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 被引量:611
1
作者 周宗科 翁习生 +20 位作者 曲铁兵 张先龙 严世贵 曹力 朱振安 廖威明 钱齐荣 杨柳 朱庆生 吴海山 史占军 黄伟 赵建宁 钱文伟 廖刃 刘斌 孙学礼 王坤正 邱贵兴 裴福兴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有效的围术期处理措施,降低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从而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ERAS在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hip/kn...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有效的围术期处理措施,降低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从而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ERAS在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hip/knee arthroplasty,THA/TKA)中的重点在于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和优化围术期管理,包括减少创伤和出血、优化疼痛与睡眠管理、预防感染、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以及优化引流管、尿管和止血带的应用等。通过查阅文献,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数据库大样本数据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编辑整理完成本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教育、营养支持、麻醉管理、微创操作理念、围术期血液管理、预防感染、预防VTE、优化镇痛方案、睡眠管理、优化止血带应用、伤口管理、优化尿管应用、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功能锻炼、出院后管理和随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管理
下载PDF
脊柱结核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案选择 被引量:41
2
作者 许建中 蒋电明 +5 位作者 王爱民 张泽华 周强 何清义 谢肇 代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69-973,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结核再次手术的原因,并对个体化手术结果进行随访观察。方法对三个脊柱外科中心24例再次手术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不同原因采用个体化治疗,再次手术方式:单纯病灶清除术14例,病灶清除、窦道切除术...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结核再次手术的原因,并对个体化手术结果进行随访观察。方法对三个脊柱外科中心24例再次手术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不同原因采用个体化治疗,再次手术方式:单纯病灶清除术14例,病灶清除、窦道切除术5例,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4例,二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前后路联合固定1例。术后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定期观察红细胞降率、X线片、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再次手术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有病灶清除不彻底、化疗方案不合理、全身营养不良、脓腔处理不当、内植物选择不当等。再次手术中无大血管、神经、输尿管损伤。再次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结核病变无复发。根据Bridwell标准,17例椎间植骨内固定患者植骨均融合,另7例患者椎间骨桥形成。结论脊柱结核再次手术原因复杂,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难度大。术前应详细分析其复发的主要原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强调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再手术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30
3
作者 邓忠良 陈富 +3 位作者 柯珍勇 任广军 黄朝梁 安洪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 通过X线透视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探讨该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注意事项。 方法 本组 2 3例 ( 44个椎体 ) ,男 8例 ,女 15例 ;年龄 48~ 83岁 ,平均 6 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L3,其中胸椎 2 0... 目的 通过X线透视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探讨该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注意事项。 方法 本组 2 3例 ( 44个椎体 ) ,男 8例 ,女 15例 ;年龄 48~ 83岁 ,平均 6 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L3,其中胸椎 2 0个椎体 ,腰椎 2 4个椎体。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于俯卧位或侧卧位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在术前、术后 2d、随访期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 (VAS)、活动能力评分和止痛药使用评分。随访时间 1~ 7个月 ,平均 3.1个月。 结果  2 1例 40个椎体手术成功 ,2例 ( 4个椎体 )因不能耐受俯卧位而手术失败。骨水泥注射量 1.0~ 8.0ml 椎体。VAS术前 ( 7.5± 1.2 ) ,术后 2d ( 2 .8± 1.0 )较术前显著下降 (P <0 .0 0 1) ;随访时为 2 .3± 0 .9,比术后 2d又略有下降。活动能力评分 ,术后 2d ( 1.6± 0 .3)较术前 ( 2 .3± 0 .8)明显改善 (P <0 .0 5 ) ;随访时为 1.4± 0 .4,行动能力进一步改善。止痛药使用评分 ,术后 2d ( 0 .6± 0 .6 )较术前 ( 2 .2± 0 .5 )显著改善 (P <0 .0 1) ;随访时为 0 .8± 0 .6 ,与术后比较无显著变化。 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微创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椎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X线机透视监视
原文传递
