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0
1
作者 翟萌萌 王建平 +2 位作者 余列 付晓杰 李丽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7例,其中女80例,男227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标准,分为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7例,其中女80例,男227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195例)和预后不良组(112例)。记录入院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资料,根据入院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出NLR值。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院时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作用。结果 (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复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NLR水平均较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9±12)岁比(62±14)岁,25.0%(28/112)比14.4%(28/195),5.00(3.00,9.00)分比3.00(1.75,5.00)分,3.66(2.62,7.91)比2.47(1.94,3.40),均P<0.05],其余基线资料和临床特征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NIHSS评分及入院时NLR水平的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30,1.148,1.427,95%CI分别为1.007~1.053,1.059~1.246,1.247~1.634,均P<0.05)。(3)入院时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界值为2.84,其敏感度为69.6%,特异度为64.6%。结论入院时NLR水平增高对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预后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6
2
作者 刘柳 蒋超 赵紫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70-2674,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DPN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DPN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以及控制饮食、运动等,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甲钴胺片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γ-谷氨酰转肽酶(GGT)、铁蛋白(SF)、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水平,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以及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OD水平升高,高于对照组(P<0.05);GGT、SF、T-AOC、MDA水平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NCV和SNCV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结论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患者,可显著减轻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氧化应激反应 神经传导速度
原文传递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44
3
作者 许文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12月对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基础护理的6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将2010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仅接受基础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组风险事件和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12月对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基础护理的6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将2010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仅接受基础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组风险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风险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结论在神经内科通过制订和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建立风险的预防体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信得临床摊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
原文传递
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蒋超 王月娟 +3 位作者 张静 朱丽 罗焕 田宁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5-619,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及其与临床表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81例,根据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及其与临床表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81例,根据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NASCET)标准将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5级,根据区域软脑膜评分(regional lepomeningeal score,rLMC)将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为3组,然后进行颈动脉狭窄程度与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之间,以及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与梗死灶体积、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出院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颈动脉狭窄程度与侧支循环开放程度呈正相关(r=0.724,P〈0.01);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与脑梗死病灶体积(r=-0.313,P〈O.01)及患者人院时NIHSS评分(r=-0.504,P〈0.01)呈负相关,与出院3个月后ADL评分(r=0.370,P〈0.01)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不利于中度侧支循环开放(OR=1.361,95%CI=1.145~1.902,P=0.029),高脂血症不利于中度(OR=1.050,95%CI=1.011—1.219,P〈0.01)和高度(OR=1.048,95%CI=1.010~1.225,P〈0.01)侧支循环开放。结论供血动脉狭窄程度较重者,侧支代偿较好;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影响侧支循环建立的危险因素。良好的侧支代偿血流可以减少梗死灶体积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脑梗死体积 预后评价
原文传递
脑卒中患者疾病体验及其复发风险感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林蓓蕾 郭云飞 +5 位作者 张振香 梅永霞 宋俊莉 薛利红 彭睿 翟清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了解首发与复发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体验,探讨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的特征及变化。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首发、首次复发和多次复发脑卒中... 目的了解首发与复发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体验,探讨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的特征及变化。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首发、首次复发和多次复发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体验和复发风险感知各有特征。首发脑卒中患者:可识别异常但缺乏专业信息渠道,主动就诊意识强并感知及时就诊益处大,预后态度过于乐观易忽略复发风险;首次复发脑卒中患者:复发警示症状感知水平有待提高,感知复发严重且能自觉反思,复发担忧、疾病控制无力感与无用感交织;多次复发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能力明显下降,质疑行为改变益处,积极或消极接受复发且生死观话题突出。结论首发与复发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体验和复发风险感知水平不同,普遍存在复发风险意识不足的现象,建议根据发作次数设计分类健康指导方案,关注复发风险并实施风险沟通教育,提高脑卒中患者疾病认识和复发风险感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疾病体验 复发风险感知 质性研究 护理
原文传递
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25
6
