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航 石秦林 林涛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3545-3548,共4页
尿道下裂为男性儿童常见的泌尿生殖道畸形,以尿道开口异位,阴茎下弯,尿道发育不全为主。目前手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主要措施,尽管成功率较高,但仍然有10%~15%的患儿发生术后并发症,影响其疗效。现就尿道下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 尿道下裂为男性儿童常见的泌尿生殖道畸形,以尿道开口异位,阴茎下弯,尿道发育不全为主。目前手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主要措施,尽管成功率较高,但仍然有10%~15%的患儿发生术后并发症,影响其疗效。现就尿道下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尿道下裂的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术后 并发症 预防措施
下载PDF
ULBP2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对评估患儿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文浩 何大维 +3 位作者 李典 唐波 张丹 魏光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ULBP2蛋白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表达与肾母细胞瘤患儿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肾母细胞瘤肿瘤组织32例,通过电话随访肾母细胞瘤患儿预后等信息,通过调病历获取肾母细... 目的探讨ULBP2蛋白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表达与肾母细胞瘤患儿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肾母细胞瘤肿瘤组织32例,通过电话随访肾母细胞瘤患儿预后等信息,通过调病历获取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病理信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LBP2蛋白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并分析ULBP2蛋白等临床病理特征与肾母细胞瘤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ULBP2蛋白的表达、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的临床分期在预后良好组肾母细胞瘤和预后不良组肾母细胞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良好的肾母细胞瘤肿瘤组织中ULBP2蛋白的低表达率为78.57%(11/14),高表达率为21.43%(3/14);在预后不良的肾母细胞瘤肿瘤组织中,ULBP2蛋白高表达率为100%(18/18)。ULBP2蛋白高表达诊断儿童肾母细胞瘤患儿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8.57%,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ULBP2蛋白在肾母细胞瘤中低表达预示患儿预后良好,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对于评估儿童肾母细胞瘤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MS瘤 自然杀伤细胞 预后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胞外囊泡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波 何大维 +3 位作者 李典 郭文浩 张丹 魏光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4-339,共6页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胞外囊泡(E.coli-OMVs)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大肠杆菌胞外囊泡,观察囊泡形态并测定囊泡粒径范围。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胞外囊泡低剂量组(100μg/m L E.coli...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胞外囊泡(E.coli-OMVs)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大肠杆菌胞外囊泡,观察囊泡形态并测定囊泡粒径范围。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胞外囊泡低剂量组(100μg/m L E.coli-OMVs)、胞外囊泡中剂量组(500μg/m L E.coli-OMVs)和胞外囊泡高剂量组(1000μg/m L E.coli-OMVs)。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UNEL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结果透射电镜下E.coli-OMVs呈双层膜、中空、圆形或椭圆形,其内含低密度或高密度物质,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粒径分析结果表明其直径分布在30~450 nm。与对照组相比,经E.coli-OMVs干预后,SK-N-SH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 E.coli-OMVs对SK-N-SH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有望成为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N-SH细胞 大肠杆菌胞外囊泡 增殖 凋亡 迁移
下载PDF
mTOR自噬信号通路和凋亡在DEHP致SD尿道下裂胎鼠中的改变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方圆 周玥 +6 位作者 沈炼桔 魏仪 龙春兰 唐向亮 李典 刘星 魏光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3-388,共6页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诱导大鼠发生尿道下裂的机制.方法 20只成年孕SD鼠[10~12周龄,体重(240±20 g)]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DEHP暴露组(750 mg·...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诱导大鼠发生尿道下裂的机制.方法 20只成年孕SD鼠[10~12周龄,体重(240±20 g)]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DEHP暴露组(750 mg·kg-1·d-1)(n=10),于妊娠期(gestationday,GD)第8.5~18.5日每日灌胃,于GD 19.5时剖宫取出胎鼠,以有无睾丸分辨雌雄,并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尿道下裂的发生.测量肛门生殖器距离(anogenital distance,AGD)和肛门生殖指数(anogenital index,AGI),扫描电镜和HE染色观察阴茎组织形态改变,透射电镜观察阴茎组织内自噬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生殖结节(GTs)中自噬相关蛋白LC3、p62、Beclin1、Akt、mTOR、p-Akt、p-mTOR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ax、Bcl2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雄鼠GTs中细胞凋亡.结果 DEHP暴露后出现尿道下裂,发生率为27.58%,尿道下裂组中AGD、AGI均明显降低(P<0.05);尿道下裂雄鼠的GTs出现腹侧尿道缝融合障碍及尿道开口异位.尿道下裂组GTs中LC3和Beclin1的表达、LC3Ⅱ/Ⅰ比值增加(P<0.05),p62、p-Aktser473、p-mTORser2448表达明显减少(P<0.05),Bcl2表达减少(P<0.05),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增高(P<0.05),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结论 DEHP作为一个外源性干扰物进入机体后,致使胎鼠的GTs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被抑制,自噬水平增加,同时促凋亡与抗凋亡系统失衡,进一步促进自噬的发生,最终使得凋亡异常增加,导致尿道下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细胞凋亡 自噬 DEHP
