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林特小组活动模式的刻意训练对新入职儿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
1
作者 吴瑞娟 杨艳芳 +3 位作者 贾璐彩 史昭君 李莹 丁碧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刻意训练对新入职儿科护士共情能力、自我效能感以及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125人新入职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63名)和对照组(62名)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刻意训练对新入职儿科护士共情能力、自我效能感以及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125人新入职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63名)和对照组(62名)两组。对照组新入职儿科护士予以常规的临床教学,观察组新入职儿科护士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刻意训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新入职儿科护士共情能力、自我效能感以及临床沟通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士换位思考、情感护理和观点采择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自我效能感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共同参与、确认病人问题、传递有效信息和验证感受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入职儿科护士教学期间采取基于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刻意训练干预可有效提升其共情能力、自我效能感以及临床沟通能力,对提升其护理质量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活动 刻意训练 新入职儿科护士 共情能力 自我效能感 临床沟通能力
下载PDF
阴茎浅筋膜深层切除在儿童重度隐匿性阴茎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星 院恩萌 +2 位作者 花朝阳 李梁斌 杨艳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5-770,共6页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阴茎浅筋膜解剖的儿童重度隐匿性阴茎的矫正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重度隐匿性阴茎患儿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进行反射性勃起试验。术中该矫正技术的要点包括:取阴...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阴茎浅筋膜解剖的儿童重度隐匿性阴茎的矫正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重度隐匿性阴茎患儿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进行反射性勃起试验。术中该矫正技术的要点包括:取阴茎腹侧正中联合阴囊弧形切口,术中阴茎浅筋膜被分为深浅2层,游离并切除浅筋膜深层,耻骨联合处皮下组织和真皮与阴茎根部白膜缝合固定,转移阴茎腹侧根部及阴囊皮肤与内板匹配覆盖阴茎体。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共纳入54例患儿,年龄2.8~10.0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43例患儿存在部分阴茎阴囊转位。在反射性勃起的情况下,患儿阴茎皮肤均严重不足。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呈包皮环切外观,43例合并部分阴茎阴囊转位均同期矫正。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切口裂开。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儿均出现包皮轻度水肿,术后2~4周水肿消退。术后51例患儿阴茎体显露良好,阴茎皮肤无臃肿,阴茎无回缩,家属对阴茎外观满意;3例阴茎体显露改善,坐位时阴茎部分回缩,阴茎皮肤无臃肿。结论重度隐匿性阴茎皮肤严重不足,采用阴茎腹侧正中联合阴囊弧形切口入路,切除阴茎浅筋膜深层,阴茎根部及阴囊皮肤覆盖阴茎体,术后呈包皮环切外观;术中可同期矫正阴茎阴囊转位,使外生殖器呈现最佳外观,具有良好的功能和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 重度隐匿性阴茎 阴茎浅筋膜 皮瓣转移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瑞娟 杨艳芳 +3 位作者 贾璐彩 丁碧玉 李莹 曹亚青 《安徽医学》 2023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感染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便捷有效的预测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泌尿道感染患儿237例,依据随访结果,未再发生泌尿道感染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感染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便捷有效的预测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泌尿道感染患儿237例,依据随访结果,未再发生泌尿道感染患儿205例为非再发组,复发或再发泌尿道感染患儿32例为再发组。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再发性泌尿道感染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进行模型评价,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237例泌尿道感染患儿经随访发现,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为13.50%;再发组的贫血、过敏体质、便秘、膀胱输尿管反流和其他类型泌尿系统畸形患儿数占比高于非再发组(P均<0.05),再发组的IgA和IgG水平降低及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患儿数占比明显高于非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其他类型泌尿系统畸形、过敏体质、便秘、IgA水平降低、IgG水平降低、贫血、病原菌(大肠埃希菌)是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预测模型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为0.812~0.983,以0.753为最佳截断值,此时模型的特异度为71.46%,灵敏度为87.29%,一致性指数为0.816,预测和实际再发生泌尿道感染风险一致性的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结论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以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为儿童泌尿道感染再复发、临床预防、诊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发性泌尿道感染 风险预测模型 大肠埃希菌 泌尿系统畸形
下载PDF