作者 白静 巴楠 +2 位作者 张小娟 刘方 李宇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316-3320,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143例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27)与非感染组(n=116),筛选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肺部...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143例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27)与非感染组(n=116),筛选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18.88%;糖尿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围术期输血、营养风险为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高白蛋白、高血红蛋白、保温措施为保护因素;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55.00%),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5.00%)、大肠埃希菌(22.50%);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唑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肟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耐药率低;主要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两者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低。结论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肺部感染风险高,与围术期输血、营养状况、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有关,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输血量 营养 病原菌
原文传递
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宇辉 张静 +5 位作者 王颖颖 王变丽 刘骞豪 赵杨 李芳 李程平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评价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9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在研究过程中将不能完成整个研究过... 目的评价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9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在研究过程中将不能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的病例剔除。最终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营养管理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接受了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模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7、14 d的血清蛋白、前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健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上臂肌围等营养指标,并记录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健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上臂肌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蛋白及前血清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5),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16)。结论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亦有助于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营养管理 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相关因子VEGF和IGF-1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满江 王建平 +4 位作者 崔可飞 付晓杰 张帝 鲁争芳 高宇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发生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发生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溶剂组、2VO+溶剂组、2VO+多奈哌齐组3组。用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two-vessel occlusion,2VO)制造V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系统对各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采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 U)标记增殖细胞,Nestin标记神经干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各组大鼠SVZ内nestin+/Brd U+细胞的数量。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大鼠SVZ中VEGF和IGF-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2VO+溶剂组大鼠水迷宫表现明显比另两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5 d,2VO+多奈哌齐组大鼠SVZ中nestin+/Brd U+细胞数,及VEGF和IGF-1蛋白表达量较2VO+溶剂组显著增多(P <0. 05)。结论我们认为多奈哌齐对VD大鼠SVZ神经发生相关因子VEGF和IGF-1表达量有显著上调作用,并部分通过提高VEGF和IGF-1表达量促进VD后SVZ神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室管膜下区 血管性痴呆 神经发生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水通道蛋白4、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 被引量:20
9
作者 尉娜 王建平 +1 位作者 王家勤 许建文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8-389,共2页
目的了解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水通道蛋白4(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观察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儿科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0... 目的了解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水通道蛋白4(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观察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儿科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分为轻症组(20例)和重症组(20例),并设置同期住院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4例为对照组,3组患儿均经ELISA法检测脑脊液AQP4、MMP-9及NSE的水平。结果轻症组和重症组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AQP4水平分别为(13.914±4.146)ng/L和(39.983±14.252)ng/L,2组脑脊液MMP-9水平分别为(19.650±4.479)斗异/L和(85.756±21.394)μg/L,NSE分别为(27.514±7.893)mg/L和(68.921±17.452)mg/L。轻症组和重症组的AQP4、MMP-9及NSE水平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重症组患儿较轻症组患儿脑脊液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脊液AQP4、MMP-9及NSE可作为临床早期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水通道蛋白4 金属基质蛋白酶-9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脊液
原文传递
智能化自控静脉镇痛在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用的效果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建东 胡强夫 +3 位作者 郑鹏远 蒋超 郭佩垒 聂晓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研究智能化患者自控静脉镇痛(Ai-PCIA)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研究智能化患者自控静脉镇痛(Ai-PCIA)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i-PCIA组(A组)和传统PCIA组(C组),每组30例。A组通过智能化无线镇痛系统+术后每日2次随访进行术后镇痛管理和效果评价,C组通过病房医师反馈+术后每日2次随访的方式进行镇痛管理和效果评价,术后随访在8:00—9:00时和17:00—18:00进行。记录术后2、4、8、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前1 d、术后第1天和第2天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用量、补救镇痛例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12、24 h,A组静息时NR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8、12、24、48 h,A组活动时NR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第1天、第2天A组RCSQ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用量和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两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PCIA可以提高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改善睡眠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人工智能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睡眠质量 术后镇痛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铜、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tau和Aβ1-42蛋白的检测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楠 何远宏 潘双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铜、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水平、tau和Aβ1-42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96例AD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铜水平,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铜、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水平、tau和Aβ1-42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96例AD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铜水平,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比色法测定血UA水平,ELISA试验检测血清中tau和Aβ1-42蛋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组血清铜(t=4.744,P<0.001)、Hcy(t=7.174,P<0.001)和tau蛋白(t=4.238,P<0.001)水平明显升高,UA(t=8.225,P<0.001)、Aβ1-42蛋白水平(t=8.781,P<0.001)明显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患者MMSE评分与血清铜、Hcy水平呈负相关(r=-0.450、-0.537;P<0.001),与UA、Aβ1-42无关;生活质量评分与血清铜、Hcy水平呈负相关(r=-0.490、-0.550;P<0.001),与UA、Aβ1-42无关。