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极双针电极肌电图探测技术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炳谦
刘薇
+1 位作者
李陆一
王黎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0-33,共4页
目的探索出一种能够替代同芯针电极来探测肌肉生物电变化的探测电极及方法。方法81例受试者,正常人组27例,神经源性疾病组42例,肌源性疾病组12例。并从以上三组中随机选出18例混合人群,作为二种电极的自身配对比较组。替代电极:利用市...
目的探索出一种能够替代同芯针电极来探测肌肉生物电变化的探测电极及方法。方法81例受试者,正常人组27例,神经源性疾病组42例,肌源性疾病组12例。并从以上三组中随机选出18例混合人群,作为二种电极的自身配对比较组。替代电极:利用市售一次性无菌针灸针2支。结果单极双针电极探测出自主MUP波形分化良好。与同芯针电极获得的MUP比较,MUP波形相对低小,时限及波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单极双针电极神经源组MUP时限及波幅均高、宽于正常组,呈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肌源组MUP时限及波幅则均低、短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01)。单极双针电极探测出自发电位活动的阳性率为52.63%,与同芯针电极测出自发电位活动的阳性率47.37%比较,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18例综合组MUP自身配对比较,显示两种针电极的相同肌肉MUP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确立了用一次性针灸针替代同芯针电极来探测肌肉电生理活动的单极双针电极探测法诊断技术。建立了部分肌群的单极双针电极探测法的MUP正常值。通过临床神经源组,肌源组与正常组的组间对比,组间MUP的阳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肌电图改变特征相同,证明临床应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双针电极
肌电图
探测电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儿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的脊髓运动诱发电位诊断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炳谦
刘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的利用肌电图常规电刺激器测定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技术,建立小儿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诊断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英国Medelec公司生产的MS6型肌电图机,刺激器采用本机所配刺激器,刺激电压250~300mv,脉宽0.5~1ms。刺激电极为表...
目的利用肌电图常规电刺激器测定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技术,建立小儿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诊断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英国Medelec公司生产的MS6型肌电图机,刺激器采用本机所配刺激器,刺激电压250~300mv,脉宽0.5~1ms。刺激电极为表面鞍型电极。刺激部位:负极处于L1棘突间,正极处于其上方。刺激方式为单次手动触发。记录部位为健、患侧胫前肌群及腓肠肌群。记录电极采用2支单极针电极。结果7例患儿主要异常形式表现为:诱发波的振幅降低,潜伏时延迟。结论测定表明该方法具有直接测定损伤段神经,异常表现出现早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电刺激器
运动诱发电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分析
3
作者
赵璐
骆海洋
+5 位作者
毛澄源
宋波
史长河
张丹丹
杨书祥
许予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03-1009,共7页
目的报道1个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筛查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1个2017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家系,完善体格检查、电生理检测,应用高通量靶向测序筛查其致病基因,并在家系内和正...
目的报道1个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筛查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1个2017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家系,完善体格检查、电生理检测,应用高通量靶向测序筛查其致病基因,并在家系内和正常人群中筛查候选突变。结果该家系共有4例患者。先证者男性,25岁,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四肢远端肌肉萎缩、无力,上肢远端较早受累且上肢受累严重,不伴有明显感觉异常。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改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伴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未见异常。先证者外公、舅舅和表弟有类似临床表现和肌电图表现。靶向测序发现先证者存在GARS基因c.880G>A(p.G294R)突变,其母亲及患病舅舅和表弟存在此突变,家系内其他正常人及300名正常对照者均不携带此变异。该突变为新发突变,在dbSNP、ExAC和1000G数据库中均未有报道。结论首次在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中发现GARS基因c.880G>A(p.G294R)突变,扩大了GARS基因突变致病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
GARS基因
基因突变
腓骨肌萎缩症
原文传递
题名
单极双针电极肌电图探测技术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炳谦
刘薇
李陆一
王黎明
机构
郑州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肌电图
室
河南省直机关
第一
门诊部
河南省人民
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0-3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索出一种能够替代同芯针电极来探测肌肉生物电变化的探测电极及方法。方法81例受试者,正常人组27例,神经源性疾病组42例,肌源性疾病组12例。并从以上三组中随机选出18例混合人群,作为二种电极的自身配对比较组。替代电极:利用市售一次性无菌针灸针2支。结果单极双针电极探测出自主MUP波形分化良好。与同芯针电极获得的MUP比较,MUP波形相对低小,时限及波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单极双针电极神经源组MUP时限及波幅均高、宽于正常组,呈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肌源组MUP时限及波幅则均低、短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01)。单极双针电极探测出自发电位活动的阳性率为52.63%,与同芯针电极测出自发电位活动的阳性率47.37%比较,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18例综合组MUP自身配对比较,显示两种针电极的相同肌肉MUP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确立了用一次性针灸针替代同芯针电极来探测肌肉电生理活动的单极双针电极探测法诊断技术。建立了部分肌群的单极双针电极探测法的MUP正常值。通过临床神经源组,肌源组与正常组的组间对比,组间MUP的阳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肌电图改变特征相同,证明临床应用可行。
关键词
单极双针电极
肌电图
探测电极
分类号
R741.04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儿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的脊髓运动诱发电位诊断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炳谦
刘薇
机构
郑州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肌电图
室
河南省直机关
第一
门诊部
出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24-25,共2页
文摘
目的利用肌电图常规电刺激器测定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技术,建立小儿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诊断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英国Medelec公司生产的MS6型肌电图机,刺激器采用本机所配刺激器,刺激电压250~300mv,脉宽0.5~1ms。刺激电极为表面鞍型电极。刺激部位:负极处于L1棘突间,正极处于其上方。刺激方式为单次手动触发。记录部位为健、患侧胫前肌群及腓肠肌群。记录电极采用2支单极针电极。结果7例患儿主要异常形式表现为:诱发波的振幅降低,潜伏时延迟。结论测定表明该方法具有直接测定损伤段神经,异常表现出现早等优点。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电刺激器
运动诱发电位
Keywords
Children
Sciatic nerve injury
Motor evoked potential
分类号
R745.4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分析
3
作者
赵璐
骆海洋
毛澄源
宋波
史长河
张丹丹
杨书祥
许予明
机构
郑州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神经内科
郑州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神经内科
肌电图
室
出处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03-100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30037)。
文摘
目的报道1个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筛查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1个2017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家系,完善体格检查、电生理检测,应用高通量靶向测序筛查其致病基因,并在家系内和正常人群中筛查候选突变。结果该家系共有4例患者。先证者男性,25岁,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四肢远端肌肉萎缩、无力,上肢远端较早受累且上肢受累严重,不伴有明显感觉异常。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改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伴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未见异常。先证者外公、舅舅和表弟有类似临床表现和肌电图表现。靶向测序发现先证者存在GARS基因c.880G>A(p.G294R)突变,其母亲及患病舅舅和表弟存在此突变,家系内其他正常人及300名正常对照者均不携带此变异。该突变为新发突变,在dbSNP、ExAC和1000G数据库中均未有报道。结论首次在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中发现GARS基因c.880G>A(p.G294R)突变,扩大了GARS基因突变致病谱。
关键词
遗传性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
GARS基因
基因突变
腓骨肌萎缩症
Keywords
Hereditary sensory and motor neuropathy
GARS gene
Mutation
Charcot-Marie-Tooth type 2D
分类号
R74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极双针电极肌电图探测技术
张炳谦
刘薇
李陆一
王黎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儿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的脊髓运动诱发电位诊断
张炳谦
刘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个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分析
赵璐
骆海洋
毛澄源
宋波
史长河
张丹丹
杨书祥
许予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