婴幼儿排尿训练对儿童排尿异常影响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花朝阳 汪玺正 +9 位作者 马源 王一鹤 韩中将 何翔飞 李云龙 冯锦锦 李延伟 李守林 郎景和 文建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948-952,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婴幼儿排尿训练对儿童排尿异常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遵循随机化原则对河南、深圳等省市幼儿园和小学的3~12岁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按小儿出生后开始排尿训练的时间分为三组:A组≤12月龄、B组12~18月龄、C组1... 目的调查分析婴幼儿排尿训练对儿童排尿异常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遵循随机化原则对河南、深圳等省市幼儿园和小学的3~12岁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按小儿出生后开始排尿训练的时间分为三组:A组≤12月龄、B组12~18月龄、C组18~30月龄,比较每组≥3岁儿童日间尿失禁和≥5岁儿童夜间遗尿的发生率。结果实际发放调查问卷15010份,有效问卷11410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76.02%。日间尿失禁和夜间遗尿总体发生率分别为7.84%和10.66%。其中,日间尿失禁和夜间遗尿的发生率分别为:A组6.82%和8.69%、B组9.62%和14.34%、C组10.54%和16.55%。A组排尿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C两组(P<0.05)。出生12个月之后开始接受排尿训练的婴幼儿长大后发生排尿异常的风险显著增高(P<0.05)。结论婴幼儿在出生后12个月之内开始接受把尿训练,能有效减少儿童期排尿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训练 尿失禁 遗尿症 儿童
下载PDF
PDCA循环联合代币奖励对尿道下裂患儿治疗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吴瑞娟 张晓丹 +5 位作者 杨艳芳 李莹 贾璐彩 屈艳英 丁碧玉 高雪菊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15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联合代币奖励对尿道下裂患儿治疗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l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联合代币奖励对尿道下裂患儿治疗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l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护理模式联合代币奖励干预。采用自制的患儿行为依从性评定表比较2组患儿的依从性,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统计2组患儿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入院时2组患儿的CBC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得分、CBCL得分分别为(43.12 ± 3.99)、(17.62 ± 7.30)分,对照组分别为(30.67 ± 4.53)、(24.23 ± 6.6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977、5.184,P<0.01)。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73 ± 0.84)d、15.00%(9/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2 ± 1.90)d、31.67%(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6,χ2=4.658,P<0.01或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模式联合代币奖励可提高尿道下裂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循环护理 代币奖励 依从性 负性情绪
原文传递
犀角地黄汤加味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败血症导致的炎症和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洁 毕建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5-1399,共5页
目的研究犀角地黄汤加味对败血症导致的炎症和肺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败血症小鼠模型,测量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反映败血症小鼠的器官损伤程度;HE染色观察败血症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 目的研究犀角地黄汤加味对败血症导致的炎症和肺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败血症小鼠模型,测量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反映败血症小鼠的器官损伤程度;HE染色观察败血症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小鼠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粒细胞分化抗原-1(Gr-1)的阳性表达;TUNEL法分析败血症小鼠肺中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犀角地黄汤加味减轻了败血症小鼠的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程度,以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犀角地黄汤加味显著减少了败血症小鼠肺中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结论犀角地黄汤加味可以减轻败血症导致的炎症和肺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败血症 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 肺损伤
原文传递
经皮肾造瘘术并延期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分肾功能<10%的重度肾积水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星 院恩萌 +6 位作者 杨艳芳 花朝阳 毕建朋 李梁斌 樊宏杰 郭战 张英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造瘘术(PCN)并延期腹腔镜肾盂成形术(LP)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分肾功能(SRF)<10%重度肾积水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单侧重度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经皮肾造瘘术(PCN)并延期腹腔镜肾盂成形术(LP)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分肾功能(SRF)<10%重度肾积水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单侧重度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4~116个月,平均24.6个月;左侧12例,右侧4例。所有患儿均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术后4~8周再次行利尿肾图检查。14例肾功能改善(SRF>10%,引流尿量>400 mL/d),12例行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其中4例同期行肾折叠,其余2例行腹腔镜肾盂瓣肾盂成形术。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行超声及尿常规检查,1年后行CTU检查。结果:14例(87.5%)经PCN引流后肾功能改善,SRF上升至(27.97±4.55)%,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其余2例行肾切除术。平均随访(25.92±6.93)个月,CTU检查显示上尿路通畅,无高血压及尿路感染。结论:通过PCN引流观察肾积水的可恢复性,然后保留的肾脏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是治疗儿童UPJO所致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肾造瘘术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功能
