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薯蓣皂苷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倪岚 许澎 +1 位作者 伍旭升 陈飞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6-77,共2页
目的评价薯蓣皂苷对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组、以及薯蓣皂苷各组(10ml/L、30ml/L、100ml/L)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 目的评价薯蓣皂苷对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组、以及薯蓣皂苷各组(10ml/L、30ml/L、100ml/L)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缺氧/复氧损伤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和NO含量较正常显著升高;而薯蓣皂苷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薯蓣皂苷对缺氧/复氧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轻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 心肌细胞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大动脉僵硬度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淑贤 钱菊英 +3 位作者 葛均波 许澎 周亚刚 伍旭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颈一股动脉脉搏传导速度(C-F PWV),分析大动脉僵硬度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40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男313例,女95例。均采用Complior SP测量系统测量C-F PWV。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的... 目的 探讨颈一股动脉脉搏传导速度(C-F PWV),分析大动脉僵硬度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40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男313例,女95例。均采用Complior SP测量系统测量C-F PWV。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冠心病患者的C-F PWV值,同时对C—F PWV与冠脉复杂病变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 冠心病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65.6±9.5)岁与(59.8±10.2)岁,P〈0.01;。C-F PWV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因素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仍与冠心病的存在显著相关,分别为(10.3±1.79)与(12.8±3.1)m/s,P〈0.01。C-F PWS值的升高和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P〈0.01),同时伴有更多的复杂病变,如完全闭塞病变,弥漫性病变和钙化病变。结论 C-F PWV是一个判断冠心病存在及其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脉搏
原文传递
正确认识房间隔起搏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剑峰 宿燕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4期287-291,共5页
右心耳是传统的心房起搏位点,但随着生理性起搏认知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其导致左、右房电活动的不同步并由此促发了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而新近研究的房间隔起搏通过提前刺激Koch三角区域,减少房间传导的各向异性,协调心房电机械活... 右心耳是传统的心房起搏位点,但随着生理性起搏认知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其导致左、右房电活动的不同步并由此促发了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而新近研究的房间隔起搏通过提前刺激Koch三角区域,减少房间传导的各向异性,协调心房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近似地模拟了心电传导的正常途径,有效地改善了远期的心房电生理重构,理应成为更生理的起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房间隔起搏 综述 生理性起搏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飞 倪岚 许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958-959,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5%葡萄糖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病例1...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5%葡萄糖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病例1例,对照组脱落病例2例。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3例,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7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00,P<0.01)。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64,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比较: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8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62,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能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的用药剂量,表现出与硝酸酯类药物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参多酚酸盐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冠心病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预后预测因素 被引量:7
5
作者 许澎 张高峰 +2 位作者 伍旭升 乔祺 俞利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10 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入选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6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 3例。随访 (11.9± 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合并症情况和冠状... 目的 探讨影响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10 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入选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6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 3例。随访 (11.9± 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合并症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分析提示 ,以重要心脏不良事件为因变量 ,前降支近中段病变是有意义的预测因素 (P <0 .0 5 ) ,相关系数为 2 2 .0 0。