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量技术检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杰 郭君武 师新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痛风是由尿酸钠结晶沉积所致的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急性特征性关节炎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尿酸盐沉积形成;慢性尿酸盐沉积疾病包括尿酸盐沉积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沉积肾病和... 痛风是由尿酸钠结晶沉积所致的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急性特征性关节炎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尿酸盐沉积形成;慢性尿酸盐沉积疾病包括尿酸盐沉积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沉积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目前临床上诊断痛风依靠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然而这些影像学方法不能明确标识痛风石。由于尿酸盐结晶在不同能量下存在不同衰减,所以采用双能量技术可检测出体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双源CT ( dual-source CT,DECT)将尿酸盐沉积彩色编码为红色,钙化为蓝色,所以,当实际应用到泌尿系结石患者时, DECT可以高度精确地诊断尿酸性肾结石,并将其与体内和体外的含钙结石区分开[2]。该研究中,作者利用DECT检测痛风患者四肢关节的尿酸盐沉积及量化尿酸盐沉积体积,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尿酸盐 双能量
下载PDF
双源CT双低扫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姝琪 郭君武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双低扫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120例接受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在固定管电压100kV条件下,每组给予不同的管电流及不同剂量的造影剂威视派克270mgI/ml和...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双低扫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120例接受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在固定管电压100kV条件下,每组给予不同的管电流及不同剂量的造影剂威视派克270mgI/ml和50m1生理盐水。A组:管电流100mA,造影剂50ml;B组:管电流100mA,造影剂40ml;C组:管电流80mA,造影剂50ml;D组:管电流80mA,造影剂40ml。分别测量各组患者的主动脉弓、双侧颈总动脉分又处、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椎动脉、基底动脉强化程度的CT值,观察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有无残留对比剂造成的伪影。采用5分法对重建图像的质量进行评分及对受照剂量进行计算。结果(1)C组CTA平均有效剂量(0.53±0.17)mGy比A组(0.74±0.04)mGy降低了29%,C组CTA脑动脉血管的显影强度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7),其噪声略大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2)A组CTA的平均有效剂量与B组(0.73士0.05)mGy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问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中的脑动脉结构显示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3)C组CTA的平均有效剂量与D组(0.53±0.01)mGy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VR和MPR图像中的脑动脉结构显示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4)D组CTA平均有效剂量(0.53±0.01)mGy比B组(O.73±0.05)mGy降低了28%,C组CTA脑动脉血管的显影强度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其噪声略大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2)。结论双低扫描头颈部血管成像在临床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而且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多层CT灌注成像在胸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郭红娟 郭君武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11期20-21,共2页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对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残余胸腺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胸腺灌注检查,其中恶性胸腺瘤10例,良性胸腺瘤20例,残余胸腺15例。采用GE light speed4排多层螺旋CT机扫描,应用随机功能软件分析图像...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对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残余胸腺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胸腺灌注检查,其中恶性胸腺瘤10例,良性胸腺瘤20例,残余胸腺15例。采用GE light speed4排多层螺旋CT机扫描,应用随机功能软件分析图像,测量良恶性胸腺瘤、残余胸腺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并运用统计学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良性胸腺瘤与恶性胸腺瘤、良性胸腺瘤与残余胸腺之间的区别。结果BV、MTT在恶性、良性及残余胸腺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在恶性胸腺瘤、良性胸腺瘤及残余胸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螺旋CT灌注成像可精确反映不同时闯段病变的强化特征,根据病变内不同的血流学改变,更准确的鉴别恶性胸腺瘤、良性胸腺瘤及残余胸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CT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技术
原文传递
飞利浦64排CT“双低”技术在颅内血管成像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连曦敏 赵艳秋 李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4期115-116,共2页
目的研究飞利浦64排CT在颅脑CT血管成像(CTA)中射线辐射低剂量和低浓度对比剂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5-05—2016-07在郑州市中心医院进行头部CT血管成像检查(CTA)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普通常规扫描条件(管电压100Kv,管电流10... 目的研究飞利浦64排CT在颅脑CT血管成像(CTA)中射线辐射低剂量和低浓度对比剂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5-05—2016-07在郑州市中心医院进行头部CT血管成像检查(CTA)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普通常规扫描条件(管电压100Kv,管电流100mA),造影剂(350mg/mL);B组使用低管电流扫描条件(管电压100Kv,管电流80mA),造影剂(270mg/mL)。扫描后分别测量2组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基底动脉V2段的各个CT值结果。评价颅内动脉分支的显示情况。结果 2组血管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颅内动脉分支CTA后处理3D所得的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利浦64排机器扫描颅脑CTA使用低电压和低浓度造影剂,可得到临床影像诊断的图像质量,又可减少射线剂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双能量技术 头部动脉 造影剂
下载PDF
