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应对方式在伤残接受度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露 顾培培 +2 位作者 李玉雪 郑丽萍 李俊玲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1-16,共6页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分析其与伤残接受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应对方式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17例糖尿病足部截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糖...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分析其与伤残接受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应对方式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17例糖尿病足部截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伤残接受度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与伤残接受度(r=0.549,P<0.01)、面对应对(r=0.583,P<0.01)呈正相关,与回避、屈服之间呈负相关(r=-0.451、-0.569,P<0.01);应对方式在伤残接受度和生活质量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51%。结论本组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较低,伤残接受度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对方式在生活质量与伤残接受度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需提高对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关注和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对糖尿病足截肢诊断的积极应对、行为调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截肢 伤残接受度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中介效应
下载PDF
S100B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早产儿脑损伤关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梁 王江涛 +1 位作者 宋红 谷慧茹 《社区医学杂志》 2018年第23期1720-1723,共4页
目的 S100B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作为脑损伤标志物,逐渐被用于脊髓损伤和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02-01-2018-04-01入住... 目的 S100B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作为脑损伤标志物,逐渐被用于脊髓损伤和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02-01-2018-04-01入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34周的早产儿56例,分别于出生后1h内、第3和天第5天采取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100B蛋白及NSE,根据影像学结果分为出血性脑损伤组7例、非出血性脑损伤组即脑白质软化组13例及无脑损伤组即对照组36例。结果出生后1h出血性脑损伤组的S100B蛋白水平为(0.58±0.09)ng/mL,非出血性脑损伤组为(0.96±0.14)ng/mL,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的(0.18±0.04)ng/mL,F=469.741,P<0.001;出生后第3天出血性脑损伤组的S100B蛋白水平为(0.48±0.09)ng/mL,非出血性脑损伤组为(0.85±0.04)ng/mL,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的(0.19±0.03)ng/mL,F=1 079.403,P<0.001;出生后第5天出血性脑损伤组的S100B蛋白水平为(0.43±0.10)ng/mL,非出血性脑损伤组为(0.80±0.10)ng/mL,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的(0.18±0.04)ng/mL,F=398.652,P<0.001;出血性脑损伤组在出生后1h的NSE水平为(69.7±16.5)ng/mL,非出血性脑损伤组在出生后1hNSE水平为(81.2±15.2)ng/mL,高于无脑损伤组的(51.8±2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和5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100B蛋白及NSE在早产儿脑损伤时会显著升高,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可能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判断存在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早产儿 脑损伤
原文传递
新生儿休克应用血氧灌注指数监测评定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宋焕清 宋红 +3 位作者 冯晓霞 李晶晶 周川 刘园园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3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休克应用血氧灌注指数(PI)监测评定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氧灌注指数监测评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36例新生儿休克患儿(观察组),36例高危新生儿(对照组),对患儿进行血氧灌注指数监测评定;观察组患儿PI值测定时段分别为诊断时... 目的观察新生儿休克应用血氧灌注指数(PI)监测评定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氧灌注指数监测评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36例新生儿休克患儿(观察组),36例高危新生儿(对照组),对患儿进行血氧灌注指数监测评定;观察组患儿PI值测定时段分别为诊断时、治疗后1 d、2 d,对照组PI值测定时段分别为出生后2 h、1 d、2 d,对比两组PI值的变动;将观察组患儿按照休克评分再次分组,分别为重度、中度、轻度,观察对比同一时段3组的PI值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休克诊断时、治疗后1 d两个时段的PI值相应低于对照组出生后2 h、1 d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 d与对照组出生后2 d的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休克诊断时段,重、中、轻3组PI值比较,重度<中度<轻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诊断时、治疗后1 d两时段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d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休克其PI值降低,且休克越严重后果PI值降低愈加明显,伴随综合治疗的进行休克新生儿PI值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血氧灌注指数监测评定可为新生儿休克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PI值 监测评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新生儿家族性房室阻滞1例
4
作者 李晶晶 宋焕清 +2 位作者 冯晓霞 霍志芳 宋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2年第1期75-76,共2页
本文报道1例胎龄34+6周早产儿二度Ⅱ型房室阻滞,有明显家族史,因胎膜早破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2 850 g。出生后心音低钝,心率65次/min,心电图提示2∶1房室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右心室变异;排除常见继发原因,且无明显症状,因家属不积... 本文报道1例胎龄34+6周早产儿二度Ⅱ型房室阻滞,有明显家族史,因胎膜早破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2 850 g。出生后心音低钝,心率65次/min,心电图提示2∶1房室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右心室变异;排除常见继发原因,且无明显症状,因家属不积极治疗,未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患儿好转出院。新生儿起病的家族性房室阻滞比较少见,在根据其临床特点尽早诊断及治疗的同时,更应加强产前筛查,重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房室阻滞 家族性疾病 基因检测 产前筛查 心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