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透析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全雪丽 王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76-79,共4页
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外科治疗技术及围术期监护条件和整体处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在婴幼儿期甚至新生儿期得到手术矫治,而液体超负荷及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婴... 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外科治疗技术及围术期监护条件和整体处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在婴幼儿期甚至新生儿期得到手术矫治,而液体超负荷及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婴幼儿CHD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小儿肾脏替代治疗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1],现就PD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腹膜透析 手术后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肾脏替代治疗 围术期监护 急性肾损伤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凤梅 杨志红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126-126,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至8月的全麻术后50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包括呼吸道管理、循环系统管理、各种引流管护理、安全管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504例全麻术后患儿全部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平...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至8月的全麻术后50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包括呼吸道管理、循环系统管理、各种引流管护理、安全管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504例全麻术后患儿全部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平稳后转回病房。其中5例并发喉痉挛,3例并发舌后坠,经过及时有效处理后病情稳定。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不同情况要给予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能减少术后意外和并发症,保证手术和麻醉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全麻 苏醒期 护理
原文传递
小儿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156-157,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该病的防治方案。方法收集562例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儿,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案分析该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以此为基准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本组562例患儿有60例感染多重耐药菌,检出率...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该病的防治方案。方法收集562例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儿,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案分析该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以此为基准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本组562例患儿有60例感染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10.7%;有28株耐药菌是肺炎克雷伯菌,13株为大肠杆菌,10株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株为鲍曼不动杆菌,4株为其他耐药菌感染。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切断病菌的感染途径,同时对感染患儿进行隔离看护,对减少该病的发病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膜透析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心排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低心排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心排早期治疗使用腹膜透析效果。腹透液选择百特公司2.5%低钙腹膜透析液。单次腹膜透析量15~20 ml/kg,透析时进液时间20~30 min,...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低心排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心排早期治疗使用腹膜透析效果。腹透液选择百特公司2.5%低钙腹膜透析液。单次腹膜透析量15~20 ml/kg,透析时进液时间20~30 min,保留30 min,排出20 min,视患儿血压情况而定。待出现尿液后,逐步延长腹透间隔时间。乳酸高者保留腹透时间较长(40~60 min)。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肌酐、乳酸调整透析频率。监测血糖和电解质,动静脉血气分析,及时补充胶体。记录患儿腹膜透析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尿量恢复时间。结果尿量恢复时间为5~22 h。应用呼吸机时间为70~128 h,滞留监护室时间为5~18 d。并发症为导管堵塞3例,低血糖3例,高血糖1例,低钾血症2例。无腹膜炎及肠穿孔病例发生。2例死亡病例均为法洛四联症。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早期应用腹膜透析可以减轻心肺肾负担,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低心排
下载PDF
右美托嘧啶在先心病影像学检查时应用的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风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3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检查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5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实施CT检查48例,ASA分级Ⅰ~Ⅱ,入室后常规监测ECG、SpO2、NIBP。检查过程中保证患儿气道通畅,充分吸氧。右美托咪定组为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检查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5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实施CT检查48例,ASA分级Ⅰ~Ⅱ,入室后常规监测ECG、SpO2、NIBP。检查过程中保证患儿气道通畅,充分吸氧。右美托咪定组为1ug/Kg静注,以1ug/(Kg·h)维持,在检查期间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生命体征变化。心率、血压、呼吸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对镇静的满意率(分为难受、尚可接受、满意);进行警觉和镇静(OAA/S)评分。结果镇静一次成功率97.9%,维持OAA/S评分在2~3分。对镇静的满意率高,OAA/S评分在4~5分时可安返病房。无复睡发生。无呕吐、过敏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检查中镇静,可提高检查的一次性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镇静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监护
6
作者 石彩晓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24期189-190,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肺高压患者多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心功能较差,手术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患儿术后在监护期间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护理
原文传递
探讨婴幼儿行心脏CTA检查的护理干预措施
7
