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课结合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1
1
作者 夏莘 王依贵 +2 位作者 陈爱军 毛玉珠 田静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99-2301,共3页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通过临床护理实习,以复习、巩固和延伸理论知识并与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对护生步入将来的临床护理岗位起到桥梁作用。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生的实习效果,随着现代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不同层次护生...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通过临床护理实习,以复习、巩固和延伸理论知识并与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对护生步入将来的临床护理岗位起到桥梁作用。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生的实习效果,随着现代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不同层次护生学习需求的变化,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以教师灌输式讲授及授课形式较为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得以满足,需在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适应现阶段教学要求的新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学 传统教学法 应用 护理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模式 护理教学模式 护理实习 临床实践
下载PDF
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对慢性湿疹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曾丹 周维康 +2 位作者 李惠 吴音 林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50-1554,共5页
目的:观察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其对慢性湿疹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纳入试验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中药四物消风散加减,对照组口服盐酸非索非拉定,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2周... 目的:观察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其对慢性湿疹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纳入试验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中药四物消风散加减,对照组口服盐酸非索非拉定,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2周及4周的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IL-4以及T-bet/GATA3的水平。结果:2组总有效率在第2周时分别为63.9%、3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第四周时分别为83.3%、61.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2,P=0.031)。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后细胞因子IFN-γ、T-bet/GATA3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4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细胞因子IFN-γ、IL-4及转录因子T-bet/GATA3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1、10.64、8.68,P=0.001、0.002、0.004)。2组用药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有效,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IFN-γ、IL-4的水平,同时影响转录因子T-bet/GATA3的比值,恢复TH1/TH2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消风散 慢性湿疹 细胞因子 TH1/TH2 T-BET/GATA3
下载PDF
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一峰 李恩群 李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99-700,共2页
2003年9月-2004年3月我们采用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Bicom-bioresonnace therapy,重庆康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对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和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生物共振治疗系统 过敏原 脱敏治疗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鸿健(综述) 高永良(审校)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54-1656,共3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遗留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增高,40岁以上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患者约30%可以引起PHN,其长...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遗留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增高,40岁以上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患者约30%可以引起PHN,其长期持续的剧烈疼痛,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就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神经痛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对脑出血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凤增 王永红 陈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297-229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在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将49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临床转归不同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以1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常规生化指标,包括血脂(TC、TG、LDL-c、HDL-c)...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在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将49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临床转归不同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以1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常规生化指标,包括血脂(TC、TG、LDL-c、HDL-c)、尿酸(UA)、血糖(Glu)在组间的差异,探索基于常规生化指标的脑出血转归预测模型,并初步评估其预测效率。结果治疗无效组HDL-c浓度、UA浓度明显高于有效组和对照组,有效组LDL-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无效组和有效组Glu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效组Glu升高幅度更大(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UA、Glu及患者年龄是急性脑出血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回归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0(95%CI0.722~0.839),预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2.3%和85.5%。结论高浓度的HDL-c、Glu和UA是急性脑出血不良转归的危险因素,监测和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HDL-c、UA和Glu,可能是预测急性脑出血转归和改善急性脑出血预后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脂 血糖 尿酸 预后
下载PDF
静脉滴注阿昔洛韦与口服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翟志芳 李惠 +8 位作者 郭在培 游弋 方红 顾恒 林能兴 赵恒光 熊琳 丁颖果 郝飞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19,共3页
阿昔洛韦(acyclovir,ACV)是治疗带状疱疹经典的抗病毒药物,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仅10%--20%,常需静脉给药以提高血药浓度。盐酸伐昔洛韦(valaciclovirhydrochloride,VACV)是ACV的前体药物,水溶性好,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达ACV的3... 阿昔洛韦(acyclovir,ACV)是治疗带状疱疹经典的抗病毒药物,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仅10%--20%,常需静脉给药以提高血药浓度。盐酸伐昔洛韦(valaciclovirhydrochloride,VACV)是ACV的前体药物,水溶性好,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达ACV的3。5倍,成为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方法。我们组织开展了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比较静脉滴注ACV与口服VACV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口服生物利用度 盐酸伐昔洛韦 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 静脉滴注 治疗 抗病毒药物