PFNA与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米宁 高仕长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3353-3354,共2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两种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60例,其中PFNA组32例,DHS组28例。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两种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60例,其中PFNA组32例,DHS组28例。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5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患者随访10~25个月,平均17个月,与DHS组相比,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低,骨折愈合时间短,按Harris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髋骨折
下载PDF
骨科手术操作对长骨血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陆维举 李怀先 +1 位作者 邓佑黔 唐均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3-386,共4页
骨膜剥离和髓腔扩大是骨科手术中常用的操作方法,滋养动脉在手术中受到损伤时也需结扎。为了解以上三种操作对股骨血供的影响,作者对24只兔采用核素标记化合物(99mTc-MDP)骨显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手... 骨膜剥离和髓腔扩大是骨科手术中常用的操作方法,滋养动脉在手术中受到损伤时也需结扎。为了解以上三种操作对股骨血供的影响,作者对24只兔采用核素标记化合物(99mTc-MDP)骨显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手术后当天手术侧放射性计数均少,其中以滋养动脉结扎组减少最多(P值<0.01);髓腔扩大组次之(P<值0.01);骨膜剥离组最少(P值<0.01)。第4天后骨膜剥离组手术侧计数增加幅度较大(P值<0.01),明显高于健侧;滋养动脉结扎组术后第4天,计数已接近健侧(P值>0.05),第9天高于健侧(P值<0.01),髓腔扩大组在实验的第12天内计数一直低于健侧,第12天时计数为0.89(P值<0.05)。由此表明:三种手术后当天血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此后以不同的速度恢复,其中以骨膜剥离组恢复最快;滋养动脉结扎组次之;髓腔扩大组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长骨 血供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表面温度变化的观测 被引量:17
6
作者 邓忠良 安洪 +2 位作者 任广军 陈富 黄朝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了解椎体成形术中注入椎体内骨水泥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方法:对5例(6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过程中用计算机控制热电偶型温度传感穿刺针动态检测骨水泥(PMMA)表面部位温度变化。结果:... 目的:了解椎体成形术中注入椎体内骨水泥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方法:对5例(6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过程中用计算机控制热电偶型温度传感穿刺针动态检测骨水泥(PMMA)表面部位温度变化。结果:5例(6个椎体)注射骨水泥平均3.1ml(1.5l~4.8ml),2~3min后骨水泥表面温度开始升高,10~18min恢复正常。峰值温度为38.5~45.0℃,持续峰温时间0.5~2.5min。峰值温度与注射PMMA量呈正相关(r=0.98,P<0.005)。结论:椎体成形术中注射5ml以内PMMA不会产生对椎体组织损害的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骨水泥 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蒋琪霞 刘玉秀 +11 位作者 魏巍 陈爱华 白育瑄 蔡英华 陶莲德 唐永利 江智霞 徐桂娥 李来娟 薛嘉宇 肖健 李校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3-1090,共8页
背景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主要发生于危重患者和矫形患者,一直是全球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和专科护理的研究热点,但尚缺乏关于医护人员的报道。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容... 背景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主要发生于危重患者和矫形患者,一直是全球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和专科护理的研究热点,但尚缺乏关于医护人员的报道。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容易引起皮肤损伤,严重危害了医护人员的健康,也增加了其被感染的风险,如何保护医护人员免受伤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由本课题组研制调研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防护装备佩戴情况、皮肤损伤情况、针对皮肤损伤的防护措施及损伤后处理情况。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于2020-02-08至2020-02-15通过微信向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推送,采用自愿参与、手机“问卷星”在线填写的方法完成调研。1周内完成调研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并对医护人员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损伤类型及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901份,来源于我国19个省、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145家医院。其中,男214例(7.38%)、女2687例(92.62%),医生147例(5.07%)、护士2754例(94.93%)。825例(28.44%)医护人员因佩戴防护装备发生皮肤损伤,合计皮肤损伤数量为2794处。主要皮肤损伤类型为压力性损伤〔771例(26.58%),人均2.53处〕、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256例(8.83%),人均2.77处〕、皮肤撕裂伤〔42例(1.45%),人均3.12处〕。在发生皮肤损伤的825例医护人员中,存在≥2类皮肤损伤者221例(26.79%)。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防护装备所致皮肤损伤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31~45岁者高于≤30岁者(P<0.0167),工龄>10年者高于工龄<5年者(P<0.0167),医生高于护士(P<0.05),武汉防疫定点医院高于其他医院(P<0.0033)、其他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感染 防护装置 医务人员 职业损伤 皮肤损伤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空心钉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不稳定Pauwels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9
8
