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7
1
作者 乐婷 娄萍 路青山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2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观察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科收治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rt-PA静脉溶栓后是否桥接血管内治疗分为单纯静脉溶栓组和桥接治... 目的观察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科收治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rt-PA静脉溶栓后是否桥接血管内治疗分为单纯静脉溶栓组和桥接治疗组。主要疗效结局为治疗后3个月mRS评分,次要疗效结局为24 h、3 d和30 d的NIHSS评分。安全性结局为2 d症状性颅内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10 d全因死亡。结果共入组56例患者,平均年龄60.77±12.72岁,男性35例(62.5%)。单纯静脉溶栓组39例,桥接治疗组17例。桥接治疗组3个月mRS评分≤2分比例高于单纯静脉溶栓组(88.2%vs 56.4%,P=0.021)。两组治疗后24 h、3 d和30 d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2 d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其他部位出血率、10 d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应用血管内介入联合通脑饮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志青 樊玉香 +1 位作者 贾瑾尧 刘晓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8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血管内介入联合通脑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86例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西医组(n=43)、中西医组(n=43)两组,西医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血管内介入联合通脑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86例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西医组(n=43)、中西医组(n=43)两组,西医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通脑饮。评定两组治疗2周后疗效及治疗3个月预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P<0.05)。治疗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2周后中西医组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IGF-1水平均明显增高,血清NSE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2周后中西医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西医组,血清NSE水平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中西医组预后良好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5,P<0.05)。结论对ACI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联合通脑饮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明显减轻中医症状及神经功能损伤,有效调节血清IGF-1、NSE水平,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 通脑饮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瓮秀云 《北方药学》 2018年第9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对本院2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h... 目的:分析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对本院2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h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I(心脏指数)、CVP(中心静脉压)、MAP(平均动脉压)、SVRI(外周循环阻力指数)、HR(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h后,两组CI、CVP、MAP、SVRI、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CI、CVP、MAP、SVRI、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感染性休克病例早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溶栓出血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樊玉香 郭电渠 王满利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溶栓出血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均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根据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后是否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记录患...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溶栓出血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均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根据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后是否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记录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患者经过阿替普酶溶栓后有62例出血,其中以牙龈出血、无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口腔或舌黏膜出血为主。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年龄、高血压、心衰史、基线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史、基线血糖为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中年龄、高血压史、基线血糖为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要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溶栓 出血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序贯健肌操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干预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敏 冯岩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序贯健肌操联合体外膈肌起搏(external diaphragmatic pacing,EDP)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治疗的108例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序贯健肌操联合体外膈肌起搏(external diaphragmatic pacing,EDP)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治疗的108例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EDP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序贯健肌操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膈肌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膈肌移动度(DE)、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动脉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及撤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t=-3.818,P<0.001;t=-2.186,P=0.031;t=-2.644,P=0.009;t=-2.780,P=0.006;t=-2.241,P=0.027;χ^(2)=4.267,P=0.039),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227,P<0.001;t=3.739,P<0.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t=6.458,P<0.001)。结论序贯健肌操联合EDP干预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改善膈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健肌操 体外膈肌起搏 无创机械通气 膈肌功能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6
