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言柳
林宇岚
+3 位作者
苏明声
张林平
张扬
陈辉敏
《菌物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26-34,共9页
为揭示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及区系特征,采用随机调查法对该区大型真菌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该保护区共有大型真菌40科88属180种,其中子囊菌门2科4属10种,担子菌门38科84属170种;(2)优势科为多孔科、牛肝菌科...
为揭示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及区系特征,采用随机调查法对该区大型真菌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该保护区共有大型真菌40科88属180种,其中子囊菌门2科4属10种,担子菌门38科84属170种;(2)优势科为多孔科、牛肝菌科、红菇科、侧耳科和口蘑科,共计93种,占总种数的51.67%;(3)优势属为红菇属、牛肝属、云芝属、香菇属、小孔菌属、马勃属,共计38种,占总种数的21.11%;(4)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划分为世界分布成分(72.72%)、泛热带成分(15.91%)、北温带成分(10. 23%)和东亚-北美分布成分(1.14%);(5)从种的地理成分上划分为世界分布种(53.33%)、热带-亚热带分布种(11.67%)、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11.11%)、北温带分布种(10.00%)、东亚分布种(3.33%)、中国-日本共有种(3. 33%)、中国特有种(2. 78%)、温带-亚热带、热带分布种(1. 67%)、北温带-澳大利亚分布种(1. 11%)、欧亚大陆分布种(1.11%)及温带分布种(0.56%) 11个分布类型。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表现出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真菌
分布
原文传递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团聚体及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潘俊
刘苑秋
+6 位作者
刘晓君
高盼
白天军
曹雯
谢君毅
刘春梅
袁新月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7-195,320,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碳(C)、氮(N)、磷(P)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红壤侵蚀区的植被恢复措施及生态治理模式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西省泰和县红壤严重退化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马尾松纯林、湿地松纯林、木荷...
为了探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碳(C)、氮(N)、磷(P)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红壤侵蚀区的植被恢复措施及生态治理模式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西省泰和县红壤严重退化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马尾松纯林、湿地松纯林、木荷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木混交林)以及湿地松木荷混交林(湿木混交林)5种植被恢复模式0—20,20—40cm土层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C、N、P分配格局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40cm不同粒径团聚体分别占总重56.34%(>2mm),30.01%(0.25~2mm),7.14%(0.053~0.25mm),6.54%(<0.053mm),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马木混交林>2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恢复模式(p<0.05);(2)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C、N、P含量以马木混交林及湿地松纯林较高,水稳性团聚体C、N、P的含量总体随着粒径减小呈升高的趋势,以较小粒级养分含量较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层间C、N含量差异显著,P无显著差异,C∶N、C∶P及N∶P存在显著差异(p<0.05);粒径间C∶N、C∶P及N∶P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团聚体C、N与C∶N、C∶P、N∶P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N∶P值较高且P与N∶P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3)土壤C、N与土壤团聚体C、N含量显著相关(p<0.05),土壤团聚体C、N与土壤容重及含水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改善作用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土壤团聚体养分对土壤养分状况具有指示作用,且土壤团聚体养分保持能力与土壤物理性质有关;研究区植被生长限制因素以P限制为主且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受P限制作用更严重;马木混交林较其它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和结构提升均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植被恢复
水稳性团聚体
碳氮磷
生态化学计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樟叶蜂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方式下雌虫生殖适合度及子代生活史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徐川峰
石昊妮
+2 位作者
殷立新
周嘉颖
刘兴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1-1429,共9页
【目的】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是危害樟树Cinnamonum campora的重要食叶性害虫,该虫的繁殖策略包括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模式。本研究旨在明确孤雌生殖在樟叶蜂生活史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
【目的】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是危害樟树Cinnamonum campora的重要食叶性害虫,该虫的繁殖策略包括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模式。本研究旨在明确孤雌生殖在樟叶蜂生活史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樟叶蜂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在亲代生殖适合度(雌虫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和子代生活史(各虫态发育历期、死亡率、子代性比和产卵量等)特征上的差异。【结果】孤雌生殖的樟叶蜂雌虫寿命显著长于两性生殖的雌虫寿命,而雌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均无差异。子代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死亡率以及子代单雌产卵量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均无差异,但子代成虫性比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孤雌生殖大多产雄性子代,而两性生殖大多产雌性子代。【结论】樟叶蜂的孤雌生殖延长了亲代雌虫的寿命,且为产雄孤雌生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樟叶蜂的孤雌生殖不但具有自身建群的能力,同时在种群繁衍中可以提供大量的雄虫以弥补两性生殖后代雄性个体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叶蜂
孤雌生殖
两性生殖
生殖适合度
发育历期
性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庐山毛竹扩张及模拟氮沉降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
18
4
作者
李超
刘苑秋
+7 位作者
王翰琨
陈琦
邓邦良
刘晓君
董星宇
张令
郑翔
曹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毛竹是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一种典型的森林资源,其扩张已引发了多方面的生态问题,但是目前关于氮沉降背景下毛竹扩张引起的土壤N_2O和CO_2气体排放变化的研究甚少,且无原位观测数据。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江西庐山毛竹纯林、毛竹...