作者 宋昭君 叶永杰 +4 位作者 张智 罗斌 阳波 米宁 倪卫东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4396-4399,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装置治疗不稳定Pauwels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79例不稳定Pauwels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组)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B组),A组39例、B组40例。临床评估包...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装置治疗不稳定Pauwels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79例不稳定Pauwels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组)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B组),A组39例、B组40例。临床评估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和Harris髋关节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影像学评估包括Garden对线指数、内固定失败率、骨折不愈合率、股骨头坏死及特殊参数如股骨头下沉距离、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距离(LRC)、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距离(VRC)、颈干角(NSA)和偏心距(FO)。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6.7(12~41)个月,B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4.6(12~40)个月。A、B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3±21.7)min vs.(112.6±23.6)min,P=0.69],平均术中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2±35.6)mL vs.(64.6±21.3)mL,P=0.0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vs.12.5%,P=0.75)。A、B两组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参数FO、RC和N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arde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股骨头下沉距离少于B组[(3.46±1.76)mmvs.(4.11±1.85)mm,P=0.09]。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相对于传统的空心钉内固定而言,能有更好的稳定性及支撑效果,可作为传统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Pauwels角 Garden指数
下载PDF
骨水泥阻塞骨干髓腔后远侧骨干骨内压和骨血流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宏宇 安洪 +3 位作者 梁斌 李荣祝 田文 韦敏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对股骨远端骨内压和骨血流的影响。[方法]采取兔左侧股骨髓腔内灌注PMMA骨水泥而右侧不灌注作为正常对照的方法,制作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的兔动物模型。将32只实验兔分成5组,随机取出... [目的]探讨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对股骨远端骨内压和骨血流的影响。[方法]采取兔左侧股骨髓腔内灌注PMMA骨水泥而右侧不灌注作为正常对照的方法,制作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的兔动物模型。将32只实验兔分成5组,随机取出8只不做模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24只制作模型后,根据不同的观察时间段随机分成术后当天(T0)、术后4周(T4)、术后8周(T8)、术后16周(T16)4个观察组,每组6只。使用生理测压仪,对正常和模型动物双侧股骨远端骨内压进行测量和比较。采用核素骨显像(ECT)方法,对模型动物双侧股骨远端动态和静态显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1)骨内压:正常兔股骨远端双侧骨内压无差异性(P>0.05):T0、T4、T8、T16实验侧骨内压明显增高,双侧有差异性(P<0.01)。造模后在不同观察时间段对照侧骨内压均无差异性(P>0.05),实验侧处于持续骨内高压状态,T0与T4、T0与T8、T0与T16、T4与T8、T8与T16均无差异性(P>0.05),T4与T16有差异性(P<0.05);(2)核素骨显像:T0、T4实验侧核素计数均比对照侧明显降低,T8、T16实验侧核素计数均超过对照侧,T16最高;各时间段实验侧/对照侧核素计数比值中T0与T8、T0与T16、T4与T16、T8与T16、T4与T8均有差异性(P<0.05),而T0与T4无差异性(P>0.05)。核素骨动态和静态显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严重破坏了骨内和髓内的血液循环状态,引起了局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股骨远端的骨内压和骨血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骨内压持续升高并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远侧骨干 骨内压 骨血流 骨代谢
下载PDF
脊柱手术术后感染防治中抗菌药物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鱼(综述) 权正学(审校)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3772-3774,共3页
脊柱外科手术一直有着比其他骨科手术更高的术后感染率,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0.70%~11.90%[1-2]。手术部位感染是一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支出并造成患者严重损伤的并发症。自从1975年Horwitz等[3]对脊柱手术规范化处理的研究以... 脊柱外科手术一直有着比其他骨科手术更高的术后感染率,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0.70%~11.90%[1-2]。手术部位感染是一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支出并造成患者严重损伤的并发症。自从1975年Horwitz等[3]对脊柱手术规范化处理的研究以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AMP)以防止术后感染已成为脊柱手术的标准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感染 抗菌药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的生物力学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刚 胡侦明 +1 位作者 许建波 彭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9期9655-9658,共4页
