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病毒感染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唐诗 张容 +7 位作者 王丹 王兴斌 陈娥 刘之岱 刘姗 邹琳 刘海燕 于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9-776,共8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与B-ALL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为B-ALL的住院患儿外周血,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患儿血浆中EB病毒DNA。收集患儿病历资料,关联性分析EBV感染与B-ALL...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与B-ALL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为B-ALL的住院患儿外周血,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患儿血浆中EB病毒DNA。收集患儿病历资料,关联性分析EBV感染与B-ALL患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62名B-ALL患儿中EB病毒感染率为41.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B病毒感染的患儿预后差,生存期较短的风险高于未感染患儿(HR=2.373,95%CI:1.129-4.98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多因素分析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这表明EB病毒感染是B-ALL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在B-ALL的发生及进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B-ALL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因而,检测B-ALL患儿血浆中的EB病毒DNA对评估患儿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预后
下载PDF
脑性瘫痪与头颅MRI分类系统的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洁 李听松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753-2758,共6页
目前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是CP诊断强有力的辅助条件。欧洲脑性瘫痪监测组织(surveillance of cerebral palsy in Europe, SCPE)根据大脑发育期间受到损伤时间的不同导致大... 目前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是CP诊断强有力的辅助条件。欧洲脑性瘫痪监测组织(surveillance of cerebral palsy in Europe, SCPE)根据大脑发育期间受到损伤时间的不同导致大脑损伤部位不同,开发了一套新的头颅磁共振分类系统(MRI classification system, MRICS)。紧接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对CP和MRICS之间的联系展开了研究。MRIC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CP的临床特征,预测CP的预后。白质损伤为主型是最主要的类型,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密切相关,而其他类型多与足月儿、正常出生体重有关。白质损伤为主型和MRI正常型的损伤程度较其他类型更轻。癫痫在灰质损伤为主型和混合型的发病率更高。然而,MRICS对CP临床预测的意义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还缺乏对MRICS亚组与CP之间关系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MRICS 智力障碍 癫痫
下载PDF
多西环素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黄成昊 张朝霞 +1 位作者 田小毛 严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1-1219,共9页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要疾病,严重威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治疗耐药和远处转移是恶性实体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临床治疗的关键难题。近年来,一些具有抑制细胞活性的抗生素被注册为抗肿瘤药物,给临床治疗带来希望...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要疾病,严重威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治疗耐药和远处转移是恶性实体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临床治疗的关键难题。近年来,一些具有抑制细胞活性的抗生素被注册为抗肿瘤药物,给临床治疗带来希望。多西环素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性,口服吸收良好,没有明显的组织毒性。并且,多项实验研究表明多西环素具有抗肿瘤作用。但由于效能低、副作用多等局限性,目前暂时未用于临床肿瘤的治疗。因此,本文拟对多西环素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研究做一综述,总结具体作用、机制和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并对多西环素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恶性实体肿瘤 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分析慢性间歇性缺氧致认知障碍的机制
4
作者 黄尹裴 刘智俐 +5 位作者 汪鑫 刘恋 李尧旭 段君 张峰 李兵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35-1246,共12页
