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疝的再手术探讨 被引量:33
1
作者 赵渝 时德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7-518,522,共3页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后疝复发原因及再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疝环充填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术后复发的病例资料,探讨预防的方法,全组均为男性。前次手术时21例均为腹股沟斜疝,Ⅱ型2例,Ⅲ型15例,Ⅳ型4例。复发入院时临床检查...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后疝复发原因及再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疝环充填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术后复发的病例资料,探讨预防的方法,全组均为男性。前次手术时21例均为腹股沟斜疝,Ⅱ型2例,Ⅲ型15例,Ⅳ型4例。复发入院时临床检查腹股沟斜疝13例,直疝8例。复发时间术后5 d至24个月。结果再次手术发现网塞自疝环口下滑7例;疝内容物自网塞旁疝环口脱出2例;疝内容物通过2个网塞间自疝环口脱出2例;网片位置过高,疝内容物自网片下方脱出3例;网片卷曲和移位,疝内容物自网片下方脱出5例;疝内容物从自制网塞圆椎体中央脱出1例;复发原因不明1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操作不当,规范的手术方法能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再手术 复发
原文传递
骨筋膜室综合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渝 何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2-564,共3页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RICHARD 肢体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衰竭 横纹肌溶解 间隙压力 急性缺血 肌肉神经
原文传递
抑制miR-21表达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熊兵红 马利 +1 位作者 程勇 张才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抑制miR-21表达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周期、凋亡、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以miR-21抑制剂转染HCT116细胞为转染抑制组(IN),另设阴性对照组(NC)、空白对照组(MOCK),以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HCT11... 目的:探讨抑制miR-21表达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周期、凋亡、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以miR-21抑制剂转染HCT116细胞为转染抑制组(IN),另设阴性对照组(NC)、空白对照组(MOCK),以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HCT116细胞中miR-21的表达,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转染后HCT116细胞的增殖、周期、凋亡、侵袭、迁移;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HCT116细胞PTEN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转染后HCT116细胞PTEN的活性。结果:miR-21抑制剂转染后,HCT116细胞中miR-21的表达较NC和MOCK组细胞明显降低。下调miR-21后,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72 h时:(1.05±0.45)vs(1.43±0.02),(1.45±0.01);t=13.83,P=0.000 159;t=14.88,P=0.000 119],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16.30±1.00)%vs(1.87±0.53)%,(1.86±0.12)%;t=25.01,P=0.000 015 2;t=24.985,P=0.000 015 2],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的侵袭[(50±2.0)vs(115±3.0),(111±3.0)个;t=29.09,P=0.000 008 31;t=31.23,P=0.000 006 27]和迁移能力[(22±2.0)vs(52.3±2.5),(53.0±1.0)个;t=24.01,P=0.000 017 8;t=16.34,P=0.000 082 0]明显下降。miR-21抑制剂转染的HCT116细胞中PTEN的表达及其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均显著增加。结论:miR-21可能通过抑制PTEN进而调控大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PTEN可能是miR-21的靶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大肠癌 生物学行为 PTEN
下载PDF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73
4
作者 赵渝 王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26-828,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腹股沟疝 修补术后 无张力疝修补术 术后疼痛综合征 治疗 半月状切口 术后恢复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现状 被引量:18
5
作者 郭颖 乔正荣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703-706,共4页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多强调以手术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而对于一些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微创介入疗法是一种较好的肿瘤姑息治疗手段。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一种针对肿瘤局部的微创介入性疗法,已被证实是一...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多强调以手术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而对于一些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微创介入疗法是一种较好的肿瘤姑息治疗手段。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一种针对肿瘤局部的微创介入性疗法,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安全、并发症少、定位准确的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微创技术。近年来,此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等。随着RFA治疗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改进,局部肿瘤治疗的疗效将进一步提高,但仍需要随机化的研究和长期的随访来证实RFA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肿瘤/治疗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镀银医用聚丙烯网片的制备及其抗菌性检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刚 赵渝 刘明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92-595,599,共5页