背景:已证实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很好地恢复椎体的强度和刚度,在此基础上从形态学方面进一步验证置入骨水泥后界面骨增生修复情况。目的:观察兔椎体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后不同时间生物力学性能变化及置入... 背景:已证实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很好地恢复椎体的强度和刚度,在此基础上从形态学方面进一步验证置入骨水泥后界面骨增生修复情况。目的:观察兔椎体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后不同时间生物力学性能变化及置入物周围骨组织的修复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8/2007-04在昆明医学院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48只骨质疏松老年兔随机分为骨质疏松对照组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各24只;24只壮年兔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分为置入后1h,24h,3d,7d,4周,12周亚组,每亚组4只。方法:模仿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技术,在兔椎体制成0.5cm×0.5cm×0.5cm的骨缺损模型,骨质疏松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只行手术操作,不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随机选择腰椎节段置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主要观察指标:在材料力学实验机上分别测定各时间点椎体最大载荷、最大压应力和弹性模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周围骨组织坏死及增生修复情况。结果: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置入后1h,24h,3d,7d最大载荷值、最大应力值和弹性模量值逐渐增高,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骨质疏松对照组(P<0.01);置入后4周有所下降,但与之前4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时亦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骨质疏松对照组(P<0.05)。置入后12周继续下降,与置入后1h,24h,3d,7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仍高于骨质疏松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对照组最大应力值最低,各个时间点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置入后24h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3d时达高峰,7d后炎性细胞逐渐减少,4周时可见软骨化骨形成,12周则有板层骨形成。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置入椎体后能迅速重建椎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预防处理现况及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琪霞 徐娟 +11 位作者 魏巍 江智霞 张艳红 王静 唐永利 刘海英 华皎 韩秋英 陈爱华 白育瑄 薛嘉宇 朱冬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预防处理现况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以问卷星形式进行网络在线调查,分析其皮肤损伤发生类型及特点、预防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预防处理现况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以问卷星形式进行网络在线调查,分析其皮肤损伤发生类型及特点、预防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共调查医护人员2901人,其中1069人(2794处)发生皮肤损伤,皮肤损伤发生率为36.8%(95%CI 35.1%~38.6%),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6.6%(95%CI 25.0%~28.2%),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8.8%(95%CI 7.8%~9.8%),皮肤撕裂伤1.5%(95%CI 1.0%~1.9%)。穿戴一、二、三级防护装备者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9.5%、43.1%和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取预防措施者仅占13.1%(380人),其中使用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和涂抹油剂分别占3.7%(107人)、5.8%(169人)和5.9%(170人)。皮肤损伤发生后,57.0%使用了不同方法处理。结论防护装备引起的皮肤损伤高发于穿戴二、三级防护装备的医护人员,以压力性损伤为主,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其次,预防和处理措施不足且不规范。建议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加强管理,有效干预,维护一线医护人员的皮肤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防护装备 皮肤损伤 压力性损伤 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 皮肤撕裂伤 护理人员 皮肤护理
下载PDF
肱骨近段髓腔CT测量与假体柄设计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满生 蒋电明 +1 位作者 舒勇 韩智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 :为设计适合国人的肱骨头假体柄提供相关髓腔参数。方法 :10 0根成对防腐肱骨 (男 2 8对 ,女 2 2对 )按肱骨头扭转角置于冠状位 ,行解剖颈下缘及其下 2 0、40mm和髓腔狭窄部 4平面CT扫描 ,由CT软件测量冠 (ML)、矢状位 (AP)髓腔内... 目的 :为设计适合国人的肱骨头假体柄提供相关髓腔参数。方法 :10 0根成对防腐肱骨 (男 2 8对 ,女 2 2对 )按肱骨头扭转角置于冠状位 ,行解剖颈下缘及其下 2 0、40mm和髓腔狭窄部 4平面CT扫描 ,由CT软件测量冠 (ML)、矢状位 (AP)髓腔内参数。结果 :测得部分参数值为狭窄位置 ( 166.3 7± 17.14 )mm ,颈下缘髓腔宽ML( 3 2 .85± 4.2 1)mm ,AP( 2 8.45± 4.3 8)mm ,狭窄部髓腔宽ML( 10 .2 9± 2 .0 8)mm ,AP( 13 .0 9± 2 .97)mm ;进一步分组比较提示性别间多数参数差异显著 ,而左右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文结果可供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肱骨假体柄提供参考值 ,在设计和选择假体时需考虑干骺端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髓腔宽度 体层摄影术 假体
下载PDF