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CIH)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的主要病理表现,也是OSA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基于RNA测序(RNA sequencing, RNA-seq)技术探... 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CIH)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的主要病理表现,也是OSA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基于RNA测序(RNA sequencing, RNA-seq)技术探索CIH致认知障碍在转录组层面的潜在机制。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间歇性缺氧组(CIH组)。Y迷宫用于检测CIH对S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行为学测试结束后,提取大鼠海马组织总RNA进行高通量全转录组测序。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并获得DElncRNA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lncRNAs)、 DEmiRNA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和DEmRNA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基于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 ceRNA)理论,用生物信息数据库RNAhybrid、 miRanda和TargetScan预测lncRNA-miRNA相互作用对和miRNA-mRNA相互作用对。用Cytoscape构建特异性ceRNA网络。RT-qPCR和Western blot在非测序大鼠海马组织中验证测序结果。Y迷宫结果表明CIH损害大鼠的空间参考学习和记忆能力。RNA-seq筛选出4个DElncRNAs、 89个DEmiRNAs和774个DEmRNAs。基于基因间相互作用,成功构建由3个DElncRNAs介导的ceRNA调控网络。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提示ceRNA网络和神经元突触活性相关。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关键DEGs表达改变和RNA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探讨了关键lncRNA-miRNA-mRNA ceRNA调控轴在CIH致认知障碍中潜在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阐明CIH致认知障碍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缺氧 认知障碍 RNA测序(RNA-seq) lncRNA ceRNA网络
原文传递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颖 陈术玲 +1 位作者 佘任艺 江伟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9期8850-8858,共9页
遗传性痉挛截瘫是一组累及皮质脊髓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度临床及基因异质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痉挛及相关运动障碍,可合并周围神经障碍,智力语言障碍及癫痫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遗传方式多样,早期诊断困难,目... 遗传性痉挛截瘫是一组累及皮质脊髓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度临床及基因异质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痉挛及相关运动障碍,可合并周围神经障碍,智力语言障碍及癫痫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遗传方式多样,早期诊断困难,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案且系慢性退行性病程,常合并骨关节、消化道等功能障碍,治疗效果不佳。本文主要对HSP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分型和治疗进展进行阐述,以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及规范长程、多学科诊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截瘫 遗传性 基因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广谱抗生素疗程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粪便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倩 王政力 +4 位作者 刘晓晨 季艳春 贺雨 艾青 李禄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8-1014,共7页
目的探讨广谱抗生素疗程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粪便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收治的2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抗生素疗程分为≤7 d组(n=9)和>7 d组(n=20)... 目的探讨广谱抗生素疗程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粪便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收治的2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抗生素疗程分为≤7 d组(n=9)和>7 d组(n=20)。采集患儿住院第14天和第28天的粪便标本,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别分析粪便样本的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结果≤7 d组和>7 d组早产儿第4周和第2周相比,肠道菌群的Chao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7 d组第4周菌群与第2周相比,厚壁菌门和狭窄梭菌属1的比例均显著升高,而变形菌门显著降低(P<0.05)。第4周时,>7 d组厚壁菌门和狭窄梭菌属1的比例较≤7 d组显著降低而变形菌门显著升高(P<0.05);>7 d组异丁酸和戊酸含量较≤7 d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广谱抗生素疗程可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定植和演化,以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临床上应该严格把握广谱抗生素适应证及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谱抗生素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血浆IL-6与IL-27在鉴别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婵 贺雨 +1 位作者 艾青 史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27在鉴别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 目的 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27在鉴别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3~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具有呼吸窘迫表现的早产儿,根据诊断结果分为ARDS组(n=18)及NRDS组(n=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儿血浆IL-6和IL-27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ARDS的价值。结果 ARDS组血浆IL-6及IL-27水平均高于NRDS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IL-6取56.21 pg/m L时,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7、61.1%、95.0%;当IL-27取135.8 pg/m L时,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1、83.3%、80.0%。结论 血浆IL-6和IL-27可作为早期鉴别早产儿ARDS与NRDS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7 早产儿