结论:血清铜、Hcy水平与AD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有关,UA可能在AD的防治中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TAU蛋白 Aβ1-42蛋白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BCA1表达及辛伐他丁干预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恒方 杨期东 +1 位作者 李新华 苗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模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ATP bindingcassette A1,AB-CA1)、视黄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er,RXRα)表达机制及辛伐他丁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8只(A组),余24只... 目的探讨模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ATP bindingcassette A1,AB-CA1)、视黄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er,RXRα)表达机制及辛伐他丁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8只(A组),余24只于兔右侧颈动脉放置改良的硅橡胶圈加1%高胆固醇喂养的方法建立粥样硬化斑块性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颈动脉狭窄模型无干预对照组8只(B组);小剂量辛伐他丁治疗组8只(辛伐他丁每天2.5mg/kg每天1次;C组);大剂量辛伐他丁治疗组8只(辛伐他丁5mg/kg,每日1次,D组)。辛伐他丁干预前后检测兔模型静脉血的TG、TC、LDL及HDL水平,干预4周后处死动物取右侧颈动脉狭窄段及对侧相应段血管,以Western Blot法测定其ABCA1、RXRα蛋白质表达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的ABCA1、RXRα蛋白质表达水平下调(P<0.05);辛伐他丁治疗4周后,与B组比较,C、D组ABCA1、RXRα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有所上调(P<0.05);与C组比较,D组的ABCA1、RXRα蛋白质表达水平下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组的血脂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ABCA1、RXRα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辛伐他丁可能通过上调ABCA1、RXRα蛋白质表达的机制,而有益于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A1 RXRa 颈动脉粥样硬化 兔模型 辛伐他丁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晗 姚静 +21 位作者 杨凌飞 孙亚娟 卢宏 马建军 刘恒方 张保朝 宁群 孙丽萍 刘洪远 刑付强 陈文武 郑献召 王明科 夏磊 杨青成 邓倩 王宝亮 武继涛 王素娟 周俐红 吕海东 滕军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71-476,共6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6~22分的急性缺血...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6~22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130 mg,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在用药后第14 d、第30 d和第90 d评估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治疗后30 d、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根据患者不良事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共纳入1529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研究组1021例,对照组508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4 d、第30 d和第90 d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0 d、90 d研究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用于治疗中度急性脑卒中有效且安全,在连续治疗2周后其疗效优于基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丹参多酚酸
下载PDF
血清miR-155及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兴萍 王鹏 +2 位作者 程度 何远宏 王建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24-131,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155及其靶基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A)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相关性,探寻与ACI诊断及治疗有关的潜在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 目的探讨血清miR-155及其靶基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A)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相关性,探寻与ACI诊断及治疗有关的潜在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法检测ACI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iR-23b、miR-106b、miR-130a、miR-155和miR-425的表达水平,使用miRBase和TargetScan数据库推测靶基因,并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的办法验证,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I患者血清miR-155水平显著上调(P<0.05);经验证HIF1A是miR-155的靶基因;ACI患者血清HIF1A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与miR-155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单独或联合存在的miR-155高表达和HIF1A mRNA低表达均与ACI患者的高总胆固醇(P<0.05)、高LDL(P<0.05)和低HDL(P<0.05)有显著相关性;此外,高表达的miR-155(P<0.05)、低表达的HIF1A mRNA(P<0.05),或者高miR-155和低HIF1A mRNA的联合表达都可能是检测ACI的指标。结论血清miR-155上调及其靶基因HIF1A的下调与ACI具有相关性,可能对开发针对ACI的miRNA定向诊断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miRNA 微小RNA MIR-155 缺氧诱导因子1Α 基因诊断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浆C反应蛋白、D-二聚体在癫痫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服药种类的关系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郭亚培 刘恒方 +3 位作者 张敏 石磊 赵幸娟 李建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浆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在癫痫患者血中的表达及与服用抗癫痫药物种类、脑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3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IE组)、52例抗癫痫药物控制良好者(NE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浆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在癫痫患者血中的表达及与服用抗癫痫药物种类、脑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3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IE组)、52例抗癫痫药物控制良好者(NE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清Hcy和血浆CRP、D-D测定,结合不同脑电图结果及用药种类,探讨血清Hcy和血浆CRP、D-D在癫痫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结果 IE组患者血清Hcy和血浆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E组(P <0.05),NE组患者血清Hcy和血浆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脑电图重度异常组患者血清Hcy和血浆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脑电图正常组及轻度、中度异常组(P <0.05),并且随着脑电图异常逐渐严重,血清Hcy、血浆CRP水平逐渐增高(P <0.05),血浆D-D在不同脑电图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服用3种抗癫痫药物的血清Hcy水平高于服用2种及1种抗癫痫药物(P <0.05),服用2种抗癫痫药物的血清Hcy水平高于服用1种抗癫痫药物(P <0.05),3种、2种、1种用药组血浆CRP及D-D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Hcy和血浆CRP、D-D在癫痫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高血清Hcy,血浆CRP水平与脑电图异常程度有关;服用多种抗癫痫药物可升高血清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下载PDF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何远宏 李素娟 +1 位作者 张敏 王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9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hsCRP含量,观察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时含量变化,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分...