作者 刘巧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0期146-146,148,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行心脏CT造影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婴幼儿心脏CTA检查资料,总结CTA检查前、中、后的护理配合及护理经验。结果:2例患儿发生过敏反应,均为轻度过敏反应,给予保暖、吸氧后好转。1例患儿出现静脉留置针渗... 目的:探讨婴幼儿行心脏CT造影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婴幼儿心脏CTA检查资料,总结CTA检查前、中、后的护理配合及护理经验。结果:2例患儿发生过敏反应,均为轻度过敏反应,给予保暖、吸氧后好转。1例患儿出现静脉留置针渗漏,经过治疗后好转。结论:护理提高心脏CTA检查的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护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术后ICU监护措施
8
作者 王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9期139-140,共2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术后的ICU监护措施,以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术后的监护措施。结果经及时有效的临床监护,本组64例患儿治愈36例(56.2...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术后的ICU监护措施,以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术后的监护措施。结果经及时有效的临床监护,本组64例患儿治愈36例(56.2%),中残12例(18.8%),重残6例(9.4%),死亡10例(15.6%)。结论 ICU监护可以及时、系统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病情,并根据监护结果第一时间掌握病情的变化,最大程度缩短救护所需的时间,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儿童 监护措施
下载PDF
外源性补充Gln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血清LD和NSE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原艳丽 王风 王洁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5期71-72,共2页
目的 观察外源性补充谷氨酰胺(Gln)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血清乳酸(LD)和神经特异性元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68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患儿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4例,观察组术前... 目的 观察外源性补充谷氨酰胺(Gln)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血清乳酸(LD)和神经特异性元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68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患儿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4例,观察组术前给予氨基酸加Gln二肽1∶4配制微量泵输注给药,对照组术前采取氨基酸加生理盐水1∶4配制微量泵输注给药,比较两组术前30min(T0)、开放主动脉后10min(T1)、体外循环后1h(T2)、体外循环后6h(T3)、体外循环后24h(T4)LD及NSE水平,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LD水平,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标本内NSE水平。结果 两组T0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4时LD分别为(4.51±0.61)mmol/L、(4.31±0.85)mmol/L、(4.23±0.61)mmol/L、(5.22±0.91)mmol/L,与观察组(2.77±1.42)mmol/L、(3.74±0.85)mmol/L、(2.53±1.94)mmol/L、(3.62±1.31)mmol/L比较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T3时NSE为(15.34±3.17)μg/L,与观察组(10.62±5.03)μg/L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补充Gln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脑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考虑与降低血清LD及NSE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 谷氨酰胺 先天性心脏病 乳酸
原文传递
咪唑安定对食管闭锁术后镇静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0期169-170,共2页
本研究观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持续输注技术应用于新生儿食管闭锁术后镇静,观察其对术后镇静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新生儿食管闭锁 术后镇静 咪唑安定 临床研究 镇静作用 临床合理应用 持续输注技术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欢欢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6期175-175,177,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20例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前后平均肺动脉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持呼吸道畅通、加强扩张肺动脉...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20例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前后平均肺动脉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持呼吸道畅通、加强扩张肺动脉和体循环血管药物的应用护理及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的护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肺高压危象 护理
下载PDF
小儿急性喉炎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经验
12
作者 董凤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为小儿常见的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1~3岁小儿,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其特点是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1]。且小儿咳嗽功能不强,
关键词 小儿 急性喉炎 气管切开 护理
下载PDF
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的根治手术的麻醉方法
13
作者 王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9期164-165,共2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6~12个月婴幼儿90例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了解观察麻醉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低血压10例缺氧,发作8例经处理后好转,体外循环转流60~150分钟,升主动... 目的:研究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6~12个月婴幼儿90例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了解观察麻醉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低血压10例缺氧,发作8例经处理后好转,体外循环转流60~150分钟,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5~120分钟。开放主动脉后自动复跳88例:电击复跳2例,开放升主动脉前均使用多巴胺5~12μg/(kg·分),肾上腺素0.1~0.2μg/(kg·分),米力农0.33~1μg/(kg·分),硝酸甘油0.67μg/(kg·分)支持心功能维持循环平稳。3例患者用异丙肾上腺素全组麻醉满意,无术中死亡,以及麻醉并发症。术后死亡之5例,死亡率5,8%。结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行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术是安全的。麻醉管理认真细致入微。重点要预防缺氧发作维护正常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氏四联症 婴幼儿 缺氧发作 麻醉
下载PDF