下载PDF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墨 李秋 +2 位作者 王莉佳 王晓刚 杨锡强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了解汉族儿童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第一外显子54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以及与血清MBL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71例儿童血清MBL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对第一外显子54密码子... 目的了解汉族儿童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第一外显子54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以及与血清MBL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71例儿童血清MBL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对第一外显子54密码子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的血清蛋白质表达水平,并测定部分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结果汉族人群MBL基因第1外显子54密码子3种基因型为GGC/GGC(77.5%)、GGC/GAC(18.3%)、GAC/GAC(4.2%),等位基因GGC(0.87)出现频率较GAC(0.13)高;低MBL水平基因型为GGC/GGC(12.5%)、GGC/GAC(75.0%)、GAC/GAC(12.5%),GGC/GA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AC(0.50)频率较正常MBL组(0.03)高(P<0.005);GGC/GGC基因型的血清MBL的水平比GGC/GAC基因型明显增高[(3.67±2.10)μg/ml,(0.10±0.05)μg/ml,P<0.001],GGC/GGC基因型汉族人群血清水平较巴布亚新几内亚人[Papua NewGuinea,(2.45±0.82)μg/ml]明显增高(P<0.001);发现MBL第一外显子15、21、58、61密码子的突变。结论第一外显子第54密码子表现不同基因多态性分布,并对应不同的血清MBL水平。主要是GGC/GAC导致低血清MBL水平,但可能存在除52、54、57密码子外的第一外显子其他部位的基因多态性导致血清MBL蛋白质表达的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凝集素 基因 多态性 儿童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仪在早产儿脑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向鑫宇(综述) 韦红(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3期416-418,共3页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增加,同时可存活早产儿的胎龄也越来越小,随之早产儿脑损伤发生风险越来越高,引起人们对这些患儿远期神经系统预后的担忧。目前研究显示,导致早产儿脑损伤的病因主要是脑的缺血缺氧及...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增加,同时可存活早产儿的胎龄也越来越小,随之早产儿脑损伤发生风险越来越高,引起人们对这些患儿远期神经系统预后的担忧。目前研究显示,导致早产儿脑损伤的病因主要是脑的缺血缺氧及炎症[1]。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体氧合状态监测方法是外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及动脉血气分析,但它们主要反映机体小动脉的氧分压及氧饱和度[2],不能反映脑组织局部的氧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仪 早产儿 脑损伤
下载PDF
中国标准和WHO标准检出婴儿生长迟缓、消瘦、低体质量和超重率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康宇 梁小华 +1 位作者 李廷玉 刘友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在0-12月龄婴儿生长迟缓、消瘦和低体质量、超重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利用“婴儿营养与喂养”课题收集横断面和纵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计算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在0-12月龄婴儿生长迟缓、消瘦和低体质量、超重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利用“婴儿营养与喂养”课题收集横断面和纵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计算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WLZ)、年龄的身长Z评分(LAZ)和年龄的体质量Z评分(WAZ),确定0-3、4-6、7-9和10-12月龄生长迟缓、消瘦、低体质量、超重的检出率,比较两种生长标准检出率之间的差异。结果978名婴儿提供3909人次有效测量数据。其中,男婴数据占53.88%(2106/3909),女婴数据占46.12%(1803/3909)。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各月龄组中国标准和WHO标准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率在4-6、7-9月龄WHO标准检出率低于中国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重率除10-12月龄外,其余月龄WHO标准检出率与中国标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标准和WHO标准在评价0-12月龄婴儿体格生长情况的结果方面存在差异,WHO标准检出低体质量率低于中国标准,而检出超重率高于中国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标准 生长迟缓 消瘦 低体质量 超重
下载PDF
双翼皮瓣在小趾多趾伴4、5趾并趾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伟 邱林 +4 位作者 田晓菲 傅跃先 刘燕 肖军 李天武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51-955,共5页
