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群体感应(QS)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BF)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建立3 d QS系统完整的铜绿假单胞菌野生型PA01菌株与QS系统缺陷(lasRrhlR基因缺陷△lasR△rhlR)型菌株生物模型,通过SYT09/PI荧光探针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目的研究群体感应(QS)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BF)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建立3 d QS系统完整的铜绿假单胞菌野生型PA01菌株与QS系统缺陷(lasRrhlR基因缺陷△lasR△rhlR)型菌株生物模型,通过SYT09/PI荧光探针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摄取BF不同层面的图片,经图像结构分析(ISA)软件分析获得QS系统lasRrhlR缺陷株,PA01菌株BF相关空间结构参数。结果培养第3天PA01菌株可形成较厚、有孔状通道的成熟BF结构,而△lasR△rhlR菌株仅形成明显稀薄的早期BF结构,△lasR△rhlR菌株的3 d BF厚度为(7.36±0.2)μm,PA01菌株为(21.64±0.57)μm(P<0.05),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分别为:(0.902±0.006)、(0.928±0.002);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和结构熵(textural entropy,TE)在△lasR△rhlR菌株分别为:(1.503±0.029)和(5.706±0.190);在PA01菌株分别为:(1.467±0.015)和(5.213±0.111),△lasR△rhlR菌株AP较PA01菌株低(P<0.05);而ADD、TE较PA01菌株高(P<0.05)。结论△lasR△rhlR基因缺陷明显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的BF形成能力,QS系统lasRrhlR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BF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的新生儿180例,依据BPD诊断标准,诊断为BPD 130例,8例先心病、13例持续肺动脉高压及9例先天性膈疝被剔出实验,余下100例分为轻度BPD 30例,中度BPD 44例,重度BPD 26例。在出生后2个月对纳入实验的100例BPD患儿行心脏超声检查,PH的诊断依据心脏超声诊断分为PH组或非PH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D患儿并发PH的危险因素。结果:1轻度BPD合并PH比例低,中重度BPD合并PH比例较高,所有BPD患儿合并PH的比例为32.0%;2BPD患儿合并PH组及不合并PH组临床指标比较,5min Apagar评分≤6分、羊水过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周后仍需氧、绒毛膜羊膜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 min Apgar评分≤6分[RR=8.13,95%CI:2.48~26.62]、羊水过少[RR=16.69,95%CI:4.43~62.85]是PH的危险因素,提示低5 min Apgar评分≤6分、羊水过少为P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5 min Apagar评分≤6分和羊水过少是BPD合并PH的危险因素。
文摘目的研究群体感应(QS)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BF)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建立3 d QS系统完整的铜绿假单胞菌野生型PA01菌株与QS系统缺陷(lasRrhlR基因缺陷△lasR△rhlR)型菌株生物模型,通过SYT09/PI荧光探针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摄取BF不同层面的图片,经图像结构分析(ISA)软件分析获得QS系统lasRrhlR缺陷株,PA01菌株BF相关空间结构参数。结果培养第3天PA01菌株可形成较厚、有孔状通道的成熟BF结构,而△lasR△rhlR菌株仅形成明显稀薄的早期BF结构,△lasR△rhlR菌株的3 d BF厚度为(7.36±0.2)μm,PA01菌株为(21.64±0.57)μm(P<0.05),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分别为:(0.902±0.006)、(0.928±0.002);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和结构熵(textural entropy,TE)在△lasR△rhlR菌株分别为:(1.503±0.029)和(5.706±0.190);在PA01菌株分别为:(1.467±0.015)和(5.213±0.111),△lasR△rhlR菌株AP较PA01菌株低(P<0.05);而ADD、TE较PA01菌株高(P<0.05)。结论△lasR△rhlR基因缺陷明显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的BF形成能力,QS系统lasRrhlR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BF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