毛竹是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一种典型的森林资源,其扩张已引发了多方面的生态问题,但是目前关于氮沉降背景下毛竹扩张引起的土壤N_2O和CO_2气体排放变化的研究甚少,且无原位观测数据。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江西庐山毛竹纯林、毛竹扩张形成的毛竹-日本柳杉混交林及日本柳杉纯林3种林分土壤的N_2O和CO_2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及其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1)混交林土壤的NH_4^+-N含量、NO_3^--N含量及pH分别为14.39mg·kg^(-1)、8.65mg·kg^(-1)、4.88,显著高于日本柳杉纯林的9.75 mg·kg^(-1)、5.58 mg·kg^(-1)、4.05,但是混交林土壤DOC含量(236.5 mg·kg^(-1))却显著低于日本柳杉纯林(382.0mg·kg^(-1))。(2)混交林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393.6mg·m^(-2))显著高于毛竹纯林(202.5mg·m^(-2))和日本柳杉纯林(192.8mg·m^(-2)),混交林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4 655 g·m^(-2))显著高于日本柳杉纯林(2 815 g·m^(-2))。(3)模拟氮沉降未对3种林分类型土壤的CO_2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但明显增加了混交林和日本柳杉纯林的N_2O累积排放量。本研究表明:毛竹扩张不同阶段土壤的理化性质、N_2O及CO_2排放表现出不同特征。毛竹扩张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土壤N_2O和CO_2的排放量,但是完全扩张后N_2O排放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CO_2的排放未发生显著变化。同时,氮沉降促进了毛竹未扩张和扩张初期土壤的N_2O排放,而对CO_2排放未产生显著影响。表明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管理亚热带毛竹扩张时,必须明确考虑这些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
毛竹扩张
模拟氮沉降
土壤N2O和CO2排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乳菇属真菌一新记录种——思茅乳菇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言柳
刘萌
+2 位作者
张林平
苏明声
吴斐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09,152,共6页
采用形态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中国乳菇属真菌的1个新记录种——思茅乳菇(Lactarius kesiyae),标本采自江西省南昌市江西中医药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校园。该种的鉴别特征是个体大小中等,在潮湿的环境下菌盖表面光滑且黏...