目的探讨双翼皮瓣在小趾多趾伴4、5趾并趾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小趾多趾伴4、5趾并趾畸形99例112只足,其中4、5趾不全性并趾75只足,完全性并趾37只足,小趾主干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腓侧偏斜畸形及短趾畸形... 目的探讨双翼皮瓣在小趾多趾伴4、5趾并趾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小趾多趾伴4、5趾并趾畸形99例112只足,其中4、5趾不全性并趾75只足,完全性并趾37只足,小趾主干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腓侧偏斜畸形及短趾畸形。手术切除多趾,采用关节面成形或楔形截骨矫正小趾腓侧偏斜。77只足采用尖端凸V形双翼皮瓣,35只足采用尖端凹V形改良双翼皮瓣重建趾蹼,利用多趾皮肤关闭趾侧方创面,同时延长小趾顶端软组织长度。结果所有病例切除多趾同时分离并趾,创面均能一期关闭,未植皮。术后平均随访27个月,重建的趾蹼宽度、坡度正常,趾蹼正常或略深。小趾腓侧偏斜完全矫正,短趾畸形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双翼皮瓣用于小趾多趾伴4、5趾并趾畸形的矫正,无需植皮,重建深度足够的趾蹼结合小趾顶端软组织延长,可以改善小趾短趾畸形。尖端凹V形的改良双翼皮瓣成形趾蹼后掌侧皮肤更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小趾 多趾 并趾 趾蹼
原文传递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侯金凤 侯金平 +1 位作者 李晓庆 王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312-2315,共4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术后患儿直肠黏膜脱垂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35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总结各种类型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 目的分析并总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术后患儿直肠黏膜脱垂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35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总结各种类型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354例ARMs患儿行经会阴或(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15例(4.24%)出现直肠黏膜脱垂。(2)无肛伴直肠舟状窝瘘、中位及高位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例经(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患儿,男性80例,女性42例,骶尾部畸形组23例,无畸形组99例,脊髓栓系组5例,无脊髓栓系组117例,3组分别经χ2检验,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垂组骶尾比值为0.671±0.101,未脱垂组骶尾比值为0.678±0.085,两者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不高,与直肠盲端的位置高低有关,闭锁盲端位置越高术后越容易出现直肠黏膜脱垂;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关,与性别、是否合并骶尾部畸形及脊髓栓系无关,与骶尾比值的高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直肠黏膜脱垂 并发症
下载PDF
Gcn5基因shRNA的载体构建及其对干细胞分化中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静 王应雄 +3 位作者 张晓萍 王金菊 张小飞 田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构建组蛋白乙酰化酶转录辅激活酶Gcn5基因表达的干扰shRNA质粒并初步检测其性质,为研究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乙酰化修饰所起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7条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关键因子Gcn5基因片段,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 目的构建组蛋白乙酰化酶转录辅激活酶Gcn5基因表达的干扰shRNA质粒并初步检测其性质,为研究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乙酰化修饰所起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7条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关键因子Gcn5基因片段,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的pGenesil-1作为载体,构建相应7个shRNA质粒。脂质体共转染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的大鼠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利用乙酰化酶特异性抗体Gcn5(H75)对转染细胞进行免疫化学检测,荧光显微镜图象分析系统,记数细胞,在同视野中记数转染阳性细胞以及干扰的阳性细胞,初步计算出其转染率和干扰效率。结果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序列分析,重组质粒shRNA与设计相吻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转染阴性对照HK的细胞显现“饱满核”,乙酰化作用蛋白表达明显;转染shRNA质粒的细胞呈现十分明显表达减弱的“淡染核”或不表达的“空洞核”,转染率和干扰效率分别为93.7%和46.6%。结论构建的shRNA质粒能够达到干扰乙酰化作用的目的,为深入研究乙酰化作用奠定了一定的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化修饰 RNA干扰 质粒 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组蛋白H3乙酰化在TCDD致胎鼠腭裂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翠苹 袁心刚 +4 位作者 傅跃先 邱林 田晓菲 刘燕 魏光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H3乙酰化在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所致的C57 BL/6J胎鼠腭裂畸形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共36只C57BL/6J孕鼠,将18只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TCDD组于受孕后第1... 目的 探讨组蛋白H3乙酰化在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所致的C57 BL/6J胎鼠腭裂畸形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共36只C57BL/6J孕鼠,将18只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TCDD组于受孕后第10天(gestation day,GD10)以TCDD 28 μg/kg灌胃1次;对照组于GD10以等量玉米油灌胃;分别于GD13.5、GD14.5及GD15.5处死孕鼠,收集胎鼠的上腭组织提取核蛋白,用比色法检测组蛋白乙酰转移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活性.