目的:制备镀银的医用聚丙烯网片(Polypropylene mesh,PP),并检测其抗菌性。方法:采用银作为抗菌剂,通过酒石酸钾钠作为还原剂的化学液相还原法,制成镀银PP。并分别用纸片扩散法和浸泡法对镀银组(n=10)和对照组(n=10)网片的抗菌性进行定... 目的:制备镀银的医用聚丙烯网片(Polypropylene mesh,PP),并检测其抗菌性。方法:采用银作为抗菌剂,通过酒石酸钾钠作为还原剂的化学液相还原法,制成镀银PP。并分别用纸片扩散法和浸泡法对镀银组(n=10)和对照组(n=10)网片的抗菌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检测。结果:纸片扩散法(定性):在1d、3d、7d对照组(8mm×8mm×0.65mm)抑菌圈均不明显,网眼内还可见有金葡菌菌落附着生长。镀银组(8mm×8mm×0.65mm)抑菌圈则较为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时间段两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浸泡法(定量):60min和120min时,对照组和镀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0min时对照组和镀银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时间段两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镀银PP具有较为肯定的抗菌性,抗菌性随时间推移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性 聚丙烯
下载PDF
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波 孔宪炳 +1 位作者 刘良明 廖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Digital multifunction trauma rinser,DMTR)对开放性创伤的清洗效果。方法:选用2~3kg家兔建立浅Ⅱ°烫伤模型、切割伤模型、撕脱伤模型,用大肠杆菌污染创面,10min后分别用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 目的:探讨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Digital multifunction trauma rinser,DMTR)对开放性创伤的清洗效果。方法:选用2~3kg家兔建立浅Ⅱ°烫伤模型、切割伤模型、撕脱伤模型,用大肠杆菌污染创面,10min后分别用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和倒水法冲洗伤口,然后进行伤口大体观察,并取材涂片计数细菌。结果: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清除细菌的能力与倒水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具有高效率清除细菌、组织碎屑的作用,效果优于倒水法,且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创术 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 治疗
下载PDF
胰腺癌合并胆总管十二指肠瘘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余招焱 刘丽 +2 位作者 张才全 李凡 杨庆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86-1388,1392,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holedochoduodenal fistula,CD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胰腺癌合并CD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胰腺癌并发CDF的原因,诊断及治疗。结果9例患者中误诊者6例,占66.7%;同时合并胆石症者6例,...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holedochoduodenal fistula,CD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胰腺癌合并CD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胰腺癌并发CDF的原因,诊断及治疗。结果9例患者中误诊者6例,占66.7%;同时合并胆石症者6例,占66.7%。9例患者中行手术探查者6例,其中仅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占全组11.1%。全组随访1~14个月,非根治术者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结论胰腺癌合并CDF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仍取决于早期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 误诊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CD44v6 mRN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坚 王洪林 +1 位作者 涂刚 董蒲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neoplasms,PHC)患者外周血及组织中的CD44v6mRNA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60例PHC患者、40例肝良性疾病(10例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10例肝硬化,10例慢性肝炎)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的...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neoplasms,PHC)患者外周血及组织中的CD44v6mRNA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60例PHC患者、40例肝良性疾病(10例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10例肝硬化,10例慢性肝炎)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CD44v6mRNA的表达。