采用形态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中国乳菇属真菌的1个新记录种——思茅乳菇(Lactarius kesiyae),标本采自江西省南昌市江西中医药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校园。该种的鉴别特征是个体大小中等,在潮湿的环境下菌盖表面光滑且黏,浅棕灰色至浅棕红色,边缘梳状;乳汁白色或透明;担孢子具不完整网状结构;侧生囊状体较长且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菇属
思茅乳菇
中国新记录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言柳
林宇岚
苏明声
张林平
张扬
陈辉敏
机构
鄱阳湖
流域
森林
生态系统
保护
与
修复
国家林业局
重点
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
中医药
大学
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江西
省齐云山
国
家
级自然
保护
区管理
局
出处
《菌物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26-34,共9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202424)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160827)
+1 种基金
江西中医药大学青年项目(2013jzzdxk031)
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201810410039)
文摘
为揭示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及区系特征,采用随机调查法对该区大型真菌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该保护区共有大型真菌40科88属180种,其中子囊菌门2科4属10种,担子菌门38科84属170种;(2)优势科为多孔科、牛肝菌科、红菇科、侧耳科和口蘑科,共计93种,占总种数的51.67%;(3)优势属为红菇属、牛肝属、云芝属、香菇属、小孔菌属、马勃属,共计38种,占总种数的21.11%;(4)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划分为世界分布成分(72.72%)、泛热带成分(15.91%)、北温带成分(10. 23%)和东亚-北美分布成分(1.14%);(5)从种的地理成分上划分为世界分布种(53.33%)、热带-亚热带分布种(11.67%)、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11.11%)、北温带分布种(10.00%)、东亚分布种(3.33%)、中国-日本共有种(3. 33%)、中国特有种(2. 78%)、温带-亚热带、热带分布种(1. 67%)、北温带-澳大利亚分布种(1. 11%)、欧亚大陆分布种(1.11%)及温带分布种(0.56%) 11个分布类型。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表现出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
关键词
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真菌
分布
Keywords
Qiyu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ungi
distribution
分类号
Q949.329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团聚体及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潘俊
刘苑秋
刘晓君
高盼
白天军
曹雯
谢君毅
刘春梅
袁新月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
江西
庐山
森林
生态系统
定位观测研究站
鄱阳湖
流域
森林
生态系统
保护
与
修复
国家林业局
重点
实验室
(
江西农业大学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7-195,320,共10页
基金
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9033204464)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70252)
2011协同创新中心项目(8021205315)
文摘
为了探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碳(C)、氮(N)、磷(P)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红壤侵蚀区的植被恢复措施及生态治理模式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西省泰和县红壤严重退化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马尾松纯林、湿地松纯林、木荷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木混交林)以及湿地松木荷混交林(湿木混交林)5种植被恢复模式0—20,20—40cm土层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C、N、P分配格局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40cm不同粒径团聚体分别占总重56.34%(>2mm),30.01%(0.25~2mm),7.14%(0.053~0.25mm),6.54%(<0.053mm),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马木混交林>2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恢复模式(p<0.05);(2)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C、N、P含量以马木混交林及湿地松纯林较高,水稳性团聚体C、N、P的含量总体随着粒径减小呈升高的趋势,以较小粒级养分含量较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层间C、N含量差异显著,P无显著差异,C∶N、C∶P及N∶P存在显著差异(p<0.05);粒径间C∶N、C∶P及N∶P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团聚体C、N与C∶N、C∶P、N∶P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N∶P值较高且P与N∶P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3)土壤C、N与土壤团聚体C、N含量显著相关(p<0.05),土壤团聚体C、N与土壤容重及含水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改善作用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土壤团聚体养分对土壤养分状况具有指示作用,且土壤团聚体养分保持能力与土壤物理性质有关;研究区植被生长限制因素以P限制为主且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受P限制作用更严重;马木混交林较其它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和结构提升均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退化红壤
植被恢复
水稳性团聚体
碳氮磷
生态化学计量
Keywords
degradation of red soil
vegetation recovery
water-stable aggregates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ichiometry
分类号
S714.6 [农业科学—林学]
S15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樟叶蜂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方式下雌虫生殖适合度及子代生活史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徐川峰
石昊妮
殷立新
周嘉颖
刘兴平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
鄱阳湖
流域
森林
生态系统
保护
与
修复
国家林业局
重点
实验室
(
江西农业大学
)
江西
省南昌市湾里区
林业局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1-142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173,31360092)
