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续骨活血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彭璐 卫杰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续骨活血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根据术后用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续骨活血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根据术后用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续骨活血汤。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及髋关节活动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骨密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Harris评分,观察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BGP、BALP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 67%vs69. 44%)(P<0. 05)。结论:续骨活血汤可增加老年股骨颈骨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手术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骨活血汤 老年股骨颈骨折 骨折愈合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浅谈“面口合谷收”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彭易雨 彭瑛 +1 位作者 孟海婷 郭晟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86,共3页
"面口合谷收"是医疗实践过程中对合谷治疗口面部疾病功效的高度总结。笔者查阅相关文献,从中医经络辨证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其生理机制的研究,探讨支撑其证治规律的理论实质;同时对临床运用合谷穴治疗口面部疾病的报道进... "面口合谷收"是医疗实践过程中对合谷治疗口面部疾病功效的高度总结。笔者查阅相关文献,从中医经络辨证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其生理机制的研究,探讨支撑其证治规律的理论实质;同时对临床运用合谷穴治疗口面部疾病的报道进行举案归纳,浅析"面口合谷收"的理论基础与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穴 面口部 理论探讨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β-内啡肽、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徐磊 李志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β-内啡肽、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8例择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9例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79例在全麻诱导前给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观察...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β-内啡肽、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8例择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9例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79例在全麻诱导前给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观察2组手术指标及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手术开始2 h(t3)、术毕(t4)的SBP、DBP、HR,t1、t2、t3、t4及术后6 h(t5)、12 h(t6)、24 h(t7)血糖、β-内啡肽、TNF-α、IL-6水平,t5、t6、t7时疼痛VAS评分。结果研究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t2、t3、t4时间点SBP、DBP、HR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t2、t3、t4、t5、t6、t7时血糖、β-内啡肽、TNF-α、IL-6水平和t5、t6、t7时间点VA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可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一定程度抑制患者炎症因子释放,减少全麻药用量,减轻术后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椎旁神经阻滞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火龙灸配合电针治疗寒湿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钰敏 陈志伟 +3 位作者 方晓明 陈栋 占超 雷菲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观察火龙灸配合电针治疗寒湿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寒湿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龙灸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尼美舒利缓释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 目的观察火龙灸配合电针治疗寒湿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寒湿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龙灸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尼美舒利缓释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WOMAC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灸配合电针治疗寒湿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火龙灸 电针 骨关节炎
下载PDF
四磨润肠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志刚 王雨来 孔赛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4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四磨润肠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石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21年1月至9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 目的探讨四磨润肠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石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21年1月至9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予常规抗感染、止血治疗48h,对照组患者加服乳果糖口服液,观察组患者加予四磨润肠方煎服联合穴位贴敷。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0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为(36.62±4.2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2.04±4.84)d(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0 d的肛管静息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便秘症状积分、便秘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四磨润肠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可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润肠方 穴位贴敷 混合痔手术 气滞型便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散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占桂香 黄新造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RVE患儿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RVE患儿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酵母菌散。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呕吐停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分别为(2.34±0.54)d、(1.32±0.26)d、(2.56±0.4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53±0.56)d、(1.92±0.37)d、(3.49±0.64)d(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两组患儿IL-17和IL-10治疗前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可显著降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IL-17表达和升高IL-10表达,调节患儿免疫反应,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颗粒 布拉酵母菌散 轮状病毒肠炎 白介素-17 白介素-10
下载PDF
石膏托和小夹板外固定对Colles骨折复位后短期位置丢失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桂光明 曹波 +2 位作者 张惠 杨建 李强 《中医正骨》 2016年第4期19-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石膏托和小夹板外固定对Colles骨折复位后短期位置丢失的影响。方法:将261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手法复位骨折后,2组分别用前臂石膏托和小夹板固定患肢于腕关节掌屈尺偏位。分别于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1周,拍摄患肢腕... 目的:探讨石膏托和小夹板外固定对Colles骨折复位后短期位置丢失的影响。方法:将261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手法复位骨折后,2组分别用前臂石膏托和小夹板固定患肢于腕关节掌屈尺偏位。分别于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1周,拍摄患肢腕部正侧位X线片,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以治疗后1周患侧掌倾角或尺偏角与治疗后即刻相比变化〉5°作为判定骨折再移位的标准,比较2组患者骨折再移位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即刻,石膏托组掌倾角8°~18°(中位数14°),尺偏角15°~30°(中位数21°);小夹板组掌倾角8°~20°(中位数13°),尺偏角12°~31°(中位数22°)。治疗后1周,石膏托组掌倾角8°~18°(中位数13°),尺偏角15°~30°(中位数20°);小夹板组掌倾角8°~20°(中位数12°),尺偏角12°~30°(中位数21°)。石膏托组并发骨折再移位5例,小夹板组并发骨折再移位12例,石膏托组的骨折再移位发生率低于小夹板组(χ2=6.213,P=0.013)。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采用石膏托固定较小夹板固定更有利于维持骨折端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COLLES骨折 正骨手法 石膏 外科 小夹板固定
下载PDF