两种不同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佳状 张亨闰 +5 位作者 蒋电明 张智 蔡奇霖 陈宇 汪凡栋 邓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6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79例,按不同复位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A组41例为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经伤椎椎弓...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6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79例,按不同复位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A组41例为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其中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7岁,伤椎平均高度48.3%,后凸角平均28.8°。B组38例为2001年6月至2006年1月采用跨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其中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岁,伤椎平均高度49.1%,后凸角平均27.6°。结果 A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至平均96.2%,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5.8°,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5个月,平均25.6月,最后一次随访时伤椎高度平均为94.6%,前凸角平均为5.3°;B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至平均90.7%,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2.4°,3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56个月,平均27.8月,最后一次随访时伤椎高度平均为85.4%,前凸角平均为0.3°。结论经伤椎椎弓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临床疗效优于跨伤椎复位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椎弓根
下载PDF
~99Tc^m-MDP骨显像观察骨水泥阻塞兔骨干髓腔后远侧骨血流和代谢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宏宇 安洪 +3 位作者 梁斌 李荣祝 田文 韦敏克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显像观察骨水泥阻塞兔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对其股骨远端骨血流和代谢的近、远期影响。方法兔左侧后肢股骨髓腔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TJ 骨水泥(PMMA),而右侧不灌注作为正常对照,制作骨水泥阻塞股骨... 目的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显像观察骨水泥阻塞兔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对其股骨远端骨血流和代谢的近、远期影响。方法兔左侧后肢股骨髓腔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TJ 骨水泥(PMMA),而右侧不灌注作为正常对照,制作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的兔模型。将24只实验兔根据不同的观察时间段随机分成术后当天(T_0)、术后4周(T_4)、术后8周(T_8)、术后16周(T_(16))4组,每组6只。对模型兔双侧后肢股骨行动态(血流相)和静态(骨相)显像,选取双侧后肢股骨远端相同的感兴趣区(ROI),算出实验侧/对照侧放射性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T_0、T_4组实验侧放射性计数均比对照侧明显降低,T_8、T_(16)组实验侧放射性计数均超过对照侧,T_(16)组最高;实验侧/对照侧各时间段放射性比值比较:T_0与 T_8、T_0与 T_(16)、T_4与 T_(16)、T_8与 T_(16)、T_4与 T_8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 均<0.05),而 T_0与 T_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动态显像和静态显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严重破坏了骨内和髓内的血液循环状态,引起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股骨远端的血供和代谢状况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甲基丙烯酸甲酯类 骨骼 放射性核素显像 局部血流
下载PDF
脊柱神经鞘瘤复发与再生长的危险因素研究
16
作者 张毅 夏海坚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脊柱神经鞘瘤复发和再生长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脊髓神经鞘瘤切除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后复发或残余肿瘤再生>10%的患者(R+组)与无复发或再...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脊柱神经鞘瘤复发和再生长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脊髓神经鞘瘤切除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后复发或残余肿瘤再生>10%的患者(R+组)与无复发或再生患者(R-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对复发和再生的影响。结果65例平均随访24个月,累及颈椎(14例)、胸椎(25例)和腰椎(26例),位置在硬膜内的占65%,硬膜外的占17%,硬膜内硬膜外的占18%。术后复发4例(6.2%),7例(10.8%)发生再生长。单因素分析显示,R+组(11例)和R-组(54例)在Sridhar肿瘤分类、巨大肿瘤(Sridhar分级Ⅱ、Ⅳb和Ⅴ级)、左侧和颅尾部肿瘤大小、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出血量、次全切除、再手术、融合术和随访时间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巨大肿瘤(Sridhar分类Ⅱ、Ⅳb和Ⅴ型)是复发和再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柱神经鞘瘤复发和再生长率2年内约为16.9%,且巨大肿瘤(Sridhar分类Ⅱ、Ⅳb和Ⅴ型)是复发和再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脊柱 复发 危险因素 再生长
原文传递
SDF1/CXCR4信号轴在退变髓核细胞诱导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晗祥 何斌 胡侦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5期682-689,共8页