其他因素为无意义变量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预测因素 男性患者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后 心脏不良事件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P〉0.05 冠心病患者 危险因素 人群因素 无创检查 相关系数 前降支 合并症 因变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药物支架与非药物支架置入对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高峰 许澎 +6 位作者 伍旭升 周亚刚 乔祺 俞利群 施旭荣 徐岭 朱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对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药物支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非药物支架对TF和TFPI影响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将53例临床特征相似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成置入药物支架组(n=24)和非...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对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药物支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非药物支架对TF和TFPI影响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将53例临床特征相似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成置入药物支架组(n=24)和非药物支架组两组(n= 29),测定置入支架前、置入后即刻、24小时后、48小时后血液中TF和TFPI的浓度,比较同组中不同时点TF和TFPI的变化以及药物支架组和非药物支架组对应时点的TF和TFPI的变化。结果:药物支架组和非药物支架组患者在置入支架后TF均显著升高;非药物支架组介入后即刻TFPI升高,以后降低至基线值以下,药物支架组也有类似趋势,但两组间对应时点TF和TFP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现有的药物治疗基础上,置入药物支架和非药物支架对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影响类似,并不促进系统高凝状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综合征 支架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血栓形成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桥粒蛋白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张生 刘琳 +1 位作者 朱文青 葛均波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为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经发现了与之相关的数个基因。大陆ARVC患者的致病基因筛查鲜有报道。方法本研究纳入2例家族性ARVC患者及10例散发的ARVC患者,提取其外周血DNA,设计DSP、PKP2、DSG2、DSC2... 目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为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经发现了与之相关的数个基因。大陆ARVC患者的致病基因筛查鲜有报道。方法本研究纳入2例家族性ARVC患者及10例散发的ARVC患者,提取其外周血DNA,设计DSP、PKP2、DSG2、DSC2和JUP/PG基因各外显子的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直接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正常基因组进行比对以确定其突变位点。结果去除单核苷酸多态(sNF)后,12例ARVC患者中有5例存在基因突变:DSG2基因第8号外显子、第14号外显子存在错义突变位点;JUP基因第3号外显子存在同义突变位点、第5号外显子基因存在错义突变位点。结论中国ARVC人群的DSG2基因和JUP基因存在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桥粒蛋白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辅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飞 许澎 +3 位作者 乔祺 樊冰 童嘉毅 范国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678-2683,共6页
背景:多项实验研究发现,超声联合微泡干预能够增强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经冠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型动物心肌梗死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仍不明确。目的:探讨超声介... 背景:多项实验研究发现,超声联合微泡干预能够增强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经冠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型动物心肌梗死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仍不明确。目的:探讨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与冠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家猪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可能机制。方法:(1)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鉴定家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M-Dil体外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经介入法球囊封堵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成功建立24只家猪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PBS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超声介导声诺维微泡组、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组(n=6)。于造模后1周进行如下干预:PBS组经冠脉注射10 m L PB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约1×10~7)用10 m L PBS稀释后经冠脉缓慢注射;超声介导声诺维微泡组经冠脉注入声诺维微泡0.1 m L/kg,同时超声干预(1 MHz、2 W/cm^2)2 min,然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约1×10~7)用10 m L PBS稀释后经冠脉缓慢注射;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组移植方法及条件同超声介导声诺维微泡组,仅将声诺维微泡换作一氧化氮微泡;(3)干预后48 h随机处死每组各3只家猪,取梗死区心肌组织作冰冻切片,计数比较各组缺血心肌内荧光标记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周后对每组剩余家猪行M型心脏超声观察比较各组左心室收缩功能。心功能检测结束后处死所有家猪,取梗死区心肌组织行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比较各组心肌缺血区的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与结论:(1)与超声介导声诺维微泡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比较,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组CM-Dil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与超声介导声诺维微泡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PBS组比较,超声介导一氧化氮微泡组左室射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超声 一氧化氮微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结合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倪岚 许澎 伍旭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结合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常规西药治疗,并在发病1周内行PCI术,治疗组再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每天1次治疗,两组均...