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期积极抗HBV治疗有益于降低肝癌发生风险及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重建
被引量:
3
1
作者
石宇婧
张大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4-315,共2页
作者以为《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1](以下简称《专家意见》)中最大的亮点为:对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者,无论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高低、是否合并家族史,只要年龄>30岁,即建议抗病毒治疗。慢性HBV感染...
作者以为《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1](以下简称《专家意见》)中最大的亮点为:对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者,无论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高低、是否合并家族史,只要年龄>30岁,即建议抗病毒治疗。慢性HBV感染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主要取决于HBV是否对肝细胞造成了损害以及不良预后的风险大小。一般情况下,对于没有或者极轻肝脏炎症的患者,不管HBV DNA载量多高,过去均认为不需要抗病毒治疗[2]。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免疫耐受期"。现在研究已证实"免疫耐受期"的高载量HBV虽未造成肝脏明显炎症及纤维化,但其HBV DNA会与肝细胞基因组发生整合,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3]。因此,携带高载量HBV DNA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在"免疫耐受期"已发生肝细胞损害,只是这种损害可能仅存在于分子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HBV
DNA整合
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重建
原文传递
极低病毒血症: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临床新问题
被引量:
10
2
作者
石宇婧
丁银
+2 位作者
敖玲
张大志
蔡大川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47-1150,共4页
临床研究证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低水平病毒血症与多种临床不良结局相关。随着PCR检测水平的提升,高灵敏度PCR技术的HBV DNA检测下限可达到<5~10 IU/ml。以HBV DNA < 20 IU/ml为判断标准...
临床研究证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低水平病毒血症与多种临床不良结局相关。随着PCR检测水平的提升,高灵敏度PCR技术的HBV DNA检测下限可达到<5~10 IU/ml。以HBV DNA < 20 IU/ml为判断标准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者中,采用更高灵敏度PCR技术仍可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极低水平的病毒血症(HBV DNA<20 IU/ml,但> 5~10 IU/ml)。长期存在的极低水平病毒血症是否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结局,目前相关研究较少,需要积累更多的研究数据回答这一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极低病毒血症
完全病毒学应答
原文传递
丙氨酸转氨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晓昊
刘小庆
+2 位作者
蔡大川
胡鹏
李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3-488,共6页
目的分析丙氨酸转氨酶(ALT)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启动抗病毒治疗ALT阈值的优化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行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的CHB初治患者及其临床资...
目的分析丙氨酸转氨酶(ALT)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启动抗病毒治疗ALT阈值的优化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行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的CHB初治患者及其临床资料。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ALT水平和显著肝组织学改变(≥G2/S2)的风险。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不同模型诊断肝组织炎症≥G2或纤维化≥S2的价值。结果共纳入447例符合要求的CHB患者,中位数年龄为38.0岁,72.9%为男性。ALT水平在正常范围时,分别有66.9%和53.0%的患者存在显著的肝脏炎症(≥G2)和纤维化(≥S2);ALT为1~2×ULN时,肝脏炎症≥G2和纤维化≥S2的比例上升为81.2%和60.0%。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较高的ALT水平(>29 U/L)与显著的肝脏炎症(OR:2.30,95%置信区间:1.11~4.77)以及纤维化(OR:1.84,95%置信区间:1.10~3.09)有关。引入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比值(GPR)后,不同ALT治疗阈值标准下的CHB患者出现≥G2/S2的比例显著降低,尤其是对肝纤维化≥S2的误判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33.5%~57.5%)。结论无论ALT正常或在2×ULN以内,均有超过半数的CHB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及纤维化。GPR可以显著改善不同ALT治疗阈值对CHB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炎症
纤维化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题名
早期积极抗HBV治疗有益于降低肝癌发生风险及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重建
被引量:
3
1
作者
石宇婧
张大志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感染
病
科
、
重庆医科大学
病毒性肝炎
研究所
感染性
、
疾病
分子生物学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4-315,共2页
文摘