原文传递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通过氧化应激、凋亡诱导大鼠尿道下裂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方圆 周玥 +6 位作者 王绍 刘星 沈炼桔 龙春兰 唐向亮 李典 魏光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2-379,共8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诱导大鼠发生尿道下裂的发生机制。方法 20只成年孕SD大鼠[10~12周龄,体质量(240±20)g]按完全随机分为:玉米油对照组[750 mg/(kg·d),n=10]和DEHP暴露组[...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诱导大鼠发生尿道下裂的发生机制。方法 20只成年孕SD大鼠[10~12周龄,体质量(240±20)g]按完全随机分为:玉米油对照组[750 mg/(kg·d),n=10]和DEHP暴露组[750 mg/(kg·d),n=10],于妊娠期(gestation day,GD)第8.5~18.5日每日灌胃,于GD19.5时剖宫取出胎鼠,以有无睾丸分辨雌雄,并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尿道下裂的发生,将DEHP暴露组有尿道下裂的列入尿道下裂组,以玉米油对照组雄性无尿道下裂的胎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测量雄鼠胎鼠的肛门生殖器距离(anogenital distance,AGD)和肛门生殖指数(anogenital index,AGI),扫描电镜和HE染色观察阴茎组织形态改变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胎鼠肝脏中的维生素A、E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阴茎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蛋白Nrf2、HO-1、SOD1、Gpx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Bcl2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阴茎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结果玉米油对照组胎鼠无尿道下裂发生,DEHP暴露组胎鼠出现尿道下裂,发生率为27.5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道下裂组AGD、AGI均明显降低(P<0.05);尿道下裂胎鼠阴茎出现腹侧尿道皱褶融合障碍及尿道口开口异常;此外,尿道下裂胎鼠体内维生素A、E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阴茎组织中Nrf2、HO-1、Gpx、SOD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增高(P<0.05),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结论 DEHP诱导SD大鼠发生尿道下裂,可能与机体氧化应激失衡、Nrf2-HO-1信号通路被抑制后阴茎组织中细胞凋亡异常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氧化应激损伤 凋亡 DEHP
下载PDF
肿瘤样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丹 何大维 +6 位作者 李典 唐波 胡东 郭文浩 王璋 沈炼桔 魏光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40-1447,共8页
目的探讨Piwil2诱导肿瘤干细胞(Piwil2-iCSC)来源的外泌体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肿瘤样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超速离心法提取Piwil2-iCSCs外泌体,透射电镜、粒径分析、Western blot及外泌体摄入实验检测外泌体形态、直径、标... 目的探讨Piwil2诱导肿瘤干细胞(Piwil2-iCSC)来源的外泌体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肿瘤样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超速离心法提取Piwil2-iCSCs外泌体,透射电镜、粒径分析、Western blot及外泌体摄入实验检测外泌体形态、直径、标志蛋白表达及作用途径。将hucMSCs分为对照组、PBS干预组和外泌体干预组(Exo),CCK-8、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ucMSCs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经Piwil2-iCSCs外泌体长期干预的hucMSCs的染色体结构。结果透射电镜可见Piwil2-iCSCs外泌体大小均匀,直径在50~100 nm,呈形态较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状小体,粒径分析显示外泌体直径分布集中在在100~200 nm;Western blot显示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9、CD63和piwil2蛋白阳性表达;外泌体摄入实验表明外泌体进入细胞发挥作用。与对照组和PBS干预组相比,Exo组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增多(P<0.05),划痕愈合速度加快(24 h,P<0.05;48 h,P<0.01),侵袭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1)。经Piwil2-iCSCs外泌体干预后的hucMSCs细胞MMP2(P<0.05 vs PBS干预组,P<0.01 vs对照组)、MMP9蛋白水平表达增高(P<0.05),但染色体核型仍是46XY,无异常。结论肿瘤样干细胞Piwil2-iCSC外泌体能促进hucMSCs的增殖、迁移及侵袭,但是未出现肿瘤样异质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肿瘤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干预对包皮成纤维细胞Mafb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绍 周玥 +7 位作者 向涵 刘星 沈炼桔 龙春兰 张德迎 何大维 林涛 魏光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3-1009,共7页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与氟他胺(flutamide,Flu)对Maf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正常儿童包皮成纤维细胞株,分别采取不同浓度DHT与Flu干预,通过RT-PCR、免疫细胞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Mafb的转录表达...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与氟他胺(flutamide,Flu)对Maf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正常儿童包皮成纤维细胞株,分别采取不同浓度DHT与Flu干预,通过RT-PCR、免疫细胞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Mafb的转录表达情况。结果:在DHT浓度为3.0×10^-8mol/L与3.0×10^-6mol/L干预条件下,Mafb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372±0.003、0.594±0.045,与正常组(0.444±0.007)相比,DHT 3.0×10^-6mol/L组明显上调(P=0.005),而DHT 3.0×10^-8mol/L组上调差异不明显(P=0.145);Flu 15μmol/L干预条件下,Mafb mRNA的表达量为0.221±0.013,与正常组相比,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0)。细胞免疫荧光分析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0.027±0.006),DHT 3.0×10^-8mol/L组(0.046±0.004)、3.0×10^-6mol/L组(0.076±0.003)Mafb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0,P=0.000),而Flu组(0.006±0.002)明显下调(P=0.009)。同样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较对照组蛋白水平(0.163±0.001)相比,DHT 3.0×10^-8mol/L组(0.146±0.001)上调无统计学差异(P=0.960),DHT 3.0×10^-6mol/L组(0.598±0.087)Mafb表达量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Flu组(0.066±0.002)明显下调(P=0.040)。结论:在体外培养包皮成纤维细胞株中,Mafb基因的表达受DHT和Flu的调控。Mafb作为雄激素受体下游调控蛋白,可能是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促进尿道发育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FB 双氢睾酮 氟他胺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