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宏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8期1374-1375,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92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92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92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92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每周发作次数分别为(3.4±1.5)次、(5.7±2.3)次;持续时间分别为(3.4±1.0)min、(3.6±1.3)min,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老年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呼吸道疾病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蒋月霞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19-520,共2页
目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将近年来收治的胃食反流病(GERD)96例误诊为呼吸道病48例,其中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26例次,哮喘12例次,慢性咽炎10例次,肺炎8例次;经胃镜检查诊断为Ⅰ级反流性食管炎12例,Ⅱ级CERD 28例,Ⅲ级CER... 目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将近年来收治的胃食反流病(GERD)96例误诊为呼吸道病48例,其中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26例次,哮喘12例次,慢性咽炎10例次,肺炎8例次;经胃镜检查诊断为Ⅰ级反流性食管炎12例,Ⅱ级CERD 28例,Ⅲ级CERD 8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西咪替丁、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或西沙比利治疗后,炎症消除。结论医务人员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是避免和减少其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误诊分析 呼吸道疾病
下载PDF
深静脉穿刺套针在浆膜腔积液及气胸诊治中的应用
3
作者 龙泉 覃和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845-1846,共2页
关键词 穿刺术 胸腔积液/诊断 气胸/诊断
下载PDF
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冉莉 覃和平 梁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760-1762,共3页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方法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78例、正常血压者80例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大小、回声强度,比较三者以上指标差异,并研究血压水平与斑块...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方法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78例、正常血压者80例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大小、回声强度,比较三者以上指标差异,并研究血压水平与斑块指标的相关关系。比较单纯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的积分、指数、IMT及斑块大小。结果高血压患者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IMT、粥样斑块大小、回声强度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P<0.05)。单纯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的积分、指数、IMT较高(P<0.05),而斑块大小较小(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血压患者,而与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的发生不但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相关,更与粥样斑块的脱落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高血压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溶栓治疗与普通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覃和平 冉莉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按是否符合溶栓治疗条件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70例和常规治疗组72例,并对胸痛缓解、冠状动脉再通率、住院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冠脉再通率溶栓治疗组...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按是否符合溶栓治疗条件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70例和常规治疗组72例,并对胸痛缓解、冠状动脉再通率、住院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冠脉再通率溶栓治疗组高于常规组,胸痛发生率、心衰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病死率,溶栓组低于常规组(P均<0.05),休克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治疗
下载PDF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万令 姚柳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8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将患者分为小剂量组(n=60,10 mg/d)和大剂量组(n=60,40 mg/d),统... 目的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将患者分为小剂量组(n=60,10 mg/d)和大剂量组(n=60,40 mg/d),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患者治疗14 d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脂水平、炎症水平与小剂量组相比较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剂量 阿托伐他汀 疗效
下载PDF
用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法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牟卫东 余荣华 +1 位作者 余海琼 王琳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6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用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法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收治的2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98例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用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法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收治的2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98例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检测。检测结束后,比较其检测的结果。结果:检测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A组(糖化血红蛋白<7.5%,共62例患者)、观察B组(糖化血红蛋白在7.5%~9.9%之间,共97例患者)和观察C组(糖化血红蛋白≥10.0%,共41例患者)。通过比较三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可知,观察C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均高于观察A组、观察B组患者,观察B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高于观察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的效果十分理想,可有效地评估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联合检测 糖尿病肾病 病情评估
下载PDF
中医治疗失眠临床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曾祥云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3期39-40,共2页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不断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病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睡眠。中医治疗失眠有独特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整理分析临床经验,总结归纳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与疗效,具体如下。
关键词 中医 失眠治疗 临床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K、CK-MB水平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覃和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057-105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与普通治疗后血清心肌酶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检测并分析接受溶栓治疗(实验组)或普通治疗(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CK、CK...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与普通治疗后血清心肌酶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检测并分析接受溶栓治疗(实验组)或普通治疗(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CK、CK-MB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后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12 h后冠状动脉再通率、心力衰竭发病率、心律失常发病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现冠状动脉再通,能够更有效地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恶化,其疗效优于一般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溶栓治疗
下载PDF
白虎加人参汤临床应用举隅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荣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4期347-347,共1页
龙某,男,30岁,2014年5月18日就诊。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39.5℃,以夜间为甚,头昏,浑身乏力,口渴,无汗,无咳嗽,不畏寒。在外诊所予输注头孢曲松钠及清开灵、口服布洛芬等治疗3天,汗出热退,但过后又发热... 龙某,男,30岁,2014年5月18日就诊。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39.5℃,以夜间为甚,头昏,浑身乏力,口渴,无汗,无咳嗽,不畏寒。在外诊所予输注头孢曲松钠及清开灵、口服布洛芬等治疗3天,汗出热退,但过后又发热。体温39.4℃,背微恶寒,口渴明显,心烦,神倦纳差,皮肤灼热,近1周来未解大便,无便意,舌质红苔黄,脉洪大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加人参汤 临床应用 头孢曲松钠 清开灵 布洛芬 发热 体温 口渴
下载PDF
基于中医内科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小妍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3期35-35,共1页
目的:研究中医内科治疗痤疮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60例,平均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应用中药内用进行治疗,B组应用内用外敷疗法,C组应用针灸治疗法。对比三组疗效。结果:A组5例痊愈,8例... 目的:研究中医内科治疗痤疮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60例,平均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应用中药内用进行治疗,B组应用内用外敷疗法,C组应用针灸治疗法。对比三组疗效。结果:A组5例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B组4例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0%;C组应用针灸治疗6例痊愈,9例显效,5例有效,总有效率100%。C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中医外敷内用联合针灸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且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 治疗 痤疮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谭黎明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23-23,共1页
目的:探讨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给予对照组患者同样治疗的... 目的:探讨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给予对照组患者同样治疗的基础上对研究患者再加上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知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较传统的西医治疗更具优势,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高,因此补阳还五汤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中风后遗症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