作者以为《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1](以下简称《专家意见》)中最大的亮点为:对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者,无论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高低、是否合并家族史,只要年龄>30岁,即建议抗病毒治疗。慢性HBV感染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主要取决于HBV是否对肝细胞造成了损害以及不良预后的风险大小。一般情况下,对于没有或者极轻肝脏炎症的患者,不管HBV DNA载量多高,过去均认为不需要抗病毒治疗[2]。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免疫耐受期"。现在研究已证实"免疫耐受期"的高载量HBV虽未造成肝脏明显炎症及纤维化,但其HBV DNA会与肝细胞基因组发生整合,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3]。因此,携带高载量HBV DNA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在"免疫耐受期"已发生肝细胞损害,只是这种损害可能仅存在于分子层面。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HBV
DNA整合
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重建
Keywords
Hepatitis B
Antiviral therapy
HBV DNA integration
HBV-specific T-cell
Immune reconstitution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极低病毒血症: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临床新问题
被引量:
10
2
作者
石宇婧
丁银
敖玲
张大志
蔡大川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感染
病
科
重庆医科大学
病毒性肝炎
研究所
感染性
疾病
分子生物学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47-1150,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10203202-003)。
文摘
临床研究证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低水平病毒血症与多种临床不良结局相关。随着PCR检测水平的提升,高灵敏度PCR技术的HBV DNA检测下限可达到<5~10 IU/ml。以HBV DNA < 20 IU/ml为判断标准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者中,采用更高灵敏度PCR技术仍可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极低水平的病毒血症(HBV DNA<20 IU/ml,但> 5~10 IU/ml)。长期存在的极低水平病毒血症是否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结局,目前相关研究较少,需要积累更多的研究数据回答这一临床问题。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极低病毒血症
完全病毒学应答
Keywords
Hepatitis B
Nucleotide/nucleoside analogue
Very low-level viremia
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丙氨酸转氨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晓昊
刘小庆
蔡大川
胡鹏
李虎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感染
病
科
、
重庆医科大学
病毒性肝炎
研究所
、
感染性
疾病
分子生物学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3-48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02068)
重庆市卫健委医学科研项目(2022WSJK054)。
文摘
目的分析丙氨酸转氨酶(ALT)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启动抗病毒治疗ALT阈值的优化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行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的CHB初治患者及其临床资料。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ALT水平和显著肝组织学改变(≥G2/S2)的风险。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不同模型诊断肝组织炎症≥G2或纤维化≥S2的价值。结果共纳入447例符合要求的CHB患者,中位数年龄为38.0岁,72.9%为男性。ALT水平在正常范围时,分别有66.9%和53.0%的患者存在显著的肝脏炎症(≥G2)和纤维化(≥S2);ALT为1~2×ULN时,肝脏炎症≥G2和纤维化≥S2的比例上升为81.2%和60.0%。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较高的ALT水平(>29 U/L)与显著的肝脏炎症(OR:2.30,95%置信区间:1.11~4.77)以及纤维化(OR:1.84,95%置信区间:1.10~3.09)有关。引入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比值(GPR)后,不同ALT治疗阈值标准下的CHB患者出现≥G2/S2的比例显著降低,尤其是对肝纤维化≥S2的误判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33.5%~57.5%)。结论无论ALT正常或在2×ULN以内,均有超过半数的CHB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及纤维化。GPR可以显著改善不同ALT治疗阈值对CHB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炎症
纤维化
抗病毒治疗
Key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tis B virus
Inflammation
Fibrosis
Antiviral therapy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期积极抗HBV治疗有益于降低肝癌发生风险及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重建
石宇婧
张大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原文传递
2
极低病毒血症: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临床新问题
石宇婧
丁银
敖玲
张大志
蔡大川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原文传递
3
丙氨酸转氨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王晓昊
刘小庆
蔡大川
胡鹏
李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