同时RTPCR检测PHC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CD44v6mRNA的表达。结果:PHC患者外周血中CD44v6mRNA检出率为53%(32/60),而肝癌组织中CD44v6mRNA检出率为75%(27/36),癌旁组织中检出率为17%(6/36)。在肝癌组织中不表达CD44v6mRNA的肝癌病例,40例肝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以及正常肝组织中均未检测出CD44v6mRNA。PHC患者外周血中CD44v6mRNA检出率与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血管浸润、肝内外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血清AFP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CD44v6mRNA可能作为肝癌外周血微转移检测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检测结果有助于判断PHC患者的预后,监测其复发以及对PHC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抗原 CD44 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转移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腰交感干的局部解剖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小刚 代远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系统研究腰交感神经的局部解剖关系。方法:选用128侧腰部交感神经节完整无损的成年尸体,解剖并观察腰部交感神经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腰交感神经节数目及位置变异较大,每侧1~6个不等;腰交感干可分裂为2~5支,分裂处多在... 目的:系统研究腰交感神经的局部解剖关系。方法:选用128侧腰部交感神经节完整无损的成年尸体,解剖并观察腰部交感神经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腰交感神经节数目及位置变异较大,每侧1~6个不等;腰交感干可分裂为2~5支,分裂处多在干的下端,本组共发现12侧发生分裂;腰动脉均位于神经干的深面,腰静脉位于腰交感干浅面者占(68.42±4.35)%,以腰4、5静脉多见;生殖股神经穿出腰大肌平面多数与第2~4腰椎或椎间盘对齐,穿出点距腰大肌内侧缘(0.81±0.48)cm。结论:腰交感神经变异较大,毗邻结构关系复杂,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是熟悉腰交感神经的变异及其局部解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交感神经干 腰交感神经节 解剖学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STAT3信号途径在抗乳腺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正魁 姚榛祥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TAMs)信号转录和激活因子3(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3,STAT3)信号途径在抗乳腺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TAMs)信号转录和激活因子3(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3,STAT3)信号途径在抗乳腺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检测STAT3诱骗寡核苷酸(decoyoligonucleotides,decoyODNs)抑制STAT3活性的特异性及乳腺癌细胞的培养上清液诱导培养的大鼠腹腔的巨噬细胞的STAT3活性;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经培养诱导并用STAT3decoyODNs转染的巨噬细胞、将其注射于SD大鼠的移植乳腺癌局部,检测肿瘤的生长和大鼠脾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STAT3decoyODNs能特异性地抑制STAT3的活性;经乳腺癌细胞的培养上清液液诱导后,巨噬细胞的STAT3过度激活;STAT3decoyODNs转染的诱导培养的巨噬细胞经LPS激活后能增强鼠脾细胞对乳腺癌的免疫反应和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TAMs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其STAT3信号过度激活有关,抑制TAMs的STAT3信号能增强机体对乳腺癌的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乳腺癌 信号转录和激活因子3 诱骗寡核苷酸
下载PDF
HO-1在良、恶性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胜春 吴凯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用RT-PCR4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杂交检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增生症18例;乳腺纤维腺瘤20例;乳腺癌25例组织中的HO-1mRNA及HO-1蛋白,并检测HO-1酶活...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用RT-PCR4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杂交检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增生症18例;乳腺纤维腺瘤20例;乳腺癌25例组织中的HO-1mRNA及HO-1蛋白,并检测HO-1酶活性,探讨HO-1在乳腺肿瘤组织中表达及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HO-1mRNA表达(0.3755±0.0628)明显高于正常乳腺(0.1199±0.0810)、乳腺增生(0.15021±0.0479)及乳腺纤维腺瘤组(0.1834±0.054)(t=2.2992,P<0.01),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HO-1表达(23.4617±7.0136,34.2712±4.3423)均高于正常乳腺(4.2742±0.821)及乳腺增生组(6.2525±1.0032)(P<0.05)。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HO-1酶活性(1.1458±0.0458,1.4646±0.04892)均高于正常乳腺(0.8935±0.0271)及乳腺增生组(0.9375±0.0302)(P<0.01),乳腺癌组织中的HO-1酶活性高于纤维腺瘤(t=3.7546,P<0.01)。结论:HO-1mRNA、蛋白表达以及HO-1酶活性的变化与乳腺良性病变及癌变存在相关性,提示HO-1对肿瘤细胞存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乳腺肿瘤 血红素氧合酶-1