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hsCRP含量,观察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时含量变化,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评分,并将血清hsCRP水平与NIHSS及B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hsCRP含量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血清hsCRP水平越高,梗死灶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入院时NIHSS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6个月后B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是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改良硅橡胶圈加高胆固醇喂养诱导颈动脉狭窄兔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恒方 李新华 +2 位作者 杨期东 苗旺 刘尊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兔模型的建立。方法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4只(A组)、高胆固醇喂养组4只(无硅橡胶圈干预,B组)、硅橡胶圈干预组16只(C组,分C1,C2、C3、C4亚组),高胆固醇+硅橡胶圈干预组(D组,分D1、D2... 目的探讨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兔模型的建立。方法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4只(A组)、高胆固醇喂养组4只(无硅橡胶圈干预,B组)、硅橡胶圈干预组16只(C组,分C1,C2、C3、C4亚组),高胆固醇+硅橡胶圈干预组(D组,分D1、D2、D3、D4亚组)。硅橡胶圈置于右颈动脉外膜,对侧颈动脉行伪手术,术后次日给予1%胆固醇饲料喂养2周,过量麻醉处死动物前,动物模型行DSA证实颈动脉狭窄程度,切除硅橡胶圈下方狭窄的动脉及对侧相应位置的颈动脉标本,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结果置入改良的硅橡胶圈加高胆固醇喂养2周后,病理证实D组的硅橡胶圈诱导的颈动脉内膜面增厚、管腔狭窄;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病理和DSA证实模型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为12%~88%之间,其中以D4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程度较为显著。结论应用改良硅橡胶圈加高胆固醇喂养的方法成功地建立了与人有相似病理表现的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模型兔,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硅橡胶圈的形状、内壁直径及弹性回缩力相关,模型制作方法简便易行,便于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 兔模型 硅橡胶圈 纯胆固醇
下载PDF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郭巾瑜 刘璐璐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3223-3227,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次...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次10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隔日5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1次/2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1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 RS评分、MoCA评分、SF-36评分、ADL评分、BI指数,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亲环素A(CyPA)、和肽素(CP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双侧大脑中动脉动脉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流速差值(DVp、DVm),及血液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黏度(PV)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2.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和m RS评分显著降低(P<0.05),MoCA评分、SF-36评分、ADL评分和BI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m RS、MoCA、SF-36、ADL和BI指数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O1、MCP-1、Cy PA、CPP、GFAP、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HO1、MCP-1、CyPA、CPP、GFA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Vp、Vm均增高(P<0.05),DVp、DVm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脑血流动力学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T、WBV、FIB及PV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机体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机体血液流变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注射液 巴曲酶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血红素氧合酶1 亲环素A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邱敬华 李金凤 +2 位作者 尹娟娟 黄侠 袁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究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7-01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干眼患者84例13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68眼,观察组42例64眼,其中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7-01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干眼患者84例13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68眼,观察组42例64眼,其中对照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患者主客观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L、BUT、SⅠt、视力4个客观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L评分治疗前显著下降、BUT、SⅠt、视力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受试者治疗后客观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有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 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 干眼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亚平 李娟 +1 位作者 张振香 胡娟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12期22-24,49,共4页
探讨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200(190例有效)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90例脑卒中患者中,创伤后成长在年龄、经济收入、诊断类型、患病时间、后遗症状、自觉痛苦程度及性格类型方面有差异。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呈... 探讨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200(190例有效)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90例脑卒中患者中,创伤后成长在年龄、经济收入、诊断类型、患病时间、后遗症状、自觉痛苦程度及性格类型方面有差异。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中面对呈正相关,回避呈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患者的创伤后成长与患病时间、年龄、自觉痛苦程度、内向性格、社会支持及面对有关。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应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干预来改善患者的负性体验,以促进其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创伤后成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