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结合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常规西药治疗,并在发病1周内行PCI术,治疗组再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每天1次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血清肌钙蛋白I(TNI)、高敏C反应蛋白(hCRP)、脑钠肽(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TNI、hcRP、BNP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对抗NSTEMI患者的心肌细胞坏死,消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术 丹参多酚酸盐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中的血压控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斌 彭良文 +1 位作者 杨玲娣 朱淑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00-2401,共2页
牙周病和牙体病是老年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最主要的诊疗措施之一就是牙拔除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口腔专科医师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缺乏有效控制术中血压波动的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 牙周病和牙体病是老年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最主要的诊疗措施之一就是牙拔除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口腔专科医师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缺乏有效控制术中血压波动的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拔牙 心血管疾病 血压控制
下载PDF
孤立性心房颤动致病基因TBX20新突变的发现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道良 李宁 +3 位作者 姜伟峰 吴绍辉 仇兴标 杨奕清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14-117,122,共5页
目的:寻找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致病基因TBX20新突变并研究其功能。方法:测序分析182例孤立性房颤患者和236名无房颤对照者的TBX20基因,以发现新的致房颤突变。克隆人TBX20基因,构建野生型TBX20表达质粒,通过定点诱变制备突变型TBX20表... 目的:寻找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致病基因TBX20新突变并研究其功能。方法:测序分析182例孤立性房颤患者和236名无房颤对照者的TBX20基因,以发现新的致房颤突变。克隆人TBX20基因,构建野生型TBX20表达质粒,通过定点诱变制备突变型TBX20表达质粒,借助脂质体将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研究突变体的功能特性。结果:在1例散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中发现TBX20基因新突变,即NM_001077653.2:c.706A>T;p(.Lys236*)突变。该突变不存在于其他孤立性房颤患者和对照者。功能研究显示突变型TBX20对靶基因KCNH2的转录激活作用丧失。结论:TBX20基因功能障碍可能是部分房颤患者的分子病因,这对房颤的精准防治有潜在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分子遗传学 转录因子 TBX20基因 报告基因分析
下载PDF
KLF15基因突变导致心房颤动的机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乔祺 杨晨曦 +3 位作者 顾佳宁 柯尊平 杨奕清 徐迎佳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KLF15基因突变导致心房颤动(房颤)的机制。方法:收集152例特发性房颤患者和206名健康对照者的临床数据和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测序分析KLF15基因以寻找致房颤突变。克隆KLF15基因,构建其野生型和突变型表达质粒,转染培养的H... 目的:探讨KLF15基因突变导致心房颤动(房颤)的机制。方法:收集152例特发性房颤患者和206名健康对照者的临床数据和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测序分析KLF15基因以寻找致房颤突变。克隆KLF15基因,构建其野生型和突变型表达质粒,转染培养的HeLa细胞,应用双荧光报告基因分析系统研究突变体的功能特点。结果:在1例特发性房颤患者中发现KLF15基因新突变c.946G>T (p.Glu316X),该突变不存在于206名对照者中。功能分析表明该突变型KLF15蛋白对靶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丧失。结论:首次揭示KLF15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是部分房颤的分子病因,对房颤患者的遗传咨询及预后风险评估具有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遗传学 转录因子 KLF15 报告基因分析
下载PDF
心脏核磁共振参数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血运重建后心功能改善的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丹 顾佳宁 +4 位作者 韩凯月 邸若岷 杨晨曦 杨奕清 徐迎佳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核磁共振(CMR)特征追踪(FTI)、首过灌注成像(PFI)、延迟钆强化技术(LGE)获得的参数对于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血运重建后心功能改善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 目的:探讨心脏核磁共振(CMR)特征追踪(FTI)、首过灌注成像(PFI)、延迟钆强化技术(LGE)获得的参数对于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血运重建后心功能改善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初次诊断STEMI患者58例,术后即刻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在成功实施血运重建后3~5 d行CMR检查。先后应用SSFP电影序列、T2W STIR-FSE序列、LGE进行扫描并分别获取FTI、PFI及LGE图像,利用后处理分析软件分别计算左室整体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GCS)和纵向应变(GLS)、心肌挽救指数(MSI),并在12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12个月随访发现27例(47%)心功能改善(LVEF增加≥5%)。GCS判断患者心功能改善的临界值为-19.1%,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85%[曲线下面积(AUC)=0.86,95%CI:0.71~0.92,P<0.001],优于GLS(ΔAUC=0.14,P=0.01)。MSI的临界值为61.5%,其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1%,均优于GCS(ΔAUC=0.07,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GCS和MSI是预测心功能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HR=1.5,95%CI:1.0~1.9和HR=1.4,95%CI:1.1~1.7,P均<0.05)。