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交通审美文化传播的理性分析
1
作者 庞跃辉 王成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79,共7页
城市交通审美文化是城市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一般审美文化的属性和价值,也具有其特质和功能。在人们对城市生产和生活质量新需求的背景下,不仅应当更加重视城市交通的安全、便捷效能,而且应当高度重视城市交通的审美文化功能... 城市交通审美文化是城市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一般审美文化的属性和价值,也具有其特质和功能。在人们对城市生产和生活质量新需求的背景下,不仅应当更加重视城市交通的安全、便捷效能,而且应当高度重视城市交通的审美文化功能。因此,在深度认知城市交通审美文化传播的丰厚内涵及重要表征的基础上,把握城市交通审美文化传播的生成机理与技术方法,构造有内涵、有品位、有特色的城市交通文化传播景观,不仅是建构城市文化传播新体系的必然选择,而且是突破“千城一面”城市模式的有效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城市交通 审美文化 传播机理 传播进路
下载PDF
现代城市道路审美文化彰显机理研究
2
作者 庞跃辉 陈展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132-140,共9页
现代城市道路不仅是人们交通活动的通达纽带,而且是彰显城市审美文化的荟萃载体。在深度分析现代城市道路审美文化彰显机理的内在属性、科学把握现代城市道路审美文化彰显机理的优选模式基础上,探索创新现代城市道路审美文化彰显机理的... 现代城市道路不仅是人们交通活动的通达纽带,而且是彰显城市审美文化的荟萃载体。在深度分析现代城市道路审美文化彰显机理的内在属性、科学把握现代城市道路审美文化彰显机理的优选模式基础上,探索创新现代城市道路审美文化彰显机理的运行方式与实现路径,着力突破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建造的僵化窠臼,有效提升现代城市道路的品质品位,以充分发挥现代城市道路在审美文化传播中的特殊重要功能,不仅是深化城市景观美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主动促进城市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城市 道路景观 审美文化 彰显机理 优选模式 实现进路
下载PDF
鬼畜视频的米姆式传播:生产逻辑和情感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治宏 张建军 《新闻世界》 2023年第10期56-59,共4页
鬼畜视频作为一种亚文化传播实践,其传播过程暗合了米姆式传播。鬼畜视频的米姆式传播是通过鬼畜的形式对原生米姆维护、扩展、修改,其表现类型主要是对米姆的差异化重复。在米姆传播的生产逻辑上,有对技术使用成本和文本复制成本的考量... 鬼畜视频作为一种亚文化传播实践,其传播过程暗合了米姆式传播。鬼畜视频的米姆式传播是通过鬼畜的形式对原生米姆维护、扩展、修改,其表现类型主要是对米姆的差异化重复。在米姆传播的生产逻辑上,有对技术使用成本和文本复制成本的考量,也有平台介入的商业化刺激。另一方面,米姆是情感沟通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作为仪式的交际,鬼畜视频的米姆传播的情感机制表现为跨圈层的情感互动,在共同的米姆主题之下进行自我展演,建构和体现某种共有的信念和身份认同,形成群体性情感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畜视频 米姆 生产逻辑 情感机制
下载PDF
甘川渝地区的交通网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区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兰茜 李思静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8期136-140,共5页
基于兰渝高铁各民族交往互动的田野调查,运用交通人类学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交通对加强西南西北地区的联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国家权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推动作用,进而从交通与民族交往、交通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基于兰渝高铁各民族交往互动的田野调查,运用交通人类学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交通对加强西南西北地区的联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国家权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推动作用,进而从交通与民族交往、交通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交通与国家认同等三个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 兰渝铁路 经济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