃癌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目多于对照组,Caspase-3、Caspase-9、Fas、FasL的mRN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p16、RNF180、SFRP2、SOX17、RUNX甲基化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安全性指标:观察组血清RBP、CysC、ALT、AST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更为有效的杀灭癌细胞、降低肿瘤相关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减轻肝功能和肾功能损伤,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常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 静脉化疗 凋亡 甲基化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32例食管癌γ-刀放疗后复发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熊林 袁淑芬 +3 位作者 任必勇 周琪 刘必宽 孟以秀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3期6543-6545,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治疗32例食管癌γ-刀放疗后复发的可行性,观察其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2例食管癌γ-刀放疗后复发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评价急性放疗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28例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初次放疗与再次放疗中位...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治疗32例食管癌γ-刀放疗后复发的可行性,观察其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2例食管癌γ-刀放疗后复发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评价急性放疗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28例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初次放疗与再次放疗中位间隔时间7月,再次放疗中位剂量57.6Gy,近期完全缓解率9%,部分缓解率69%,稳定9%,进展13%,总治疗总有效率为78%。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2级16%(5/32),3-4级31%(10/32);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2级16%(5/32),3-4级9%(3/32);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47%,1-2级37.5%(12/32),3-4级9.5%(3/32),急性心脏损伤发生率3%,1-2级3%(1/32),3-4级0%(0/32)。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γ-刀放疗后复发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较好,患者可耐受,晚期并发症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复发 三维适形放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冬苗 刘洋 《医学综述》 2011年第21期3345-3347,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4例NSCLC初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奈达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21 d为1个... 目的分析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4例NSCLC初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奈达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0.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2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其次为呕吐和皮疹,两组所有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是治疗NSCLC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奈达铂 疗效 毒性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与顺铂同步化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副反应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冬苗 刘洋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5期178-180,共3页
目的 :观察对比三维适形放射疗法与顺铂同步化疗在晚期食管癌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1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接... 目的 :观察对比三维适形放射疗法与顺铂同步化疗在晚期食管癌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1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三维适形放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三维适形放射疗与顺铂同步化疗进行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健康状况,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5.96%(49/57),高于对照组的66.67%(3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反应、肝功能异常、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白细胞减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疗与顺铂同步化疗在晚期食管癌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痛苦、改善患者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且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积极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顺铂 临床疗效 副反应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川 李燕 白鹰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90-592,共3页
细胞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细胞因子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较明确。目前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由于细胞因子疗法作用缺乏靶向性,不良反应多导致部... 细胞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细胞因子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较明确。目前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由于细胞因子疗法作用缺乏靶向性,不良反应多导致部分患者难以耐受,细胞因子疗法临床进展受限。提高疗效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仍是发展肿瘤细胞因子疗法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类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因子疗法
原文传递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税明才 叶丹丹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10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间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同...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间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各亚型及其比例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同步放化疗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税明才 叶丹丹 熊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8期913-915,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MMP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缓解率(RR)分别为91.23%、75.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126.85±22.03)pg/ml]相比,治疗后第7、15、30天观察组血清VEGF[(110.98±19.63)pg/ml、(99.64±8.83)pg/ml、(84.68±8.24)pg/ml]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15、30天对照组血清VEGF[(151.09±24.30)pg/ml、(171.20±31.72)pg/ml]较治疗前[(125.64:±19.87pg/ml)]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各时间点血清VEG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肝癌可阻断肝癌细胞供血,有效降低血清中VEGF及MMP水平,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转移,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栓塞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冬苗 刘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5期30-30,共1页
目的:分析研究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疗效比较,并评价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20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B组20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 目的:分析研究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疗效比较,并评价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20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B组20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40%;B组总有效率25%。A组治疗方案有效率高于B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水钠潴留、过敏反应和心脏损害,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轻微,无治疗相关性死亡。A组治疗期间KP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他赛 奈达铂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