原文传递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7
7
作者 黄梦雅 温路 周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096-3099,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资料库、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关于卡介菌多糖核酸... 目的系统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资料库、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关于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文献,检索时间为1979年1月(1979年未建立的数据库以建库日为起始时间)—2014年10月。采用Rev Man 5.1统计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8篇,纳入患者总数为8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3.49(2.42,5.04),P<0.01〕;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22(0.12,0.41),P<0.0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0.85(0.50,1.43),P=0.53〕。结论与单纯抗组胺药治疗相比,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与抗组胺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组胺拮抗剂 META 分析
下载PDF
黄褐斑光电治疗与修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27
8
作者 杨蓉娅 陈瑾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第2期65-69,73,共6页
1黄褐斑的概念、病因及无创检测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获得的、主要见于面部暴露部位的色素沉着斑,又名肝斑、妊娠斑。黄褐斑多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特征性表现为面部对称性黄褐色斑片,深浅和形状不定,多发生在曝光或易摩擦刺激部位,常... 1黄褐斑的概念、病因及无创检测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获得的、主要见于面部暴露部位的色素沉着斑,又名肝斑、妊娠斑。黄褐斑多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特征性表现为面部对称性黄褐色斑片,深浅和形状不定,多发生在曝光或易摩擦刺激部位,常见于两侧颧骨处和面颊部,亦可累及额头、眉弓、鼻部和口唇周围,偶尔也可发生于前臂等其它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光电治疗 修复 共识
下载PDF
重症药疹的护理 被引量:21
9
作者 胡泽芳 陈瑾 李惠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2期1762-1763,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进行暴露疗法护理,以及对皮肤、黏膜、眼部、口腔、心理等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重症药疹患者通过激素治疗和各种护理措施,其发热消退时间、黏膜糜烂治愈时间、躯干四肢皮疹治愈时间、肝肾...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进行暴露疗法护理,以及对皮肤、黏膜、眼部、口腔、心理等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重症药疹患者通过激素治疗和各种护理措施,其发热消退时间、黏膜糜烂治愈时间、躯干四肢皮疹治愈时间、肝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重症药疹患者早期、足量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和有效的综合护理,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对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药疹 糖皮质激素 护理
下载PDF
银屑病外用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培 单葵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446-2448,共3页
目的:为外用药物治疗银屑病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物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银屑病的外用药物有多种,常用的有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地蒽酚、焦油制剂和钙调磷酸酶抑... 目的:为外用药物治疗银屑病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物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银屑病的外用药物有多种,常用的有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地蒽酚、焦油制剂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随着人们对银屑病不断研究及临床实践,越来越多新型的、安全的、疗效更好的外用药物出现,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外用药物 进展
原文传递
荨麻疹患者血中组胺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邓娅 李桂明 兰雁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组胺(HA)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中HA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31例急性荨麻疹和25例慢性荨麻疹治疗前血浆中H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血中H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结... 目的探讨组胺(HA)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中HA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31例急性荨麻疹和25例慢性荨麻疹治疗前血浆中H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血中H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结论HA是参与荨麻疹病理生理过程的主要介质之一,测定患者血中HA水平可反映机体对HA的释放情况,有利于临床观察病情、判断疗效,解释其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组胺 测定
下载PDF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外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Mellyanawati 黄欣 +3 位作者 魏彬 方圣 黄琨 陈爱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851-1853,1856,共4页
目的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外用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入组90例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或对照组,疗程4周。于治疗1、2、4周后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外用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入组90例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或对照组,疗程4周。于治疗1、2、4周后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临床疗效方面:3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4周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下降百分比:试验组有效为23例(76.67%)、对照Ⅰ组有效14例(46.67%)、对照Ⅱ组有效15例(50.00%),试验组分别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试验组PASI评分下降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1、2、4周后靶皮损红斑、浸润、鳞屑单独积分以及皮损总面积百分比,试验组的下降值均大于对照I组和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主要为瘙痒、毛囊炎、红斑等局部症状,且症状轻微,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变化。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使用卤米松或卡泊三醇,且起效快、方便给药、相对安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PASI值 钙泊三醇 倍他米松复方制剂
下载PDF
23种中药对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汛 李桂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390-1393,共4页
目的:观察23种中药对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并对其中抑菌效果明显的中药进行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半固体药基混合法,微量稀释法。结果:部分中药对1种或几种真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射干、菟丝子、黄连、... 目的:观察23种中药对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并对其中抑菌效果明显的中药进行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半固体药基混合法,微量稀释法。结果:部分中药对1种或几种真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射干、菟丝子、黄连、黄柏、黄芩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活性 中药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刺激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白介素4和γ干扰素的意义 被引量:17