原文传递
群组管理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及主要照护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8
作者 贾璐彩 吴瑞娟 +2 位作者 赵鹏丽 屈艳英 张亚琳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患儿主要照护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23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患儿主要照护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23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下,实施为期14周(院内2周及院外12周)的群组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躯体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照护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4.338,P<0.05),术后24 h疼痛程度≤3分病例数多于对照组(χ^(2)=8.867,P=0.003)。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例(8.33%),对照组为23例(36.51%),其中观察组尿瘘、尿道感染或裂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尿道狭窄、阴茎扭转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5、4.751,P<0.05)。结论群组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且能有效缓解尿道下裂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尿道下裂 群组管理 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肾盂瓣在长段型输尿管狭窄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樊宏杰 杨艳芳 +7 位作者 花朝阳 院恩萌 毕建朋 李梁斌 陈小朋 李星 郭战 张英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肾盂瓣输尿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22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2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致肾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行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组(489例)、经腹入路腹腔... 目的:探讨肾盂瓣输尿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22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2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致肾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行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组(489例)、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盂瓣输尿管成形组(37例),通过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是否再次手术等评价指标,评价肾盂瓣输尿管成形术的疗效。结果:所有患儿从术后随访至2022年9月,随访时间3个月~5年。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组平均手术时间(128.6±17.3)min,术后平均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6±1.2)d,出现腹腔引流管延期拔除46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2±2.6)d,术后有症状泌尿系感染72例,需再次手术者9例;肾盂瓣输尿管成形组平均手术时间(146.3±18.6)min,术后平均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1±1.6)d,出现腹腔引流管延期拔除5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4±1.9)d,术后出现有症状泌尿系感染9例,需再次手术者1例。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盂瓣输尿管成形术与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在手术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对于长段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瓣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肾积水
原文传递
八正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梁斌 郭战 +4 位作者 毕建朋 樊宏杰 李星 花朝阳 杨艳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八正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治疗尿路感染的106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 目的 探讨八正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治疗尿路感染的106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0.5包/次,每12小时1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水冲服八正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儿连续用药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血清学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尿频、尿痛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八正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疗效确切,患儿症状改善较好,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且安全有效,值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正颗粒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小儿尿路感染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白细胞介素-8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RNA干扰靶向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1基因对肾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毕建朋 顾朝辉 +2 位作者 贾占奎 杨锦建 杨艳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12-1914,共3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1(IGF2BPl)基因对肾癌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人胚肾HEK293细胞为对照组细胞,通过Westernblot检测人肾癌786-0、A498、ACHN和CaKi-2细胞中IGF2BPl的蛋白表...