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城乡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梦 孙振兴 +2 位作者 向辉 唐晓君 邱景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4266-4271,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城乡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并分析其差异,为今后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及建议。方法 2017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重庆市3个区(县)慢性病管理系统中的城乡高血压患者... 目的了解重庆市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城乡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并分析其差异,为今后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及建议。方法 2017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重庆市3个区(县)慢性病管理系统中的城乡高血压患者90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及KAP问卷的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城乡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差异。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31份,其中农村患者421例,城镇患者410例。城镇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及格率均高于农村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KAP总分均高于农村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城镇高血压患者的KAP水平优于农村,但两地区总体KAP水平均有待提高。应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重要作用,对城乡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城乡
下载PDF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医疗机构分类发展改革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沛 张维斌 +1 位作者 蒋琳 蒲川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9-492,共4页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探索建立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体制,本研究在公共产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公益性程度、出资主体、财务运行管理方式、收益处置方式,是否承担医学教学、人才培...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探索建立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体制,本研究在公共产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公益性程度、出资主体、财务运行管理方式、收益处置方式,是否承担医学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公共卫生服务等相关因素,提出建立公益型公立医疗机构、准公益型公立医疗机构、经营型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分类发展新体制,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决策咨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产品理论 医疗机构 分类管理 改革
下载PDF
健康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婷婷 方勇 +4 位作者 王东 曾德唯 何安涛 赵勇 曾缓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43-1846,共4页
目的全面比较健康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的差异,更好地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方法采用系统综述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8个电子数据库和国内外相关机构网站中比较健康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的文献。共检索542篇,通过文献筛选,最后纳入4篇文... 目的全面比较健康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的差异,更好地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方法采用系统综述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8个电子数据库和国内外相关机构网站中比较健康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的文献。共检索542篇,通过文献筛选,最后纳入4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健康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在最终目的和部分评价指标上是相同的;在背景、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等6个方面存在差异。卫生城市主要涉及公共卫生领域,用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有考核和命名程序;健康城市几乎涉及所有健康相关的领域,注重自我评价,无考核与命名程序。结论为更好地促进健康城市建设活动,除应获得政府支持和加强全社会的参与,对于从业人员的相关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系统综述
原文传递
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家庭卫生与儿童腹泻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朱贤 刘城璐 +1 位作者 徐畅 许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5-269,共5页
目的了解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卫生情况与儿童腹泻现状,分析儿童腹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腹泻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8—10月,采用按容量比概率抽样法(PPS),对河南省、四川彝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6个县的1348名5岁以... 目的了解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卫生情况与儿童腹泻现状,分析儿童腹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腹泻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8—10月,采用按容量比概率抽样法(PPS),对河南省、四川彝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6个县的1348名5岁以下儿童及其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腹泻两周患病率为17.58%,其中河南为6.63%,四川为25.42%,西藏为1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96,P<0.001)。不同地区和民族腹泻儿童护理情况、家庭卫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龄<24个月(0个月~:OR=4.096,95%CI=1.140~14.721;6个月~:OR=4.875,95%CI=1.389~17.110;12个月~:OR=6.969,95%CI=2.059~23.583)、饮用水未煮沸(OR=1.678,95%CI=1.024~2.749)和水源未受保护(OR=1.786,95%CI=1.067~2.991)是儿童腹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中西部农村地区儿童腹泻情况严重,家庭卫生有待改善,不同民族、地区差异较大。应将<2岁儿童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积极对饮用水等家庭卫生情况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儿童腹泻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家庭卫生 儿童腹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