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骨复杂缺损3D打印精准重建支架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玲玲 陈丹 +2 位作者 王涛 王超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用于修复上颌骨大面积骨缺损的3D打印植入体设计、优化、制造的个性化方案。方法基于患者CBCT和口腔扫描数据信息,首先进行植入体优化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植入体的结构迭代优化与材料选择。模拟植入体在口腔内的受力... 目的提出一种用于修复上颌骨大面积骨缺损的3D打印植入体设计、优化、制造的个性化方案。方法基于患者CBCT和口腔扫描数据信息,首先进行植入体优化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植入体的结构迭代优化与材料选择。模拟植入体在口腔内的受力情况,得到植入体所受应力大小、传导方向与分布,据此对植入体结构进行优化。比较同种构型植入体在钛合金、钽金属、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3种不同材料下的最大等效应力、颌骨最大等效应力和钛钉总位移,确定植入体的打印材料。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植入体,临床进行面部重塑和咬合重建。结果经过结构迭代优化得出植入体的最佳构型,并确定选择钛合金材料。将3D打印植入体应用于临床,完成了咬合重建。结论本研究描述的个性化方案具备临床可行性,适用于不同分类的上颌骨缺损病例。设计出的植入体尺寸精确、力学性能良好,不仅能恢复患者的颌面部外形,还满足了临床对颌骨缺损修复后咬合重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3D打印 构型优化 植入体 咬合重建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15CrMo钢管表面激光熔覆NiCrMo合金涂层的耐高温腐蚀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昆 黄灿(指导) +7 位作者 熊嘉政 陈子鸣 王秋森 黄墁 南阳 刘金果 涂坚 周志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33,37,共6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垃圾焚烧炉15CrMo钢管表面制备NiCrMo合金涂层,在垃圾焚烧厂高温腐蚀模拟环境中研究了涂层的耐高温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NiCrMo合金涂层均匀、致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涂层在生活垃圾焚烧厂高温腐蚀模拟环境中...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垃圾焚烧炉15CrMo钢管表面制备NiCrMo合金涂层,在垃圾焚烧厂高温腐蚀模拟环境中研究了涂层的耐高温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NiCrMo合金涂层均匀、致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涂层在生活垃圾焚烧厂高温腐蚀模拟环境中腐蚀72 h后的质量损失率为119.02 g·m-2,仅为基体的40%,说明涂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腐蚀性能,这主要与腐蚀过程中生成的Cr2O_(3)、Fe2(MoO4)3和NiO氧化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高温腐蚀 激光熔覆 NiCrMo合金涂层
下载PDF
初始晶粒尺寸对高温交叉轧制镁合金板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潘超 郎书红 +3 位作者 周涛 时来鑫 胡励 杨壮志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88,共6页
目的揭示晶粒尺寸对多道次高温交叉轧制AZ31镁合金板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方法通过对不同初始晶粒尺寸的镁合金板材进行高温交叉轧制变形及热处理,获得不同状态的镁合金板材,采用金相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室温... 目的揭示晶粒尺寸对多道次高温交叉轧制AZ31镁合金板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方法通过对不同初始晶粒尺寸的镁合金板材进行高温交叉轧制变形及热处理,获得不同状态的镁合金板材,采用金相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室温拉伸实验等手段研究镁合金板材的晶粒组织(形态、尺寸、取向)及力学性能。结果经过多道次交叉轧制后,不同初始晶粒尺寸的板材均发生了孪生现象,但粗晶板材的晶粒尺寸仍明显大于细晶板材。退火处理后,细晶退火态板材组织均匀性较好,而粗晶退火态板材的组织虽有细化,但并不均匀。随着交叉轧制次数的增加,两种板材内非基面取向晶粒都有所增加。退火后粗晶板材中非基面取向晶粒更多。结论晶粒细化和晶粒取向强化导致退火后的交叉轧制细晶镁合金板材具有更高的强度。粗晶板材伸长率较高主要与其具有更多的非基面取向晶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晶粒尺寸 高温交叉轧制 微观组织 晶粒取向
下载PDF
经鼻内镜前颅底肿瘤切除术后鼻腔结构改变对鼻气流与温湿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栋 赵玉林 +7 位作者 王超 田佳松 张玉东 卫荣汉 乔新杰 郭歌 尹通男 胡好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451,共7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前颅底肿瘤患者经鼻内镜术后鼻腔结构改变对经鼻气流与鼻腔加温加湿功能的影响,探讨术后气流动力学及温湿度参数与患者主观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2021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鼻科行鼻内镜手... 目的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前颅底肿瘤患者经鼻内镜术后鼻腔结构改变对经鼻气流与鼻腔加温加湿功能的影响,探讨术后气流动力学及温湿度参数与患者主观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2021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鼻科行鼻内镜手术的前颅底肿瘤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鼻腔鼻窦CT无明显异常的成年人为对照组。将病例组术后随访期间的鼻窦CT影像重建后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术后鼻腔气流动力学及温湿度参数改变。所有患者随访时填写《空鼻综合征6项问卷》(Empty Nose Syndrome 6 Item Questionnaires,ENS6Q)评估主观症状。应用SPSS 26.0软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各参数的组间比较,Spearman秩相关分析考察相关性。结果共有病例组19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22~67岁)和2名对照(男女各1名,年龄分别为38岁和45岁)入选本研究。前颅底术后高速气流向鼻腔上部偏移,后鼻孔处最低气温区域上移。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鼻腔黏膜表面积-鼻腔通气容积比[M(P25,P75),下同]减小[0.41(0.40,0.41)mm^(-1)比0.32(0.30,0.38)mm^(-1);Z=-2.04,P=0.041];鼻腔中上部的气流流量增高[61.14(59.78,62.51)%比78.07(76.22,94.43)%;Z=-2.28,P=0.023];鼻阻力降低[0.024(0.022,0.026)Pa·s/ml比0.016(0.009,0.018)Pa·s/ml;Z=-2.29,P=0.022];鼻腔中部最低气温降低[28.29(27.23,29.35)℃比25.06(24.07,25.50)℃;Z=-2.28,P=0.023];鼻腔加温效率降低[98.74(97.95,99.52)%比82.16(80.24,86.91)%;Z=-2.28,P=0.023];最低相对湿度降低[79.62(76.55,82.69)%比73.28(71.27,75.05)%;Z=-2.28,P=0.023];鼻腔加湿效率降低[99.50(97.69,101.30)%比86.09(79.33,87.16)%;Z=-2.28,P=0.023]。病例组所有患者ENS6Q总评分<11分;术后鼻腔下部气流占比和ENS6Q总分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性(rs=-0.50,P=0.029)。结论前颅底肿瘤内镜术后鼻腔结构的改变会导致经鼻气流模式变化,降低鼻腔加温加湿效率,但术后发生空鼻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经鼻内镜颅底手术 鼻腔气流 计算流体力学 空鼻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