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1(IGF2BPl)基因对肾癌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人胚肾HEK293细胞为对照组细胞,通过Westernblot检测人肾癌786-0、A498、ACHN和CaKi-2细胞中IGF2BPl的蛋白表达。将设计并合成的IGF2BP1小干扰RNA(siRNA)经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CaKi-2细胞,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的细胞中IGF2BP1、Wnt/β-连环蛋白(B-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catenin及增殖凋亡相关靶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生存素(Survivin)的蛋白表达。结果786-(0.415±0.038)、A498(0.278±0.030)、ACHN(0.326±0.032)和CaKi-2(0.557±0.053)细胞中IGF2BPl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在HEK293细胞(0.062±0.009)表达(P=0.003),选择CaKi-2细胞为研究对象。IGF2BPlsiRNA转染后的细胞中IGF2BPI(0.073±0.010)、B-catenin(0.178±0.021)、PCNA(0.147±0.016)、Survivin(0.095±0.010)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NC组(0.485±0.055)、(0.547±0.050)、(0.246±0.028)、(0.168±0.018),细胞活力(0.557,c0.045)明显低于NC组(0.804±0.057,细胞凋亡率(21.48±1.54)%明显高于NC组(2.46±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IGF2BPl在肾癌细胞表达升高,抑制其表达后可明显降低细胞活力和诱导凋亡,机制可能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l基因 脱噬作用 Wnt/β一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尿道下裂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邵静娜 屈艳英 李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9期2716-2719,共4页
目的探讨在尿道下裂患儿中采取基于奥马哈系统护理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2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年龄(8.91±1.19)岁,采取常规护... 目的探讨在尿道下裂患儿中采取基于奥马哈系统护理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2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年龄(8.91±1.19)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年龄(8.95±1.23)岁,采取基于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至患儿出院。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30.49±3.27)h]、尿管拔除时间[(8.64±2.06)d]、住院时间[(11.35±2.19)d]均短于对照组[(43.68±5.21)h、(10.52±2.13)d、(14.85±2.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43、4.303、7.441,均P<0.001)。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59±0.21)分]低于对照组[(2.79±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2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低于对照组[17.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65%(44/46)]高于对照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5)。结论尿道下裂患儿经基于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干预后,能够促进患儿术后康复,降低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奥马哈系统 术后康复 疼痛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胚芽型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海燕 许帅 +5 位作者 黄洋阅 杜江南 刘沛 李怡 孙宁 杨艳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7-592,共6页
目的分析胚芽型肾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7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胚芽型肾母细胞瘤。男45例(60.0%),女30例(40.0%)。诊断时平均年龄39.1(6~1... 目的分析胚芽型肾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7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胚芽型肾母细胞瘤。男45例(60.0%),女30例(40.0%)。诊断时平均年龄39.1(6~144)个月。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35例(46.7%)、血尿24例(32.0%)、腹痛7例(9.3%),体检发现9例(12.0%)。所有患儿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和增强CT检查均提示肾内实性占位,瘤内局部可见不规则增强回声。肿瘤直径≥5 cm者51例,<5 cm者24例。肿瘤体积(负荷)>1000 ml 29例,≤1000 ml 46例。肿瘤均为单侧,位于左侧38例(50.7%),右侧37例(49.3%)。术前肿瘤破裂5例。患儿术前均未行化疗,直接行一期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10例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7枚;术中肿瘤破裂2例。根据美国肾母细胞瘤研究组临床分期标准,Ⅰ期30例,Ⅱ期28例,Ⅲ期15例,Ⅳ期2例;将Ⅰ、Ⅱ期定义为早期,Ⅲ、Ⅳ期定义为晚期。术后根据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OG)方案,早期组患儿采用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EE4A)方案化疗,晚期组采用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阿霉素(DD4A)方案化疗并联合放疗。结果本研究75例,7例术后行1p/16q杂合缺失基因检测,其中1例Ⅰ期,为1p/16q杂合同时缺失,化疗方案由EE4A升级为DD4A;1例Ⅱ期出现复发后检测,为1p/16q杂合同时缺失,改为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阿霉素+环磷酰胺+VP-16方案化疗;1例仅1p缺失,4例1p/16q检测阴性,维持原化疗方案。本组75例中67例(89.3%)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57个月。67例中,疾病无进展存活56例,复发或远处转移3例,死亡8例。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74.7%,总生存率为88.0%。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晚期(HR=4.9,95%CI 1.2~19.6,P=0.025)、肿瘤体积>1000 ml(HR=1.7,95%CI 0.4~6.9,P=0.048)、肿瘤破裂(HR=20.1,95%CI 4.7~85.5,P<0.001)是影响胚芽型肾母细胞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MS瘤 胚芽型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8通过靶向微小RNA-224-3p调控肾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以及顺铂敏感性
