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式浅析 被引量:50
1
作者 陈维福 程远 马颖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17-218,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手术 手术时机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神经递质与癫痫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3
2
作者 耿明英 程远 许民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神经递质的变化在癫痫发病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日前研究较多的有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神经肽、一氧化氮(NO)等。从对神经元作用上看,神经递质大体上可以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类。我们从神经递质的合成、... 神经递质的变化在癫痫发病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日前研究较多的有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神经肽、一氧化氮(NO)等。从对神经元作用上看,神经递质大体上可以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类。我们从神经递质的合成、运输、突触释放、降解以及受体结合及酶的代谢等各级水平进行对神经递质与癫痫发病的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递质 癫痫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瞬目反射正常值测定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程远 徐兴碧 +1 位作者 陈维福 马颖 《临床脑电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研究瞬目反射 (BR)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Keypoint神经电生理仪 ,表面电极刺激眶上神经 ,分别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R1 波和R2 ′波 ,在对侧眼轮匝肌记录出R2 ′波。对 30例健康成人和 5 6例患者 (主要包括面神经麻... 目的 :研究瞬目反射 (BR)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Keypoint神经电生理仪 ,表面电极刺激眶上神经 ,分别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R1 波和R2 ′波 ,在对侧眼轮匝肌记录出R2 ′波。对 30例健康成人和 5 6例患者 (主要包括面神经麻痹 ,三叉神经痛 ,脑干损伤以及脑出血 )进行BR检测。结果 :正常组BR各潜伏期平均值分别是R1 为 10 7ms,R2 和R2 ′为 30 8ms和 30 6ms;患者组根据损伤部位分为传入型、传出型以及脑干型损伤 ,其R1 、R2 和R2 ′异常规律组合不同。结论 :BR检测不仅能早期反映颅神经损伤 ,还能区分颅神经损伤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目反射 面神经麻痹 三叉神经痛 脑干损伤
下载PDF
YL-1型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马颖 程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26-528,共3页
目的 :评估YL - 1型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价值。方法 :对 138例采用YL - 1型颅内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回顾性LOGISTIC回归分析 ,分别比较年龄、手术时间、入院时GCS和血肿量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①各年龄组... 目的 :评估YL - 1型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价值。方法 :对 138例采用YL - 1型颅内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回顾性LOGISTIC回归分析 ,分别比较年龄、手术时间、入院时GCS和血肿量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①各年龄组病死率无差别 ;②出血时间越短 ,病死率越高 ;③入院时GCS越低 ,病死率越高 ;④血肿量越大 ,病死率越高。结论 :本研究表明年龄不能作为限制YL - 1型针穿刺碎吸术指征 ,手术效果取决于血肿量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侵袭 病死率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S100B蛋白表达增加与脑血管痉挛有关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果 马颖 +3 位作者 程远 陈维福 谢宗义 朱凤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不同时间点S100B蛋白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探讨S100B蛋白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关系,进一步阐述SAH后CVS的发生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不同时间点S100B蛋白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探讨S100B蛋白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关系,进一步阐述SAH后CVS的发生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实验组。根据取材时间不同,又将实验组分为SAH后第1、3、4、7、14天组,病理切片观察基底动脉病理改变;测定S100B蛋白染色含量,并比较不同时间点基底动脉中S100B蛋白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AH后在第3天时出现明显的血管腔变小;7 d时血管痉挛达高峰;14 d时动脉改变较7 d时有减轻;基底动脉中S100B蛋白主要表达位于平滑肌细胞。SAH后第3天开始表达增强,7 d时表达最强,14 d时减弱。结论SAH后不同时间点S100B蛋白的表达强度不一,随着CVS加重表达越强,在第7天达高峰。S100B蛋白的表达可能与CV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H CVS SIOOB蛋白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VEGF_(165)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脑外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青 徐忠烨 +1 位作者 程远 唐文渊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移植转染pDsVEGF165Redl-N1质粒的神经干细胞对脑外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由新生大鼠脑组织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应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pDsVEGF165Redl-N1质粒转染神经干细胞;分别将PBS(A组)、神经干细胞(B组... 目的:探讨移植转染pDsVEGF165Redl-N1质粒的神经干细胞对脑外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由新生大鼠脑组织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应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pDsVEGF165Redl-N1质粒转染神经干细胞;分别将PBS(A组)、神经干细胞(B组)、转基因神经干细胞(C组)移植到脑外伤大鼠局部损伤灶边缘;利用ELISA法检测转基因细胞在体内的表达情况,以免疫组化检测移植后局部损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变化,通过NSS评分评价移植后大鼠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转基因细胞移植后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表达VEGF165,C组大鼠NSS评分从移植后第3天开始明显低于A组(P<0.05),而B组大鼠NSS评分则从移植后第7天开始明显低于A组(P<0.05),C组大鼠微血管密度从移植后第7天开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转基因神经干细胞表达的VEGF165既可以通过促进微血管再生和改善微循环发挥保护作用又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创伤性脑外伤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额叶挫裂伤的效果及对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冯世云 谢宗义 +3 位作者 苟少中 蔡聪隆 耿家发 李文权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或双侧手术入路治疗双额叶挫裂伤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双额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双侧组与单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格拉斯哥(GCS)评... 