下载PDF
供体血管内皮细胞对小鼠-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
13
作者 刘胜春 姚榛祥 +2 位作者 孙正魁 唐华 董浦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供体血管内皮细胞对小鼠-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血管内皮细胞并于移植前14d注入大鼠阴茎背静脉2×106细胞/只或联合注射环磷酰胺20mg/kg.d。异位小鼠-大鼠心脏移植后观察供心存活时间。结果成功分离小... 目的探讨供体血管内皮细胞对小鼠-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血管内皮细胞并于移植前14d注入大鼠阴茎背静脉2×106细胞/只或联合注射环磷酰胺20mg/kg.d。异位小鼠-大鼠心脏移植后观察供心存活时间。结果成功分离小鼠血管内皮细胞,注射小鼠血管内皮细胞14d后,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10±1.414)min,组化染色显示供心有IgM、C3沉积,血浆IgM、IgG、C3、C4较未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组明显增高;联合使用环磷酰胺能延长供心成活时间(19.44±2.6034)min(t=2.880,P<0.01)。结论外周静脉注射供体血管内皮细胞不能诱导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DXR)的免疫耐受,却促使发生HAR。联合环磷酰胺可延长供心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血管内皮细胞 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消化道肿瘤中的疗效评估
14
作者 帅磊渊 王子卫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在Ⅲ、Ⅳ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0月间30例Ⅲ、Ⅳ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其中Ⅲa期9例,Ⅲb期13例,Ⅳ期8例。入院后经胃镜,肠镜和CT检查,其中2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2次术...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在Ⅲ、Ⅳ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0月间30例Ⅲ、Ⅳ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其中Ⅲa期9例,Ⅲb期13例,Ⅳ期8例。入院后经胃镜,肠镜和CT检查,其中2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2次术前化疗,再行CT复查后手术治疗,术后对比肿瘤体积,切除癌组织中的标记微血管密度指标CD105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含量变化。结果:(1)肿瘤体积变化在化疗组化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沪〈0.05),介入化疗组和全身化疗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新生微血管密度在3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含量在化疗组和对照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介入化疗组和全身化疗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手术死亡率。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新辅助化疗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HO-1对DXR免疫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刘胜春 姚榛祥 +2 位作者 孙正魁 唐华 董浦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HO1对延迟性异种心脏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NIH小鼠Wistar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CoPP(cobaltprotoporphyrin,CoPP)诱导HO1并结合免疫抑制剂CyclosporineA(CSA)及Cyclophosphamid(CYP)处理受体。比较移植心脏存活... 目的探讨HO1对延迟性异种心脏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NIH小鼠Wistar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CoPP(cobaltprotoporphyrin,CoPP)诱导HO1并结合免疫抑制剂CyclosporineA(CSA)及Cyclophosphamid(CYP)处理受体。比较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并分别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蛋白印迹杂交等检测移植心脏HO1、IL1β、INFγ、TNFα和STAT3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并计数分析CD68细胞,比较不同处理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单用CoPP诱导HO1后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CSA组及空白对照组长(t=2.6936,P<0.05),CSA+CoPP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和CYP+CoPP组均长于单用CSA组和CYP组(t=2.8511,P<0.05),CoPP+CSA+CYP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优于其余任何组(t=3.8644,P<0.001)。CoPP组TNFα、IL1β低于在空白对照组的表达(t=2.6364,P<0.05),但INFγ除外。三者在CoPP+CSA+CYP组表达均低于其余各组。CoPP及CSA、CYP组间STAT3表达无差异(t=1.0854,P>0.05),但均高于空白对照组(t=10.1254,P<0.001)。CoPP与CSA及CYP联合应用时STAT3表达高于单用CoPP组(t=2.8164,P<0.05),三者联合使用时高于任何组(t=2.5605,P<0.05)。CoPP组移植心肌组织中CD68阳性细胞数低于空白对照组(t=3.1837,P<0.01),CoPP+CSA+CYP组最低(t=2.5099,P<0.05)。结论HO1并联合免疫抑制剂CSA、CYP可能通过上调STAT3蛋白表达,减少CD68细胞对移植心脏的浸润,降低心脏移植后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FNγ的产生,并可能由此推迟了DX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合酶-1 异种心脏移植 免疫反应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