低浓度对比剂心肌灌注在老年人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韩萌 郭君武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低浓度对比剂进行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对老年人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138例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双源CT“一站式”心脏检查,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对比剂,A组(G... 目的探讨采用低浓度对比剂进行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对老年人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138例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双源CT“一站式”心脏检查,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对比剂,A组(G9例)对比剂威视派克(含碘270g/L)70ml和50ml生理盐水;B组(69例)对比剂碘普罗胺(含碘370g/L)70ml和50ml生理盐水,分别进行心肌灌注及冠脉成像,计算冠脉心肌节段跨壁灌注梯度(TPG值),并对A、B两组患者的总碘量及碘注入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138例患者中均完成该检查;A、B两组患者右冠、前降支、回旋支供血区域总跨壁灌注梯度值(tTPG)值两两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总碘量18.9g较B组(25.9g)降低了27%,A组碘注入速率13.5g/S较B组(18.5g/s)降低了27%。结论低浓度对比剂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在临床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心肌灌注图像,了解心肌梗死情况,也可以减少患者对碘剂的摄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低浓度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256层螺旋CT在诊断胸部创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琛 李杰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4期283-284,共2页
目的分析256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胸部创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组应用256层螺旋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肺损伤、骨折、液气... 目的分析256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胸部创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组应用256层螺旋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肺损伤、骨折、液气胸及气胸的检出率,同时对比两组的射线剂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损伤、骨折、液气胸及气胸的检出率分别为58.3%、96.7%、33.3%,对照组患者肺损伤、骨折、液气胸及气胸的检出率分别为20.0%、80.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剂量低于对照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4.86±1.38)mSv和(6.14±1.15)mSv,观察组的扫描时间短于对照组的扫描时间,分别为(5.27±1.41)s和(9.37±1.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的诊断中能够提高胸部创伤的诊断准确率,并具有射线剂量少、检查时间短的优点,可显著降低辐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256层螺旋CT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斑块钙化及心率变异性与DSCT冠脉成像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慧 郭君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5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斑块钙化及心率变异性与DSCT冠脉成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DSCT冠脉成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研究组行DSCT冠脉成像。比较各钙化积分对DSCT诊冠脉狭窄的影响、各... 目的探讨斑块钙化及心率变异性与DSCT冠脉成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DSCT冠脉成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研究组行DSCT冠脉成像。比较各钙化积分对DSCT诊冠脉狭窄的影响、各心率变异性对DSCT冠脉狭窄诊断影响和心率波动对DSCT冠脉评分比较。结果1~10分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11~100分、101~400分和>400分图像质量评分,1~10分符合率明显高于11~100分、101~400分和>400分符合率(P<0.05)。<6%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6%~10%和>10%的图像质量评分,并且<6%的符合率显著高于6%~10%和>10%的符合率(P<0.05)。≤5需要的总冠脉支数要明显高于6~10、>10需要的总冠脉支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能够对冠状动脉管腔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诊断,并且斑块钙化是DSCT冠脉成像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和心率变异性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钙化 心率变异性 DSCT冠脉成像 质量 相关性
下载PDF
宝石CT双低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8
作者 时光丽 刘影 李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3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GE HD750宝石CT能谱技术双低,即低剂量、低辐射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11—2016-05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临床上怀疑脑动脉瘤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双低组和正常组各35例,双低组... 目的探讨GE HD750宝石CT能谱技术双低,即低剂量、低辐射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11—2016-05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临床上怀疑脑动脉瘤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双低组和正常组各35例,双低组采用管电压70kVp,对比剂(威视派克,GE)270mgI/mL;正常组采用管电压120kVp,对比剂(碘海醇,GE)350mgI/mL。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双低组噪声比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2组图像质量、动脉瘤检出率、图像噪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图像质量分布情况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检查时接受的辐射剂量(4.17±0.38)mSv,双低组为(2.60±0.32)mSv,双低组明显低于正常组(t=18.5,P=0.000)。结论扫描条件为管电压70kVp时,使用对比剂(威视派克,270mgI/mL)进行头部CTA检查,能够获得与扫描条件为120kV,使用对比剂(碘海醇,GE,350mgI/mL)相同质量的图像,但使用的对比剂数量更少,也更为安全,而动脉瘤的检出率与常规方法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双低 辐射剂量
下载PDF
82例颅内转移瘤CT诊断及分析
9
作者 阮君 郭君武 +1 位作者 马海燕 叶莹 《河南医药信息》 2001年第16期F003-F003,共1页
目的 :总结我院收治的 82例颅内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CT诊断与分析 ;方法 :全部 82例患者使用美国Picrer第四代全身CT机检查 ,以OM线为基线连续向上扫描 9~ 11层 ,层厚 10mm ,层间距 10mm ,其中 6 3例为平扫加增强扫描 ,12例仅为平... 目的 :总结我院收治的 82例颅内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CT诊断与分析 ;方法 :全部 82例患者使用美国Picrer第四代全身CT机检查 ,以OM线为基线连续向上扫描 9~ 11层 ,层厚 10mm ,层间距 10mm ,其中 6 3例为平扫加增强扫描 ,12例仅为平扫 ,7例为直接增强扫描 ,CT扫描表现如下 ;结果 :平扫时呈低密度 18例 ,其中 12例为肺癌 ,2例为肝癌 ,3例为乳腺癌 ,1例为肾癌 ,呈等密度 15例 ,其中 14例为肺癌 ,1例为食管癌 ,呈结节状稍高密度者 39例 ,其中 2 8例为肺癌 ,5例为食管癌 ,2例为前列腺癌 ,1例甲状腺癌 ,2例为绒癌 ,平扫时密度不均匀者 3例 ,病灶周围有明显水肿者 79例 ,3例无水肿 ,仅表现为稍高密度结节影 ,其中轻度水肿 15例 ,中度水肿 7例 ,重度水肿 5 3例 ,大多数病灶占位效应明显 ,72例具有侧脑室或三脑室受压变形 ,70例中线结构移位明显 ,增强扫描肿瘤形态显示清楚 ,病灶呈环状强化 2 2例 ,结节状或斑片状强化 2 3例 ,环状与结节状强化并存者 18例 ,7例呈不规则形强化 ;结论 :对于具有原发灶的颅内转移灶 ,CT诊断较明确 ,CT发现颅内转移灶而原发灶不明确者 ,首先应行胸部放射学检查 ,寻找原发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转移瘤 CT诊断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