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崔伟佳 李斐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9月治疗的104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9月治疗的104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与TIA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63、CD62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CD63、CD62p水平对比,观察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TIA疗效确切,可改善机体血小板功能,降低TIA复发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临床疗效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斐 崔伟佳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1期152-153,共2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以及依达拉奉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以及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神经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DN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提升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促进受损神经元恢复,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依达拉奉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节律性视觉刺激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斐 崔伟佳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12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探讨节律性视觉刺激与普拉克索联合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及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某院收治的7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采用节... 目的探讨节律性视觉刺激与普拉克索联合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及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某院收治的7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采用节律性视觉刺激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11%VS 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4,P=0.018);治疗后,观察组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Ⅲ)不同时间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节律性视觉刺激与普拉克索联合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节律性视觉刺激 普拉克索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崔伟佳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该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该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凝血功能、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比对照组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的同时,利于降低复发率,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凝血功能 复发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斐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BI)评分较对照组高,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血清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斐 崔伟佳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7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阿托伐他汀钙,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神经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可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托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