穴位敷贴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阳芸 陈敏 陈雯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10期118-119,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已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温针灸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已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温针灸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理想,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温针灸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双黄液熏洗坐浴联合一次性根治术治疗低位肛周脓肿临床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志刚 王雨来 孔赛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7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自拟方双黄液熏洗坐浴联合一次性根治术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的疗效,以及对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20年7月至10月收治的低位肛周脓肿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目的探讨中药自拟方双黄液熏洗坐浴联合一次性根治术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的疗效,以及对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20年7月至10月收治的低位肛周脓肿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行一次性根治术,并于术后给予常规抗炎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观察组予自拟方双黄液熏洗坐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7 d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创面渗出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腐肉脱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21 d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黄液熏洗坐浴联合一次性根治术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疗效较好,可有效缩短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感,减少创面渗出,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周脓肿 双黄液 熏洗坐浴 一次性根治术 创面愈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与内镜分型及黏膜组织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安锐 顾园 +7 位作者 王品发 滕小军 胡晓岚 胡起茂 廖艳林 朱尤庆 薛莎 齐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09-2210,共2页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分别与结肠镜像分型、黏膜组织学分期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鄂东南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统计所收集病例中主要中医证候所占比例,分析各证型与结肠镜像分型相关性,研究各证候...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分别与结肠镜像分型、黏膜组织学分期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鄂东南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统计所收集病例中主要中医证候所占比例,分析各证型与结肠镜像分型相关性,研究各证候与黏膜组织学分期的相关性。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本地区中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以脾肾阳虚、血瘀肠络证和大肠湿热多见。结肠镜像分型Ⅰ型以大肠湿热证多见,脾肾阳虚、血瘀肠络证少见(P<0.05);Ⅱ型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血瘀肠络证三证概率无明显差别;Ⅲ型以脾肾阳虚、血瘀肠络证多见,大肠湿热证少见(P<0.05)。肠黏膜组织学分期活动期以大肠湿热证最为多见,同脾肾阳虚、血瘀肠络证作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大肠湿热证少见,脾肾阳虚、血瘀肠络证则多见,两者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与结肠镜像分型、黏膜组织学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中医辨证过程中,可参考结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证候 结肠镜 黏膜组织学
原文传递
刺络放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钰敏 陈志伟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8期947-950,共4页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均给予基础治疗(综合性血糖调控),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刺络放血及中药穴...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均给予基础治疗(综合性血糖调控),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刺络放血及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及口服甲钴胺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67.5%)(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血疗法 穴位贴敷法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湿瘀结型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安锐 齐云 +6 位作者 王品发 滕小军 胡晓岚 胡起茂 廖艳林 朱尤庆 薛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02-2704,共3页
目的 评价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湿瘀结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对血清炎性因子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33与10的水平、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寒湿瘀结型患者用随机对照法将研究对象... 目的 评价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湿瘀结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对血清炎性因子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33与10的水平、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寒湿瘀结型患者用随机对照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颗粒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Mayo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Geboes评分、血清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33、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及肠道菌群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Mayo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Gebo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血清IL-33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血清IL-10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显著减少(P<0.05),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口服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联合美沙拉嗪提高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具有增效减毒功效,有利于肠黏膜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肿瘤坏死因子-Α 炎症因子IL-33 白介素-10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消化道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占桂香 叶钊 《陕西中医》 2017年第3期312-313,共2页
目的: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和生长抑素的影响,以及对消化道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不全且伴有消化系统临床症状的患者9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肾化湿颗粒,连续应用8周。比较两... 目的: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和生长抑素的影响,以及对消化道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不全且伴有消化系统临床症状的患者9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肾化湿颗粒,连续应用8周。比较两组血尿素(BUN)、血肌酐(Scr)肾功能指标、生长抑素以及消化道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长抑素为(50.74±8.1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3±7.22)μmol/L(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和Scr分别为(12.41±4.14)mmol/L和(141.63±27.87)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7±5.62)mmol/L和(172.24±33.26)μmol/L(P<0.05)。观察组消化道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1.7%(44/48),高于对照组的72.9%(35/48)(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有利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恢复,升高生长抑素表达,显著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肾化湿颗粒 @消化道症状
下载PDF
