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余昆 代林 +5 位作者 刘胜 余志海 李风 刘美平 石国忠 夏宗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5,共7页
目的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partial cystectomy,PC)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83例肌层浸润... 目的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partial cystectomy,PC)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8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C组与RC组。PC组患者采用PC+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的全身化疗和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RC组患者接受RC+盆腔淋巴结清扫。对出院后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种术式患者5年总生存率(OS)、5年癌特异性生存率(CSS)的差异。结果经过4~6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PC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8%,RC组为2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35)。PC组术后5年随访期内出现17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36.2%;RC组随访期间局部复发9例,复发率为25.0%。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2,P=0.277)。PC组随访期间死亡18例,死亡率为38.3%,其中13例死于膀胱癌全身转移。RC组死亡15例,死亡率为41.7%,其中9例死于膀胱癌复发并全身转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两组患者生存状况进行分析,PC组与RC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5年癌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61.7%与58.3%、72.3%与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配合辅助化疗治疗局限性MIBC具有与RC相似的效果,是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且操作相对简单的保留膀胱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化疗
下载PDF
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症状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余昆 石国忠 +3 位作者 刘美平 李风 余志海 成伟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980-1982,共3页
目的探讨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对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153例进行为期3周的治疗、随访;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n=51):多沙唑嗪缓释片4 mg,口服,1次/晚;B组(n=50):索利那新片5... 目的探讨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对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153例进行为期3周的治疗、随访;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n=51):多沙唑嗪缓释片4 mg,口服,1次/晚;B组(n=50):索利那新片5 mg,口服,每天1次;C组(n=52):多沙唑嗪缓释片4 mg,口服,1次/晚+索利那新片5 mg,口服,每天1次,疗程为术后3周。所有患者在术前1 d及拔管时分别完成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问卷(USSQ)以及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结果三组患者均完成研究并配合随访。C组经"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后,其下尿路症状、躯体疼痛症状、性生活满意度、工作能力评分以及OABSS评分均较A、B两组得到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运用多沙唑嗪与索利那新可明显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优于单独服用多沙唑嗪或索利那新,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索利那新 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
下载PDF
奉节县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现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晓云 金胜琼 +3 位作者 朱洪艳 肖莉 邓建军 刘远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1期36-39,共4页
目的了解奉节县中医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中医护理工作开展情况,为各级医疗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优化中医护理队伍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中医护理人力资源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护理教育背景、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中医疗... 目的了解奉节县中医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中医护理工作开展情况,为各级医疗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优化中医护理队伍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中医护理人力资源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护理教育背景、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中医疗法的知晓情况、影响中医护理开展的因素、医院是否应该配置中医护士及配置标准建议。采取整群抽样法,对全县1所中医医疗机构及43所非中医医疗机构中68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医医疗机构与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具有中医护理教育背景人员均较少;中医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参学形式以院内组织及科内组织的形式进行;具有中医护理教育背景的护士数量少,中医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缺乏针对性是影响中医护理开展的主要因素;中医医疗机构与非中医医疗机构均应配置中医护士,配置标准缺乏准确的建议。结论优化护理队伍结构,加大中医护士配置比例;提升护理队伍能力,拓宽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内涵;完善中医护士配备标准,推动中医护理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人力资源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尹建华 许国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8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他们划分成平均的两组(每组患者各47例)。观察和分析他们的临床病症特点,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他们划分成平均的两组(每组患者各47例)。观察和分析他们的临床病症特点,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腹痛、全身感染征、胃肠道症状、右下腹固定压痛、阑尾肿大、结石等。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100.0%)和总满意度(97.8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74.4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进行临床治疗时,要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临床特点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华丽 幸定培 龚建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11期880-882,共3页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对控制原发性肝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有独特的优越性。125Ⅰ粒子能够持续发射低剂量γ射线,损伤肿瘤细胞的DNA,破坏癌细胞DNA合成,上调细胞凋亡和...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对控制原发性肝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有独特的优越性。125Ⅰ粒子能够持续发射低剂量γ射线,损伤肿瘤细胞的DNA,破坏癌细胞DNA合成,上调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相关基因,激活p53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25Ⅰ粒子可以通过B超、CT引导,或在腹腔镜、开腹手术术中直视下植入,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其治疗时机、治疗方式、植入剂量尚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放射治疗·125 I
下载PDF
基层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6
作者 王华丽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3期2754-2755,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基层医院 开腹胆囊切除术 手术中应用 术后住院时间 腹腔镜技术 手术体会
下载PDF
基于MRI前列腺腺体相关参数构建腹腔镜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毛海 张帆 +6 位作者 张展奕 颜野 郝一昌 黄毅 马潞林 褚红玲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8-824,共7页
目的:评估基于MRI前列腺腺体相关参数构建的列线图预测腹腔镜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腺癌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 目的:评估基于MRI前列腺腺体相关参数构建的列线图预测腹腔镜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腺癌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202例患者,所有患者的术前MRI检查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1周内完成,腺体相关参数包含前列腺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尖部突入深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length,IPPL)、前列腺尖部形态分型等。自术后第1个月起,每个月对患者的控尿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以全天不需要使用尿垫作为控尿功能恢复标准。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早期控尿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绘制各模型预测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的差异,以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结果:20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0(64.0,75.5)岁,穿刺前平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为12.12(7.36,20.06)μg/L,穿刺Gleason评分<7分和≥7分者分别为73例(36.2%)和129例(63.9%),临床分期为T1/T2期者100例(49.5%),T3期者102例(50.5%)。经术前MRI测量,前列腺体积为35.4(26.2,51.1)mL,前列腺上下径与左右径的比值为0.91(0.77,1.07),膜性尿道长度为15(11,16)mm,IPPL为2(0,6)mm,前列腺尖部形态分型A~D型分别为67例(33.2%)、80例(39.6%)、24例(11.9%)和31例(15.3%),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141例和61例。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3个月患者的控尿率为59.4%(120/202例)。训练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膜性尿道长度(P<0.001)、IPPL(P=0.017)和临床分期(P=0.022)是术后早期(3个月)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制作列线图和临床决策曲线,计算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85(0.826,0.944),计算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控尿功能 腹腔镜手术 前列腺切除术 列线图
下载PDF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肖莉 金胜琼 +2 位作者 杨晓云 刘远菲 邓建军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9-22,27,共5页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综...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综合分析2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并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B组术后6小时以及12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5%(19/20),明显高于A组的65%(13/20)(P<0.05)。结论在治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疼痛中,常规护理基础上积极采用耳穴压豆与穴位贴敷,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穴位贴敷 输尿管软镜 术后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