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区块链智能合约涉诈骗犯罪中数字货币的定性及价值衡量
被引量:
1
1
作者
颜卉
朱刚
《人民检察》
2022年第18期73-74,共2页
随着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发展,利用智能合约的匿名性、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记账功能进行犯罪的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现阶段,集中体现为行为人借助智能合约技术向被害人宣传可以通过对数字货币“搬砖”进行获利,从而骗取被害人持有的具有...
随着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发展,利用智能合约的匿名性、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记账功能进行犯罪的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现阶段,集中体现为行为人借助智能合约技术向被害人宣传可以通过对数字货币“搬砖”进行获利,从而骗取被害人持有的具有财产价值属性的以太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但通过智能合约返还的却是不具有市场流通性的虚假的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犯罪类型,本文重点对同类案件中数字货币的概念、特征、属性及价值认定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犯罪
智能合约
区块链
去中心化
数字货币
价值衡量
匿名性
案件数量
原文传递
论不起诉决定权的规制
2
作者
潘祥均
罗倩
《中国检察官》
2022年第6期35-39,共5页
在实务中,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理解不当,导致显性不起诉误用、隐性不起诉误用的情况。显性不起诉误用可以分为应当起诉而不起诉、应当不起诉而起诉、不起诉类型的误用,较易纠正。隐性不起诉误用可以分为对案件罪名的隐性不起诉和对案件...
在实务中,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理解不当,导致显性不起诉误用、隐性不起诉误用的情况。显性不起诉误用可以分为应当起诉而不起诉、应当不起诉而起诉、不起诉类型的误用,较易纠正。隐性不起诉误用可以分为对案件罪名的隐性不起诉和对案件事实的隐性不起诉,隐蔽性较强。不起诉决定权误用的主观原因是检察官追求最小化时间成本,最大化降低风险,避免国家赔偿。应当全面提升检察官业务水平,完善制度机制,促使检察官敢用、善用、规范行使不起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起诉决定权
显性不起诉
隐性不起诉
原文传递
不能犯的可罚性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廖新兰
安素洁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5-19,共5页
不能犯应当包括不能犯未遂和不可罚的不能犯,实际上探讨不能犯可罚性就是不能犯未遂可罚性的问题,即以何种理由认为未遂犯应当受到处罚。我国刑法理论对不能犯可罚性依据的主流观点是典型的主观主义的产物,其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
不能犯应当包括不能犯未遂和不可罚的不能犯,实际上探讨不能犯可罚性就是不能犯未遂可罚性的问题,即以何种理由认为未遂犯应当受到处罚。我国刑法理论对不能犯可罚性依据的主流观点是典型的主观主义的产物,其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的标准是以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主观恶性作为基础。因此,在探讨不能犯可罚性的依据时必须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理论,考虑刑法的谦抑性精神,坚持事前判断和具体犯罪构成相结合。同时,应当结合是属于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还是举动犯作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对不能犯的立法模式:对不能犯未遂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对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不可罚的不能犯,刑法应当规定不构成犯罪,不予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能犯
不能犯未遂
可罚性
危险性
原文传递
“钓鱼”盗窃是否属于“入户”盗窃
4
作者
杨宗福
张雷
《中国检察官》
2020年第12期79-79,共1页
[案情]2018年1月5日凌晨,行为人张某从外面回家经过楼下住户客厅窗户时,习惯性地朝里观望,发现受害人陈某床头边上放着一个没有拉拉链的背包,一叠人民币露在背包口.他发现受害人家客厅窗户没有上锁后,从楼下找来一根长木棍,采用“钓鱼...