黄石地区居民用药行为风险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青 舒成仁 +5 位作者 王雨来 刘莹 阮爱萍 赵志刚 李小刚 毛绒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提高公众的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调查2020年7月至9月黄石地区居民用药行为风险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分析不同人群的用药风险水平和安全用药教育现状,以及用药风险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采用《中国居民用药安全行为风险KAP... 目的提高公众的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调查2020年7月至9月黄石地区居民用药行为风险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分析不同人群的用药风险水平和安全用药教育现状,以及用药风险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采用《中国居民用药安全行为风险KAP调查研究》问卷,结果按6级量表进行赋分,评估居民用药风险水平(用药知识、用药前行为、用药时行为KAP得分,接触用药知识教育活动的频率和态度),统计不同人群的用药高风险情况,并计算高风险率。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361份,有效回收率为94.01%。居民用药知识、用药前行为、用药时行为KAP得分均为低风险。男性、自费医疗、非医疗机构人员的居民用药前行为和用药时行为KAP得分更高(P<0.05)。年龄50岁以上、受教育程度为中专或高中及以下、非医疗机构人员用药知识的高风险率更高(P<0.05);男性、非医疗机构人员的用药前行为高风险率更高(P<0.05);自费医疗、受教育程度为中专或高中及以下、无/失业、非医疗机构人员用药时行为高风险率更高(P<0.05)。30.52%的居民从未接触用药知识或参与用药教育活动,62.11%的居民认为开展不同形式的用药教育是有必要或极有必要的。结论黄石地区居民存在不健康用药行为和安全隐患,安全用药意识有待提高。用药安全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复杂性的特点,用药安全风险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影响大。应提升医务工作者的用药安全意识,以促进居家药学服务,减少用药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态度-行为 用药行为 用药风险 安全用药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补肺益肾活血合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曼 袁水英 朱琳燕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1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活血合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肾两虚、瘀阻肺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地塞米松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肺益...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活血合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肾两虚、瘀阻肺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地塞米松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肺益肾活血合剂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评价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上述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指标及生活治疗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治疗组患者FEV1、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试验高于对照组(P<0.05),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益肾活血合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肺肾两虚 瘀阻肺络证 补肺益肾活血合剂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特利加压素与加倍剂量奥曲肽对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HVPG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柯文炳 黄新造 《肝脏》 2016年第8期703-704,共2页
目前临床上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是由于门静脉压力过高导致食管胃静脉急性破裂出血,该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如何快速、有效的降低门静脉压力以控制曲张静脉出血。加压素类似物特利加压素和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降低... 目前临床上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是由于门静脉压力过高导致食管胃静脉急性破裂出血,该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如何快速、有效的降低门静脉压力以控制曲张静脉出血。加压素类似物特利加压素和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本文为探讨加倍剂量奥曲肽和特利加压素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利加压素 肝硬化患者 奥曲肽对 静脉曲张 剂量 生长抑素类似物 门静脉压力 急性破裂出血
下载PDF
消癥净宫汤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悦 邓庆珊 +1 位作者 詹新林 纪艳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4期47-49,共3页
目的:比较消癥净宫汤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217例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05例)与观察组(112例)。对照组接受宫腔... 目的:比较消癥净宫汤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217例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05例)与观察组(112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药消癥净宫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与对照组的96.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HCG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量减少发生率为4.46%,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消癥净宫汤和清宫术在治疗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有相近的成功率,消癥净宫汤可以降低清宫概率,减少宫腔操作,帮助月经复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 消癥净宫汤 宫腔镜下清宫术
下载PDF
灵龟八法开穴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钰敏 张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11-2212,共2页
目的探究灵龟八法开穴灸对帕金森病的临床康复治疗的影响,为艾灸辅助康复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3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并根据患者的合并... 目的探究灵龟八法开穴灸对帕金森病的临床康复治疗的影响,为艾灸辅助康复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3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并根据患者的合并病症进行对症管理及治疗,对照组予运动疗法(姿势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手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及心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灵龟八法开穴灸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项UPDRS评分及总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HY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龟八法开穴灸辅助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龟八法 开穴灸 帕金森病 UPDRS评分 HY分级
原文传递
溃结灵灌肠联合红光治疗肛隐窝炎临床研究
19
作者 张志刚 孔赛 +1 位作者 王漠烟 马先陆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溃结灵灌肠联合红光治疗肛隐窝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P物质(SP)、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肛隐窝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溃结灵灌肠联合红光治疗肛隐窝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P物质(SP)、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肛隐窝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予溃结灵灌肠联合红光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药灌肠治疗,均治疗10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肛门灼痛、肛门坠胀、肛门潮湿、肛门镜检)积分及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P物质(SP)、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2.50%比7.50%,P>0.05)。结论溃结灵灌肠联合红光治疗肛隐窝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可减轻患者的肛周不适,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结灵 红光 肛隐窝炎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亚 刘文涛 柯文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2665-2667,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NASH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扶正化瘀胶囊,疗程为24周,同时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NASH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扶正化瘀胶囊,疗程为24周,同时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生活干预,观察比较2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功能(ALT、AST)、血脂(TG、TC)、肝纤维化四项指标、B超指标、肝脏硬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OMA-IR、ALT、AST、TG、TC、肝纤维化指标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肝脏硬度值和脾脏厚度、脾静脉和门静脉内径均显著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疗程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治疗NASH疗效显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有效减轻IR,阻断NASH所致肝纤维化的进展,是治疗NASH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胶囊 吡格列酮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