疼痛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莹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5期167-167,169,共2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患儿6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在躁动期给予安定、吗啡、维库溴铵注射液进行镇静。观察组给予咪唑安定,吗啡静脉持续泵入,用药过程床位护士及时...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患儿6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在躁动期给予安定、吗啡、维库溴铵注射液进行镇静。观察组给予咪唑安定,吗啡静脉持续泵入,用药过程床位护士及时进行FLACC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等,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持续泵入药物的剂量。加强呼吸系统的监护、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6 h、12 h、24 h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术后肺不张1例,对照组发生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呼吸系统的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患儿术后生命体征比较稳定,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原艳丽 孙忠源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腹股沟嵌顿疝患儿128例,观察组65例,给予腹股沟嵌顿疝患儿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腹股沟嵌顿疝患儿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腹股沟嵌顿疝患儿128例,观察组65例,给予腹股沟嵌顿疝患儿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腹股沟嵌顿疝患儿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结论两种疝修补术均为有效的手术方式,腹腔镜疝修补术对于治疗患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嵌顿疝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诱因和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瑞楠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3期35-36,64,共3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危及患儿生命重要的原因。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原因的研究及对不同诱因相关护理对策的探索,一直是一线医务工作者们关心的热点和渴望解决的难题。本...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危及患儿生命重要的原因。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原因的研究及对不同诱因相关护理对策的探索,一直是一线医务工作者们关心的热点和渴望解决的难题。本资料基于科室多年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的经验,就婴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考虑到其发育水平,免疫力和认知水平等异于成年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年龄段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并针对各个诱因探讨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我们得出结论,婴幼儿由于其特殊性,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过程更应该设法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尤其是要在护理工作中注意操作规范和尽量杜绝医源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术后护理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霄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5期164-164,166,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60例,术前积极控制感染,做好常规护理,术后严密监测患儿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律及心电图变化,观察患儿尿量及颜色的变化,观察患儿...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60例,术前积极控制感染,做好常规护理,术后严密监测患儿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律及心电图变化,观察患儿尿量及颜色的变化,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畅通,保持镇静,避免人机对抗和吸痰后躁动的发生,积极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54例患儿恢复顺利,痊愈出院,出现右心衰竭6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术前、术后的相关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小儿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后监测心肺功能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原艳丽 王风 王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后监测心肺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90例小儿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患儿在术后进行心肺功能的监测,对照组患儿术后不采取心肺功能监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后监测心肺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90例小儿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患儿在术后进行心肺功能的监测,对照组患儿术后不采取心肺功能监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死亡率为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9%,观察组痊愈率为97.8%,对照组痊愈率为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后进行心肺功能的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直视手术 心肺功能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婴幼儿心脏病术后监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宝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婴幼儿心脏病术后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婴幼儿心脏病患儿70例,随机平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儿腹胀、肺部感染、哭闹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婴幼儿心脏病术后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婴幼儿心脏病患儿70例,随机平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儿腹胀、肺部感染、哭闹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婴幼儿心脏病术后腹胀、肺部感染、哭闹发生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婴幼儿 心脏病 监护
下载PDF
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移位30例术后护理分析
20
作者 孟令盼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5期165-166,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完全性肺静脉移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收治小儿完全性肺静脉移位患者30例,均在气管-静脉复合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术后加强循环系统监护、加强呼吸系统监护及术后并发症的监护。结果:本组30例患儿经过精心... 目的:总结小儿完全性肺静脉移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收治小儿完全性肺静脉移位患者30例,均在气管-静脉复合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术后加强循环系统监护、加强呼吸系统监护及术后并发症的监护。结果:本组30例患儿经过精心监护,应用呼吸机辅助时间22.5~84.8h,平均(52.4±3.8)h,监护室监护时间2~46d,平均(13.2±1.2)d,术后住院时间13~45d,平均(23.3±3.2)d,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术后加强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监护及术后并发症的监护是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移位患儿术后护理的关键,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完全性肺静脉移位 术后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