另18只孕鼠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分组及各组只数同前),分别在上述时间点提取核蛋白,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乙酰化的组蛋白H3(acetylated histone H3,Ac-H3)在上腭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个时间点HATs相对活性在GD13.5,GD14.5、GD15.5所测吸光度A值对照组分别为0.4097±0.0147、0.5223±0.017 1和0.643 5±0.0139,TCDD组分别为0.8650±0.0129,0.719 1±0.0178和0.551 2±0.016 8;TCDD组HATs活性在GD13.5、GD14.5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GD15.5 TCDD组HATs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个时间点Ac-H3相对表达量在GD13.5,GD14.5、GD15.5,对照组分别为0.745 0±0.113 5,1.055 9±0.249 4和1.795 5±0.081 9,TCDD组分别为1.4490±0.1460,1.6418±0.0997和1.512 l±0.1502; TCDD组Ac-H3表达在GD13.5、GD14.5分别高于对照组GD13.5、GD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P<0.05);而在GD15.5,TCDD组Ac-H3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蛋白H3酰化参与了TCDD所致的C57BL/6J胎鼠腭裂的发生,可能是TCDD诱导腭裂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3 乙酰化 2 3 7 8-四氯二苯二噁英 腭裂
原文传递
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金凤 侯金平 +4 位作者 何昀 郭振华 曹建 刘伟 王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例及近20年来国内报道的149例新生儿阑尾炎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155例新生儿阑尾炎症状前四位为发热、拒乳、呕吐和腹... 目的分析并总结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例及近20年来国内报道的149例新生儿阑尾炎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155例新生儿阑尾炎症状前四位为发热、拒乳、呕吐和腹胀,其发生率分别为76.8%、73.5%、63.9%和53.5%;腹部平片提示气腹36例(占23.2%),腹部超声异常52例(占33.5%);本院收治的6例患儿腹腔分泌物培养4例为肺炎克雷伯菌,1例为副流感嗜血杆菌合并肺炎链球菌,1例为阴沟肠杆菌;6例患儿均经手术切除阑尾,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0±7.8)d。结论新生儿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腹胀、拒乳、发热、呕吐为主要表现,病情进展快,病原学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为主,尽早手术,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病理学 临床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长期机械通气患儿的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艳玲 陈若男 +1 位作者 党红星 许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背景近年来PICU接受长期机械通气(PMV)的患儿数量迅速增长,但影响PMV患儿死亡的因素尚不清楚。目的分析PICU接受PMV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中有创... 背景近年来PICU接受长期机械通气(PMV)的患儿数量迅速增长,但影响PMV患儿死亡的因素尚不清楚。目的分析PICU接受PMV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中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14 d且每天通气时间≥6 h的连续病例,以出院后1个月生存和死亡为结局,从病例中截取入PICU时、在PICU治疗和出院时的信息,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因素。主要结局指标影响PMV患儿死亡的因素。结果研究期间PICU共收治1815例患儿,机械通气1144例,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PMV患儿127例,出院后1个月随访时存活组99例、死亡组28例(22.0%)。选择了入PICU时信息、PICU治疗信息和出院信息中的10项变量构建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出院后1个月时死亡风险:病程中的PELOD2评分≥4分是<4分的2.9倍(HR=2.893,95%CI:1.182~7.079),输血治疗是不输血治疗的2.8倍(HR=2.766,95%CI:1.012~7.558),血液净化治疗是未行血液净化治疗的3倍(HR=2.978,95%CI:1.108~8.006),机械通气时间≥30 d是<30 d的3.1倍(HR=3.062,95%CI:1.282~7.312),总住院时间≥35 d较<35 d出院后1个月时的死亡风险降低了89%(HR=0.112,95%CI:0.037~7.312)。结论PICU接受PMV患儿出院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22%,病程中的PELOD2评分≥4分、输血治疗、血液净化治疗、机械通气时间≥30 d可使出院后1个月时的死亡风险升高2倍左右,总住院时间≥35 d可降低出院后1个月时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长期机械通气 撤机 预后
下载PDF
甲缘成形术在指甲相连的WasselⅠ、Ⅱ型多指畸形整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孔超 肖军 +3 位作者 李天武 邱林 傅跃先 田晓菲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9-655,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多指切除加甲缘成形的方法治疗有指甲并连的WasselⅠ、Ⅱ型多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整形外科收治WasselⅠ、Ⅱ型多指伴有多指与主干指指甲并连畸形患儿61例共63个拇指,男39例,女2... 目的探讨采用多指切除加甲缘成形的方法治疗有指甲并连的WasselⅠ、Ⅱ型多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整形外科收治WasselⅠ、Ⅱ型多指伴有多指与主干指指甲并连畸形患儿61例共63个拇指,男39例,女22例,年龄7个月至6岁10个月.采用切除劣势指指骨及指甲,保留指的关节面成形或指骨楔形截骨矫正侧弯,利用多指皮肤成形甲缘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拇指外观及功能,采用改良的TADA评分法评分,总分>5分为优,3~5分为良,<3分为差.结果61例患儿伤口均一期愈合,6例后期失访,55例(57指)随访6个月至4年.随访病例指甲宽度均占健侧指甲的80%以上,指甲平整;甲半月对称46指(80.7%);甲缘形态对称40指(70.2%);甲沟偏浅50指(87.7%);所有切口瘢痕在侧方,指腹完整无瘢痕.除6指伴轻度指间关节侧偏,余51指轴向基本正常.所有病例指间关节活动均大于45°.改良TADA评分,优52指,良5指.结论采用多指切除加甲缘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指甲并连的WasselⅠ、Ⅱ型多指,术后拇指指甲平整、甲缘形态接近正常,指腹无瘢痕不影响触觉,指间关节活动好,家长接受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selⅠ、Ⅱ型多指 指甲并连 手术 甲缘成形术
