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贵州陶瓷史话:以考古发现与馆藏实物为中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二超
黄琳
王秀楠
-
机构
贵州省博物馆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出处
《贵博论丛》
2022年第1期70-87,共18页
-
文摘
本文指出贵州陶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汉代贵州开始出现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六朝时期出现成熟的瓷器。从六朝至宋初,贵州境内的瓷器,主要为外部输入,直至宋代中晚期,贵州开始掌握烧制瓷器的技术,开始出现本土的瓷器。明清时期,贵州境内的青花瓷多为外部输入,但本地仍然保留着青花瓷的生产。民国以来,制瓷技术回旋式发展,釉陶器再次出现。时至今日,贵州境内还传承着原始的制陶制瓷技术。
-
关键词
考古
贵州
陶器
瓷器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重庆市巴南区博物馆馆藏瓷器选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秀楠
-
机构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18期10-12,共3页
-
文摘
重庆市巴南区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瓷器,文章介绍了其中10件,包括碗、杯、碟、枕、坛、盏、瓶、香炉等8种类别,年代为宋代及明清。
-
关键词
巴南区博物馆
瓷器
简介
-
分类号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云南滇池地区石寨山型铜鼓的研究综述
- 3
-
-
作者
王秀楠
陶野
-
机构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出处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63-165,168,共4页
-
文摘
石寨山型铜鼓是滇系青铜器的典型器物,自20世纪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通过收集整理有关滇池地区石寨山型铜鼓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学术界目前在该型铜鼓族属、分式、社会功能以及纹饰内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对后期滇国墓葬制度的研究有所裨益。
-
关键词
滇池地区
石寨山型铜鼓
滇国墓葬制度
-
Keywords
Dianchi Lake Area
Shizhaishan-Shaped Bronze Drums
Dian State Tomb System
-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云南滇池地区石寨山型铜鼓写实性纹饰研究
- 4
-
-
作者
王秀楠
陶野
-
机构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出处
《大观(论坛)》
2020年第1期28-33,共6页
-
文摘
铜鼓是古代中国南方民族创造的历史文化瑰宝,是研究古代中国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等问题的重要实物资料。作为古代铜鼓八大类型之一的石寨山型铜鼓,分布广泛,纹饰精美,是古代铜鼓研究中重要的一环。石寨山型铜鼓起源于云南滇池地区,由万家坝型铜鼓发展而来,是滇青铜文明中的一朵奇葩。石寨山型铜鼓纹饰繁缛瑰丽,分为几何形纹饰、写实性纹饰和立体雕塑三类。写实性纹饰主要有船纹、羽人纹及牛纹等,尤以船纹为主。
-
关键词
滇池地区
石寨山型铜鼓
写实性纹饰
-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重庆市巴南区抗战遗址的保护与思考
- 5
-
-
作者
王秀楠
陶野
-
机构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
文摘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还都南京。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的八年间,留下大量抗战遗址,位居全国前列。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南部,抗战期间亦有重要部门迁建于此。近年来,巴南区不断加强对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一定成绩。
-
关键词
重庆市
巴南区
抗战遗址
保护修缮
利用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7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偏远地区应如何进行非遗传承
- 6
-
-
作者
刘慧
-
机构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出处
《小康》
2023年第15期79-79,共1页
-
文摘
为进一步推进非遗全面发展,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查阅等方式,分析农村偏远地区非遗保护存在的政府主导保护模式下的差序化现象、传承主体存在的创新匮乏现象、较为严重的无人传承现象、非遗项目普遍存在的与市场脱节现象等危机。因此,笔者提出提高文化自觉、财政扶持政策合理化、丰富传承模式、引导资源转化等非遗保护路径,以期为农村偏远地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借鉴。
-
关键词
传承模式
脱节现象
资源转化
自然遗产
文献查阅
非遗保护
偏远地区
保护模式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