结论:FTI技术估测的GCS在无需额外注射钆造影剂的情况下能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改善,但MSI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脏核磁共振 心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健康素养量表的开发和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增 彭伟霞 +3 位作者 陶沙 彭飘飘 王张生 傅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开发适用于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情景的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健康素养量表。方法通过文献评价、深度访谈发展题库及德尔菲法审定条目,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环境的实际情况开发量表。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某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 目的开发适用于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情景的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健康素养量表。方法通过文献评价、深度访谈发展题库及德尔菲法审定条目,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环境的实际情况开发量表。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某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300名候诊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同质性信度、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内容效度、区分效度等方法进行信效度评价,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获得有效问卷297份(99%)。量表的Cronbach’sα为0.901,各维度的Cronbach’sα分别为0.911、0.861、0.855和0.753;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637和0.756。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891,生成4个公因子可解释65.96%的方差变异。高分组和低分组、不同文化水平、是否从事过医疗行业的人群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量表具有区分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χ2/df=3.067,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为0.054,残差均方根(root of the mean square residual,RMR)为0.082,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of-fit index,GFI)、校正拟合优度指数(adjusted goodness-of-fit index,AGFI)、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规范拟合指数(normed fit index,NFI)、增量拟合指数(incremental fit index,IFI)均接近1,显示模型拟合较好。结论该健康素养量表在此次调查中显示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应用于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素养 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性激素、血脂和hs-CRP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秀梅 许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睾酮水平、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3月~10月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因胸闷、胸痛住院的男性患者共284例,年龄50~80岁。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 目的探讨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睾酮水平、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3月~10月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因胸闷、胸痛住院的男性患者共284例,年龄50~80岁。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97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105例),非冠心病组(8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三支病变、两支病变、单支病变。检测所有患者血脂、性激素睾酮和hs-CRP水平。并分析各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比较,稳定性心绞痛组睾酮和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s-CRP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比较,非冠心病组睾酮和TG升高,hs-CRP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非冠心病组较稳定性心绞痛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睾酮水平升高,hs-CR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冠心病睾酮与血脂、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P均〉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以及三支病变睾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男性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睾酮水平下降、hs-CRP升高,未发现睾酮与血脂、hs-CRP相关,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睾酮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雄激素 CRP 血脂
下载PDF
生命质量评估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增 王张生 傅华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生命质量评估似乎是一个客观、科学的工具,用来协助指导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复杂的道德困境。在过去的几十年,生命质量评估对临床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到产前筛查和临终抢救的决策上。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发现其局限性,提出一些挑战... 生命质量评估似乎是一个客观、科学的工具,用来协助指导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复杂的道德困境。在过去的几十年,生命质量评估对临床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到产前筛查和临终抢救的决策上。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发现其局限性,提出一些挑战及修改意见。生命质量评估的理论基础仍然值得探讨。本文将反思生命质量评估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利弊,得出以下结论:在当前社会和政治压力下,生命质量应用于临床实践可能存在误导性和潜在的危险。本文同时将探讨生命质量评估在神经心理学、灵性照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建议鉴于生命质量评估的复杂性,临床实践中需明智地应用这个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质量 质量调整生存年 神经心理学 灵性照护
下载PDF