作者 王满利 黄每芹 +2 位作者 张震 李艾帆 樊玉香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337-1338,共2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APC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36例,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和研究组(36例,采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APC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36例,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和研究组(36例,采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5.00%(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与参照组的11.1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明显改善APCI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依达拉奉右莰醇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大脑空气栓塞2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路青山 娄萍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508-512,共5页
1病例介绍病例1,女,61岁。主因"发现意识不清5 h"经急诊以"急性脑梗死"于2017年3月27日19:50收入院。入院5 h前,患者在飞机上(睡眠中)被家属发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汗出、口角流涎,有发作性双上肢肢体不自主抖动。120接诊途中... 1病例介绍病例1,女,61岁。主因"发现意识不清5 h"经急诊以"急性脑梗死"于2017年3月27日19:50收入院。入院5 h前,患者在飞机上(睡眠中)被家属发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汗出、口角流涎,有发作性双上肢肢体不自主抖动。120接诊途中患者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至入院前,患者神志不清,大便未解,小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栓塞 介入 卒中
下载PDF
颅内感染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IL-1β和TLR-4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樊玉香 郭电渠 +2 位作者 王满利 刘文斌 娄萍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和Toll样受体(TLR)-4表达的临床意义,为疾病早期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生化指标。方法选取急性颅脑外伤术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观察组(继...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和Toll样受体(TLR)-4表达的临床意义,为疾病早期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生化指标。方法选取急性颅脑外伤术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观察组(继发颅内感染13例)和对照组(未继发颅内感染61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血清IL^(-1)β和TLR-4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估HOMA-IR、IL^(-1)β和TLR-4预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术后FBG、FINS水平以及HOMA-IR高于对照组,且血清IL^(-1)β和TLR-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术后HOMA-IR、IL^(-1)β和TLR-4预测颅内感染的准确性分别为0.721、0.769和0.782(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患者可能伴随胰岛素抵抗与血清IL^(-1)β和TIL-4表达水平升高,有望作为早期预测颅内感染的敏感性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胰岛素抵抗 白细胞介素-1Β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化风丹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樊玉香 郭电渠 王满利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999-1003,共5页
目的探讨化风丹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I),20~30 mg/kg,1... 目的探讨化风丹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I),20~30 mg/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化风丹,8~10丸/次,3次/d。两组连续用药18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癫痫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头痛、疲倦、肌肉阵挛、全身肌肉痛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癫痫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IL-1β、TNF-α、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风丹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和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风丹 丙戊酸钠缓释片(I) 癫痫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文敏 《哈尔滨医药》 2018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与对照组(n=42),观察两组急性期各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各并发症患者比例为...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与对照组(n=42),观察两组急性期各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各并发症患者比例为40.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86%(P<0.05);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并发症,缓解患者抑郁、焦虑负面情绪,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 急性期并发症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见性护理联合气道护理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建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见性护理联合气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20-06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见性护理联合气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20-06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联合气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Fugl-Meyer)评分和生活能力(ADL)评分。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和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见性护理联合气道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预见性护理 气道护理
下载PDF
含益生菌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玉香 郭电渠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讨含益生菌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进程、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含益生菌肠内营养支持,均... 目的探讨含益生菌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进程、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含益生菌肠内营养支持,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营养参数[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数(TLC)与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水平,并统计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Hb、ALB、TP水平分别为(118.26±13.26)g·L^(-1)、(35.74±4.06)g·L^(-1)、(58.62±4.49)g·L^(-1),对照组分别为(107.19±10.42)g·L^(-1)、(30.68±3.27)g·L^(-1)、(49.95±3.54)g·L^(-1),治疗2周后,观察组分别为(127.49±15.23)g·L^(-1)、(38.59±4.73)g·L^(-1)、(63.26±5.14)g·L^(-1),对照组分别为(115.36±12.08)g·L^(-1)、(34.05±3.61)g·L^(-1)、(56.83±4.27)g·L^(-1);治疗1周后,观察组外周血TLC与血清IgM、IgG、IgA水平分别为(1.59±0.36)×10^(9)L^(-1)、(0.94±0.36)g·L^(-1)、(10.27±1.82)g·L^(-1)、(1.73±0.86)g·L^(-1),对照组分别为(1.17±0.23)×109L^(-1)、(0.73±0.21)g·L^(-1)、(8.75±1.34)g·L^(-1)、(1.28±0.69)g·L^(-1),治疗2周后,观察组分别为(1.98±0.43)×10^(9)L^(-1)、(1.16±0.42)g·L^(-1)、(11.85±2.68)g·L^(-1)、(2.29±1.06)g·L^(-1),对照组分别为(1.46±0.29)×109L^(-1)、(0.85±0.26)g·L^(-1)、(9.69±1.73)g·L^(-1)、(1.65±0.94)g·L^(-1),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外周血TLC与血清IgM、IgG、IgA、Hb、ALB、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NIHSS、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07±2.36)分、(11.43±2.26)分,对照组分别为(14.24±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肠内营养支持 益生菌 康复进程 胃肠道并发症