14
作者 毕建朋 顾朝辉 +4 位作者 冯子煜 贾占奎 杨锦建 杨艳芳 张潍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99-2203,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8(lncRNA SNHG8)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NHG8和微小RNA(miR)-224-3p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8(lncRNA SNHG8)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NHG8和微小RNA(miR)-224-3p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裂解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蛋白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和顺铂半数抑制浓度(IC50);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SNHG8和miR-224-3p的靶向关系。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肾癌细胞系ACHN、786-O和A498中SNHG8高表达(1.05±0.09比4.58±0.47、6.19±0.52、5.37±0.48,t=22.130、29.219、26.538,P<0.05),miR-224-3p低表达(1.02±0.08比0.53±0.07、0.41±0.06、0.47±0.08,t=13.829、18.300、14.584,P<0.05)。与si-con组相比,si-SNHG8组,肾癌细胞786-O中MMP-2、Ki-67、MDR1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69.86±6.37)%比(96.42±9.26)%,t=7.089,P<0.05],迁移和侵袭数[(175.64±12.20)个比(292.70±20.45)个、(92.81±8.38)个比(147.24±15.93)个,t=14.748、9.072,P<0.05]降低,凋亡率升高[(19.48±2.28)%比(4.28±0.64)%,t=19.256,P<0.05],顺铂IC50值降低(1.47±0.14比7.81±0.22,t=19.454,P<0.05)。过表达miR-224-3p后,肾癌细胞786-O中MMP-2、Ki-67、MDR1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67.36±8.65)%比(98.24±9.53)%,t=7.198,P<0.05],迁移和侵袭数[(155.81±16.67)个比(274.73±28.61)个、(72.96±8.35)个比(156.61±14.28)个,t=10.774、15.170,P<0.05]降低,凋亡率升高[(18.49±2.28)%比(4.67±0.63)%,t=17.527,P<0.05],顺铂IC50值降低(1.79±0.15比6.72±0.26,t=49.273,P<0.05)。结论沉默SNHG8可抑制肾癌细胞786-O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miR-224-3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小RNA宿主基因8 微小RNA-224-3p 肾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凋亡 顺铂敏感性
原文传递
提升泌尿外科护士的儿童干预技巧培训举措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屈艳英 《临床研究》 2018年第9期161-162,共2页
目的研究提升泌尿外科护士的儿童干预技巧的培训举措。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7月~2017年6月之间泌尿外科护士42名,根据时期分组,2015年7月~2016年6月之间的2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2016年7月~2017年6月之间的22名护士... 目的研究提升泌尿外科护士的儿童干预技巧的培训举措。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7月~2017年6月之间泌尿外科护士42名,根据时期分组,2015年7月~2016年6月之间的2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2016年7月~2017年6月之间的22名护士设为观察组,采用互动沟通模式进行培训,对比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并在培训后对护士进行调查,由护士评价两种带教模式在各方面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技术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模式的评价中,在主动性培养、独立能力培养、教学反馈的评价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互动沟通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护士的儿童干预技巧护理带教,能够有效的提高带教质量,在培养护士独立工作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上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培训 护理带教 互动沟通
下载PDF
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及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16
作者 庞玲娣 刘翠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7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成感染组(n=65)和未感染组(n=335),整理感染组患者的病...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成感染组(n=65)和未感染组(n=335),整理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并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调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培养76株病原菌,其中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5.0%,耐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8.42%,大肠埃希菌占14.47%,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占11.84%,其余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变形杆菌占比较低。经危险因素分析:合并糖尿/心功能不全、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多、留置导尿管均是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住院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术后留置导尿管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控管理和护理管理,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切口感染 病原菌种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