Barthel评分对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高峰 乔祺 +1 位作者 许澎 杨怡静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879-883,共5页
目的:评价Barthel评分应用于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181例75岁以上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Barthel评分,将其分成3组:<70分组(n=62)、≥70~90分组(n=72)及≥90分组(n=47)... 目的:评价Barthel评分应用于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181例75岁以上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Barthel评分,将其分成3组:<70分组(n=62)、≥70~90分组(n=72)及≥90分组(n=47)。比较3组患者住院后1个月内的临床转归。结果:与≥90分组相比,<70分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比例更高、入院时收缩压较低、白细胞计数更多、既往消化性溃疡比例较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更高、进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90分组相比,<70分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更高、消化道出血比例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0~90分组和≥90分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罹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且Barthel评分小于70分的高龄患者住院后1个月内临床转归不佳;这类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时,应慎重权衡风险与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老年人 冠脉介入治疗 Barthel评分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与血浆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亚刚 刘立根 +4 位作者 施劲东 朱宏钧 蒋克泉 伍旭升 曹健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的变化,探讨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在心房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TF和TFPI抗原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的变化,探讨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在心房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TF和TFPI抗原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组血浆TF抗原水平显著增高[(1060.0±669.8)pg/mLvs(423.6±245.1)pg/mL,P=0.000],总TFPI和游离TFPI抗原水平降低[(38.2±8.9)ng/mLvs(70.1±24.0)ng/mL,P=0.000;(26.3±8.0)ng/mLvs(41.2±16.7)ng/mL,P=0.000]。②伴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与无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比较,伴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TF抗原水平显著增高[(1431.4±564.5)pg/mLvs(904.6±660.3)pg/mL,P=0.004],总TFPI和游离TFPI抗原水平降低[(33.1±9.6)ng/mLvs(40.0±7.8)ng/mL,P=0.01;(22.9±8.2)ng/mLvs(22.7±7.4)ng/mL,P=0.048]。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改变表现为凝血活性增高和抗凝活性减低,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参与了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血栓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心房颤动患者 血浆组织因子途径 血栓形成机制 抗原水平 TFPI 酶联免疫吸附 左房血栓 凝血途径 正常对照组 抗凝活性 凝血活性 mL 增高 游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治疗的卫生经济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张生 唐增 朱文青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第5期455-459,共5页
在中国人群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接近1%.房颤会显著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风险,从而增加死亡率.除药物和电复律外,导管射频消融术正日益成为房颤复律的重要手段.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有经验的电生理中心的... 在中国人群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接近1%.房颤会显著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风险,从而增加死亡率.除药物和电复律外,导管射频消融术正日益成为房颤复律的重要手段.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有经验的电生理中心的一致肯定.然而,由于房颤治疗的高度个体化,没有固定模式,在掌握患者临床资料和目前最佳研究证据的同时,尚需考虑患者的价值、意愿,并结合所能获取的医疗资源及医者的临床经验,以求患者最佳获益.近年来房颤的治疗费用猛增,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对房颤治疗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国内鲜有此类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介绍房颤治疗的卫生费用、成本效果分析及生命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及指南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心房颤动 卫生经济学 导管射频消融术 生命质量评价 成本效果分析 中国人群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高压氧对链脲佐菌素大鼠糖尿病性心肌病变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亚刚 刘芳 +7 位作者 邵贵强 张杰 周景花 钟慈声 施劲东 许剑锋 卜国强 姚庆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研究高压氧治疗(HBOT)是否可改善STZ(链脲佐菌素)大鼠的糖尿病性心肌病变。方法 STZ大 鼠造模成功3月,电镜证实有心肌病变后,随机分为3组:(1)HBOT组(n=30):每天接受0.15 MPa、HBOT 1 h,连 续20 d。(2)糖尿病对照组(n=32):不做治疗... 目的 研究高压氧治疗(HBOT)是否可改善STZ(链脲佐菌素)大鼠的糖尿病性心肌病变。方法 STZ大 鼠造模成功3月,电镜证实有心肌病变后,随机分为3组:(1)HBOT组(n=30):每天接受0.15 MPa、HBOT 1 h,连 续20 d。(2)糖尿病对照组(n=32):不做治疗。(3)正常对照组(n=20):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无糖尿病的正常大 鼠。分别在疗程5、10、20 d后处死治疗组及同期对照组大鼠,取心脏进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和电镜观察。结果 HBOT治疗20 d后STZ大鼠的糖尿病性心肌病变明显好于同期糖尿病对照组,电镜观察显示肌丝排列整齐、Z线 明显、线粒体排列规则、结构紧凑。结论 HBOT可改善STZ大鼠糖尿病性心肌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糖尿病性心肌病 STZ 对照组 治疗作用 链脲佐菌素 高压氧 无糖 线粒体 电镜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