下载PDF
癫痫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miR-7-5p表达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满利 章晓富 +2 位作者 樊玉香 黄每芹 郭电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24期2998-300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微小RNA-7-5p(miR-7-5p)表达水平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33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非认知障碍组92例和认知障碍组41例... 目的 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微小RNA-7-5p(miR-7-5p)表达水平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33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非认知障碍组92例和认知障碍组41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等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MEG3、miR-7-5p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LncRNA MEG3与miR-7-5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MEG3、miR-7-5p表达水平对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因素。结果 认知障碍组血清LncRNA MEG3表达水平及病程、癫痫发作频率、有磁共振成像(MRI)病灶患者比例高于非认知障碍组(P<0.05),血清miR-7-5p表达水平及MMSE评分低于非认知障碍组(P<0.05)。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LncRNA MEG3与miR-7-5p表达水平成负相关(r=-0.516,P<0.05)。血清LncRNA MEG3、miR-7-5p表达水平及二者联合诊断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0.819、0.896,特异度分别为88.0%、73.9%、93.5%,敏感度分别为65.9%、82.9%、70.7%。LncRNA MEG3是癫痫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7-5p是癫痫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血清LncRNA MEG3、miR-7-5p表达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临床进行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 微小RNA-7-5p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经中央沟下点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14
作者 张震 樊玉香 瓮秀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2167-2168,共2页
目的观察经中央沟下点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基底节区HCH患者分为A、B两组,各48例。A组行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B组行... 目的观察经中央沟下点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基底节区HCH患者分为A、B两组,各48例。A组行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B组行经中央沟下点入路手术。对比两组术前和手术次日血肿量;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7 d时的NIHSS评分;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FAM评分;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肿量水平均低于术前(均P<0.05),但两组患手术前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7 d时的NIHS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后3个月时的FAM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略低于A组(10.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中央沟下点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HCH临床疗效更佳,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可作为临床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经中央沟下点入路 显微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呼吸道分级管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15
作者 张丽君 李建芳 樊玉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3期4377-4378,共2页
目的探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呼吸道分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分级管理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分级管理组接受呼吸道分级管理护理... 目的探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呼吸道分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分级管理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分级管理组接受呼吸道分级管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患者肺炎发生情况、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患者自护能力。结果分级管理组护理总满意度(90. 3%)高于对照组(72. 4%),肺炎发生率(25. 8%)低于对照组(58. 6%),护理后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呼吸道分级管理,可降低肺炎发生率,提高其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分级管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
下载PDF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在检测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对于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艳秋 李军 +2 位作者 李思源 张震 丁艳洁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胰升血糖素(Glg)在无糖、低糖、高糖的环境下通过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对胰岛素分泌的直接调控作用及机制,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作为一种用来在活细胞上实时定量检测第二信使cAMP水平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胰升血糖素(Glg)在无糖、低糖、高糖的环境下通过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对胰岛素分泌的直接调控作用及机制,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作为一种用来在活细胞上实时定量检测第二信使cAMP水平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MIN6细胞,在葡萄糖0、2.8、16.7 mmol/L下予Glg 0、100、500、1000ng/L干预处理,ELISA检测不同处理下MIN6胞内cAMP量和胰岛素释放量;电转染法将质粒ICUE3转染进入MIN6细胞,用FRET技术检测细胞内cAMP水平。结果 ELISA与FRET技术检测的cAMP含量结果基本相同,印证了FRET检测cAMP的可行性;无糖、低糖及高糖环境下,cAMP含量及胰岛素的分泌量为1000ng/L组高于500、100、0ng/L组,500ng/L组高于100ng/L和0ng/L组;在低糖及高糖环境下,100ng/L组高于0ng/L组(P<0.05),且葡萄糖浓度越高趋势越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N6细胞内cAMP含量与胰岛素分泌量呈正相关(R2=0.559,P<0.01)。结论基于FRET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用来在活细胞上实时定量检测第二信使cAMP水平的方法。Glg可能以浓度梯度的形式通过上调胰岛β细胞胞内cAMP浓度来促进Ins分泌,有一定的葡萄糖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升血糖素 胰岛素 MIN6细胞 环磷酸腺苷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酶联免疫吸附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