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兑宏志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1期235-236,共2页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02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02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心室舒张晚期充盈速度最大值(A峰)、心室舒张早期充盈速度最大值(E峰)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A峰值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用对改善老年CHF患者心室重构的效果较为明显,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螺内酯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地尔硫卓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血管内皮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富山 张宇 +4 位作者 蔡俊 黄建领 赵俊涛 刘广文 张伟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储备与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选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储备与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选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与观察组(富马酸比索洛尔+地尔硫卓治疗),每组各50例,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心绞痛发生情况(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冠脉血流储备(D/R PDV、D/R PSV)、血管内皮指标(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疲倦、失眠、皮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评分、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D/R PDV、D/R PSV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D/R PDV、D/R PSV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降低(P<0.05),一氧化氮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尔硫卓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并能改善冠脉血流储备,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卓 冠心病 心绞痛 冠脉血流储备 血管内皮
下载PDF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介入治疗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丽华 汤建民 +2 位作者 袁义强 张彦周 董建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664-665,共2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支架术 ,即PTCA +Stent)对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对 72例成功进行PTCA +Stent的冠心病病人 ,进行术前、后 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校正后QTd(QTcd)测定。结果 不...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支架术 ,即PTCA +Stent)对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对 72例成功进行PTCA +Stent的冠心病病人 ,进行术前、后 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校正后QTd(QTcd)测定。结果 不同类型冠心病和冠脉病变不同支数术前QTd及QTcd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术后QTd及QTcd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单支病变组术后QTd、QTcd较其它病变组下降显著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病人QTd及QTcd在PTCA +Stent术后随着心肌缺血及心室复极不均一性的改善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QT间期离散度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心电图
原文传递
不同剂型美托洛尔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兑宏志 《慢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07-709,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型美托洛尔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4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治疗,随机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各52例。其中观察A组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B组采用美托洛尔平片治疗。... 目的比较不同剂型美托洛尔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4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治疗,随机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各52例。其中观察A组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B组采用美托洛尔平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C3000动态心电仪检测两组心率变异性和QT间期离散度,并比较其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QT间期离散度则明显下降(P均<0.05),以观察A组为著(P均<0.05);观察A组总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观察B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型美托洛尔均可促进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改善,提高疗效;但缓释片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美托洛尔 心率变异性 QT间期离散度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
5
作者 袁义强 刘怀霖 +8 位作者 马业新 王瑞敏 孙运 于力 郭应先 赵玉洁 杨庆之 牛思泉 孙俊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方法 :16 7例已行冠脉造影术且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 ,按如下进行分组 :(1)按病变狭窄程度分为 :①无狭窄组 ,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 <5 0 % ,33例 ;②轻度...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方法 :16 7例已行冠脉造影术且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 ,按如下进行分组 :(1)按病变狭窄程度分为 :①无狭窄组 ,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 <5 0 % ,33例 ;②轻度狭窄组 ,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 5 0 %且 <70 % ,5 7例 ;③重度狭窄组 ,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 70 % ,77例。 (2 )根据病变位置分为 :①前降支组 ,4 9例 ;②回旋支组 ,38例 ;③右冠脉组 ,4 7例。 (3)根据介入治疗分为 :①术前组 ,10 3例 ;②术后组 ,10 3例 ;③非介入治疗组 ,6 4例。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结果 :冠脉狭窄≥ 70 %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 (P <0 .0 5 ) ,而冠脉狭窄 <70 %对QTd及QTcd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冠脉病变所处位置对QTd及QTcd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介入治疗前后QTd及QTcd变化明显 (P <0 .0 5 ) ,介入治疗术后与无狭窄组相比 ,QTd及QTcd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冠脉病变位置对QTd及QTcd无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电图 QT离散度
下载PDF