江西省特色林木资源培育与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文摘
【目的】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是危害樟树Cinnamonum campora的重要食叶性害虫,该虫的繁殖策略包括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模式。本研究旨在明确孤雌生殖在樟叶蜂生活史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樟叶蜂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在亲代生殖适合度(雌虫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和子代生活史(各虫态发育历期、死亡率、子代性比和产卵量等)特征上的差异。【结果】孤雌生殖的樟叶蜂雌虫寿命显著长于两性生殖的雌虫寿命,而雌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均无差异。子代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死亡率以及子代单雌产卵量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均无差异,但子代成虫性比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孤雌生殖大多产雄性子代,而两性生殖大多产雌性子代。【结论】樟叶蜂的孤雌生殖延长了亲代雌虫的寿命,且为产雄孤雌生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樟叶蜂的孤雌生殖不但具有自身建群的能力,同时在种群繁衍中可以提供大量的雄虫以弥补两性生殖后代雄性个体的不足。
关键词
樟叶蜂
孤雌生殖
两性生殖
生殖适合度
发育历期
性比
Keywords
Mesoneura rufonota
parthenogenesis
gamogenesis
reproductive fitness
developmental duration
sex ratio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庐山毛竹扩张及模拟氮沉降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
18
4
作者
李超
刘苑秋
王翰琨
陈琦
邓邦良
刘晓君
董星宇
张令
郑翔
曹雯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
鄱阳湖
流域
森林
生态系统
保护
与
修复
国家林业局
重点
实验室
(
江西农业大学
)
江西
省
森林
培育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基金
江西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专项研究(9022206523)资助~~
文摘
毛竹是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一种典型的森林资源,其扩张已引发了多方面的生态问题,但是目前关于氮沉降背景下毛竹扩张引起的土壤N_2O和CO_2气体排放变化的研究甚少,且无原位观测数据。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江西庐山毛竹纯林、毛竹扩张形成的毛竹-日本柳杉混交林及日本柳杉纯林3种林分土壤的N_2O和CO_2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及其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1)混交林土壤的NH_4^+-N含量、NO_3^--N含量及pH分别为14.39mg·kg^(-1)、8.65mg·kg^(-1)、4.88,显著高于日本柳杉纯林的9.75 mg·kg^(-1)、5.58 mg·kg^(-1)、4.05,但是混交林土壤DOC含量(236.5 mg·kg^(-1))却显著低于日本柳杉纯林(382.0mg·kg^(-1))。(2)混交林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393.6mg·m^(-2))显著高于毛竹纯林(202.5mg·m^(-2))和日本柳杉纯林(192.8mg·m^(-2)),混交林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4 655 g·m^(-2))显著高于日本柳杉纯林(2 815 g·m^(-2))。(3)模拟氮沉降未对3种林分类型土壤的CO_2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但明显增加了混交林和日本柳杉纯林的N_2O累积排放量。本研究表明:毛竹扩张不同阶段土壤的理化性质、N_2O及CO_2排放表现出不同特征。毛竹扩张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土壤N_2O和CO_2的排放量,但是完全扩张后N_2O排放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CO_2的排放未发生显著变化。同时,氮沉降促进了毛竹未扩张和扩张初期土壤的N_2O排放,而对CO_2排放未产生显著影响。表明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管理亚热带毛竹扩张时,必须明确考虑这些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影响。
关键词
庐山
毛竹扩张
模拟氮沉降
土壤N2O和CO2排放
Keywords
Lushan Mountain
Moso bamboo expansion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Soil N2O and CO2 emission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乳菇属真菌一新记录种——思茅乳菇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言柳
刘萌
张林平
苏明声
吴斐
机构
江西
中医药
大学
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鄱阳湖
流域
森林
生态系统
保护
与
修复
国家林业局
重点
实验室
(
江西农业大学
)/
江西
省菌物资源
保护
与
利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09,152,共6页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60827)
江西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科研项目(2013jzzdxk031)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202424)
文摘
采用形态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中国乳菇属真菌的1个新记录种——思茅乳菇(Lactarius kesiyae),标本采自江西省南昌市江西中医药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校园。该种的鉴别特征是个体大小中等,在潮湿的环境下菌盖表面光滑且黏,浅棕灰色至浅棕红色,边缘梳状;乳汁白色或透明;担孢子具不完整网状结构;侧生囊状体较长且突出。
关键词
乳菇属
思茅乳菇
中国新记录种
Keywords
Lactarius
Lactarius kesiyae
New records species in China
分类号
S718.81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特征研究
陈言柳
林宇岚
苏明声
张林平
张扬
陈辉敏
《菌物研究》
CAS
2019
7
原文传递
2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团聚体及化学计量特征
潘俊
刘苑秋
刘晓君
高盼
白天军
曹雯
谢君毅
刘春梅
袁新月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樟叶蜂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方式下雌虫生殖适合度及子代生活史特征的比较
徐川峰
石昊妮
殷立新
周嘉颖
刘兴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庐山毛竹扩张及模拟氮沉降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
李超
刘苑秋
王翰琨
陈琦
邓邦良
刘晓君
董星宇
张令
郑翔
曹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乳菇属真菌一新记录种——思茅乳菇
陈言柳
刘萌
张林平
苏明声
吴斐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