目的探讨单侧或双侧手术入路治疗双额叶挫裂伤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双额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双侧组与单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格拉斯哥(GCS)评分及术后颅内压变化。结果单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双侧组(P <0.05),嗅神经损伤、精神障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 <0.05);两组术后次日颅内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3~5 d达到峰值,之后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随访6个月后,双侧组的预后良好率为73.81%,单侧组为81.4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单侧手术入路治疗双额叶挫裂伤对患者的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预后较好,对于符合单侧手术入路适应证的患者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 双侧 手术入路 双额叶 挫裂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动脉瘤性与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程远 马颖 陈维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和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差异。方法对同期发现的非动脉瘤性SAH16例与动脉瘤性SAH1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入院时意识状况、HuntandHess分级以及头颅CT扫描、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比较和分析。...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和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差异。方法对同期发现的非动脉瘤性SAH16例与动脉瘤性SAH1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入院时意识状况、HuntandHess分级以及头颅CT扫描、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非动脉瘤性SAH与非动脉瘤性SAH相比,前者临床症状轻,无局灶性神经体征,16例中仅有2例出现意识障碍(12.5%,2/16),93.75%(15/16)患者HuntandHess分级为Ⅰ、Ⅱ级,Franz量化为(7.2+3.2)分。结论非动脉瘤性SAH,尤其是非动脉瘤性中脑周围SA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出血模式,临床过程轻微,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介绍一种多功能颅内血肿导向穿刺仪
9
作者 张清忠 程远 +3 位作者 薛维 文传志 朱端全 贾彬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56,共3页
随着微创穿刺技术的发展,针对脑深部以及小容量血肿的微创穿刺治疗,提出了穿刺过程需要精确导向的要求[1]。然而在早期的"硬通道"和"软通道"两种颅内血肿穿刺技术中,并不包括精准导向的专门器材,对长距离的深部病灶、经额基底节穿... 随着微创穿刺技术的发展,针对脑深部以及小容量血肿的微创穿刺治疗,提出了穿刺过程需要精确导向的要求[1]。然而在早期的"硬通道"和"软通道"两种颅内血肿穿刺技术中,并不包括精准导向的专门器材,对长距离的深部病灶、经额基底节穿刺、脑内小病灶穿刺等,容易发生穿刺偏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微创技术的应用。我们经多年研究,设计研发出一种在CT定位下的多功能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向穿刺 颅内血肿 多功能 微创穿刺治疗 穿刺技术 病灶穿刺 微创技术 CT定位
下载PDF
核酶抑制神经母细胞瘤Bcl-2的表达及增强顺铂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程远 王世波 冯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3-124,127,共3页
目的 :研究抗Bcl- 2mRNA的锤头型核酶 (RibozymeRZ)基因抑制神经母细胞瘤 (SK -N -SH)生长以及增强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方法 :(1)应用电穿孔法 ,分别将整合有抗Bcl- 2mRNA核酶的缺陷性逆转录病毒载体 pDOR -RZ和空载体pDOR -neo导入S... 目的 :研究抗Bcl- 2mRNA的锤头型核酶 (RibozymeRZ)基因抑制神经母细胞瘤 (SK -N -SH)生长以及增强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方法 :(1)应用电穿孔法 ,分别将整合有抗Bcl- 2mRNA核酶的缺陷性逆转录病毒载体 pDOR -RZ和空载体pDOR -neo导入SK -N -SH细胞。 (2 )用免疫细胞染色法定性观察肿瘤细胞内Bcl- 2蛋白的表达 ;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 (FCM)测定Bcl- 2蛋白含量。 (3)MTT法检测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结果 :(1)转染RZ组Bcl- 2蛋白合成受到抑制 ,(2 )顺铂增敏试验表明顺铂对转RZ组杀伤作用增强。结论 :将抗Bcl- 2核酶基因转入神经母细胞内 ,(1)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内Bcl- 2蛋白的合成 ,促进瘤细胞死亡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酶 BCL-2 基因治疗 神经母细胞瘤 顺铂
下载PDF
危重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治疗
11
作者 陈维福 程远 刘德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4-496,共3页
目的 :探讨危重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我科采用微侵袭手术方法治疗危重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治疗 ,包括控制血压 ,加强呼吸道管的护理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方案选择以及高血糖、脑水肿、消化道出血... 目的 :探讨危重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我科采用微侵袭手术方法治疗危重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治疗 ,包括控制血压 ,加强呼吸道管的护理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方案选择以及高血糖、脑水肿、消化道出血、营养等对症治疗。结果 :5 0例危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死亡 9例 ,病死率为 18% ;3月后随访 ,日常生活能力 (Activi tyDailyLiving ,ADL)Ⅰ~Ⅲ达 76 %。 结论 :危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不仅需要手术方法的微侵袭 ,而且围手术期积极的病理生理学、病原学、营养和对症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围手术期 微侵袭外科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Bcl-2基因家族与神经肿瘤
12
作者 王世波 程远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265-267,共3页
自1985年Tsujimoto等从非霍杰金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t(14,18)染色体异位发现Bel-2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nfia-2 gene)以来,相继发现了许多同源基因,如Bel-x、Bax、Bak、Bad、Mcl-1及A1。Bcl-2基因及其家族在人类半数以上肿瘤中... 自1985年Tsujimoto等从非霍杰金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t(14,18)染色体异位发现Bel-2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nfia-2 gene)以来,相继发现了许多同源基因,如Bel-x、Bax、Bak、Bad、Mcl-1及A1。Bcl-2基因及其家族在人类半数以上肿瘤中均存在过度表达,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凋亡调控、抵抗化疗和放疗具有重要作用,成为现代肿瘤基因治疗中倍受关注的靶基因。本文就Bel-2基因家族在神经肿瘤中的表达、作用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肿瘤 BEL-2 BCL-2基因家族 肿瘤基因治疗 IA-2 MCL-1 凋亡调控 同源基因 抵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