左房前后径和血浆NT-proBNP在COX-MAZEⅣ手术同期心脏瓣膜手术治疗持续性瓣膜性心房颤动前后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富山 黄建领 +1 位作者 张伟峰 张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518-1520,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持续性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COX-MAZEⅣ(迷宫Ⅳ)手术同期心脏瓣膜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就诊的100例持续性瓣膜性房颤患者,以单纯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47... 目的探讨治疗持续性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COX-MAZEⅣ(迷宫Ⅳ)手术同期心脏瓣膜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就诊的100例持续性瓣膜性房颤患者,以单纯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47例为对照组,另以COX-MAZEⅣ手术同期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53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疗效、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左房前后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显著低于术前,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占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OX-MAZEⅣ手术同期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术后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占比率,同时不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与心肌受损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瓣膜性房颤 COX-MAZEⅣ手术 心脏瓣膜手术 左房前后径 血浆NT-PROBNP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袁义强 刘怀霖 +10 位作者 马业新 王瑞敏 孙运 于力 郭应先 孙俊华 杨庆之 牛思泉 郭国勋 李浩亮 祖占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 研究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1例UAP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 :急诊介入治疗组 (4 3例 ) ;非急诊介入治疗组 (2 8例 )。均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观察 30天内心脏事件 (包括心绞痛、急性心... 目的 研究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1例UAP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 :急诊介入治疗组 (4 3例 ) ;非急诊介入治疗组 (2 8例 )。均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观察 30天内心脏事件 (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再次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 )的发生情况 ,症状缓解时间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急诊介入治疗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比较 ,30天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手术的成功率及疗效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急诊介入治疗高危的UAP患者效果好 ,安全 ,并可缩短住院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介入治疗 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 安全性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持续心房颤动时肺静脉口部有效不应期变化的时间进程及其逆转 被引量:7
8
作者 袁义强 马业新 +9 位作者 刘怀霖 于力 牛思泉 陈宏卫 赵育洁 王瑞敏 孙俊华 孙运 高艳霞 陈玉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3期198-201,共4页
为探讨持续心房颤动 (AF)肺静脉有效不应期 (ERP)变化的时间进程及其逆转 ,运用起搏方法建立AF模型 ,在起搏前和起搏后的第 1 ,2 ,3,4 ,5 ,6 ,7d对左上肺静脉口、左下肺静脉口、右上肺静脉口及右下肺静脉口的ERP进行测定。采用S1 S2 程... 为探讨持续心房颤动 (AF)肺静脉有效不应期 (ERP)变化的时间进程及其逆转 ,运用起搏方法建立AF模型 ,在起搏前和起搏后的第 1 ,2 ,3,4 ,5 ,6 ,7d对左上肺静脉口、左下肺静脉口、右上肺静脉口及右下肺静脉口的ERP进行测定。采用S1 S2 程序刺激 ,基础起搏周长 (S1 S1 )分别为 4 0 0 ,35 0 ,30 0 ,2 5 0 ,2 0 0ms,S2 为 2 0 0ms,以 5ms的步长递减。程序刺激结合猝发刺激对上述心房结构进行AF的诱发 ,记录AF的发生频率。上述相同方法对起搏停止后 1 ,2 ,3,4 ,5 ,6 ,2 4h 4个肺静脉口的ERP进行测定。结果 :各个基础起搏周长下 4个肺静脉口的ERP在AF后 1 ,2 ,3,4 ,5 ,6 ,7d逐渐缩短 ,且较AF前明显缩短 ,P <0 .0 5 ;AF终止后 4个肺静脉口的ERP逐渐延长 ,但AF终止后 0 ,1 ,2 ,3,4 ,5 ,6hERP与AF前相比仍有明显缩短 ,P <0 .0 5 ;AF终止后 2 4hERP基本恢复到AF前水平 ,随着AF持续时间的延长 4个肺静脉口AF的诱发率逐渐增高 ,与AF前相比 ,AF后 1 ,2 ,3,4 ,5 ,6 ,7dAF的诱发率明显增高 ,P <0 .0 5。结论 :随着AF持续 ,肺静脉的ERP逐渐缩短 ,AF的诱发率逐渐增高 ,AF终止后缩短的ERP逐渐延长致AF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心房颤动 有效不应期 肺静脉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袁义强 刘怀霖 +5 位作者 马业新 王瑞敏 孙运 于力 杨庆之 董建增 《起搏与心脏》 2003年第2期148-148,共1页
总结 15 9例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造影且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 ,为探讨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 (QTd)及校正QT离散度 (QTcd)的影响。结果 :冠脉狭窄≥ 70 %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 (P <0 .0 5 )而... 总结 15 9例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造影且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 ,为探讨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 (QTd)及校正QT离散度 (QTcd)的影响。结果 :冠脉狭窄≥ 70 %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 (P <0 .0 5 )而冠脉狭窄 <70 %对QTd及QTcd无明显影响 ;冠脉病变所处位置对QTd及QTcd无明显影响 ;介入治疗后QTd及QTcd明显变小 ,P <0 .0 5。结论 :冠脉病变所处位置对QTd及QTcd无明显影响 ,病变严重程度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病变位置 介入治疗 QT离散度
原文传递
合并心脏血管畸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义强 刘怀霖 +6 位作者 马业新 王瑞敏 孙运 郭应先 于力 孙俊华 杨庆之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31-433,共3页
对 8例心脏血管畸形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患者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 (RFCA) ,其中 2例合并布 加氏综合征 ,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1例房间隔缺损 ,1例完全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2例Ebstein畸形 ,1例二尖瓣重度狭窄。这 8例SVT心内... 对 8例心脏血管畸形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患者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 (RFCA) ,其中 2例合并布 加氏综合征 ,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1例房间隔缺损 ,1例完全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2例Ebstein畸形 ,1例二尖瓣重度狭窄。这 8例SVT心内电图与普通病例相比基本相同 ,但因心脏或大血管畸形 ,故操作过程有其特殊性。结果 :上述 8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 ,其中SVT合并完全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 2个月后心动过速复发 ,再次消融成功。对合并的心脏血管畸形除 1例Ebstein畸形和 1例完全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未接受进一步治疗外 ,其余均根据适应证进行了相应手术 ,2例布 加氏综合征进行了球囊扩张术 ,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1例房间隔缺损实施了Amplatzer伞闭术 ,1例Ebstein畸形行房化心室折叠术 ,1例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结论 :合并心脏血管畸形的SVT进行RFCA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症 心脏血管畸形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