原文传递
重庆市303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丽娟 朱朝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7-1059,1062,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2007-2010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303例患儿,男女比例2.03∶1,1~4岁115例,4~7岁103例,7~10...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2007-2010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303例患儿,男女比例2.03∶1,1~4岁115例,4~7岁103例,7~10岁43例,发病季节7-9月分别为77、207和19例。未接种疫苗与接种疫苗比为8.7∶1,发病地区分布35个区县。普通型180例,占59.4%﹔重型100例,占33.0%﹔极重型23例,占7.6%.临床表现发热303例(100%)、意识障碍252例(83.2%)、抽搐214例(70.6%)、呕吐137例(45.2%)及头痛112例(37.0%)。血清与脑脊液乙脑抗体lgM阳性率分别为44.61%和79.21%,异常脑电图、头颅CT及头颅MRI分别占98.1%、53.0%和68.3%。47.2%病例在住院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出院时好转98.3%,5例死亡。结论重庆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常见于7月、8月,均为农村地区且大多数无疫苗接种史,以普通型为主。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抽搐及意识障碍,多伴有脑电图、头颅CT及头颅MRI异常,脑脊液乙脑抗体lgM阳性率高于血清,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表现 重庆市
下载PDF
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慧 蒋利萍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06年第6期188-190,共3页
流感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之一,目前接种流感疫苗仍被认为是预防流感发生与传播的最佳方法,临床批准使用的疫苗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DNA疫苗是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第三代疫苗,流感病毒血凝素(HA)DNA疫苗在动物体... 流感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之一,目前接种流感疫苗仍被认为是预防流感发生与传播的最佳方法,临床批准使用的疫苗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DNA疫苗是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第三代疫苗,流感病毒血凝素(HA)DNA疫苗在动物体内可同时诱导有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本文着重介绍了HADNA疫苗接种动物模型后的免疫反应和疫苗优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血凝素 DNA疫苗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通过JNK/Bcl-2信号调控自噬抑制小鼠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20
作者 贾雯 毕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86-2294,共9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通过JNK/Bcl-2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抑制小鼠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研究。方法:以小鼠Hepa1-6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共设置5个组:对照组、ATRA组、ATRA+Ad-GFP组、ATRA+Ad-B...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通过JNK/Bcl-2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抑制小鼠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研究。方法:以小鼠Hepa1-6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共设置5个组:对照组、ATRA组、ATRA+Ad-GFP组、ATRA+Ad-Bcl-2组和ATRA+SP600125组。Western blot及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检测各组的Bcl-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及自噬相关指标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流,电镜检测细胞内的自噬体数量及形态,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及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 PAS)染色检测细胞的代谢合成能力。结果:相较于对照组,ATRA可增强磷酸化Bcl-2的表达(P<0.05),Bcl-2的过表达抑制自噬标志蛋白LC3-II/LC3-I和beclin-1的表达(P<0.01),且Bcl-2和beclin-1有蛋白-蛋白的相互结合;JNK的高选择性抑制剂SP600125可降低ATRA诱导的磷酸化JNK和磷酸化Bcl-2的表达,同时抑制自噬标志蛋白LC3-II/LC3-I和beclin-1的表达,并下调ATRA诱导的自噬水平(P<0.05)。ATRA处理显著减少了迁移和侵袭细胞的数量,增加ICG与PAS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P<0.05),而ATRA+Ad-Bcl-2组和ATRA+SP600125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ICG与PAS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ATRA可能通过JNK/Bcl-2信号增强细胞自噬水平,抑制小鼠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全反式维甲酸 细胞自噬 细胞侵袭 JNK/Bcl-2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