14
作者 蔡涛 李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刺激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p抗体(Hp-IgG),随机选择2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Hp抗体阳...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刺激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p抗体(Hp-IgG),随机选择2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Hp抗体阳性14例,Hp抗体阴性11例)、18名正常者(Hp抗体阳性9例,Hp抗体阴性9例),以Hp超声粉碎菌或植物血凝素(PHA)分别刺激其体外培养的PBMC,ELI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中的IL-4和IFN-γ水平。结果:在Hp或PHA刺激下,Hp抗体阳性及Hp抗体阴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PBMC产生IL-4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Hp抗体阳性患者)或无显著差异(Hp抗体阴性患者);但Hp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PBMC产生的IL-4及IFN-γ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入组的2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PBMC经Hp刺激,可导致Th细胞亚群失衡,Th2免疫应答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幽门螺杆菌 单个核细胞 外周血 白介素4 Γ干扰素
下载PDF
5-羟色胺与皮肤病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建国 李桂明 《皮肤病与性病》 1999年第3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5-羟色胺 皮肤病 治疗 化学结构
下载PDF
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及多发性跖疣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汛 罗永丽 +1 位作者 凎正秋 李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8-280,共3页
目的:观察艾拉光动力疗法(5-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及多发性跖疣(Verruca plantaris,PS)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以ALA-PDT治疗151例CA及PS... 目的:观察艾拉光动力疗法(5-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及多发性跖疣(Verruca plantaris,PS)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以ALA-PDT治疗151例CA及PS患者,末次治疗后第1周进行疗效评价,第4、8周和12周观察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CA及PS的疣体清除率分别为96.5%和75.4%,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12.1%和16.3%。未发生系统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7%和3.08%,主要为烧灼感,局部红肿。结论:ALA-PDT治疗CA及PS治愈率均较高,但治疗CA疗效更好。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PDT 尖锐湿疣 多发性跖疣
下载PDF
果酸的面部年轻化机制及其在损容性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魏彬 陈阳美 +1 位作者 刘瑜 陈瑾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果酸是一系列α位含有羟基的羧酸的统称,其分子能够穿过角质层被皮肤吸收,可促进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真皮胶原合成,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和临床治疗中,成为目前化学换肤术的主要成分。果酸换肤可用作痤疮、黄褐斑、光老化等辅助治疗,是... 果酸是一系列α位含有羟基的羧酸的统称,其分子能够穿过角质层被皮肤吸收,可促进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真皮胶原合成,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和临床治疗中,成为目前化学换肤术的主要成分。果酸换肤可用作痤疮、黄褐斑、光老化等辅助治疗,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文对果酸的种类、临床应用、换肤术后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酸 痤疮 黄褐斑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闯 黄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1,共4页
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性生长因子,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尤其是快速生长的细胞中,参与胚胎发育、组织损伤修复、肿瘤发生、神经退行性变等病理生理过程。PGRN还是一个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分子,可以通过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 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性生长因子,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尤其是快速生长的细胞中,参与胚胎发育、组织损伤修复、肿瘤发生、神经退行性变等病理生理过程。PGRN还是一个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分子,可以通过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途径,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小鼠模型中发挥促炎作用。与促炎作用相比,PGRN的抗炎作用更受关注,PGRN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的一种新配体,能通过拮抗TNF-α信号通路、调节IL-10信号通路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等多种疾病中发挥抗炎作用。本文对PGRN在不同的炎症性疾病中的不同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炎症性疾病 综述
下载PDF
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玉洁 刘瑜 +3 位作者 陈阳美 邹道佩 蒲以欢 陈瑾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评价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黄褐斑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激光组:15例,单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1次/月,共治疗6个月;联合组:15例,采用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 064n... 目的:评价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黄褐斑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激光组:15例,单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1次/月,共治疗6个月;联合组:15例,采用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激光治疗1次/月,两次激光治疗中间接受1次微针治疗,两种治疗交替进行,共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组MASI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73.3%)显著高于激光组(53.3%)(P<0.05),联合组的满意率(60.0%)显著高于激光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且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开关1064nm激光 类人胶原蛋白 类人微针 黄褐斑 满意度
下载PDF
ALA-PDT治疗男性复发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殷建彬 赵恒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3-834,837,共3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男性复发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3例男性复发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ALA-PDT治疗或CO2激光烧灼法去除疣体,随访3月,观察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男性复发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3例男性复发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ALA-PDT治疗或CO2激光烧灼法去除疣体,随访3月,观察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经单次或再次ALA-PDT治疗后治愈率分别为65.12%,83.7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63.33%。试验组术中不良反应以疼痛为主(48.84%),高于对照组(13.33%),术后不良反应仅见疼痛(32.56%),而对照组分别有疼痛、肿胀和局部感染发生(60.00%),前者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 ALA-PDT疗法能有效降低男性复发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的复发率,与传统的CO2激光法相比,具有治愈率高、痛苦少、便于患者自我护理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复发性 5一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