[案情]2018年1月5日凌晨,行为人张某从外面回家经过楼下住户客厅窗户时,习惯性地朝里观望,发现受害人陈某床头边上放着一个没有拉拉链的背包,一叠人民币露在背包口.他发现受害人家客厅窗户没有上锁后,从楼下找来一根长木棍,采用“钓鱼”的方式偷走被害人背包,盗得3000余元现金.本案中,办案机关对于张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均无异议,但对其“钓鱼”盗窃的行为是否属于入户盗窃存在较大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入户盗窃的“进入”行为仅包括行为人的身体完全侵入到户内的直接进入行为,行为人身体未全部进入户内,不宜认定为入户盗窃.第二种意见认为,行为人采用“钓鱼”盗窃的方式,利用工具将他人户内财物勾出的行为属于有危险性的间接进入行为,应认定为入户盗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户盗窃
办案机关
盗窃罪
行为人
行为构成
钓鱼
危险性
背包
原文传递
题名
区块链智能合约涉诈骗犯罪中数字货币的定性及价值衡量
被引量:
1
1
作者
颜卉
朱刚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最高
人民
法院应用法学研究基地
重庆市
人民检察院
检委会
重庆市
人民检察院
法律政策研究室
出处
《人民检察》
2022年第18期73-74,共2页
基金
智能司法研究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与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之智慧司法学科建设项目课题《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合约纠纷中的典型法律问题研究》(ZNSF2020Y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随着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发展,利用智能合约的匿名性、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记账功能进行犯罪的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现阶段,集中体现为行为人借助智能合约技术向被害人宣传可以通过对数字货币“搬砖”进行获利,从而骗取被害人持有的具有财产价值属性的以太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但通过智能合约返还的却是不具有市场流通性的虚假的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犯罪类型,本文重点对同类案件中数字货币的概念、特征、属性及价值认定展开探讨。
关键词
诈骗犯罪
智能合约
区块链
去中心化
数字货币
价值衡量
匿名性
案件数量
分类号
D924.35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不起诉决定权的规制
2
作者
潘祥均
罗倩
机构
重庆市
人民检察院
检委会
重庆市
人民检察院
法律政策研究室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22年第6期35-39,共5页
基金
2020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不起诉运行机制完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实务中,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理解不当,导致显性不起诉误用、隐性不起诉误用的情况。显性不起诉误用可以分为应当起诉而不起诉、应当不起诉而起诉、不起诉类型的误用,较易纠正。隐性不起诉误用可以分为对案件罪名的隐性不起诉和对案件事实的隐性不起诉,隐蔽性较强。不起诉决定权误用的主观原因是检察官追求最小化时间成本,最大化降低风险,避免国家赔偿。应当全面提升检察官业务水平,完善制度机制,促使检察官敢用、善用、规范行使不起诉权。
关键词
不起诉决定权
显性不起诉
隐性不起诉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不能犯的可罚性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廖新兰
安素洁
机构
重庆市
人民检察院
第四分院
检委会
重庆市
人民检察院
第四分院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5-19,共5页
文摘
不能犯应当包括不能犯未遂和不可罚的不能犯,实际上探讨不能犯可罚性就是不能犯未遂可罚性的问题,即以何种理由认为未遂犯应当受到处罚。我国刑法理论对不能犯可罚性依据的主流观点是典型的主观主义的产物,其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的标准是以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主观恶性作为基础。因此,在探讨不能犯可罚性的依据时必须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理论,考虑刑法的谦抑性精神,坚持事前判断和具体犯罪构成相结合。同时,应当结合是属于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还是举动犯作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对不能犯的立法模式:对不能犯未遂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对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不可罚的不能犯,刑法应当规定不构成犯罪,不予处罚。
关键词
不能犯
不能犯未遂
可罚性
危险性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钓鱼”盗窃是否属于“入户”盗窃
4
作者
杨宗福
张雷
机构
重庆市
人民检察院
第四分院
检委会
重庆市
人民检察院
第四分院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20年第12期79-79,共1页
文摘
[案情]2018年1月5日凌晨,行为人张某从外面回家经过楼下住户客厅窗户时,习惯性地朝里观望,发现受害人陈某床头边上放着一个没有拉拉链的背包,一叠人民币露在背包口.他发现受害人家客厅窗户没有上锁后,从楼下找来一根长木棍,采用“钓鱼”的方式偷走被害人背包,盗得3000余元现金.本案中,办案机关对于张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均无异议,但对其“钓鱼”盗窃的行为是否属于入户盗窃存在较大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入户盗窃的“进入”行为仅包括行为人的身体完全侵入到户内的直接进入行为,行为人身体未全部进入户内,不宜认定为入户盗窃.第二种意见认为,行为人采用“钓鱼”盗窃的方式,利用工具将他人户内财物勾出的行为属于有危险性的间接进入行为,应认定为入户盗窃.
关键词
入户盗窃
办案机关
盗窃罪
行为人
行为构成
钓鱼
危险性
背包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D924.35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区块链智能合约涉诈骗犯罪中数字货币的定性及价值衡量
颜卉
朱刚
《人民检察》
2022
1
原文传递
2
论不起诉决定权的规制
潘祥均
罗倩
《中国检察官》
2022
0
原文传递
3
不能犯的可罚性分析
廖新兰
安素洁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
1
原文传递
4
“钓鱼”盗窃是否属于“入户”盗窃
杨宗福
张雷
《中国检察官》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