目的探讨髓核细胞(NPCs)分泌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退变椎间盘血管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培养退变椎间盘NPCs,病毒转染分别上调和下调SDF1表达,根据SDF1表达情况分为DOWN、D和UP 3组;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将不同... 目的探讨髓核细胞(NPCs)分泌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退变椎间盘血管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培养退变椎间盘NPCs,病毒转染分别上调和下调SDF1表达,根据SDF1表达情况分为DOWN、D和UP 3组;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将不同组NPCs或其条件培养基与HUVECs进行共培养,期间还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CXCR4受体抑制剂AMD3100,CCK8检测、细胞迁移实验、管腔形成实验观察HUVECs成血管能力。结果各组NPCs构建成功;与HUVECs共培养后,利用CCK8法、细胞迁移实验、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结果显示随SDF1表达升高,内皮细胞活力、迁移能力、管腔形成能力也随之升高(P<0.05);当加入AMD3100后,内皮细胞活力、迁移能力、管腔形成能力在D组和UP组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人退变椎间盘NPCs表达SDF1。SDF1/CXCR4信号轴影响内皮细胞活力、迁移能力和成管能力,并在退变椎间盘血管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R4 髓核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共培养
下载PDF
骨水泥阻塞髓腔后骨内压升高对远侧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宏宇 安洪 +3 位作者 梁斌 李荣祝 田文 韦敏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94-697,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骨内压升高对远侧关节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6只实验兔分成4组,随机取出8只不做模型而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8只采取左侧股骨髓腔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而右侧不灌注,制作骨... [目的]探讨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骨内压升高对远侧关节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6只实验兔分成4组,随机取出8只不做模型而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8只采取左侧股骨髓腔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而右侧不灌注,制作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的动物模型,根据不同观察时间段随机分成术后4(T4)、8(T8)和16周(T16)3个观察组。对正常对照和模型动物实验侧股骨远端软骨、软骨下骨和滑膜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透射电镜方法进行组织结构观察。[结果](1)HE染色: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和关节滑膜组织损害随时间呈进行性加重,造模16周关节软骨破坏,骨组织结构损害,滑膜组织增生、肿胀。(2)甲苯胺蓝染色:造模16周关节软骨全层失染。(3)免疫组化:①Ⅱ型胶原:造模16周软骨细胞染色阳性。②TGF-β1:造模16周软骨细胞染色阳性,关节滑膜细胞染色阳性。(4)透射电镜:关节软骨和骨细胞损害随时间呈进行性加重,造模16周部分软骨细胞和骨细胞坏死、崩解。[结论]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导致股骨远端血循环障碍,骨内压升高,持续骨内高压加重了股骨远端的缺血缺氧状态,使股骨远端骨代谢发生紊乱,最终造成股骨远端骨、软骨和滑膜组织发生了退变或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骨内高压 远侧关节 退变或坏死
下载PDF
诱导小鼠破骨前体细胞成熟分化的实验条件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信 汪洋 +5 位作者 朱勇军 翁玄 周园东 李平 姜蓉 张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能否在RANKL诱导下向破骨细胞成熟分化。方法 RANKL作用RAW264.7细胞7天~9天,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别观察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 目的探讨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能否在RANKL诱导下向破骨细胞成熟分化。方法 RANKL作用RAW264.7细胞7天~9天,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别观察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法观察TRAP阳性的多核细胞,RT-PCR检测破骨细胞表型和功能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破骨细胞在骨片上形成骨吸收陷窝。结果光镜、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胞体增大,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5~10个,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大量的伪足样突起;此外,RANKL能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破骨细胞,细胞多为超过5个核的多核巨细胞;RAW264.7细胞成熟分化后具有骨吸收功能,并且能上调Cathepsin-K、TRAP、RANK等典型破骨细胞表型和功能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 RAW264.7细胞是一种较好的破骨前体细胞模型,单用50ng/ml的RANKL体外连续诱导7天以上,能明显促进它向成熟的破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RAW264.7细胞 RANKL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佳状 张亨闰 +5 位作者 蒋电明 安洪 康小平 张智 蔡奇霖 陈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6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9~63岁,平均38岁;T11骨折1例,T12骨折7例,L1骨折11例,L2骨折4例,L3骨折5例,L4骨折2例...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9~63岁,平均38岁;T11骨折1例,T12骨折7例,L1骨折11例,L2骨折4例,L3骨折5例,L4骨折2例,L5骨折1例;骨折椎体平均高度48%,术前后凸角平均28.8°,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3例,C级7例,D级3例,E级3例。所有病例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复位,经伤椎及上下椎椎弓根固定。结果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至平均96%,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6.2°,29例获得13~25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5例,B级5例,C级6例,D级4例,E级9例,伤椎椎体高度平均为93.6%,前凸角平均为5.3°。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